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宣传,反对做工人运动,反对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党的纪 律,企图使党成为一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会。为了羿卫马克 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为了把党建设成为真正工人阶级的政党, 蔡和森与合法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从理论上给予了 彻底的批判。“这一斗争在树立党的基础上是有异常重大的意 义的”①。 一九二二年五月一日,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 会。察和森为这次大会的召开做了大量的谁备工作和宣传工 作,并为此专门撰写了《中国劳动运动应取的方针》,指出: 工人阶级要得到解放,“只有根本推翻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 制,将一切生产手段一即土地、资木一都归社会公有”。 这就是劳动运动的根本的目的。为达此目的,“唯一的方法, 就是实行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②。 同年五月五日至十日,蔡和森受中央的委派,出席了在广 州召并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被选为团中央 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后,他一面做团的组织发展工作,陈毅就 是这时经他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的③,一面协助编辑了团 刊《先驱!第八、九、十期。在他负责编辑的《先驱)第九期 上,刊登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蔡和森在刊载这 个重要文件的版面上端冠以“打倒国际帝国主义”的口号。自 从资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后,中國人民就一直进行反抗斗争, ①李立三:《纪念蔡和森同志岁(1935年)。 ②HS(和森):《中国劳动运动应取的方针>,载先驱~第7 期。 ③陈觳:《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日的谈话,数<陈龄阜年,回忆与 文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0
但在报刊上喊出“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这还是第一次。 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袭大会于一九二二年七月在上海举行。 出席这次大会的有陈独秀、蔡和森、向警予、邓中夏、张太雷 等十二人。根据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的理论和党成立后对中 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党的“二大”发表了宣言。宣言分析 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阐明了中国革 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向中国人民提出了彻底反对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的主张。蔡和森是 大会宣言的起草人之一,对党的纲领的制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蔡和森被会议选举为中央委员。从党的“二大”至“六大”, 他均被选为中央委员。党的“二大”还决定将原秘密出版的 《共产党》月刊停刊,新出一种报纸为中央机关报,并指定蔡 和森负责筹备。 亲手办一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报纸,是蔡和森多年来的愿 望。早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他就深感“国内言论沉寂,有主 义有系统的出版物几未之见,至于各国社会运动的真情,尤其 隔膜得很”,因此他打算将自己“读书阅报之所得,做一种有 系统有主张极其鲜明强固的文化运动”①。他在同毛泽东的通 信中谈到建党的部署时,还特别强调要“公布一种有力的出版 物”②。党的“二大”决定由他筹办党的机关报后,他满腔热 忱地接受了任务。开始他拟办远东日报,但根据当时政治 ①蔡和森:《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1921年2月11日),载 《新青年第9卷第4号。 ②《蔡林彬给毛泽东》(1921年9分16日),载《新民学会会员 通信集》第3集。 21
