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在一起。他对我们年轻人并不摆老资格,有话脱口而出。他为人直爽, 曾经对我说过:“我这个人是只左不右的。”虽然当时广东形势严峻,他还 是干劲十足,只承认有一个指头的问题。 同日,刘建勋也多少讲了点广西“大势”:感觉有压力。今年很紧张, 但秩序好,跟1957年散社时情况不同,说明“社会主义思想革命胜利已巩 固”。去年许多措施、作风,使干群间有隔阂。缺点那么多,讲了就完了。 再不搞什么八百斤、千斤省之类虚名了。给农民小自由非常重要。人心思 定。政策三定,粮食归户,群众最满意。刘建勋特别强调广西煤的问题, 现在只有200多万吨,明年需要300多万吨,也没有焦炭。周惠后来在闲 谈中跟我说:刘建勋滑头,言不及义,每次发言都强调煤的问题,其他要 害都不谈。 7月4日,周小舟发言,他不仅谈了湖南情况,还对总的形势提出了看 法。他首先说:不可估计太乐观。去年底,湖南号称粮食翻了一番,达450 亿斤,估计只330亿斤(按后来落实到245亿斤,只增产约8%)。生铁76 万吨,实际60万吨。湖南粮食情况较好,是由于我们没有搞敞开肚皮吃: 但其他一样紧张。基建搞多了,县以上1000个项目,只有300个经批准, 其他是自由化的。上下都想多干。工人从90万增加到134万。下面干部对 经济失调,还不感觉严重。钢指标定为1070万吨的决心是好的,但安排800 万吨就好了。公社问题,当时似乎是因为农业、工业形势所迫而建立公社, 但太快、太大,几股风一刮,越包越多。(谭震林插话:“根本是把老规律 打破了,不也过来了。”)现在条件下,农业、工业到底能按什么速度发展? 农业不能30%,每年10%一20%还有可能。过去农业提出要赶日本,可见头 脑发热程度。食堂问题,湖南的反对派有六条理由:1.根本不节约:2.不 利于养猪:3.破坏林业:4.不能积肥:5.不节约劳力:6.吃得不愉快。我 们还是努力办好。粮食定要分配到户,但只能是指标,粮要按月领,否则 必过多喂猪、喂鸭,斤谷斤肉。小自由范围放宽些,不要害怕资本主义。 去年变化不大,只顾了吃穿用,再没人盖房子了。现在普遍人心思定。但 转弯也不宜太急,得慢慢转。 接着吴芝圃发言:河南共产风刮得厉害,虚报浮夸也最厉害,影响全国, 特向各省道歉。基层干部严重违法乱纪者3600人,坚决清洗。农民的工具、 树木、房子等,都算了细账,退赔了。由于得到群众谅解,己有95%的干部 连选连任。春节时有几万人浮肿。由于粮食大调动,比历年春荒吃得好。 人均1斤,巩固食堂,勉强支撑下来。粮食基本供给制。食堂改革炊具, 用磨面机。开辩论会后,现在食堂一个未散,90%可巩固下来。多种经营好 的,全省有10%发工资,从六七元到卫元不等。5%自留地,一半在食堂
天天在一起。他对我们年轻人并不摆老资格,有话脱口而出。他为人直爽, 曾经对我说过:“我这个人是只左不右的。”虽然当时广东形势严峻,他还 是干劲十足,只承认有一个指头的问题。 同日,刘建勋也多少讲了点广西“大势”:感觉有压力。今年很紧张, 但秩序好,跟 1957 年散社时情况不同,说明“社会主义思想革命胜利已巩 固”。去年许多措施、作风,使干群间有隔阂。缺点那么多,讲了就完了。 再不搞什么八百斤、千斤省之类虚名了。给农民小自由非常重要。人心思 定。政策三定,粮食归户,群众最满意。刘建勋特别强调广西煤的问题, 现在只有 200 多万吨,明年需要 300 多万吨,也没有焦炭。周惠后来在闲 谈中跟我说:刘建勋滑头,言不及义,每次发言都强调煤的问题,其他要 害都不谈。 7 月 4 日,周小舟发言,他不仅谈了湖南情况,还对总的形势提出了看 法。他首先说:不可估计太乐观。去年底,湖南号称粮食翻了一番,达 450 亿斤,估计只 330 亿斤(按后来落实到 245 亿斤,只增产约 8%)。生铁 76 万吨,实际 60 万吨。湖南粮食情况较好,是由于我们没有搞敞开肚皮吃; 但其他一样紧张。基建搞多了,县以上 1000 个项目,只有 300 个经批准, 其他是自由化的。