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语文(A)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必须将报考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答题 卡 的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端倪(ni) 仕刹海(shi 舐犊情深(tian) B.拮据(jie) 冰碴儿(cha) 夙兴夜寐(su) C.叨扰(tao) 毛坯房 掂斤播两(bo) 绊脚石( 趾高气扬(zhi) 2.根据句意,下列加点的词语可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3分)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我珍惜阳光,因为她给我温暖;我珍惜绿叶,因为她给我生机:我珍借星空, 因为她给我遐想(幻想)。 C.经过重新装修,教学楼里里外外焕然一新(改头换面),给了刚返校的师生们 个惊喜 D.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真是赏心悦目(沁人 心脾)。 3.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找出并进行修改。(4分 ①近日我国西南大旱,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②高压 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③虽然北方有冷空气南下 也无法与水汽汇合。④因此,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长时间没有降雨,遭遇 50年来少有的干旱天气 第 句,修改意见 句,修改意见 4.名著阅读。(4分) (1)A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 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 上面文段节选自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文段中的A指的是 (人 物),请再写一个与A相关的故事情节 2010年兰州中考试卷(语文)(A) 第1页共11页
2010 年兰州中考试卷(语文)(A) 第 1 页 共 11 页 兰州市 2010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语 文(A) 注意事项: 1.全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考生必须将报考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答题 卡 的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端倪(ní) 什刹海(shí) 舐犊情深(tiǎn) B. 拮据(jié) 冰碴儿(chá) 夙兴夜寐(sù) C. 叨扰(tāo) 毛坯房(pēi) 掂斤播两(bō) D. 摇曳(yì) 绊脚石(bàn) 趾高气扬(zhì) 2. 根据句意,下列加点的词语可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3 分) A.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 我珍惜阳光,因为她给我温暖;我珍惜绿叶,因为她给我生机;我珍惜星空, 因为她给我遐想(幻想)。 C. 经过重新装修,教学楼里里外外焕然一新(改头换面),给了刚返校的师生们一 个惊喜。 D. 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真是赏心悦目(沁人 心脾)。 3.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找出并进行修改。(4 分) ①近日我国西南大旱,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②高压 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③虽然北方有冷空气南下, 也无法与水汽汇合。④因此,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长时间没有降雨,遭遇 50 年来少有的干旱天气。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4. 名著阅读。(4 分) (1)A 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 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 上面文段节选自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文段中的 A 指的是 (人 物),请再写一个与 A 相关的故事情节
(2)鲁迅在他的作品中曾不止一次写到“长妈妈”,除了《阿长与<山海经>》外, 你还在哪篇文章里认识了她?鲁迅在该文中提及了关于“长妈妈”的什么事情? 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1)机动车保有量是指一个地区拥有车辆的数量,一般是指在当地登记的车辆数量。 下面是兰州市车管局于2010年3月20日公布的一组数据,请根据表格内容写 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兰州机动车保有量与市政道路增长速度对比表 时间机动车保有量(辆)市政道路(公里) 1997年 114021 2010年 346651 1136 (2)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3分) 本报讯多年来,交通拥堵一直是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1月28日, 者从兰州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0年兰州将加快一批重大交通 项目 建设,交通拥堵现象也有望得到改观。 2010年兰州将全面推进城市中心区、三滩地区以及安宁新城区、榆中东 城区、西固石化城道路的改扩建与新建。同时,有计划地对老城区道路进行整 治改造,加快东西向交通主干道建设,抓好欣月湖路、烈士陵园路、南城根、 雁园路、τ605#规划路、T603#路延伸工程,实施中山桥、七里河黄河大桥、 中立桥的维修加固工作。加快通渭路、中心滩、深安、雁青黄河大桥的建设步 (3)有人说:“人类进入汽车时代后,也许你可以在城市“狂奔′,但你获得的感受 根本无法和步行相比。”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3分) 6.默写。(8分) (1) 孰不顺成?(《说苑·建本》) (2)皎如飞镜临丹阙 (李白《把酒问月》) (3)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4) 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中最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作者醉憨神态的两句是: 2010年兰州中考试卷(语文)(A) 第2页共11页
