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蜀中学初2012级(三)下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语言知识与运用(30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A.褴褛(10)秕谷(b)纳罕(han)风雪载途(zi) B.祈祷(q1)惩罚(chen)黄晕yn)锲而不舍(qie) C.提防(di)校补(o)溉叹(kai)一结实累累( (ei lei) D.冗杂(yong)恣睢(su)奔丧(sng)吹毛求疵(CI)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A.憔悴闲瑕躇踌多姿多采 B.恻隐屏嶂蓦然前仆后继 C.菜畦嶙峋贮蓄越俎代庖 D.狂斓宿儒修葺中流坻柱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顶尖红土高手,费雷尔此前在法网中的最好成绩还不如澳网和美网,略显差强人意。 B.这一诊断导致了查理家族一片混乱,前妻劳拉首当其冲,她要求医院立刻拔掉查理的呼 吸器,因为只要查理一死,孩子们就能分到遗产 C.电影《金陵十三钗》对汉奸的演绎一反既往的一面倒,赋予了角色更为人性的一面。 D.商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驻地工作人员具体而微的服务十分满意。 4.下面语段中每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4分) 近年来,①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毒大米、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故,这些事故已 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身体和生命安全,由食品污染引起的疾病,其发病率显著上升,②已成 为当今最广泛世界的卫生问题之一③造成食嚣安全隐患的原因是由一些不法商家见利忘义 造成的,因此,④食品安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注且。 (1)第①句成分残缺,在“ 后面加上 (2)第②句语序不当,把 放到 ”之前 (3)第③句的句式杂糅,应改为 (4)第④句搭配不当,将 改为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5分) 重庆市政府2011年提出了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的城市旅游宣传口号:“重庆,非去不 ∫”。“重庆非去不可”一亮相,便引起极大关注。如此“霸气”外露的语言,也引得网上议论 纷纷。对此,市旅游局副局长陈一清在第二届西旅会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个口号的提出并非 空穴来风。 (1)重庆非去不可ˆ这句话该怎样理解?请你简要谈谈。(2分) (2)你是重庆人,请你也写出一条“重庆,非去不可”的理由向来重庆或准备来的人解释。要 求语言优美。(3分)
重庆巴蜀中学初 2012 级(三)下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30 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 分) A.褴褛(1ǚ) 秕谷(bī) 纳罕(hǎn) 风雪载途(zái) B.祈祷(qí) 惩罚(chén) 黄晕(yùn) 锲而不舍(qiè) C.提防(dī) 校补(jiào) 溉叹(kǎi) 一结实累累(léi léi) D.冗杂(yōng) 恣睢(suī) 奔丧(sāng) 吹毛求疵(Cī)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 分) A.憔悴 闲瑕 躇踌 多姿多采 B.恻隐 屏嶂 蓦然 前仆后继 C.菜畦 嶙峋 贮蓄 越俎代庖 D.狂斓 宿儒 修葺 中流坻柱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为顶尖红土高手,费雷尔此前在法网中的最好成绩还不如澳网和美网,略显差强人意 ....。 B.这一诊断导致了查理家族一片混乱,前妻劳拉首当其冲 ....,她要求医院立刻拔掉查理的呼 吸器,因为只要查理一死,孩子们就能分到遗产。 C.电影《金陵十三钗》对汉奸的演绎一反既往 ....的一面倒,赋予了角色更为人性的一面。 D.商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驻地工作人员具体而微 ....的服务十分满意。 4.下面语段中每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4 分) 近年来,①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毒大米、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故,这些事故已 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身体和生命安全,由食品污染引起的疾病,其发病率显著上升,②已成 为当今最广泛世界的卫生问题之一,③造成食嚣安全隐患的原因是由—些不法商家见利忘义 造成的,因此,④食品安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注目。 (1)第①句成分残缺,在“__________”后面加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语序不当,把“__________”放到“__________”之前 (3)第③句的句式杂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句搭配不当,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5 分) 重庆市政府 2011 年提出了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的城市旅游宣传口号:“重庆,非去不 可”。“重庆非去不可”一亮相,便引起极大关注。如此“霸气”外露的语言,也引得网上议论 纷纷。对此,市旅游局副局长陈一清在第二届西旅会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个口号的提出并非 空穴来风。 (1)“重庆非去不可”这句话该怎样理解?