斗争的形势和环境,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只办一种周报,不 同意办日报。于是蔡和森再拟定为《向导》周报,得到了党中 央的一致通过。 <向导》周报是一九二二年九月十三日在上海创刊的。它 一问世,正如广大读者所称颂的那样,说它是黑暗中国社会的 “一盏明灯”,民众政治生活中的“寒署表”,是中华民族的 “福音”,四万万苦难同胞的“先锋队”、“救命符”。《向 导》从创刊至一九二七年七月终刊,蔡和森除一九二五年十月 至一九二七年三月在莫斯科驻共产国际工作外,始终担任主 编。由于当时的撰稿入较少,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暨秋 白、李达等,既是《向导》的编委,又是主要撰稿人。作为主 编的蔡和森写的文章更多。他除用“和森”署名发表了一百三 十篇文章外,还用“本报同人”、“记者”等名字发表了不少 文章。他的文章和所主编的《向导》,观点鲜明,文笔流畅, 及时分析国内外形势,论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在宣传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向人民传播马列主义方面,真正发挥 了革命的向导作用。 蔡和森以《向导,为阵地,积极宣传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反复阐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他深刻地分析了帝国主义内 部与外部的各种矛盾,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及联合中国封 建买办阶级以压榕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他说:“自鸦片战 争、英法联军、八国联军及中日战争等战役以来,中国已被国 际帝国主义夷为半殖民地。”①他指出:“中国国民运动的真 意义在反抗国际帝国主义,因为国际帝国主义既是压迫中国的 ①《中国国际地位与承认苏维埃俄罗斯,载《向导>第3期。 22
仇敌,又是军阀存亡,国家分裂,内乱永续的原动力。”①他 还藐视帝国主义这个“庞然大物”,在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就提 出了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观点,指出“载穿了的纸老虎是 吓不住民众势力之发展的”②。当时北京大学教授胡适,著文 诬蔑《向导》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很象乡下人谈海外奇闻,几 乎全无事实上的根据”®。蔡和森在《向导,周报上用大量的 事实驳斥胡适的医论,揭露他充当帝国主义辩护士的面目。察 和森指出,就以华盛顿会议来说,虽然它标榜尊露中国独立主 权,实际上不过是帝国主义协同宰割中国罢了。中国的军阀、 土匪、内战,都是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的。直皖战争、直奉战争 等,无不有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操纵。蔡和森还发表许多文章, 抨击新四国银行团、金佛郎案以及各国借口山东临城劫车案而 主张对中国“共管”的主张等等。他在《向导》上辟有“外患 日志”专栏,将帝国主义的暴行逐日揭裁,以令人触目惊心的 大量事实激励人民的爱国热情,从而使反帝国主义的口号日益 深入人心。正如两年后蔡和森回忆这一事实时所说:“本报初 揭载国际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之理论事实时,北京大学教授胡适 之目为海外奇淡,现在这种海外奇淡竟成为普避全中国的政治 常识”④。 打倒封建军阀,实现中国的民主统一,是党的“二大”提 出的另一个基本任务。察和森利用《向导》做了大量的宣传发 动工作。他主张彻底打倒军阀统治,指出中国的政治问题,断 ①<外方,中流阶级与国民党?,载<向导》第16期。 ②<茶命中的希腊>,载<向导>第13期。 ⑨<国际的中留>,栽努力周刊第22期。 ④<孙中山置批与因民革命>,载<向导,第107期
不是创法改制或废督裁兵所能解决,换句话说,“就是非继续 革命,完全打倒军阀,解除封建阶级的武装不能解决”①,希 望封建军阀废督裁兵是根本不可能的。蔡和森还尖锐揭露各地 大小军阀,都以武力统一和联省自治等为幌子,而暗中却实行 争权夺利的卑鄙伎俩。他指出中国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既非势 必割据的联省自治所能解决,又非北洋正统所能处囹,唯一的 出路,只有实行徇底的民主革命。当时胡适在《努力》周报上 “大胆”肯定,打倒军阀割据的第一步在“联省自治”,蔡和 森针锋相对地指出:“我们也可以大胆告诉胡适之先生,打倒 军阀割据的第一步,在民主革命。”® 在宣传以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中心的统一战线政策方 面,蔡和森也做了许多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向导》创 刊之前,即一九二二年八月党召开的西湖会议,就确定了联合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的方针,并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 国民党。蔡和森参加了西湖会议,并对这个问题作了认真的研 究。开始,他认为因阶级性使然,资产阶级是不革命的,所以 主张只应与小资产阶级联合,不应与资产阶级联合。他赞成与 国民党合作,赞成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但不赞成 产业工人加入国民党,认为产业工人是无产阶级的基本力量, 如果产业工人也加入了国民党,共产党就失掉了基础。经过西 湖会议的讨论,蔡和森基本上改变了原来的看法,赞成与国民 党合作,建立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发动国民革命,并与陈 独秀、李大钊、张太雷一道,由张继介绍,孙中山主盟,首批 ①②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一军阀专改与军阀割据,载<向导; 第2期。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