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四块玉·别情 [元]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文学、文化常识: 1.这是一首小令。“四块玉”是曲牌,“别情”是题目。 2.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杂剧奠基人,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杂剧代表作《窦娥冤》。 、重要注释及典故: 1.凭阑:(主人公)靠着阑干。 2.杨花雪: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这个比喻出自苏轼的词《少年游》。 3.斜:这里指溪流拐弯。 三、重要语句理解及主旨: 1.作品以一个多情女子的视角来写她与爱人分离后的所见所感。“自分别,心难舍,一点相 思几时绝”和“人去也”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心声。凭阑远眺,袖拂杨花则以动作描写表现 其心绪。“溪又斜,山又遮”既是写实的景语,又是情语——山水阻隔与杨花迷眼的情景都 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巧妙反映 2.作品描写了女主人公对爱人深切的相思之苦和分离之痛。 【古诗鉴赏题集】 天净沙·秋(本篇为2012年中考诗词篇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文学、文化常识 1.“天净沙”为曲牌,“秋”是题目 2.白朴,元代杂剧家、散曲家。(以下内容作为了解即可)他与关汉卿、马致远等同为 曲四大家”,代表作有《墙头马上》、《梧桐雨》等。 重要注释: 1.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三、重要语句理解及主旨 1.开篇作者将把孤零零的“村落”、西沉的“落日”、暗淡的“残霞”、飘渺迷蒙的“轻烟” (炊烟)、枯干的“老树”、毫无生气的“寒鸦”,这六个意象并置,描绘了一幅暗淡、萧瑟、 冷清的迟暮秋景图。 点”说明“飞鸿”的距离之远,“影下”显示“飞鸿”速度之快,以动感打破迟暮 秋景图的沉寂。 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五种色彩明丽的秋天景物组合成一幅 色彩绚丽的秋景图。最终,明朗绚丽成为了这首曲子的主旋律 2.作者以“飞鸿”暗喻自己,希望自己像一只展翅髙飞的鸿雁,飞离那种萧瑟、冷清、没 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自己感到满意、有生机的归隐之地。通过两幅秋天之景的对比,表现 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古诗鉴赏题集】
一、诗词鉴赏 四块玉·别情 [元]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一、文学、文化常识: 1.这是一首小令。“四块玉”是曲牌,“别情”是题目。 2.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杂剧奠基人,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杂剧代表作《窦娥冤》。 二、重要注释及典故: 1.凭阑:(主人公)靠着阑干。 2.杨花雪: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这个比喻出自苏轼的词《少年游》。 3.斜:这里指溪流拐弯。 三、重要语句理解及主旨: 1.作品以一个多情女子的视角来写她与爱人分离后的所见所感。“自分别,心难舍,一点相 思几时绝”和“人去也”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心声。凭阑远眺,袖拂杨花则以动作描写表现 其心绪。“溪又斜,山又遮”既是写实的景语,又是情语——山水阻隔与杨花迷眼的情景都 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巧妙反映。 2.作品描写了女主人公对爱人深切的相思之苦和分离之痛。 【古诗鉴赏题集】 天净沙· 秋(本篇为 2012 年中考诗词篇目) 【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一、文学、文化常识: 1.“天净沙”为曲牌,“秋”是题目。 2.白朴,元代杂剧家、散曲家。(以下内容作为了解即可)他与关汉卿、马致远等同为“元 曲四大家”,代表作有《墙头马上》、《梧桐雨》等。 二、重要注释: 1.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三、重要语句理解及主旨: 1. 开篇作者将把孤零零的“村落”、西沉的“落日”、暗淡的“残霞”、飘渺迷蒙的“轻烟” (炊烟)、枯干的“老树”、毫无生气的“寒鸦”,这六个意象并置,描绘了一幅暗淡、萧瑟、 冷清的迟暮秋景图。 “一点”说明“飞鸿”的距离之远,“影下”显示“飞鸿”速度之快,以动感打破迟暮 秋景图的沉寂。 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五种色彩明丽的秋天景物组合成一幅 色彩绚丽的秋景图。最终,明朗绚丽成为了这首曲子的主旋律。 2.作者以“飞鸿”暗喻自己,希望自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萧瑟、冷清、没 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自己感到满意、有生机的归隐之地。通过两幅秋天之景的对比,表现 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古诗鉴赏题集】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文学、文化常识: 1.“天净沙”为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2.马致远,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与白朴等合称“元曲四大家”。(以下内容作为了 解即可)代表剧作有《汉宫秋》,《青衫泪》等。 二、重要注释及典故: 1.昏鸦:指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2.断肠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三、重要语句理解及主旨: 1.“枯藤老树昏鸦”显现秋天毫无生机的萧索景象,恰与游子悲凉心境相吻合。 小桥流水人家”画面转为明净、安宁、温暖,使沦落异乡的游子在向往之余,更添悲愁。 2.全篇中无一语提及“思”,仅用28字,11个意象,情景交融,勾画出行旅之人漂泊不定 的悲哀之情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曲中“断肠人”的意思是 。(2分) 8.对这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起首三句九处景物,突出画面昏暗、阴冷、苍凉的背景 B.“枯藤”两句写途中见闻,“古道”句为游子境况描述 C.“夕阳”两句直抒游子心理感受:天涯漂泊、悲凉无助 D.本曲表达了游子的吟秋情怀,唱出了天下游子的心声 四块五·别情 (元)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7.