请你简要谈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重庆人,请你也写出一条“重庆,非去不可”的理由向来重庆或准备来的人解释。要 求语言优美。(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下面的横线上仿写加点语句,要求向式相同,内容符合语境,并与上文衔接顺畅。(2 分) 琴声悠扬,在静静的夜空中,一会儿如缕缕花香,拂过人心:一会儿 会儿 7.综合性学习(10分) 从2001年到2011年,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携手走过了十年。十年来,中国逐步发展成 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和第二丈吸收外资国,从世贸新成员参 与者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这十年,是中国与世界分享繁荣和实现共赢的十年,对 重庆的发展作用更非同寻常。你们班级准备推出“入世十年看重庆”的主题活动 (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入世十年对重庆的意义,(55字以内)(3 分) 材料一:“十年前,工薪阶层买私家车,想都不敢想。如今,一个家庭拥有两辆车,夫 妻俩一人开一辆,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在某品牌汽车4S店,正在选车的李女士深有感触 地对记者说。在解放碑,正趁着五一打折季“血拼”的时尚女孩燕子告诉记者:“十年前,国 际一线奢侈品是那么遥不可及,现在那些大牌已经在重庆开了许多专卖店,越来越亲近本市 消费者了。 材料二:回首中国入世这十年,全球贸易额大幅增长,全球居民广泛受益,“共赢”成为 概括中国入世十年来最为重要的词汇。尤其是中西部作为中国这个新兴市场最具活力的部 分,其整体发展速度已经全面超越沿海,重庆更是在2011年1~3季度第一次跻身国内经济 增速第一。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使重庆作为新一轮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区域.开始为跨国资 本和沿海资本所重。 材料三:有人说入世很多时候更多的是政府的入世,观念的入世,法规的入世,就是要 改变和取消现有经济运行体制下不合理的法律法规。据统计,入世10年,重庆市先后清理 地方性法规总数162件,取消调整33件地方性法规中设定的70项行政审批项目。 (2)、为了更好地宣传重庆,展现入世十年对重庆的影响!请你拟写一条宣传语。要求最少使 用一种修辞手法。并且说出你的理由。(4分) 宣传语 理由 (3)、各班都要开展“入世十年看重庆”的系列主题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出谋划策。你负责策 划一项活动,请写出你策划的活动名称,并简要说明活动目的。(3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8、默写填空。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2)、伤心秦汉经行处 。《山坡羊·潼关怀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下面的横线上仿写加点语句,要求向式相同,内容符合语境,并与上文衔接顺畅。(2 分) 琴声悠扬,在静静的夜空中,一会儿如缕缕花香,拂过人心 ..........;一会儿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10 分) 从 2001 年到 2011 年,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携手走过了十年。十年来,中国逐步发展成 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和第二丈吸收外资国,从世贸新成员参 与者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这十年,是中国与世界分享繁荣和实现共赢的十年,对 重庆的发展作用更非同寻常。你们班级准备推出“入世十年看重庆”的主题活动, (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入世十年对重庆的意义,(55 字以内)(3 分) 材料一:“十年前,工薪阶层买私家车,想都不敢想。如今,一个家庭拥有两辆车,夫 妻俩一人开一辆,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在某品牌汽车 4S 店,正在选车的李女士深有感触 地对记者说。在解放碑,正趁着五一打折季“血拼”的时尚女孩燕子告诉记者:“十年前,国 际一线奢侈品是那么遥不可及,现在那些大牌已经在重庆开了许多专卖店,越来越亲近本市 消费者了。” 材料二:回首中国入世这十年,全球贸易额大幅增长,全球居民广泛受益,“共赢”成为 概括中国入世十年来最为重要的词汇。尤其是中西部作为中国这个新兴市场最具活力的部 分,其整体发展速度已经全面超越沿海,重庆更是在 2011 年 1~3 季度第一次跻身国内经济 增速第一。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使重庆作为新一轮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区域.开始为跨国资 本和沿海资本所重。 材料三:有人说入世很多时候更多的是政府的入世,观念的入世,法规的入世,就是要 改变和取消现有经济运行体制下不合理的法律法规。据统计,入世 10 年,重庆市先后清理 地方性法规总数 162 件,取消调整 33 件地方性法规中设定的 70 项行政审批项目。 55 (2)、为了更好地宣传重庆,展现入世十年对重庆的影响!请你拟写一条宣传语。要求最少使 用一种修辞手法。并且说出你的理由。 (4 分) 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班都要开展“入世十年看重庆”的系列主题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出谋划策。你负责策 划一项活动,请写出你策划的活动名称.并简要说明活动目的。(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分) (一)古诗文积累(10 分,每空 l 分) 8、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2)、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坡羊·潼关怀占》
