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调节。 6.简介物理实验史料和物理实验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知识。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 外径干分尺、游标卡尺、工业天平、物理天平、烧杯、电桥板、直流指针式检流计 保护开关组、直流电阻、滑线变阻器、 多盘十进电阻器、旋转式电阻箱 三线摆、转动 惯量测试仪、水平仪、钢直尺、直流稳压电源、数字式温度计、读数显微镜、牛顿环、 钠光灯、钠光灯电源、分光计、光具座、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热敏电阻、微机监 控多用途智能辐射式加热器、静电场测试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表面张力系数测试 仪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学时实验实验每组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求 不确定府迎论。右效数 误差理论讲座 基本概念 一入(二 字相关规则、实验数据处理 4 必做 不限 干分尺、天平的使用,固体密度的 密度的测量 测量,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 验证 必做 粉据外理 自组电桥、测中值电阻、测电桥灵 3 惠斯通电桥测电 敏度、用不确定度理论处理数 验证 必做 阻 用读数显微镜测平凸透镜的曲率半 4 牛顿环实验 径,用逐差法进行实验数据处 3 验证 必做 用三线摆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检 验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堂 公 转动惯量的测量 验证 必做 握游标卡尺、转动惯量测试仪 的使用方法 6 透镜焦距的测量 光学系统的等高共轴调节,测凸透 镜、凹透镜的焦距 验证 必做 7 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用模拟 法测绘静电场 验证 必做 液体表面张力系 用拉脱法测量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 综合 必做 数的测量 系数 9 电子示波器的使 观测交流信号及整流电压波形、测 由压和频率 验证 必做 10 用分光计测光学 调解分光计并测量光学玻璃折射率 3 综合 选做 玻璃折别率 铜电阻和热敏电 测金属铜电阻及负温度系数、热敏 阳的温度特 选曲 性 电阻的温度特性 综合 牛顿第二定律的 垫导轨的电脑通用计数器的调节 与使用,通过测量、绘曲线来 3 验证 选做 研究 哈证axF、ax1/m 26
26 仪器调节。 6. 简介物理实验史料和物理实验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知识。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 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工业天平、物理天平、烧杯、电桥板、直流指针式检流计、 保护开关组、直流电阻、滑线变阻器、多盘十进电阻器、旋转式电阻箱、三线摆、转动 惯量测试仪、水平仪、钢直尺、直流稳压电源、数字式温度计、读数显微镜、牛顿环、 钠光灯、钠光灯电源、分光计、光具座、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热敏电阻、微机监 控多用途智能辐射式加热器、静电场测试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表面张力系数测试 仪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分 配 实验 类 型 实验 要 求 每组 人 数 1 误差理论讲座 (一)、(二) 基本概念、不确定度理论、有效数 字相关规则、实验数据处理方 法 4 必做 不限 2 密度的测量 千分尺、天平的使用,固体密度的 测量,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 数据处理 3 验证 必做 1 3 惠斯通电桥测电 阻 自组电桥、测中值电阻、测电桥灵 敏度、用不确定度理论处理数 据 3 验证 必做 1 4 牛顿环实验 用读数显微镜测平凸透镜的曲率半 径,用逐差法进行实验数据处 理 3 验证 必做 1 5 转动惯量的测量 用三线摆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检 验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掌 握游标卡尺、转动惯量测试仪 的使用方法 3 验证 必做 1 6 透镜焦距的测量 光学系统的等高共轴调节,测凸透 镜、凹透镜的焦距 3 验证 必做 1 7 用模拟法测绘静 电场 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用模拟 法测绘静电场 3 验证 必做 1 8 液体表面张力系 数的测量 用拉脱法测量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 系数 3 综合 必做 1 9 电子示波器的使 用 观测交流信号及整流电压波形、测 电压和频率 3 验证 必做 1 10 用分光计测光学 玻璃折射率 调解分光计并测量光学玻璃折射率 3 综合 选做 1 11 铜电阻和热敏电 阻的温度特 性 测金属铜电阻及负温度系数、热敏 电阻的温度特性 3 综合 选做 1 12 牛顿第二定律的 研究 气垫导轨的电脑通用计数器的调节 与使用,通过测量、绘曲线来 验证 a∝F、a∝1/m 3 验证 选做 1
13用分光计测光伊使用分光计来测量光栅的常数、角 参数 3 综合 选做 1 色散率和分辨本领」 14 液体粘度的测量 用落针法测量蓖麻油的粘滞系数 3 验证 选做 分析系统误差(落针法) 用相位法、驻波法测量空气中的声 15声速的测量 综合 选做 谏 迈克尔逊干涉仪 16 的调节和使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测钠光灯 光波波长 3 综台 选做 亥姆霍兹线圈的 掌握电磁感应法测磁以场的原理, 磁场测量 测量亥姆霍兹线圈的磁感应强 验证 选做 府分布 18操作考试 随机抽测一个实验项目 1+1 必做1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要求: 每位学生都要独立完成相关的实验报告。从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到分析实验结果」 解释实验现象, 学生均应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找出引起误差的原因。 (1)实验报告内容包括: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时间、地点,实验学生的专业、班级、姓名。 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数据处理过程和结果报道, 误差分析和问题讨论等。 (2)实验报告的格式: 大连大学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实验报告”的规范模式) 2.考核方式: 平时每个实验成绩以学生预习、课堂操作及实验报告为依据综合评定,实验成绩以 满分10分制评定,其中预习2分,课堂操作4分,实验报告4分。 学期末总评成绩:平时实验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期末操作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 的40%。总评成绩以百 制统 记载,分别计为:A(90-100分)、B(80-89分)、C(70-79 分)、D(60-69分)、F(0-59分)。 五、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李学慧主编。《大学物理实验》.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2005年 (2)主要参考书: 霍剑青等主编《大学物理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朱鹤年著.《新概念物理实验测量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课程负责人:李学慧