上下都想多干。工人从 90 万增加到 134 万。下面干部对 经济失调,还不感觉严重。钢指标定为 1070 万吨的决心是好的,但安排 800 万吨就好了。公社问题,当时似乎是因为农业、工业形势所迫而建立公社, 但太快、太大,几股风一刮,越包越多。(谭震林插话:“根本是把老规律 打破了,不也过来了。”)现在条件下,农业、工业到底能按什么速度发展? 农业不能 30%,每年 10%-20%还有可能。过去农业提出要赶日本,可见头 脑发热程度。食堂问题,湖南的反对派有六条理由:1.根本不节约;2.不 利于养猪;3.破坏林业;4.不能积肥;5.不节约劳力;6.吃得不愉快。我 们还是努力办好。粮食定要分配到户,但只能是指标,粮要按月领,否则 必过多喂猪、喂鸭,斤谷斤肉。小自由范围放宽些,不要害怕资本主义。 去年变化不大,只顾了吃穿用,再没人盖房子了。现在普遍人心思定。但 转弯也不宜太急,得慢慢转。 接着吴芝圃发言:河南共产风刮得厉害,虚报浮夸也最厉害,影响全国, 特向各省道歉。基层干部严重违法乱纪者 3600 人,坚决清洗。农民的工具、 树木、房子等,都算了细账,退赔了。由于得到群众谅解,已有 95%的干部 连选连任。春节时有几万人浮肿。由于粮食大调动,比历年春荒吃得好。 人均 1 斤,巩固食堂,勉强支撑下来。粮食基本供给制。食堂改革炊具, 用磨面机。开辩论会后,现在食堂一个未散,90%可巩固下来。多种经营好 的,全省有 10%发工资,从六七元到卫元不等。5%自留地,一半在食堂
一半在私人。农业大胆实验,创造了一些经验。最大变化在水利。去年600 万人上山搞铁,从小土群到小洋群到洋铁厂,算是有了工业。每县有了个 机械厂,可造锅驼机。每个公社有个小修配厂,车床多了。铁今年可完成 60一70万吨,钢5万吨,就是质量难保证。总路线完全正确。大跃进是事 实,只是步子大了,要退回来。错误已作适当检讨,怨气还不是太大。不 过,党内外讲话顾虑太大。知识分子有三不讲:报上没登过的不讲:领导 没讲过的不讲:同公布数字不合的不讲。这是反右的副作用。河南今后方 针:一切为巩固公社、食堂、丰收和大跃进。大集体、小自由要稳定下来, 计划要稳定些,年年能增产,浪漫主义变现实主义。吴芝圃讲的精神,同 周小舟的显然不同。大家觉得他对河南严重形势太轻描淡写了。实际上在 1958年12月河南省委召开的会议上,粮食产量虚报、干部违法乱纪严重等 问题,即己发现,尤其密县己经发生浮肿病和饿死人的事件。 王任重谈了湖北许多实际情况,心情是沉重的。首先对1958年看法: 成功与失败都尖锐,取得的宝贵经验,从经济与政治两方面说,都有长远 意义。教训确实沉痛,比1954年大水灾情更困难。今春500万人几两粮, 吃稀饭,教训才深刻。1954年没吃过12两以下。己死了1500人,15万人 患浮肿病。早稻下来才能好转。这是全党全民教训,很难过。对所谓胜利 估计错误,是盲目性,主观主义,冲昏头脑。粮食只产200多亿斤,却按 450亿斤过日子。今年1月还相信有400亿斤(反了浮夸,公社上报仍说有 430亿斤):3月还说有350亿斤:4月再摸,不到300亿斤:上山前由县委 书记再摸,230亿斤。1957年是219亿斤。为什么增产不多?大跃进掩盖 水旱灾情,500万亩只收几十斤(仍报千斤),有100多万亩早稻失收。去 年追求密植、高产,放卫星成风。领导只抓了小面积样板田,只抓了公路 边看得见的。脑子发热,难于转弯。说真话真不容易,县委书记、劳模当 面说假话。假象掩盖了真相,芝麻100斤可说1万斤。大半年冷不下来。 大家老老实实在说假话。(刘少奇插话:不要轻信,要有具体办法,使人不 说假话。去年一股风,批评右倾保守,插白旗,老在帽子威胁下,说老实 话的人去年不好混。)群众批评:一不会生产,二不会过日子。年底大吃大 喝时,老农己提出警告。今年不可乐观,无大灾荒,可增产,但也到不了 300亿斤。粮种得多,油料就会少产。努力干,从困难处着想。去年错误对 经济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决不可小视,有的要一两年才能好转。手工业搞 掉了,要恢复。工厂财务混乱,超支5亿。3万吨半成品,所赔的钱谁出? 说大话,吃大亏。纱厂办钢厂,用掉流动资金。各县盲目盖了些工厂,可 以改办学校或变成仓库。总之,1958年有丰富经验,也有深刻教训,要作 充分估计,不要怕错误说多了,影响积极性。讲清楚,出点冷空气,说右