(3)吉往今来,无数英雄志士舍生取义,为国捐躯,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文天祥《过零丁洋》 的名句“ 彰显了诗人壮烈的决心和高贵 的民族气节 (4)、“诗言志,歌永言”诗歌往往成为文人墨客寄托情感、表达志向的载体,在《观沧海》 诗中,诗人曹操借用“日月之行 出其里”来表现自己宽广的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抱负杜甫在《望岳》中用 来抒发自己的信念、信心。 (5)、孔子在《论语》中谆谆告诫我们“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只有将学习和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进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 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佁然自 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 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 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髙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便舍船,从口入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未果,寻病终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D.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源人为何叹惋?当渔人辞去时,桃源人为什么要嘱 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2(4分) 12.东晋的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在当时,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理想 却无法实现,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一美好愿望?请根据文章内容结合现实生活 谈谈你的看法。(4分)
(3)吉往今来,无数英雄志士舍生取义,为国捐躯,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文天祥《过零丁洋》 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彰显了诗人壮烈的决心和高贵 的民族气节。 (4)、“诗言志,歌永言”诗歌往往成为文人墨客寄托情感、表达志向的载体,在《观沧海》 一诗中,诗人曹操借用“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 出其里”来表现自己宽广的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抱负杜甫在《望岳》中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的信念、信心。 (5)、孔子在《论语》中谆谆告诫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只有将学习和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进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l2 题。(15 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 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佁然自 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 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 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便舍.船,从口入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未果,寻.病终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D.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源人为何叹惋?当渔人辞去时,桃源人为什么要嘱 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东晋的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在当时,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理想 却无法实现,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一美好愿望?请根据文章内容结合现实生活 谈谈你的看法。(4 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不敢老的父亲 父亲比我大了整整50岁,老来得子,高兴得放了两大挂鞭炮,摆了10桌宴席,还开了 那瓶存放了两年都没舍得喝的五粮液。 8岁时,父亲带我去学二胡,从家到少年富,骑自行车足足要一个小时。等我放学了, 他把我送过去,晚上9点再去接我。到家时,已经10点多了,我饭没吃,功课也没做,不得 不继续奋战到深夜。于是,父亲决定买一辆摩托车.这样我就能在晚上11点之前土床睡 觉:我妈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能学会吗?”父亲握紧拳头,一边展示胳膊上的肌肉一边 豪情万丈地说:“穆桂英53岁还挂帅出征呢,我是个大老爷们,小小摩托车还征服不了? 他胳膊上的肌肉松垮垮的,看得我一个劲儿地捂着嘴偷笑。 我⑩0岁时,父亲60岁,从单位光荣退休后的第二天,他就找个人多的街道,摆起了修 鞋摊。收费低,活儿做得又好,常常忙得抽不出身吃饭。以前的同事闲逛到他的摊前,不解 地调侃:“老黄,退休工资还不够花呀?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干这活。你这手艺什么时候学会 的呀?