曲中“杨花雪”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选项对此曲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写出了女子与爱人在分别之时,难舍难分,哀 婉凄苦之情 B.“凭阑袖拂杨花雪。”作者凭栏远眺,凝望爱人远去的背影,伤心欲绝,眼前美景却衬托 的是离别的悲情 C.此曲的结尾,把相思之苦推向高潮。写出了与爱人别离的伤痛,以及难以见到恋人的绝 望 D.全曲围绕“送别”,在写出女子与爱人别离后的痛苦的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女子不顾 山水之隔,要去与恋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文学、文化常识: 1. “天净沙”为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天净沙· 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2. 马致远,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与白朴等合称“元曲四大家”。 (以下内容作为了 解即可)代表剧作有《汉宫秋》,《青衫泪》等。 二、重要注释及典故: 1. 昏鸦:指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2. 断肠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三、重要语句理解及主旨: 1.“枯藤老树昏鸦”显现秋天毫无生机的萧索景象,恰与游子悲凉心境相吻合。 “小桥流水人家”画面转为明净、安宁、温暖,使沦落异乡的游子在向往之余,更添悲愁。 2.全篇中无一语提及“思”,仅用 28 字,11 个意象,情景交融,勾画出行旅之人漂泊不定 的悲哀之情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曲中“断肠人”的意思是 。(2 分) 8.对这首元曲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起首三句九处景物,突出画面昏暗、阴冷、苍凉的背景。 B.“枯藤”两句写途中见闻,“古道”句为游子境况描述。 C.“夕阳”两句直抒游子心理感受:天涯漂泊、悲凉无助。 D.本曲表达了游子的吟秋情怀,唱出了天下游子的心声。 四块玉·别情 (元)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7.曲中“杨花雪”的意思是 (2 分) 8.下列选项对此曲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写出了女子与爱人在分别之时,难舍难分,哀 婉凄苦之情。 B.“凭阑袖拂杨花雪。”作者凭栏远眺,凝望爱人远去的背影,伤心欲绝,眼前美景却衬托 的是离别的悲情。 C.此曲的结尾,把相思之苦推向高潮。写出了与爱人别离的伤痛,以及难以见到恋人的绝 望。 D.全曲围绕“送别”,在写出女子与爱人别离后的痛苦的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女子不顾 山水之隔,要去与恋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天净沙•秋 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本曲中的“飞鸿”指的是是 (2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开篇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 B、作者选取秋天的景物,由远及近,渐显出一派色彩绚丽的秋景。 c、“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D、本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这首散曲的作者是元朝的(2分) 8.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描绘出萧瑟、冷淸的秋景 B.“一点”说明“飞鸿”的距离之远,“影下”极显速度之快 C.“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 D.作者描绘的秋景浸透着自己寂寥、悲凉的感伤。 三、古文 狼 屠晩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 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 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 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 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传神地刻画了狼的形象。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一句描写了狼的贪婪。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一句描写了狼的狡猾。 D.文章结尾的议论句充满了对狼的蔑视和讽刺 四课外文言文 宝山区 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收之。其妇出诫允曰:“明主可以理夺, 难以情求。”既至,帝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⑤。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 称职与不?若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初,允被收,举家号 哭。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7.本曲中的“飞鸿”指的是是 。(2 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开篇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 B、作者选取秋天的景物,由远及近,渐显出一派色彩绚丽的秋景。 c、“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D、本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这首散曲的作者是元朝的 (2 分) 8.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描绘出萧瑟、冷清的秋景。 B.“一点”说明“飞鸿”的距离之远,“影下”极显速度之快。 C.“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 D.作者描绘的秋景浸透着自己寂寥、悲凉的感伤。 