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后, Avery等用生物化学方法证明这种引起转化的 物质是DNA,他们将SⅢ型细菌的DNA提取物与R工型细 菌混合在一起,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成功的使少数R工型 细菌定向转化为SⅢ型细菌。(如图) 只有RII型菌落 无毒RII型 无菌落 SIII型的DNA提取物 有毒,但加热杀死 只有SIII型菌落 无毒RII型 从混合物中沉淀 R细胞的血清 SIII型的DNA提取物 有毒,但加热杀死
16后,Avery等用生物化学方法证明这种引起转化的 物质是DNA,他们将SⅢ型细菌的DNA提取物与RⅡ型细 菌混合在一起,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成功的使少数RⅡ型 细菌定向转化为SⅢ型细菌。(如图)
迄今,已经在几十种细菌和放线菌中成功地获得了遗 传性状的定向转化。这些试验都证明起转化作用的物质是 DNA。 )噬菌体的侵染与繁殖 ■噬菌体是极小的低级生命类型。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 以看到。据研究T2噬菌体DNA进入到大肠杆菌内,可以 利用大肠杆菌的材料来制造自己的DNA、蛋白质外壳和 尾部,从而形成完整的新生的噬菌体
迄今,已经在几十种细菌和放线菌中成功地获得了遗 传性状的定向转化。这些试验都证明起转化作用的物质是 DNA。 (二)噬菌体的侵染与繁殖 ▪ 噬菌体是极小的低级生命类型。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 以看到。据研究T2噬菌体DNA进入到大肠杆菌内,可以 利用大肠杆菌的材料来制造自己的DNA、蛋白质外壳和 尾部,从而形成完整的新生的噬菌体
赫尔希等用同位素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与 蛋白质。因为P是DNA的组分,但不见于蛋白质;而S是 蛋白质的组分,但不见于DNA。然后用标记的T2魔菌体 (32P或35)分别感染大肠杆菌,经10分钟后,用搅拌器甩 掉附着于细胞外面的噬菌体外壳。 (图3-2)
▪ 赫尔希 等用同位素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与 蛋白质。因为P是DNA的组分,但不见于蛋白质;而S是 蛋白质的组分,但不见于DNA。然后用标记的T2噬菌体 ( 32P或35S)分别感染大肠杆菌,经10分钟后,用搅拌器甩 掉附着于细胞外面的噬菌体外壳。 (图3-2)
第一种情况下,基本上全部放 32P圆M 射活性见于细菌内而不被甩掉 搅拌 并可传递给子代。 射性活性大 33静分第二种情况下,放射性活性大 33并可传递给代 部分见于被甩掉的外壳中,细 菌内只有较低的放射性活性, 0 且不能传递给子代 34蛋白质3 20 这样看来,主要是由于DNA进 搅拌 9\放就活性影入细胞内才产生完整的噬菌体。 3见于被甩掉的外壳 所以说DNA是具有连续性的遗 中不能遗传给代传物质 图3-2尔歌等进明DNA是2位菌体的遗传物质30
第一种情况下,基本上全部放 射活性见于细菌内而不被甩掉 并可传递给子代。 第二种情况下,放射性活性大 部分见于被甩掉的外壳中,细 菌内只有较低的放射性活性, 且不能传递给子代 这样看来,主要是由于DNA进 入细胞内才产生完整的噬菌体。 所以说DNA是具有连续性的遗 传物质
(三)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繁殖 烟草花叶病毒(TMV)是由RNA与蛋白质组成的管状 微粒,它的中心是单螺旋的RNA,外部是蛋白质的外壳。 (如图)
(三)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繁殖 烟草花叶病毒(TMV)是由RNA与蛋白质组成的管状 微粒,它的中心是单螺旋的RNA,外部是蛋白质的外壳。 (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