父亲一边抱着鞋飞针走线,一边爽朗地笑:”这么年轻就闲着,还不得闲出病来。” 看着他沟壑丛生的脸,我忽然感觉有点难为情。 我读高三那年,父亲执意在学校附近租间房子,学人家搞陪读,还不辞辛苦地把修鞋摊 也搬了过来。我上课时,他在家做饭:我放学时,他急匆匆出摊。饭做早了会凉,但他总是 把时间掐得很准,每次我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可这样的话,他就只能饿着肚子干活,能 吃饭时菜早已凉透。我帮他收摊,一个补鞋的中年妇女说:“你孙子都这么大了呀,那你干 吗还这么拼命?让儿子养着就好了,”我站在旁边,脸上火烧火燎的,命令他:“以后不要再 摆摊了,家里又不是穷得揭不开锅!”他把脸一沉,气呼呼地说:“我还这么年轻,还能多挣 点!”说这话时,他68岁,原本挺拔的腰身己经有些佝偻。 大学时,远离家乡,我和父亲难得见上一面,所有的交流都靠一根细细的电话线维系 他总是在电话里说:“想买啥就买啥,别太寒碜,我还年轻,养得起你。”毕业后,我留在大 城市发展,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自己离远方的父母越来越远,连电话都打得少了。偶尔打 过去,父亲还是那一套话:“家里一切都好,我这么年轻,能有什么事儿啊?在外面好好干, 别瞎操心!”听他这样说,我就真的很少操心,连谈恋爱、买房子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父母的 经济支援。此时的父亲已经快80岁了,我知道他已经不年轻,但是我却一直以为他至少身 体健康、没病没灾。直到母亲的电话打过来,我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秘密,我一直不知 父亲病了,是脑出血。他一直有高血压,常年离不开降压药。他是在鞋摊前病倒的,中 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年轻人都避之不及,何况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父亲躺在床上,高 大的身躯被岁月打磨得像一片瘦 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头发自得如 花。而一周前,他还在电话里对我说:“我还年轻”看见我,父亲想要坐起来,并努力张 大干瘪的嘴,做好了展示年轻的准备,但最终,只发出极低的声音:“我一直不敢老,怕我 老了,你就没有父亲帮、没有父亲疼了,可我还是老了…” 原来,这么些年,父亲一直在用行动和语言激励自己、强逼自己时刻保持年轻状态,好 给我挣足够多的钱,给我足够多的帮助,给我足够多的爱,也给我足够多的从容与坦然,让 我不因有一个年迈的父亲而自卑自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 一 17 题。(20 分) 不敢老的父亲 父亲比我大了整整 50 岁,老来得子,高兴得放了两大挂鞭炮,摆了 10 桌宴席,还开了 那瓶存放了两年都没舍得喝的五粮液。 8 岁时,父亲带我去学二胡,从家到少年富,骑自行车足足要一个小时。等我放学了, 他把我送过去,晚上 9 点再去接我。到家时,已经 10 点多了,我饭没吃,功课也没做,不 得 不继续奋战到深夜。于是,父亲决定买一辆摩托车.这样我就能在晚上 11 点之前土床睡 觉:我妈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能学会吗?”父亲握紧拳头,一边展示胳膊上的肌肉一边 豪情万丈地说:“穆桂英 53 岁还挂帅出征呢,我是个大老爷们,小小摩托车还征服不了?” 他胳膊上的肌肉松垮垮的,看得我一个劲儿地捂着嘴偷笑。 我 10 岁时,父亲 60 岁,从单位光荣退休后的第二天,他就找个人多的街道,摆起了修 鞋摊。收费低,活儿做得又好,常常忙得抽不出身吃饭。以前的同事闲逛到他的摊前,不解 地调侃:“老黄,退休工资还不够花呀?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干这活。你这手艺什么时候学会 的呀?”父亲一边抱着鞋飞针走线,一边爽朗地笑:”这么年轻就闲着,还不得闲出病来。” 看着他沟壑丛生的脸,我忽然感觉有点难为情。 我读高三那年,父亲执意在学校附近租间房子,学人家搞陪读,还不辞辛苦地把修鞋摊 也搬了过来。我上课时,他在家做饭:我放学时,他急匆匆出摊。饭做早了会凉,但他总是 把时间掐得很准,每次我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可这样的话,他就只能饿着肚子干活,能 吃饭时菜早已凉透。我帮他收摊,一个补鞋的中年妇女说:“你孙子都这么大了呀,那你干 吗还这么拼命?让儿子养着就好了,”我站在旁边,脸上火烧火燎的,命令他:“以后不要再 摆摊了,家里又不是穷得揭不开锅!”他把脸一沉,气呼呼地说:“我还这么年轻,还能多挣 点!”说这话时,他 68 岁,原本挺拔的腰身已经有些佝偻。 大学时,远离家乡,我和父亲难得见上一面,所有的交流都靠一根细细的电话线维系。 他总是在电话里说:“想买啥就买啥,别太寒碜,我还年轻,养得起你。”毕业后,我留在大 城市发展,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自己离远方的父母越来越远,连电话 都打得少了。偶尔打 过去,父亲还是那一套话:“家里一切都好,我这么年轻,能有什么事儿啊?在外面好好干, 别瞎操心!”听他这样说,我就真的很少操心,连谈恋爱、买房子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父母的 经济支援。此时的父亲已经快 80 岁了,我知道他已经不年轻,但是我却一直以为他至少身 体健康、没病没灾。直到母亲的电话打过来,我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秘密,我一直不知 道。 父亲病了,是脑出血。他一直有高血压,常年离不开降压药。他是在鞋摊前病倒的,中 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年轻人都避之不及,何况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父亲躺在床上,高 大的身躯被岁月打磨得像一片瘦小的叶子,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头发自得如一团蓬松的棉 花。而一周前,他还在电话里对我说:“我还年轻……”看见我,父亲想要坐起来,并努力张 大干瘪的嘴,做好了展示年轻的准备,但最终,只发出极低的声音:“我一直不敢老,怕我 老了,你就没有父亲帮、没有父亲疼了,可我还是老了……·” 原来,这么些年,父亲一直在用行动和语言激励自己、强逼自已时刻保持年轻状态,好 给我挣足够多的钱,给我足够多的帮助,给我足够多的爱,也给我足够多的从容与坦然,让 我不因有一个年迈的父亲而自卑自怜!