三、古文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 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 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 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 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 分)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11.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传神地刻画了狼的形象。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一句描写了狼的贪婪。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一句描写了狼的狡猾。 D.文章结尾的议论句充满了对狼的蔑视和讽刺。 四 课外文言文 宝山区 许允为吏部郎①,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②收 ③之。其妇④出诫允曰:“明主可以理夺, 难以情求。”既至,帝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⑤。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 称职与不⑥?若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初,允被收,举家号 哭。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选自《世说 新语·贤媛》,有删节) 【注释】①郎:职官名称。吏部的下属官员。②虎贲:武士。③收:逮捕,拘押。④妇:指 许允的妻子。⑤语出《论语·子路》。⑥不:同“否”。 1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4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明主可以理夺( )(2分) (2)下列“寻”与“勿扰,寻还”中的“寻”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入吴寻二陆 B.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C.未果,寻病终 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举尔所知 14.许允最终获释的主要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5.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允接受魏明帝质问时巧妙应答,显示出他的才情 B.许允是听从他妻子的劝诚后在举贤能时任人唯贤的。 C.从许允之妻的言行中看出她机智聪明与不凡的气度 D.许允的妻子是一个擅长“作粟粥”并料事如神的人 五、现代文复习 议论文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22分) 做人和做事 ①“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智者的选择。要想做事,先学做人,只有学会做人,才能 成就大事。 ②低调做人,首先要学会谦逊。谦逊是终生受益的美德。一个懂得谦逊的人是一个真正 懂得积蓄力量的人。谦逊能够避免给别人造成太张扬的印象,这样的印象恰好能够使一个人 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与能力,最后达到成功。谦逊还能够克服骄矜之态,营造良好 的人际关系,因为人们所尊敬的是那些谦逊的人,绝不会是那些爱慕虚荣和自夸的人。 ③对他人的小过以大度相待,实际上也是一种低调做人的态度。大度睿智的低调做人, 有时比横眉冷对的高高在上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非 圣贤,孰能无过。”能原谅别人,标志着一个人有风度,这个人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与人相处,不要只想到别人曾经对自己有过伤害,而应多想想别人对你曾经有过的帮助和善 行。能够记住别人善行的人,说明自己的心是宽广的;常常记住别人对自己伤害的人,只能 体现他自身的狭隘和刻薄。因此低调做人,还要学会宽容。 ④低调做人,还要常怀一颗善良的心。因为善良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品格,也是人性
(选自《世说 新语·贤媛》,有删节) 【注释】①郎:职官名称。吏部的下属官员。②虎贲:武士。③收:逮捕,拘押。④妇:指 许允的妻子。⑤语出《论语·子路》。⑥不:同“否”。 1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4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明.主可以理夺( )(2 分) (2)下列“寻”与“勿扰,寻还”中的“寻”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乃入吴寻.二陆 B.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C.未果,寻.病终 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 分) 举.尔所知. 14.许允最终获释的主要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 15.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许允接受魏明帝质问时巧妙应答,显示出他的才情。 B.许允是听从他妻子的劝诫后在举贤能时任人唯贤的。 C.从许允之妻的言行中看出她机智聪明与不凡的气度。 D.许允的妻子是一个擅长“作粟粥”并料事如神的人。 五、现代文复习 议论文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21 题(22 分) 做人和做事 ①“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智者的选择。要想做事,先学做人,只有..学会做人,才.能 成就大事。 ②低调做人,首先要学会谦逊。谦逊是终生受益的美德。一个懂得谦逊的人是一个真正 懂得积蓄力量的人。谦逊能够避免给别人造成太张扬的印象,这样的印象恰好能够使一个人 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与能力,最后达到成功。谦逊还能够克服骄矜之态,营造良好 的人际关系,因为人们所尊敬的是那些谦逊的人,绝不会是那些爱慕虚荣和自夸的人。 ③对他人的小过以大度相待,实际上也是一种低调做人的态度。大度睿智的低调做人, 有时比横眉冷对的高高在上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非 圣贤,孰能无过。”能原谅别人,标志着一个人有风度,这个人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与人相处,不要只想到别人曾经对自己有过伤害,而应多想想别人对你曾经有过的帮助和善 行。能够记住别人善行的人,说明自己的心是宽广的;常常记住别人对自己伤害的人,只能 体现他自身的狭隘和刻薄。因此低调做人,还要学会宽容。 ④低调做人,还要常怀一颗善良的心。因为善良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品格,也是人性