一半在私人。农业大胆实验,创造了一些经验。最大变化在水利。去年 600 万人上山搞铁,从小土群到小洋群到洋铁厂,算是有了工业。每县有了个 机械厂,可造锅驼机。每个公社有个小修配厂,车床多了。铁今年可完成 60-70 万吨,钢 5 万吨,就是质量难保证。总路线完全正确。大跃进是事 实,只是步子大了,要退回来。错误已作适当检讨,怨气还不是太大。不 过,党内外讲话顾虑太大。知识分子有三不讲:报上没登过的不讲;领导 没讲过的不讲;同公布数字不合的不讲。这是反右的副作用。河南今后方 针:一切为巩固公社、食堂、丰收和大跃进。大集体、小自由要稳定下来, 计划要稳定些,年年能增产,浪漫主义变现实主义。吴芝圃讲的精神,同 周小舟的显然不同。大家觉得他对河南严重形势太轻描淡写了。实际上在 1958 年 12 月河南省委召开的会议上,粮食产量虚报、干部违法乱纪严重等 问题,即已发现,尤其密县已经发生浮肿病和饿死人的事件。 王任重谈了湖北许多实际情况,心情是沉重的。首先对 1958 年看法: 成功与失败都尖锐,取得的宝贵经验,从经济与政治两方面说,都有长远 意义。教训确实沉痛,比 1954 年大水灾情更困难。今春 500 万人几两粮, 吃稀饭,教训才深刻。1954 年没吃过 12 两以下。已死了 1500 人,15 万人 患浮肿病。早稻下来才能好转。这是全党全民教训,很难过。对所谓胜利 估计错误,是盲目性,主观主义,冲昏头脑。粮食只产 200 多亿斤,却按 450 亿斤过日子。今年 1 月还相信有 400 亿斤(反了浮夸,公社上报仍说有 430 亿斤);3 月还说有 350 亿斤;4 月再摸,不到 300 亿斤;上山前由县委 书记再摸,230 亿斤。1957 年是 219 亿斤。为什么增产不多?大跃进掩盖 水旱灾情,500 万亩只收几十斤(仍报千斤),有 100 多万亩早稻失收。去 年追求密植、高产,放卫星成风。领导只抓了小面积样板田,只抓了公路 边看得见的。脑子发热,难于转弯。说真话真不容易,县委书记、劳模当 面说假话。假象掩盖了真相,芝麻 100 斤可说 1 万斤。大半年冷不下来。 大家老老实实在说假话。(刘少奇插话:不要轻信,要有具体办法,使人不 说假话。去年一股风,批评右倾保守,插白旗,老在帽子威胁下,说老实 话的人去年不好混。)群众批评:一不会生产,二不会过日子。年底大吃大 喝时,老农已提出警告。今年不可乐观,无大灾荒,可增产,但也到不了 300 亿斤。粮种得多,油料就会少产。努力干,从困难处着想。去年错误对 经济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决不可小视,有的要一两年才能好转。手工业搞 掉了,要恢复。工厂财务混乱,超支 5 亿。3 万吨半成品,所赔的钱谁出? 说大话,吃大亏。纱厂办钢厂,用掉流动资金。各县盲目盖了些工厂,可 以改办学校或变成仓库。总之,1958 年有丰富经验,也有深刻教训,要作 充分估计,不要怕错误说多了,影响积极性。讲清楚,出点冷空气,说右