而我,居然根本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竟在他夸耀自己还年轻时,曾生出一丝厌恶与不 满。如今,在父亲病床前,看着老如朽木的父亲,我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 13.标题“不敢老的父亲“中的“不敢”含义是什么?父亲的“不敢老”体现在哪些事情上?请你 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14.文末说“居然根本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竞在他夸耀自己还年轻时,曾生出一丝厌恶与 不满”,“我”的厌恶和不满在文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你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句中加点的词 反映了“我”的什么心理?(4分) 15.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从语言的角度请你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 读完全文后,请你说说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20分) 湘西矮寨大桥 已于2012年3月31日建成通车的湘西矮寨悬索大桥位于湖南吉首矮寨镇,是长沙至重 庆公路通道吉首至茶洞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距吉首市约20公里,在矮寨镇上空355米 处跨越德夯大峡谷,德夯河流经谷底,十分雄伟壮观。悬索桥主跨1176米,是目前世界上 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粱悬索桥。主桥采用钢桁加劲梁,梁高为75米,梁宽27米,节段 梁长14.5米,全桥共69节,主梁全长10005米。由于桥位地形险要,交通极为不便,使得 大桥钢桁梁架设成为世界级的难题 矮寨大峡谷是吉荼高速公路的必经之地,悬索桥方案成为最佳选择,矮寨特大悬索桥成 为吉茶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但是,特殊的地形地貌让这座世界级的峡谷大桥面临五大世 界级”施工难 首先地形险要:桥面到峡谷底高差达355米,两岸索塔位置距悬崖边缘仅70至100米。 其次地质复杂:索塔处存在岩堆、岩溶、裂隙和危岩体等不良地质现象。仅在吉首崖索塔基 坑附近就发现大小溶洞18个,其中最大的溶洞体积近万立方米。第三气象多变:峡谷多雾, 瞬间最大风速为319米每秒,严重影响施工测量和主缆架设。第四吊装困难:主缆及钢桁 梁在300至400米高空架设,单件吊装最大重量达120吨。最后运输困难:土建工程运量大
而我,居然根本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竟在他夸耀自己还年轻时,曾生出一丝厌恶与不 满。如今,在父亲病床前,看着老如朽木的父亲,我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 13.标题“不敢老的父亲“中的“不敢”含义是什么?父亲的“不敢老”体现在哪些事情上?请你 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末说“居然根本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竟在他夸耀自己还年轻时,曾生出一丝厌恶与 不满”,“我”的厌恶和不满在文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你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句中加点的词 反映了“我”的什么心理?(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语言的角度请你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完全文后,请你说说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22 题。(20 分) 湘西矮寨大桥 已于 2012 年 3 月 31 日建成通车的湘西矮寨悬索大桥位于湖南吉首矮寨镇,是长沙至重 庆公路通道吉首至茶洞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距吉首市约 20 公里,在矮寨镇上空 355 米 处跨越德夯大峡谷,德夯河流经谷底,十分雄伟壮观。悬索桥主跨 1176 米,是目前世界上 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粱悬索桥。主桥采用钢桁加劲梁,梁高为 7.5 米,梁宽 27 米,节段 梁长 14.5 米,全桥共 69 节,主梁全长 1000.5 米。由于桥位地形险要,交通极为不便,使得 大桥钢桁梁架设成为世界级的难题。 矮寨大峡谷是吉荼高速公路的必经之地,悬索桥方案成为最佳选择,矮寨特大悬索桥成 为吉茶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但是,特殊的地形地貌让这座世界级的峡谷大桥面临五大“世 界级”施工难题。 首先地形险要:桥面到峡谷底高差达 355 米,两岸索塔位置距悬崖边缘仅 70 至 100 米。 其次地质复杂:索塔处存在岩堆、岩溶、裂隙和危岩体等不良地质现象。仅在吉首崖索塔基 坑附近就发现大小溶洞 18 个,其中最大的溶洞体积近万立方米。第三气象多变:峡谷多雾, 瞬间最大风速为 31.9 米每秒,严重影响施工测量和主缆架设。第四吊装困难:主缆及钢桁 梁在 300 至 400 米高空架设,单件吊装最大重量达 120 吨。最后运输困难:土建工程运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