里最为朴素的美。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人都具有崇高的品德,但我们可以做到心存善良,多 做善事。最近,桑梓树的博文《从公交车让座谈公务员面试》写了自己乘公交车两次让座位 的真实故事,在网络上引起关注。也许,在外人看来,一起一坐算不上什么,但我却认为 人生就是在许多次的一起一坐中完成一个又 ⑤做事不同于做人,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充满自信,不畏艰难,锲而不舍, 勇于向前,是做事成功的重要成因。 ⑥凡是想成大事者,都有大自信。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会当水击三千里,自 信人生三百年”,都体现做大事者的豪迈胸怀。胡雪岩,清末红顶商人,富可敌国,正因为 他自信心强,广交朋友,把握机会,勇往直前,才造就了一代奇才。 ⑦一个人只有自信是不够的,还要有认准方向就不避艰难,锲而不舍干下去的决心 和毅力。换句话说,就是做事要有恒心,要有韧性,要一往无前,不要知难而退,功亏一篑 16、第①段中的关联词“只有……才”能否删去?为什么 17、在作者看来,“低调做人”需要 “高调做事”需要 18、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19、请谈谈你对第④段划线句含义的理解。(3分) 20、第⑥段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4分) 21、如果为第③段补充一个事例,下面A、B两例哪个能作为论据?请说明理由。(5分) A.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 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足坛上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员,并踢进一千个球后, 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说:“下一个!” B.某公司老板以“明察秋毫”而洋洋自得,手下员工稍有过错,便严加指責并以重罚。 不久,全体员工几乎全部辞职。老板仍不接受教训,重新聘用员工后,还是如是所为,结果 他的公司最终以破产而告终。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22分) 16.不能。用表条件的关联词强调了学会做人对成就大事的重要性(2分),体现了议 论文语言的严密性(1分)。 17.“低调做人”需要学会谦逊,宽容,常怀一颗善良的心(2分);“高调做事”需要 充满自信,不是艰难,锲而不舍,勇于向前(2分) 18.B(3分) 19.人的一生应始终与善良相伴(1分),善举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2分) 20.引用论证(1分)、举例论证(1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成大事者都有大自信的 观点。(2分) 21选B作为本段论据(1分)。因为材料A是表现贝利永不捕足,为人谦逊的品 格(1分),与本段论述的观点无关(1分)。而材料B以某公司老板不能容忍员工的错 误导致公司破产的事例(1分),从反面论证了本段“低调做人要学会宽容”的观点(1 分) 分析议论文答题格式 记叙文: 父亲的请帖 乔叶 ol◎父亲一直是我们所惧怕的那种人,沉默、暴躁、独断、专横,除非遇到很重大
里最为朴素的美。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人都具有崇高的品德,但我们可以做到心存善良,多 做善事。最近,桑梓树的博文《从公交车让座谈公务员面试》写了自己乘公交车两次让座位 的真实故事,在网络上引起关注。也许,在外人看来,一起一坐算不上什么,但我却认为, 人生就是在许多次的一起一坐中完成一个又一个善举的。 ⑤做事不同于做人,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充满自信,不畏艰难,锲而不舍, 勇于向前,是做事成功的重要成因。 ⑥凡是想成大事者,都有大自信。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会当水击三千里,自 信人生三百年”,都体现做大事者的豪迈胸怀。胡雪岩,清末红顶商人,富可敌国,正因为 他自信心强,广交朋友,把握机会,勇往直前,才造就了一代奇才。 ⑦一个人只有自信是不够的,还要有认准方向就不避艰难,锲而不舍干下去的决心 和毅力。换句话说,就是做事要有恒心,要有韧性,要一往无前,不要知难而退,功亏一篑。 16、第①段中的关联词“只有……才”能否删去?为什么? 17、在作者看来,“低调做人”需要________,“高调做事”需要__________ _。(4 分) 18、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9、请谈谈你对第④段划线句含义的理解。(3 分) 20、第⑥段运用了_________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21、如果为第③段补充一个事例,下面 A、B 两例哪个能作为论据?请说明理由。(5 分) A.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 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 足坛上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员,并踢进一千个球后, 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说:“下一个!” B.某公司老板以“明察秋毫”而洋洋自得,手下员工稍有过错,便严加指责并以重罚。 不久,全体员工几乎全部辞职。老板仍不接受教训,重新聘用员工后,还是如是所为,结果 他的公司最终以破产而告终。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21 题(22 分) 16.不能。用表条件的关联词强调了学会做人对成就大事的重要性(2 分),体现了议 论文语言的严密性(1 分)。 17.“低调做人”需要学会谦逊,宽容,常怀一颗善良的心(2 分);“高调做事”需要 充满自信,不是艰难,锲而不舍,勇于向前(2 分)。 18.B(3 分) 19.人的一生应始终与善良相伴(1 分),善举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2 分) 20.引用论证(1 分)、举例论证(1 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成大事者都有大自信的 观点。(2 分) 21.选 B 作为本段论据(1 分)。因为材料 A 是表现贝利永不捕足,为人谦逊的品 格(1 分),与本段论述的观点无关(1 分)。而材料 B 以某公司老板不能容忍员工的错 误导致公司破产的事例(1 分),从反面论证了本段“低调做人要学会宽容”的观点(1 分)。 分析议论文答题格式: 记叙文: 父亲的请帖 乔叶 ○1○1 父亲一直是我们所惧怕的那种人,沉默、暴躁、独断、专横,除非遇到很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