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语文(山东烟台卷)精编word版 书写与卷面(5分) .书写。(3分) 2.卷面。(2分) 积累与运用(31分) 3.下列各项中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绮丽(qi) 高屋建瓴(ling)恬静屏气凝神 B.憧憬( chong)褒贬分明(bo)涟漪重峦叠障 C.殷红(yon)束手无策(sh)酣畅顾名思义 D.撷取(xie)谆谆教诲(zhun)归咎冥思遐想 【答案】B(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 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3.重峦盎嶂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4.阅读文段,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4分) 2015年12月10.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登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她是诺贝尔医学奖的第 十二位女性得主。“呦呦″二字,出自《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寄托 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冥冥中似乎也注定了她的人生要与这课神器的小草连在一起。上世 纪六七十年代,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屠呦呦带领她的团队处心积虑,不断探索,后从《肘 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了灵感。在又经历了190次的失败后,他们最终获得了 对动物体内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中性提取物。目前,以青蒿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 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屠呦呦,她用一株小草 改变了世界,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1)请提取文中划线句子的主干 (1分)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段提到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该书分为“风”“雅”“颂”三个 部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一一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B.“呦呦”二字,出自《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寄托了父母对 她的美好期待,冥冥中似乎也注定了她的人生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一、书写与卷面(5 分) 1.书写。(3 分) 2.卷面。(2 分) 二、积累与运用(31 分) 3.下列各项中字音或字形有误 .......的一项是(2 分) A.绮.丽(qǐ) 高屋建瓴.(líng) 恬静 屏气凝神 B.憧.憬(chōng) 褒.贬分明(bāo) 涟漪 重峦叠障 C.殷.红(yān) 束.手无策(shù) 酣畅 顾名思义 D.撷.取(xié) 谆谆.教诲(zhūn) 归咎 冥思遐想 【答案】B (2 分〉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4.阅读文段,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4 分) 2015 年 12 月 10.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登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她是诺贝尔医学奖的第 十二位女性得主。“呦呦”二字,出自《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寄托 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冥冥中似乎也注定了她的人生要与这课神器的小草连在一起。上世 纪六七十年代,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屠呦呦带领她的团队处心积虑 ....,不断探索,后从《肘 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了灵感。在又经历了 190 次的失败后,他们最终获得了 对动物体内疟原虫抑制率达 100%的青蒿中性提取物。目前,以青蒿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 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屠呦呦,她用一株小草 改变了世界,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1)请提取文中划线句子的主干: (1 分)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文段提到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该书分为“风”“雅”“颂”三个 部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 305 篇诗歌。——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B.“呦呦”二字,出自《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寄托了父母对 她的美好期待,冥冥中似乎也注定了她的人生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C.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找到新型抗疟疾药物,屠呦呦带领她的团队处心积虑,不 断探索,后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了灵感。一一句中的加点成 语运用无误 D.屠呦呦,她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 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这句话没有语病 【答案】 (1)他们获得(了)提取物(1分) (2)C(3分 【解析】 (1)试题分析:句子的主千部分是:主谓宾。要求学生牢记“主谓宾,定状补。主千枝叶分清楚。定语必 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他们(主语)获得(谓语)提取物(宾语)。 【考点定位】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试题分析:处心积虑:存在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 不符合语境色彩。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默写。(12分) (1)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2) 采桑城南隅。(《陌上桑》)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5) 有暗香盈袖。(《醉花阴》) (6)青山横北郭,_。(《送友人》)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8)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瓦缶胜金玉 ,园蔬逾珍馐。(《朱子家训》 (10)将加人 即速已。(《弟子规》) 【答案】(1)江山代有才人出(2)罗敷善蚕桑(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4)庭下如积水 空明(5)东篱把酒黄昏后(6)白水绕东城(7)先帝不以臣卑鄙(8)会挽雕弓如满月 (9)器具质而洁饮食约而精(10)先问己己不欲(评分:12分.每空1分)