2010 年兰州中考试卷(语文)(A) 第 2 页 共 11 页 。 (2)鲁迅在他的作品中曾不止一次写到“长妈妈”,除了《阿长与<山海经>》外, 你还在哪篇文章里认识了她?鲁迅在该文中提及了关于“长妈妈”的什么事情? 5.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8 分) (1)机动车保有量是指一个地区拥有车辆的数量,一般是指在当地登记的车辆数量。 下面是兰州市车管局于 2010 年 3 月 20 日公布的一组数据,请根据表格内容写 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 分) (2)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3 分) 本报讯 多年来,交通拥堵一直是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1 月 28 日, 记 者从兰州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0 年兰州将加快一批重大交通 项目 建设,交通拥堵现象也有望得到改观。 2010 年兰州将全面推进城市中心区、三滩地区以及安宁新城区、榆中东 城区、西固石化城道路的改扩建与新建。同时,有计划地对老城区道路进行整 治改造,加快东西向交通主干道建设,抓好欣月湖路、烈士陵园路、南城根、 雁园路、T605#规划路、T603#路延伸工程,实施中山桥、七里河黄河大桥、 中立桥的维修加固工作。加快通渭路、中心滩、深安、雁青黄河大桥的建设步 伐。 (3)有人说:“人类进入汽车时代后,也许你可以在城市‘狂奔’,但你获得的感受 根本无法和步行相比。”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3 分) 6. 默写。(8 分) (1) ,孰不顺成?(《说苑·建本》) (2)皎如飞镜临丹阙, 。(李白《把酒问月》) (3)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4) ,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中最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作者醉憨神态的两句是: 兰州机动车保有量与市政道路增长速度对比表 时间 机动车保有量(辆) 市政道路(公里) 1997 年 114021 881 2010 年 346651 1136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3分)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诗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的是 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C.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情感抒发。 D.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1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 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 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1属予作文以记之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基名 DL橘生淮南则为橘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ll.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3分) 2.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4分) 【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凘人, 吾谁与归! (1)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链接材料所抒发的情怀也可概括出 2010年兰州中考试卷(语文)(A) 第3页共11页
2010 年兰州中考试卷(语文)(A) 第 3 页 共 11 页 , 。 二、古诗文阅读(22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7—8 题。(3 分)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 诗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的是 。(1 分) 8.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 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 “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C. 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情感抒发。 D. 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 9—12 题。(13 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 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 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1. 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3 分) 12.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4 分) 【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 吾谁与归! (1)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链接材料所抒发的情怀也可概括出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C.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橘生淮南则为橘 D.