27 13 用分光计测光栅 参数 使用分光计来测量光栅的常数、角 色散率和分辨本领。 3 综合 选做 1 14 液体粘度的测量 用落针法测量蓖麻油的粘滞系数、 分析系统误差(落针法) 3 验证 选做 1 15 声速的测量 用相位法、驻波法测量空气中的声 速 3 综合 选做 1 16 迈克尔逊干涉仪 的调节和使 用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测钠光灯 光波波长 3 综合 选做 1 17 亥姆霍兹线圈的 磁场测量 掌握电磁感应法测磁以场的原理, 测量亥姆霍兹线圈的磁感应强 度分布 3 验证 选做 1 18 操作考试 随机抽测一个实验项目 1+1 必做 1 四、考核方式 1. 实验报告要求: 每位学生都要独立完成相关的实验报告。从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到分析实验结果、 解释实验现象,学生均应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找出引起误差的原因。 (1)实验报告内容包括: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时间、地点,实验学生的专业、班级、姓名。 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数据处理过程和结果报道, 误差分析和问题讨论等。 (2)实验报告的格式: (详见“大连大学基础物理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的规范模式) 2. 考核方式: 平时每个实验成绩以学生预习、课堂操作及实验报告为依据综合评定,实验成绩以 满分 10 分制评定,其中预习 2 分,课堂操作 4 分,实验报告 4 分。 学期末总评成绩:平时实验成绩占总评成绩的 60%,期末操作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 的 40%。总评成绩以百分制统计记载,分别计为:A(90-100 分)、B(80-89 分)、C(70-79 分)、D(60-69 分)、F(0-59 分)。 五、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李学慧主编.《大学物理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2)主要参考书: 霍剑青等主编.《大学物理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 朱鹤年著.《新概念物理实验测量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 撰写人:徐 朋 审核人:刘 军 课程负责人:李学慧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必修 英文名称: Visual Basic Programming 总学时:6 讲授学时:32实验学时:32 学分:3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活用专业,建环培与设各丁积 开课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 《Visua|Basic程序设计》是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高 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开设的,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性很强的非 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它包括Visual Basic语言基本知识、Visual Basic语言 编程基础、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程序控制结构、常用控件的使用方法、 数组等内容。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生熟线 学握Visual Basic语言的集成开发环域 了解Visual Basic中对象的概念和事件驱动程序的基本特性,掌握可视化编成和过程化 程序设计思想有机结合的编程方法,掌握程序设计中简单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能够编写 和调试Visual Basic应用程序。另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用计算机的方法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各专业的后续课程学习以及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技能 基础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Visual Basic基本知识 (4学时) 教学内容: 1.1 Visual Basic简介 1.2 Visual Basic集成开发环境 1.3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14对象、属性、方法和事件 15简单控件设计 1.6 Visual Basic的工程管理和环境设置 教学要求: 熟悉Visual Basic集成开发环境 2.了解Visua Basic中的对象、属性 、方法和事件。 3掌握简单控件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二章:Visual Basic编程基础 (4学时) 教学内容: 2.1基本数据类型 2.2常量与变量 2.3运算符及表达式 24常用内部函数 25程序的书写规则及格式约定 教学要求: 1.掌握Visual Basic语言的数据类型、常量、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 2.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
28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Visual Basic Programming 总学时:64 讲授学时:32 实验学时:32 学分:3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是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高 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开设的,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性很强的非 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它包括 Visual Basic 语言基本知识、Visual Basic 语言 编程基础、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程序控制结构、常用控件的使用方法、 数组等内容。