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C.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找到新型抗疟疾药物,屠呦呦带领她的团队处心积虑 ....,不 断探索,后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了灵感。——句中的加点成 语运用无误。 D.屠呦呦,她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 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这句话没有语病。 【答案】 (1)他们获得(了)提取物(1 分) (2)C (3 分〉 【考点定位】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试题分析:处心积虑 ....:存在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 不符合语境色彩。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5.默写。(12 分) (1)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2) ,采桑城南隅。(《陌上桑》)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 (4)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5) ,有暗香盈袖。(《醉花阴》) (6)青山横北郭, 。(《送友人》) (7)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8)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9) ,瓦缶胜金玉; ,园蔬逾珍馐。(《朱子家训》) (10)将加人, , ,即速已。(《弟子规》) 【答案】(1)江山代有才人出(2)罗敷善蚕桑(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4)庭下如积水 空明(5)东篱把酒黄昏后(6)白水绕东城(7)先帝不以臣卑鄙(8)会挽雕弓如满月 (9)器具质而洁 饮食约而精(10)先问己 己不欲(评分:12 分.毎空 1 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至(4)小题都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 不会出错,默写时注意。小题2注意“敷”的写法。小题3注意“寂寞”的写法。小题 5注意“篱”的写法。小题7注意“卑鄙”的写法。小题8注意“雕弓”的写法。小题 9注意“器具”的写法。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 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6.根据提示填空。(4分) (1)“苛政猛于虎也”与《观刈麦》一诗中的 ,都体现出赋税 的沉重 (2)杨绛(19112016),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她-生简朴,家中不装修,一直 是水泥地面,白灰墙壁;她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捐资助学,不求回报。这不禁让我们想起 刘禹锡《陋室铭》中的 【答案】(1)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评分:4分。每空1 分) 【解析】 试题分析:(1)(2)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诗,然后根据要求,选择 恰当的句子。小题1注意“输税”的写法。小题2注意“徳馨”的写法。古诗文名句和 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 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7.阅读诗句,完成后面各题。(5分) 诗句一: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娘在那头 (《乡愁》) 诗句二: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一祖国啊!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依据示例,分析加点意向的内涵,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2分) 诗句 赏析 诗句 作者借助“船票”这一意象,写出了与爱人 的分隔与离别,抒发了作者无限的思乡 愁绪
【解析】 试题分析: (1)至(4)小题都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 不会出错,默写时注意。小题 2 注意“敷”的写法。小题 3 注意“寂寞”的写法。小题 5 注意“篱”的写法。小题 7 注意“卑鄙”的写法。小题 8 注意“雕弓”的写法。小题 9 注意“器具”的写法。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 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6.根据提示填空。(4 分) (1)“苛政猛于虎也”与《观刈麦》一诗中的“ , ”,都体现出赋税 的沉重。 (2)杨绛(1911-2016),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她一生简朴,家中不装修,一直 是水泥地面,白灰墙壁;她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捐资助学,不求回报。这不禁让我们想起 刘禹锡《陋室铭》中的“ , ”。 【答案】 (1)家田输税尽 拾此充饥肠 (2)斯是陋室 惟吾徳馨(评分:4 分。每空 1 分〉 【解析】 试题分析:(1)(2)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诗,然后根据要求,选择 恰当的句子。小题 1 注意“输税”的写法。小题 2 注意“徳馨”的写法。古诗文名句和 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 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7.阅读诗句,完成后面各题。(5 分) 诗句一: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乡愁》) 诗句二: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依据示例,分析加点意向的内涵,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2 分) 诗句 赏析 诗句一: 作者借助“船票”这一意象,写出了与爱人 的分隔与离别,抒发了作者无限的思乡 愁绪