倾,我也不怕。人的认识总有局限性,过程是曲线的。脑子发热,很少看 到不利:困难时,又少看到有利。过与不及,永远存在。党内有互相埋怨 情绪,不利于团结。 7月6、7、8、9日几天,转入讨论食堂问题和农业问题(这是地方最 熟悉的问题),以及计划、任务,各省谈今明年和1962年的指标。例如湖 南1962年指标较低:按人均计:粮1000斤,猪一头,油6斤:认为粮食 指标过高不利,使用劳力过多,会影响其他副业。大家对林业意见很多, 认为森林工业局实际是森林商业局,木材在深山搬不出来。河南再三讲开 发三门峡以下梯级水库,还要大办水利。 1958、1959年两年,我以工作人员身份(毛泽东的兼职秘书)列席历 次中央会议,在小组会上从不发言。鉴于当时形势,7月8日上午,我破例 在中南组谈了两点意见。一是“以钢为纲”、“元帅”等口号,不再提为好。 二是,去年怕提综合平衡、怕提按比例发展。1958年一提出“以钢为纲” 的口号,我就不以为然。一次同乔木谈及,他只说,这不过是取其谐音的 “文字游戏”而已。因这口号不合经济规律,从而对于它引起的工业内部 关系问题,他没有我感受得深切。关于“元帅”,他倒有过同感,说:“元 帅是可以发号施令的。”这时我特地细读了一遍《政治经济学)的有关章节, 关于综合平衡与比例关系想得比较多。自己管电,电同国民经济各部门都 有密切关系,是大跃进中最为被动而紧张的环节,电力当时虽被封为“先 行官”,却根本无法先行。我在发言中还谈到钢的产量达到1亿吨,美国花 了80年,苏联花了40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快一倍,但苏联人口也多 些。我们可能比苏联快些,但究竞能快多少?速度要大致画一条线,在某 个数字的左右,摆动的幅度要有个限度,即某种波浪式,不能偏离太大, 不能打摆子,扭秧歌,尤其要有长期计划。(当时毛泽东不同意定死长期计 划,我几次进言无效。)还谈到工业速度由钢来决定合不合理?以什么“为 纲”的口号,容易导致简单化,片面化,单打一,滑出界限。综合平衡即 相对的稳定性,要瞻前顾后,要看长远一些。关于必须按比例的问题,我 提到1958年《红旗》一篇否定比例的文章,似是计委的同志写的。我的这 些意见,有的人很不以为然。我发言时,罗瑞卿还打断过我的话,但我还 是坚持把意见讲完了。我的记录本上只写了“引起争论”四个字。 7月9日下午的讨论,主要集中于综合平衡问题,记录本上没有具体写 是哪一个人的发言,记了这样一些意见:综合平衡中最重要的比例是积累 与消费。积累率苏联是25%左右。其次是工业与农业、劳动力分配。工业内 部轻与重、原材料与加工业等。关于轻重缓急,重重急急,六保户都失灵, 专案(指必须保证的)变悬案等,大家意见甚多。认为越跃进越要有后备
倾,我也不怕。人的认识总有局限性,过程是曲线的。脑子发热,很少看 到不利;困难时,又少看到有利。过与不及,永远存在。党内有互相埋怨 情绪,不利于团结。 7 月 6、7、8、9 日几天,转入讨论食堂问题和农业问题(这是地方最 熟悉的问题),以及计划、任务,各省谈今明年和 1962 年的指标。例如湖 南 1962 年指标较低:按人均计:粮 1000 斤,猪一头,油 6 斤;认为粮食 指标过高不利,使用劳力过多,会影响其他副业。大家对林业意见很多, 认为森林工业局实际是森林商业局,木材在深山搬不出来。河南再三讲开 发三门峡以下梯级水库,还要大办水利。 1958、1959 年两年,我以工作人员身份(毛泽东的兼职秘书)列席历 次中央会议,在小组会上从不发言。鉴于当时形势,7 月 8 日上午,我破例 在中南组谈了两点意见。一是“以钢为纲”、“元帅”等口号,不再提为好。 二是,去年怕提综合平衡、怕提按比例发展。1958 年一提出“以钢为纲” 的口号,我就不以为然。一次同乔木谈及,他只说,这不过是取其谐音的 “文字游戏”而已。因这口号不合经济规律,从而对于它引起的工业内部 关系问题,他没有我感受得深切。关于“元帅”,他倒有过同感,说:“元 帅是可以发号施令的。”这时我特地细读了一遍《政治经济学)的有关章节, 关于综合平衡与比例关系想得比较多。自己管电,电同国民经济各部门都 有密切关系,是大跃进中最为被动而紧张的环节,电力当时虽被封为“先 行官”,却根本无法先行。我在发言中还谈到钢的产量达到 1 亿吨,美国花 了 80 年,苏联花了 40 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快一倍,但苏联人口也多 些。我们可能比苏联快些,但究竟能快多少?