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熟练掌握 Visual Basic 语言的集成开发环境, 了解 Visual Basic 中对象的概念和事件驱动程序的基本特性,掌握可视化编成和过程化 程序设计思想有机结合的编程方法,掌握程序设计中简单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能够编写 和调试 Visual Basic 应用程序。另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用计算机的方法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各专业的后续课程学习以及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技能 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Visual Basic 基本知识 (4 学时) 教学内容: 1.1 Visual Basic 简介 1.2 Visual Basic 集成开发环境 1.3 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1.4 对象、属性、方法和事件 1.5 简单控件设计 1.6 Visual Basic 的工程管理和环境设置 教学要求: 1.熟悉 Visual Basic 集成开发环境。 2.了解 Visual Basic 中的对象、属性、方法和事件。 3.掌握简单控件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二章:Visual Basic 编程基础 (4 学时) 教学内容: 2.1 基本数据类型 2.2 常量与变量 2.3 运算符及表达式 2.4 常用内部函数 2.5 程序的书写规则及格式约定 教学要求: 1.掌握 Visual Basic 语言的数据类型、常量、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 2.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三章:Visual Basic语言的基本控制结构 (6学时) 教学内容: 3.1算法与结构 32顺序结构 33分支结构 ?4循环结松 教学要求: 1掌握算法的基本描述方法。 2掌握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 3.掌握三种控制结构,并利用控制结构进行程序设计。 4.学会利用VB语言进行程序开发。 授课方式: 授+演示 上机实践 第四章:常用标准控件 (3学时) 敦学内容: 4.1选择性控件 4.2图形控件 4.3滚动条与定时器 学要求 1.了解控件的基本知识。 2熟悉各种常用控件的主要属性、方法和事件。 3.学会利用控件对象完成系统的界面设计。 授课方式: 进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五章:数组 (3学时) 教学内容: 5.1数组的基本概念 5.2静态数组及动态数组 53控件细 教学要求 1了解数组的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一维数组的使用方法。 3掌握数组的基本操作 4了解静态数组知动态数组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六章:过程 (4学时) 教学内容: 6.1时程的概今 6.4参数的传递 6.5变量与过程的作用域 6.6递归
29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三章:Visual Basic 语言的基本控制结构 (6 学时) 教学内容: 3.1 算法与结构 3.2 顺序结构 3.3 分支结构 3.4 循环结构 教学要求: 1.掌握算法的基本描述方法。 2.掌握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 3.掌握三种控制结构,并利用控制结构进行程序设计。 4.学会利用 VB 语言进行程序开发。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四章:常用标准控件 (3 学时) 教学内容: 4.1 选择性控件 4.2 图形控件 4.3 滚动条与定时器 教学要求: 1.了解控件的基本知识。 2.熟悉各种常用控件的主要属性、方法和事件。 3.学会利用控件对象完成系统的界面设计。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五章:数组 (3 学时) 教学内容: 5.1 数组的基本概念 5.2 静态数组及动态数组 5.3 控件数组 教学要求: 1.了解数组的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一维数组的使用方法。 3.掌握数组的基本操作。 4.了解静态数组和动态数组。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六章:过程 (4 学时) 教学内容: 6.1 过程的概念 6.2 函数过程 6.3 Sub 过程 6.4 参数的传递 6.5 变量与过程的作用域 6.6 递归
教学要求: 1.掌握函数过程和Sub过程的建立、调用及参数传递。 2.掌握通用过程和事件过程。 授课方式 授+演 +上机实 第七章:用户界面设计 (2学时) 教学内容: 71通用对话框 72菜单设计 7.3多重窗体设计 7.4 Visual Basic的工程结构 教学要求: L.了解Visual Basic工程的结构, 2.掌握各种菜单设计的方法。 3.学会通用对话框的使用。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八章:健盘、鼠标与绘图 (1学时) 教学内容: 81键盘和鼠标翠 8)公图 教学要求: 1熟练运用键盘响应事件。 2.运用鼠标绘制简单图形。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九章:文件 (3学时) 教学内容: 9.1文件的概念 92文件分类 93文件操作 教学要求 理解文件的概念 2掌握不同类型文件的打开、关闭和读写操作。 授课方式: 讲樱+猫示+上机实我 第十章:数据库的简单操作 (2学时) 教学内容 10.1 Access数据库 10.2用Data件管理数据库 10.3用Ado控件管理数据库 教学要求: 了解数据库的概念 2.掌握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3,学会使用Data控件和Ado控件管理数据库。 授课方式: 30
30 教学要求: 1.掌握函数过程和 Sub 过程的建立、调用及参数传递。 2.掌握通用过程和事件过程。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七章:用户界面设计 (2 学时) 教学内容: 7.1 通用对话框 7.2 菜单设计 7.3 多重窗体设计 7.4 Visual Basic 的工程结构 教学要求: 1.了解 Visual Basic 工程的结构。 2.掌握各种菜单设计的方法。 3.学会通用对话框的使用。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八章:键盘、鼠标与绘图 (1 学时) 教学内容: 8.1 键盘和鼠标器 8.2 绘图 教学要求: 1.熟练运用键盘响应事件。 2.运用鼠标绘制简单图形。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九章:文件 (3 学时) 教学内容: 9.1 文件的概念 9.2 文件分类 9.3 文件操作 教学要求: 1.理解文件的概念。 2.掌握不同类型文件的打开、关闭和读写操作。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上机实践 第十章:数据库的简单操作 (2 学时) 教学内容: 10.1 Access 数据库 10.2 用 Data 件管理数据库 10.3 用 Ado 控件管理数据库 教学要求: 1.了解数据库的概念。 2.掌握 Access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3.学会使用 Data 控件和 Ado 控件管理数据库。 授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