诗句二: (2)诗人常常借助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情感,请借鉴这种写法写几句话,表达对母校的 “依依不舍”之情。(40字左右)(3分) 【答案】 (1)参考答案:借助“起跑线”这一意象,写出了祖国开始发展,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抒 发了作者欣喜(激动、赞美等)之情。(评分:2分。大意对即可) 2)略(评分:3分。选取的形象恰当1分.表达“依依不舍”之情1分,语言表达流畅1 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 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起跑线”写出了祖国开始发展,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抒发了作者欣喜之情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査学生的理解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明白写作手法是暗喻。采用 学校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或自己认为的具有代表性的草木等,写出自己的情感。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名著阅读。(4分) (1)他没有受伤,站起来,走到那个可怜人身边,急急把缠着的绳索隔断,抱起这个 可怜人,两脚使劲一蹬,浮出海面来。 我们三人跟着他上来。意外得救的人,转瞬间都到了可怜人的小艇上 他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可怜人。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成功。我希望他可以成功 因为这个可怜人浸在水中的时间并不很久。但鲨鱼尾巴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重伤。很运气, 由于他们的有力按摩,我看见那个可怜人渐渐恢复了知觉。 选段中的“他”是 “可怜人”是 (2)酒至数巡,食供两次,晁盖和他盘话;但提起聚义一事,他便用闲话支吾开去。 吴用把眼来看林冲时,只见林冲侧坐在椅上把眼瞅他身上。看看饮酒至午后,他回头叫小喽 啰取来,三四个人去不多时,只见一人捧个大盘子,里面放着五锭大银。 他便起身把盏,对晁盖说道:“感蒙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 得许多真龙?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烦投大寨歇马,小可使人亲到麾下纳降。” 晁盖道:“小子久闻大山招贤纳土。一迳地特来投托入伙;若是不能相容,我等众人自 行告退。重蒙所赐白金,绝不敢领。非敢自夸丰富,小可聊有些盘缠使用,速请纳回厚礼
诗句二: (2)诗人常常借助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情感,请借鉴这种写法写几句话,表达对母校的 “依依不舍”之情。(40 字左右)(3 分) 【答案】 (1)参考答案:借助“起跑线”这一意象,写出了祖国开始发展,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抒 发了作者欣喜(激动、赞美等)之情。(评分:2 分。大意对即可) (2)略(评分:3 分。选取的形象恰当 1 分.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1 分,语言表达流畅 1 分)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明白写作手法是暗喻。采用 学校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或自己认为的具有代表性的草木等,写出自己的情感。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8.名著阅读。(4 分) (1)他没有受伤,站起来,走到那个可怜人身边,急急把缠着的绳索隔断,抱起这个 可怜人,两脚使劲一蹬,浮出海面来。 我们三人跟着他上来。意外得救的人,转瞬间都到了可怜人的小艇上。 他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可怜人。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成功。我希望他可以成功, 因为这个可怜人浸在水中的时间并不很久。但鲨鱼尾巴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重伤。很运气, 由于他们的有力按摩,我看见那个可怜人渐渐恢复了知觉。 选段中的“他”是 ,“可怜人”是 。 (2)酒至数巡,食供两次,晁盖和他盘话;但提起聚义一事,他便用闲话支吾开去。 吴用把眼来看林冲时,只见林冲侧坐在椅上把眼瞅他身上。看看饮酒至午后,他回头叫小喽 啰取来,三四个人去不多时,只见一人捧个大盘子,里面放着五锭大银。 他便起身把盏,对晁盖说道:“感蒙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 得许多真龙?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烦投大寨歇马,小可使人亲到麾下纳降。” 晁盖道:“小子久闻大山招贤纳士。一迳地特来投托入伙;若是不能相容,我等众人自 行告退。重蒙所赐白金,绝不敢领。非敢自夸丰富,小可聊有些盘缠使用,速请纳回厚礼
只此告别 选段中的“他”是 此事的结局是 【答案】 (1)尼摩船长采珠人 (2)王伦王伦被(林冲)杀死(推举晁盖为首领)(评分:4分。每空1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海底两万里》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 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阅 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 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要求学生 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內容:①作 者:姓名、匡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 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赵惠王谓公孙龙曰:寡人事偃⊙兵十馀年矣,而不成,兵不可偃乎?”公孙龙对日 偃兵之意,兼爱天下之心也。兼爱天下,不可以虛名为也,必有其实。今蔺、离石④入秦, 而王缟素布总③;东攻齐得城,而王加膳置酒。秦得地而王布总,齐亡地而王加膳,所非兼 爱之心也。此偃兵之所以不成也。”今有人于此,无礼慢易而求敬,阿党不公而求令,烦 号数变而求静,暴戾贪得而求定,虽黄帝犹若困。 【注】①赵惠王:战国时期赵国国君。②事:致力。③偃:停止、消除。④蔺、离石 地名,赵国土地。⑤布总:用麻布束发。⑥慢易:傲慢无礼。⑦阿党:结党营私。⑧号:号 令,法令。 9.下列各选项,与“寡人事偃兵十馀年矣,而不成”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D.归而形诸梦 10.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兵不可偃乎兵革非不坚利也
只此告别。” 选段中的“他”是 ,此事的结局是 。 【答案】 (1)尼摩船长 采珠人 (2)王伦 王伦被(林冲)杀死(推举晁盖为首领)(评分:4 分。每空 1 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海底两万里》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 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阅 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 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 A。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三、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0 分) 赵惠王①谓公孙龙曰:“寡人事②偃③兵十馀年矣,而不成,兵不可偃乎?”公孙龙对曰: “偃兵之意,兼爱天下之心也。兼爱天下,不可以虚名为也,必有其实。今蔺、离石④入秦, 而王缟素布总⑤;东攻齐得城,而王加膳置酒。秦得地而王布总,齐亡地而王加膳,所非兼 爱之心也。此偃兵之所以不成也。”今有人于此,无礼慢易⑥而求敬,阿党⑦不公而求令,烦 号⑧数变而求静,暴戾贪得而求定,虽黄帝犹若困。 【注】①赵惠王:战国时期赵国国君。②事:致力。③偃:停止、消除。④蔺、离石: 地名,赵国土地。⑤布总:用麻布束发。⑥慢易:傲慢无礼。⑦阿党:结党营私。⑧号:号 令,法令。 9.下列各选项,与“寡人事偃兵十馀年矣,而不成”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D.归而形诸梦 10.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兵.不可偃乎 兵.革非不坚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