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妹文 [清]袁枚
祭妹文 [清]袁枚
袁枚 1716-1797,钱塘人(杭州),乾隆四年(1739)进士 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因倦于吏事,中年辞官, 在江宁小仓山(南京市北)筑随园,优游其中50年 袁枚受明代公安派影响,标举性灵,提倡“作诗不可以 无我”,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等
袁枚 § 1716-1797,钱塘人(杭州),乾隆四年(1739)进士, 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因倦于吏事,中年辞官, 在江宁小仓山(南京市北)筑随园,优游其中50年。 § 袁枚受明代公安派影响,标举性灵,提倡“作诗不可以 无我” ,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等
题解 这篇是袁枚痛悼他三妹素文的不幸遭遇、怀念往 昔兄妹间深笃情意的抒情祭文。祭文是对死者表 示崇敬和怀念的一种文体,一般着重叙述死者的 功业。 素文(1719-1759),名机,号青琳居士,生前 与如皋高氏指腹为婚,婚后备受虐待,忍无可忍, 回居娘家,40岁去世。 文章以时间的先后为序,先写幼年、次写归家 最后写病危和死。事情层递步进,感情波涌浪推 让人与之同哭。全文寓情于事,叙事历历可见, 抒情句句见心,至情出至文
题解 § 这篇是袁枚痛悼他三妹素文的不幸遭遇、怀念往 昔兄妹间深笃情意的抒情祭文。祭文是对死者表 示崇敬和怀念的一种文体,一般着重叙述死者的 功业。 § 素文(1719-1759),名机,号青琳居士,生前 与如皋高氏指腹为婚,婚后备受虐待,忍无可忍, 回居娘家,40岁去世。 § 文章以时间的先后为序,先写幼年、次写归家、 最后写病危和死。事情层递步进,感情波涌浪推, 让人与之同哭。全文寓情于事,叙事历历可见, 抒情句句见心,至情出至文
缘葬而兴悲 1-2自然段) 一悲其中年而殁,二 悲葬身异乡 文章开始就悲痛欲绝 哀景萧萧,为全文设 下基调 上元:清代县名,属 江宁府。 羊山:位于南京市东 当时:当汝初生之时
缘葬而兴悲 ( 1-2自然段) § 一悲其中年而殁,二 悲葬身异乡 § 文章开始就悲痛欲绝, 哀景萧萧,为全文设 下基调。 § 上元:清代县名,属 江宁府。 § 羊山:位于南京市东 § 当时:当汝初生之时
叙死因而咎已(3自然段) :“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不幸命运的根源:天意——读书识理之过 “使汝不识诗书,未必坚贞若是”“少守三从 太认真,读书误尽一生春”(《哭素文三妹》) 以素文的遭遇提出一个令人深省的问题:即“书 理”有时也误人、害人 孤危:孤独忧伤 托落:落托、失意 躬蹈:亲身去实践
叙死因而咎己(3自然段) § : “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 不幸命运的根源:天意——读书识理之过 “使汝不识诗书,未必坚贞若是”“少守三从 太认真,读书误尽一生春”(《哭素文三妹》) 以素文的遭遇提出一个令人深省的问题:即“书 理”有时也误人、害人 § 孤危:孤独忧伤 § 托落:落托、失意 § 躬蹈:亲身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