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 题目1 植物的铵、硝营养比较 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和了解生产实际,从NH4 + -N和的NO3 - -N 的营养特点以及肥料的使用情况和效果等方面展开讨论。 题目2 我国的磷肥资源问题与对策 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和了解生产实际,指出我国磷肥资源的存 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题目3 钾肥资源综合管理和利用的措施 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和了解生产实际,论述如何综合管理和利 用有限的钾肥资源,从而缓解我国钾肥生产供不应求的矛盾
读书报告: 题目1 植物的铵、硝营养比较 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和了解生产实际,从NH4 + -N和的NO3 - -N 的营养特点以及肥料的使用情况和效果等方面展开讨论。 题目2 我国的磷肥资源问题与对策 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和了解生产实际,指出我国磷肥资源的存 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题目3 钾肥资源综合管理和利用的措施 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和了解生产实际,论述如何综合管理和利 用有限的钾肥资源,从而缓解我国钾肥生产供不应求的矛盾
脂肪合成途径示意图 糖 ↑↓ 1,6- 二磷酸果糖 ↑↓ 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磷酸甘油→甘油 ↓ 3-磷酸甘油酸 脂肪 ↓ 丙酮酸 ───→乙酰辅酶 A ───→脂肪酸 (四)促进脂肪代谢——磷参与脂肪的合成
脂肪合成途径示意图 糖 ↑↓ 1,6- 二磷酸果糖 ↑↓ 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磷酸甘油→甘油 ↓ 3-磷酸甘油酸 脂肪 ↓ 丙酮酸 ───→乙酰辅酶 A ───→脂肪酸 (四)促进脂肪代谢——磷参与脂肪的合成
(五)提高作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1. 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寒等能力(原因) 抗旱: 磷能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和细胞结构 的充水度,使其维持胶体状态,并能增加原生质 的粘度和弹性,因而增强了原生质抵抗脱水的能 力。 抗寒: 磷能提高体内可溶性糖和磷脂的含量。可 溶性糖能使细胞原生质的冰点降低,磷脂则能增 强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从而增强作物的抗 寒能力。越冬作物增施磷肥,可减轻冻害,安全 越冬
(五)提高作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1. 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寒等能力(原因) 抗旱: 磷能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和细胞结构 的充水度,使其维持胶体状态,并能增加原生质 的粘度和弹性,因而增强了原生质抵抗脱水的能 力。 抗寒: 磷能提高体内可溶性糖和磷脂的含量。可 溶性糖能使细胞原生质的冰点降低,磷脂则能增 强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从而增强作物的抗 寒能力。越冬作物增施磷肥,可减轻冻害,安全 越冬
OHKH2 H+ PO4 K2HPO4 2. 增强作物对酸碱变化的适应能力(缓冲性能) 植物体内磷酸盐缓冲系统: 当外界环境发生酸碱变化时,原生质由于有缓 冲作用仍能保持在比较平稳的范围内。这有利于作 物正常生长发育。这一缓冲体系在pH6~8时缓冲能 力最大,因此在盐碱地上施用磷肥可以提高作物抗 盐碱的能力
OHKH2 H+ PO4 K2HPO4 2. 增强作物对酸碱变化的适应能力(缓冲性能) 植物体内磷酸盐缓冲系统: 当外界环境发生酸碱变化时,原生质由于有缓 冲作用仍能保持在比较平稳的范围内。这有利于作 物正常生长发育。这一缓冲体系在pH6~8时缓冲能 力最大,因此在盐碱地上施用磷肥可以提高作物抗 盐碱的能力
三、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 (一) 吸收形态 1. 主要是正磷酸盐:H2PO4 -> HPO4 2->PO4 3- 2. 偏磷酸盐、焦磷酸盐:吸收后,转化为正磷酸盐 3. 少量的有机磷化合物:如核糖核酸、磷酸甘油酸、 磷酸己糖等 (二)吸收机理:主动吸收 吸收部位:根毛区 吸收过程:H+与H2PO4 -共运
三、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 (一) 吸收形态 1. 主要是正磷酸盐:H2PO4 -> HPO4 2->PO4 3- 2. 偏磷酸盐、焦磷酸盐:吸收后,转化为正磷酸盐 3. 少量的有机磷化合物:如核糖核酸、磷酸甘油酸、 磷酸己糖等 (二)吸收机理:主动吸收 吸收部位:根毛区 吸收过程:H+与H2PO4 -共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