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计划和市场是两种资源配置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四、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
理论体系: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 二、计划和市场是两种资源配置方式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 四、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 1、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幅度 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 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 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2、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原则”。 3、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 “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 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 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 • 1、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幅度 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 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 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 2、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原则”。 • 3、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 “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 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 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4、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 新的界定。“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 的 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从理论上论证了商品经 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三者的兼容性。 5、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 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 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 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这一科学论断为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使我国对、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模式的认识产生了飞跃
4、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又有了 新的界定。“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 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从理论上论证了商品经 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三者的兼容性。 5、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 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 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 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这一科学论断为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使我国对、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模式的认识产生了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