一个成语,请分别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 (2)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3-15题。(6分)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 共 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汨有声。干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 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 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1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予始四望惨淡予 (2)泫然不能自已也己 14.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语段加以概括。(2分 (1)风渐劲时: (2)猛风大起时 1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的景象。(2 三、现代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 那一片消失了的苇塘 雷抒雁 ¨那一片苇塘呢?″与其说我是在问这位行路的年轻人,还不如说是在问自己。 苇塘?″“在哪里呀?″年轻人转过头去望着那一片高高低低的房舍,像是反问, 又似在寻找。没有!连一根苇子都没有!从来就不曾有过呀? 就在这里!″我坚定地认为。我听见他嘟哝了一句:“梦话! 梦话?是的,是梦话。50多年前,那一片茂密的苇塘还在,此后,就没有走出过 我的梦境。我相信,这位年轻人确实没有见过那片苇塘,那些茂密的青苇从来没有进入 过他的梦中,没有给过他快乐和欢愉。他的记忆里,这里从来就是房子,房子。 那一片苇塘属于我,属于我的童年,是我记忆和梦境最鲜活的-部分 那是一片十多亩地面的水塘,拥挤地生满了芦苇。在大人们那里,有价值的,只是 苇子;而被孩子们看作乐园的,是那一片苇塘。毎天上学,我们走过苇塘,都会放慢脚 步,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 过一月二,天气就暖和了。首先是苇塘里有了动静A穿破陈年的枯叶、烂泥 些锥子般尖锐的苇芽脱颖而岀。红红的芽尖,唤醒了池塘,沉寂了-冬天的 苇塘开始有了生气。待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的时候,整个世界便被春天占领了。 耳边,整天都是鸟儿的叫声和虫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大片大片的麦田,像大地上铺展 了的绸缎,在和风里柔柔地抖动。B一些早熟的花儿,抢夺时间一般,开始酝酿花事 商量结籽儿。柳丝软软地轻拂我们的脸面,牵动我们的头发,像要告 十么秘密 2010年兰州中考试卷(语文)(A) 4页共11页
2010 年兰州中考试卷(语文)(A) 第 4 页 共 11 页 一个成语,请分别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 分) (2)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2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 13—15 题。(6 分)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 共 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 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 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13.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予始四望惨淡 予: (2)泫然不能自已也 已: 14. 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语段加以概括。(2 分) (1)风渐劲时: (2)猛风大起时: 15.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的景象。(2 分) 三、现代文阅读(3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6—20 题。(20 分) 那一片消失了的苇塘 雷抒雁 “那一片苇塘呢?”与其说我是在问这位行路的年轻人,还不如说是在问自己。 “苇塘?”“在哪里呀?”年轻人转过头去望着那一片高高低低的房舍,像是反问, 又似在寻找。没有!连一根苇子都没有!从来就不曾有过呀? “就在这里!”我坚定地认为。我听见他嘟哝了一句:“梦话!” 梦话?是的,是梦话。50 多年前,那一片茂密的苇塘还在,此后,就没有走出过 我的梦境。我相信,这位年轻人确实没有见过那片苇塘,那些茂密的青苇从来没有进入 过他的梦中,没有给过他快乐和欢愉。他的记忆里,这里从来就是房子,房子。 那一片苇塘属于我,属于我的童年,是我记忆和梦境最鲜活的一部分。 那是一片十多亩地面的水塘,拥挤地生满了芦苇。在大人们那里,有价值的,只是 苇子;而被孩子们看作乐园的,是那一片苇塘。每天上学,我们走过苇塘,都会放慢脚 步,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 一过二月二,天气就暖和了。首先是苇塘里有了动静。A 穿破陈年的枯叶、烂泥 和冰水,一些锥子般尖锐的苇芽脱颖而出。红红的芽尖,唤醒了池塘,沉寂了一冬天的 苇塘开始有了生气。待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的时候,整个世界便被春天占领了。 耳边,整天都是鸟儿的叫声和虫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大片大片的麦田,像大地上铺展 了的绸缎,在和风里柔柔地抖动。B 一些早熟的花儿,抢夺时间一般,开始酝酿花事, 商量结籽儿。柳丝软软地轻拂我们的脸面,牵动我们的头发,像要告诉一些什么秘密给 我们
