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道德与法治》专题学习 专题一宪法概论 1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 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宪法的作用: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5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6.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7宪法监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8宪法怎样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①宪法确认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实现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国家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9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 ②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10怎样规范权力运行?
八下《道德与法治》专题学习 专题一 宪法概论 1.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 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宪法的作用: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5.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6.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7.宪法监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8.宪法怎样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①宪法确认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实现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国家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9.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 ②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10.怎样规范权力运行?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②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③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要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 1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对宪法的 具体化。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12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①学习宪法知识,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②认同宪法的价值,信服和尊崇宪法:③遵守宪 法法律,维护宪法权威 专题二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与文化教育权利、 其它基本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 2.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4.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5.人身自由一一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②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③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要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 1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对宪法的 具体化。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12.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①学习宪法知识,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②认同宪法的价值,信服和尊崇宪法;③遵守宪 法法律,维护宪法权威。 专题二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1. 公民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与文化教育权利、 其它基本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 2. 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3.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4.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5.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6.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①协商:②调节;③仲裁:④诉讼 7.公民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①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 的自由和权利。 ②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8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①遵守宪法法律 ②维护国家利益 ③依法服兵役 ④依法纳税 ⑤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 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9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①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 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力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 务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也是义务。(劳动和受教育) 10怎样对待权利和义务? 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11怎样履行法定义务? 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③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 专题三基本制度 1.根本制度(国体,国家性质):社会主义制度 2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①协商;②调节;③仲裁;④诉讼 7.公民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①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 的自由和权利。 ②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8.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①遵守宪法法律 ②维护国家利益 ③依法服兵役 ④依法纳税 ⑤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 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9.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①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 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力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 务。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也是义务。(劳动和受教育) 10.怎样对待权利和义务? 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11.怎样履行法定义务? 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③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 专题三 基本制度 1. 根本制度(国体,国家性质):社会主义制度 2.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 群众自治制度 5.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6.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7.国家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8.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9.国家保护、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0.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基础。 11.人大代表的职权: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 1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 14.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 15.多党合作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性质: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17.人民政协的主题:团结和民主。 18.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9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0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2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22.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委会和居委会
4.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 群众自治制度 5.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6.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7.国家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8.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9. 国家保护、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0.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基础。 11. 人大代表的职权: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 1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 14.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 15. 多党合作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性质: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17. 人民政协的主题:团结和民主。 18. 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9.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0.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2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22.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委会和居委会
23人民怎样行使国家权力 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机关依法行使 自己的职权,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做主 ③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专题四国家机构 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 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4.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国家主席 1.性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 2.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 3.职权: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荣典权
23.人民怎样行使国家权力? 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机关依法行使 自己的职权,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4.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做主; ③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专题四 国家机构 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 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1. 性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 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4. 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国家主席 1. 性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 2. 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 3. 职权: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任免权 外事权 荣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