速度要大致画一条线,在某 个数字的左右,摆动的幅度要有个限度,即某种波浪式,不能偏离太大, 不能打摆子,扭秧歌,尤其要有长期计划。(当时毛泽东不同意定死长期计 划,我几次进言无效。)还谈到工业速度由钢来决定合不合理?以什么“为 纲”的口号,容易导致简单化,片面化,单打一,滑出界限。综合平衡即 相对的稳定性,要瞻前顾后,要看长远一些。关于必须按比例的问题,我 提到 1958 年《红旗》一篇否定比例的文章,似是计委的同志写的。我的这 些意见,有的人很不以为然。我发言时,罗瑞卿还打断过我的话,但我还 是坚持把意见讲完了。我的记录本上只写了“引起争论”四个字。 7 月 9 日下午的讨论,主要集中于综合平衡问题,记录本上没有具体写 是哪一个人的发言,记了这样一些意见:综合平衡中最重要的比例是积累 与消费。积累率苏联是 25%左右。其次是工业与农业、劳动力分配。工业内 部轻与重、原材料与加工业等。关于轻重缓急,重重急急,六保户都失灵, 专案(指必须保证的)变悬案等,大家意见甚多。认为越跃进越要有后备
越要留有余地。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公式,共产主义社会还是需要的(列 宁的话)。农业“八字宪法”也包含比例关系。主观能动性须根据客观规律 办事。统计很重要,去年多假统计,因此也就导致假计划。去年规律是上 有好者,下必甚焉。群众说:共产党九年半讲真话,为什么这半年如此爱 听假话?1958年那种突击性决不能经常,要根据经常现象做计划。有节奏 的均衡生产,鼓足干劲应当是经常的能持之以恒的干劲。领导经验不能代 替农民经验,农民说,“不同意的事情,做起来手软”。衣服可以几年不做, 饭不可以一天不吃。农业要很慎重,一点不能冒风险。由此可见,大家头 脑基本上是清醒的。 7月4日,刘少奇参加了中南组的讨论,有不少插话,最后还讲了这样 一大段话:1958年跃进,吃了1957年的库存,预支了1959年的。因此1959、 1960年都要补课。领导看好的多,而且估计偏高。去年二类苗比一类苗好, 过于密植,施肥不当。产量有的红旗队低,白旗队高。1958年最大成绩是 得到教训,比跃进的经济意义大。全党全民都得到了深刻教训,也证明了 可以大跃进。另一方面又出现了这么多乱子,是破坏性的。斯大林似说过, 平衡有了破坏,才知其重要。聪明人是碰了钉子知道转弯:没碰钉子就知 道转弯,是难以办到的。不要犯长期性、全国性错误:暂时性错误非犯不 可,犯了有好处。全党全民取得经验,同个人取得不同。全民炼钢,亲身 体验。碰了钉子转弯,就是正确领导,就是马克思主义。王明路线,短促 突击,损失完了,还不知道转弯,要让历史来总结。对去年问题,当前形 势,毫无悲观抱怨之必要:因为有了教训,认识就大大提高了一步。有些 半成品还有用。对小高炉、小转炉,吸取双轮双铧犁经验。工厂达到设计 能力,要时间:快,也要时间,欲速不达。双轮双铧犁的完善,还有个过 程,何况小高炉、小转炉。去年的经验教训,不是以前七八年能取得的。 大家注意,不要泄气:泄一点也难免,以不泄为好。要不要革命?革命就 要出问题,不能怕出乱子。不要责备下面,所有错误和问题都由省地县担 起来,省委主要担起来,干部也不要老检讨了。很显然,这时刘少奇虽然 谈到教训深刻一面,仍是以“革命”的名义来为经济工作中的失误辩解。 7月6日上午,朱德在中南组讲了如下一段语重心长的话:要认识农民 还有私有者这一面。对农民私有制要看得重些。办公共食堂,对生产有利, 但消费吃亏。供给制是共产制,工人还得发工资,农民就那样愿意共产吗? 食堂自负盈亏,公家吃总亏,办不起来不要硬办,全垮掉也不见得是坏事。 现在,有些农民不安定,想进城,不盖房子,不买家具,养猪、种菜比以 前少了,有了钱就吃掉,这不好。我们应当让农民致富,而不是让他们“致 穷”。农民富了怕什么?要让农民自己想办法过好日子,兴家立业。家庭制