我们采下绽开的苇叶,卷成喇叭,把那细嘴挖扁,含在嘴里,依着喇叭的粗细,吹 出或粗壮或尖厉的声音;头顶软软的柳条,也被折下来,捋去柳芽,拧成柳哨。这就有 了一支青春的乐队,吹奏着舂天的乐曲,吱吱呀呀,回响在上学的路上。引得田里千活 的农人, 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撩拨他们沉静的心思 季节像是踩着苇叶走过来的。芼叶三片四片地展开池塘里就绿汪汪地变得浓密了。 太阳开始辣辣地照在头顶,棉衣,而后是夹衣,一件件被从身上剥掉。苇塘周围的麦孑 开始日渐变黄,有人拿着青杏咔嚓咔嚓-边流着酸水一边嚼起。夏天到了 假日里,我们会背着草笼,拿着镰刀,说是去割牛草,或者拣柴火,一整晌-整晌 沉迷在苇塘边。 有一种鸟,叫“呱呱迪”。这名字完全是依了它的叫声来的。声音悠长而响亮,可 你看不见鸟的身影,那声音总是从密密的苇叶后传出来。这鸟儿很聪明,能把三四根苇 子用草缠在起在那交叉处用芼叶织—个窝里迦铺着一些软软的干草和细碎的羽毛 窝里,总能看到三两只麻溜溜的鸟蛋。你要是靠近鸟窝便会有尖厉的呱呱叫声,威胁 你,驱赶你 塘边的野草,我们全都认识,从蒲公英、趴地龙、香胡孑到粘粘蔓,全认识。我 们喜欢菅草长长白白嫩嫩的草根,一节节,像袖珍的甘蔗,嚼起来很甜。还有一种好吃 的草,叫红根根,那红红的草根上,常常结着黄豆大的根瘤,吃起来脆脆的,像生地瓜 最让我们兴奋的是找到一株羊奶奶。这种蔓生的阔叶草,总是攀着芦苇往上长,一个个 果实圆溜溜的,山羊奶头一般,采摘时,会流出一些白色乳汁。羊奶果鲜嫰时,放在嘴 里一咬,脆生生,甜丝丝的。 我们这些野孩子,就这样一天天泡在苇塘边。忽一日,采到的羊奶奶咬不动了,掰 开一看,里边整整齐齐伏着排排带着绒毛的种孑。老了!我们知道,暑假也该结束了 大 人们说:你们这些马驹子,该拴缰绳了吧! 苇子说,秋天了!顶上的穗子由绿至黄继而变白,像一塘白发的老人。再过苇塘 时,一些带绒毛的草籽,便飞扬起来,落在我们的肩膀上、头发上,要人带它们到远方 去落户。就连囻滚滚周身是刺的苍耳,瘦扁扁顶上长了三几根钩针的“狗扎扎”,都不 甘寂寞,插进布眼,爬在裤角上,要搭“便车”,到远方去旅行。 父兄们送我们上学去,走过苇塘,一路上总在说:好好念书,日后到远处去,到大 城市去。连苍耳、狗扎扎都懂得哩 那一片苇塘永远的没有了。消失在一些高髙低低的房子下边。找它,只有在梦中 在童年的记忆里 16.文中说:“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阅读全文,请将青苇记录季节变化 的语句摘录出来,填写在横线上。(3分) (1)春季 (2)夏季: (3)秋季: 17.苇塘被孩子们看作乐园。请概括出令孩子们“快乐和欢愉”的四件事情。(4分) 18.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3分) 引得田里干活的农人,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撩拔他们沉 静的心思 2010年兰州中考试卷(语文)(A) 第5页共11页
2010 年兰州中考试卷(语文)(A) 第 5 页 共 11 页 我们采下绽开的苇叶,卷成喇叭,把那细嘴挖扁,含在嘴里,依着喇叭的粗细,吹 出或粗壮或尖厉的声音;头顶软软的柳条,也被折下来,捋去柳芽,拧成柳哨。这就有 了一支青春的乐队,吹奏着春天的乐曲,吱吱呀呀,回响在上学的路上。引得田里干活 的农人, 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撩拨他们沉静的心思。 季节像是踩着苇叶走过来的。苇叶三片四片地展开,池塘里就绿汪汪地变得浓密了。 太阳开始辣辣地照在头顶,棉衣,而后是夹衣,一件件被从身上剥掉。苇塘周围的麦子 开始日渐变黄,有人拿着青杏咔嚓咔嚓一边流着酸水一边嚼起。夏天到了! 假日里,我们会背着草笼,拿着镰刀,说是去割牛草,或者拣柴火,一整晌一整晌 沉迷在苇塘边。 有一种鸟,叫“呱呱迪”。这名字完全是依了它的叫声来的。声音悠长而响亮,可 你看不见鸟的身影,那声音总是从密密的苇叶后传出来。这鸟儿很聪明,能把三四根苇 子用草缠在一起,在那交叉处用苇叶织一个窝,里边铺着一些软软的干草和细碎的羽毛。 窝里,总能看到三两只麻溜溜的鸟蛋。你要是靠近鸟窝,便会有尖厉的呱呱叫声,威胁 你,驱赶你。 塘边的野草,我们全都认识,从蒲公英、趴地龙、香胡子到粘粘蔓,全认识。我 们喜欢菅草长长白白嫩嫩的草根,一节节,像袖珍的甘蔗,嚼起来很甜。还有一种好吃 的草,叫红根根,那红红的草根上,常常结着黄豆大的根瘤,吃起来脆脆的,像生地瓜。 最让我们兴奋的是找到一株羊奶奶。这种蔓生的阔叶草,总是攀着芦苇往上长,一个个 果实圆溜溜的,山羊奶头一般,采摘时,会流出一些白色乳汁。羊奶果鲜嫩时,放在嘴 里一咬,脆生生,甜丝丝的。 我们这些野孩子,就这样一天天泡在苇塘边。忽一日,采到的羊奶奶咬不动了,掰 开一看,里边整整齐齐伏着一排排带着绒毛的种子。老了!我们知道,暑假也该结束了。 大 人们说:你们这些马驹子,该拴缰绳了吧! 苇子说,秋天了!顶上的穗子由绿至黄继而变白,像一塘白发的老人。再过苇塘 时,一些带绒毛的草籽,便飞扬起来,落在我们的肩膀上、头发上,要人带它们到远方 去落户。就连圆滚滚周身是刺的苍耳,瘦扁扁顶上长了三几根钩针的“狗扎扎”,都不 甘寂寞,插进布眼,爬在裤角上,要搭“便车”,到远方去旅行。 父兄们送我们上学去,走过苇塘,一路上总在说:好好念书,日后到远处去,到大 城市去。连苍耳、狗扎扎都懂得哩! 那一片苇塘永远的没有了。消失在一些高高低低的房子下边。找它,只有在梦中, 在童年的记忆里。 16. 文中说:“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阅读全文,请将青苇记录季节变化 的语句摘录出来,填写在横线上。(3 分) (1)春季: (2)夏季: (3)秋季: 17. 苇塘被孩子们看作乐园。请概括出令孩子们“快乐和欢愉”的四件事情。(4 分) 18. 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3 分) 引得田里干活的农人,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撩拨他们沉 静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