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作品 向、歆校王逸本有25篇:《离骚》、《天问》 《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 《渔父》各1篇。 令据《史记》,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 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 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 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 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 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 的科学精神
屈原的作品 v 向、歆校王逸本有25篇:《离骚》、《天问》、 《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 《渔父》各1篇。 v 据《史记》,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 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 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 v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 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 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 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 的科学精神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 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 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 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 以及“之”、“于”、“乎”、“夫” 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 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 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v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 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 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 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 以及“之” 、 “于” 、 “乎” 、 “夫” 、 “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 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 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美政”理想 今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美政”理想 令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 令“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美政”理想 v 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美政”理想; v 坚持节操, “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 v “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二、关于“楚辞” 西汉时,人们把屈原的诗歌称为“楚 辞 西汉末年,刘向编定“楚辞”集,“楚 辞”出现专书。 “楚辞”本义为楚人的歌辞,作为一种 文体,主要因为它是楚声的文学 书楚 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方言文学) 南方民歌给予楚辞直接影响,但只有经 过屈原的努力,“楚辞”这种文体才正式 建立,并且在诗歌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二、关于“楚辞” 西汉时,人们把屈原的诗歌称为“楚 辞” 。 西汉末年,刘向编定“楚辞”集, “楚 辞”出现专书。 “楚辞”本义为楚人的歌辞,作为一种 文体,主要因为它是楚声的文学——书楚语、 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方言文学) 南方民歌给予楚辞直接影响,但只有经 过屈原的努力, “楚辞”这种文体才正式 建立,并且在诗歌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楚辞的一些特点: ①语气词语“兮” ②神话色彩 北方:史官文化,重人事,讲求实际。 南方:巫官文化,信鬼神,富于想象 ③比兴和象征香草美人笔法
楚辞的一些特点: ①语气词语“兮” ②神话色彩 北方:史官文化,重人事,讲求实际。 南方:巫官文化,信鬼神,富于想象。 ③比兴和象征 香草美人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