越要留有余地。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公式,共产主义社会还是需要的(列 宁的话)。农业“八字宪法”也包含比例关系。主观能动性须根据客观规律 办事。统计很重要,去年多假统计,因此也就导致假计划。去年规律是上 有好者,下必甚焉。群众说:共产党九年半讲真话,为什么这半年如此爱 听假话?1958 年那种突击性决不能经常,要根据经常现象做计划。有节奏 的均衡生产,鼓足干劲应当是经常的能持之以恒的干劲。领导经验不能代 替农民经验,农民说,“不同意的事情,做起来手软”。衣服可以几年不做, 饭不可以一天不吃。农业要很慎重,一点不能冒风险。由此可见,大家头 脑基本上是清醒的。 7 月 4 日,刘少奇参加了中南组的讨论,有不少插话,最后还讲了这样 一大段话:1958 年跃进,吃了 1957 年的库存,预支了 1959 年的。因此 1959、 1960 年都要补课。领导看好的多,而且估计偏高。去年二类苗比一类苗好, 过于密植,施肥不当。产量有的红旗队低,白旗队高。1958 年最大成绩是 得到教训,比跃进的经济意义大。全党全民都得到了深刻教训,也证明了 可以大跃进。另一方面又出现了这么多乱子,是破坏性的。斯大林似说过, 平衡有了破坏,才知其重要。聪明人是碰了钉子知道转弯;没碰钉子就知 道转弯,是难以办到的。不要犯长期性、全国性错误;暂时性错误非犯不 可,犯了有好处。全党全民取得经验,同个人取得不同。全民炼钢,亲身 体验。碰了钉子转弯,就是正确领导,就是马克思主义。王明路线,短促 突击,损失完了,还不知道转弯,要让历史来总结。对去年问题,当前形 势,毫无悲观抱怨之必要;因为有了教训,认识就大大提高了一步。有些 半成品还有用。对小高炉、小转炉,吸取双轮双铧犁经验。工厂达到设计 能力,要时间;快,也要时间,欲速不达。双轮双铧犁的完善,还有个过 程,何况小高炉、小转炉。去年的经验教训,不是以前七八年能取得的。 大家注意,不要泄气;泄一点也难免,以不泄为好。要不要革命?革命就 要出问题,不能怕出乱子。不要责备下面,所有错误和问题都由省地县担 起来,省委主要担起来,干部也不要老检讨了。很显然,这时刘少奇虽然 谈到教训深刻一面,仍是以“革命”的名义来为经济工作中的失误辩解。 7 月 6 日上午,朱德在中南组讲了如下一段语重心长的话:要认识农民 还有私有者这一面。对农民私有制要看得重些。办公共食堂,对生产有利, 但消费吃亏。供给制是共产制,工人还得发工资,农民就那样愿意共产吗? 食堂自负盈亏,公家吃总亏,办不起来不要硬办,全垮掉也不见得是坏事。 现在,有些农民不安定,想进城,不盖房子,不买家具,养猪、种菜比以 前少了,有了钱就吃掉,这不好。我们应当让农民致富,而不是让他们“致 穷”。农民富了怕什么?要让农民自己想办法过好日子,兴家立业。家庭制
度应巩固起来(按:毛泽东1958年有过废除家庭的思想,几次讲过这样意 思的话),否则,有钱就花光。原则上应回到家庭过日子。如不退回到家庭, 粮食够不够?食堂要吃饱、吃好,人心才能稳定。总之,要让农民富裕起 来,不会成富农路线。这是有关5亿人口安定的问题。多年以来,陈云同 志对粮食抓得多么紧。北戴河一高兴起来,是从粮食多了出发的。工业主 要是大炼钢铁搞乱了,其他乱得不太大。苏联依靠经济核算制,商品规律, 生产总是越来越多。多搞粮食,变成鸡鸭肉蛋,可以出口,换回东西。各 省不要搞工业体系,但工业方向是重要的
度应巩固起来(按:毛泽东 1958 年有过废除家庭的思想,几次讲过这样意 思的话),否则,有钱就花光。原则上应回到家庭过日子。如不退回到家庭, 粮食够不够?食堂要吃饱、吃好,人心才能稳定。总之,要让农民富裕起 来,不会成富农路线。这是有关 5 亿人口安定的问题。多年以来,陈云同 志对粮食抓得多么紧。北戴河一高兴起来,是从粮食多了出发的。工业主 要是大炼钢铁搞乱了,其他乱得不太大。苏联依靠经济核算制,商品规律, 生产总是越来越多。多搞粮食,变成鸡鸭肉蛋,可以出口,换回东西。各 省不要搞工业体系,但工业方向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