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系统切换 1)直接切换。直接切换就是在确定新系 统运行准确无误时,立刻启用新系统, 终止老系统运行。这种方式切换简单 节省人员和设备费用,但风险较大。 般适用于一些处理过程不太复杂、数据 不很重要的场合(见图81(a))
8.2 系统切换 1)直接切换。直接切换就是在确定新系 统运行准确无误时,立刻启用新系统, 终止老系统运行。这种方式切换简单、 节省人员和设备费用,但风险较大。一 般适用于一些处理过程不太复杂、数据 不很重要的场合(见图8.1(a ))
82系统切换 2)并行切换。这种切换方式是新旧系统并行 工作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以后,新 系统正式替代老系统。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 进一步检验新系统,一旦发现新系统有问题就 可暂时停止新系统的运行,旧系统仍可继续工 作,风险较小。但在新旧系统并行运行阶段 工作量较大。这种方式适用于处理程序较为复 杂的重要系统(见图81(b))
8.2 系统切换 2)并行切换。这种切换方式是新旧系统并行 工作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以后,新 系统正式替代老系统。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 进一步检验新系统,一旦发现新系统有问题就 可暂时停止新系统的运行,旧系统仍可继续工 作,风险较小。但在新旧系统并行运行阶段, 工作量较大。这种方式适用于处理程序较为复 杂的重要系统(见图8.1(b))
82系统切换 ■3)还步切换,又叫分段切换。这种切换方式 实际上是以上两种切换方式的结合。在新系统 正式运行前,一部分一部分地替代老系统(见 图81(c))。 ■逐步切换的优点是切换过程中新系统出现故障, 只是局部受到影响,而不会引起整个系统的混 乱。逐步切换有按功能分阶段逐步切换、按部 门分阶段逐步切换等多种方式,在应用过程中, 可根据具体条件和人力情况作出选择
8.2 系统切换 ◼3)逐步切换,又叫分段切换。这种切换方式 实际上是以上两种切换方式的结合。在新系统 正式运行前,一部分一部分地替代老系统(见 图8.1(c))。 ◼逐步切换的优点是切换过程中新系统出现故障, 只是局部受到影响,而不会引起整个系统的混 乱。逐步切换有按功能分阶段逐步切换、按部 门分阶段逐步切换等多种方式,在应用过程中, 可根据具体条件和人力情况作出选择
82系统切换 ■在一些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切换过程中,应采用三 种方式配合使用。具体来讲,整个系统的切换采用 逐步切换方式,开发好一个子系统即切换运行一个 子系统,这样既有利于尽快见到效益,又有利于积 累经验、培训人员、以点带面,还能减轻由于系统 切换对日常管理工作带来的冲击,以利于整个系统 的平稳过渡;具体每一个子系统的切换,视情况采 用直接切换或并行切换方式,有些子系统,如通用 办公、通用査询、电子邮件等,主要提供了一些OA 手段,故采用直接切换方式;而像财务管理、人事 管理、工资管理等子系统,要求数据处理结果万无 失,故采用并行切换方式
8.2 系统切换 ◼ 在一些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切换过程中,应采用三 种方式配合使用。具体来讲,整个系统的切换采用 逐步切换方式,开发好一个子系统即切换运行一个 子系统,这样既有利于尽快见到效益,又有利于积 累经验、培训人员、以点带面,还能减轻由于系统 切换对日常管理工作带来的冲击,以利于整个系统 的平稳过渡;具体每一个子系统的切换,视情况采 用直接切换或并行切换方式,有些子系统,如通用 办公、通用查询、电子邮件等,主要提供了一些OA 手段,故采用直接切换方式;而像财务管理、人事 管理、工资管理等子系统,要求数据处理结果万无 一失,故采用并行切换方式
83系统运行 ■系统运行包括系统的日常操作和维护等,系统 的好坏与系统分析设计、系统设计有很大的关 系,也与系统运行有很大的关系。任何一个系 统都不是一开始就很好的,总是经过多次的开 发、运行、再开发、再运行的循环不断上升的。 开发的思想只有在运行中才能得到检验,而运 行中发现的问题也是新的开发思想的源泉
8.3 系统运行 ◼系统运行包括系统的日常操作和维护等,系统 的好坏与系统分析设计、系统设计有很大的关 系,也与系统运行有很大的关系。任何一个系 统都不是一开始就很好的,总是经过多次的开 发、运行、再开发、再运行的循环不断上升的。 开发的思想只有在运行中才能得到检验,而运 行中发现的问题也是新的开发思想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