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集镇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语文月考试卷 命题及审核人:谢有余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含卷面分5分)考试形式:闭卷 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请自信地握起你 的笔,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更远 题号 四总分合分人核分人 ()(二)(三)(四) 得分 第丨卷(选择题,共14分) 基础知识 1、下面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 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jinA,也印〔yin)B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 阶,小心翼翼(y)C,拾(she)D级而上。 摘自《鼎湖山听泉》。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就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方案出台后,台湾当局不顾台湾同胞的意愿,公开 表示禁止火炬进入台北。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奥组委也在第一时间做出了 ②衣食住行是老百姓的生活 品 ③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方 美方认清陈水扁“宪改领土”的险恶用心, 恪守在台湾问题上向中方作出的承诺. ④新近发生于江苏省的一件“麻烦"事,使“中国电信”再次遭到公众与传媒的 A.反映必需敦促质疑 B.反应必须督促置疑 C.反应必需敦促质疑 D.反映必须敦促置疑 3、对下列语病的改法正确的是(2分 被誉为里下河的明珠的九龙口自然保护区,①由蚬河等9条自然河道汇集而成的水面 约10万亩。这里藏垒水禽野味,广植柴蒲菱藕,盛产鱼虾蟹鳖,②故有¨金滩银荡”,这里 有64种野生禽兽,75种野生植物,62种树木,36种水产品,3.8万亩荡滩,是天然的聚 宝盆”。九龙口的生态景观堪称—绝。九条银河从南西北不同方位蜿蜓而来,仿佛九条玉龙 盘旋在无边无垠的绿色地毯上,无限绮丽的湖光水色尽收眼底!③若泛舟水上看天空百鸟
1 夏集镇 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语文月考试卷 命题及审核人:谢有余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含卷面分 5 分) 考试形式:闭卷 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请自信地握起你 的笔,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更远! 第I卷(选择题,共 14 分) 一、基础知识: 1、下面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 jìn)A,也印(yìn)B 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 阶,小心翼翼(yì)C,拾(shè)D 级而上。 ——摘自《鼎湖山听泉》。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 分) ( ) ①就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方案出台后,台湾当局不顾台湾同胞的意愿,公开 表示禁止火炬进入台北。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奥组委也在第一时间做出了 . ②衣食住行是老百姓的生活 品. ③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方 美方认清陈水扁“宪改领土”的险恶用心, 恪守在台湾问题上向中方作出的承诺。 ④新近发生于江苏省的一件“麻烦”事,使“中国电信”再次遭到公众与传媒的 . A.反映 必需 敦促 质疑 B.反应 必须 督促 置疑 C.反应 必需 敦促 质疑 D.反映 必须 敦促 置疑 3、对下列语病的改法正确的是 (2 分) ( ) 被誉为“里下河的明珠”的九龙口自然保护区,①由蚬河等 9 条自然河道汇集而成的水面 约 10 万亩。这里藏垒水禽野味,广植柴蒲菱藕,盛产鱼虾蟹鳖,②故有“金滩银荡”,这里 有 64 种野生禽兽,75 种野生植物,62 种树木,36 种水产品,3.8 万亩荡滩,是天然的“聚 宝盆”。九龙口的生态景观堪称一绝。九条银河从南西北不同方位蜿蜓而来,仿佛九条玉龙 盘旋在无边无垠的绿色地毯上,无限绮丽的湖光水色,尽收眼底! ③若泛舟水上,看天空百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合分人 核分人 (一) (二) (三) (四) 得分 学校: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 。。。。。。。。。。装。。。。。。。。。订。。。。。。。。。。。。。。。。。。线。。。。。。。。。。。。。。。。。。。。。。。。。。。勿。。。。。。。。。答。。。。。。。。。题
竞翔,见湖底鱼虾嬉戏,水草飘曳,望水面渔舟点点,,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A.句①②有病,句③没病 句②③有病,句①没病 C.句①③有病,句②没病 D.句①②③都没有病 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在学校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有趣的节目。 B.春天的植物园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C.青少年要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D.大自然总是无时无刻不在教我认识世界,传授给我力量新生的秘诀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谢大光的《鼎湖山听泉》是一篇游记散文,以空间转换的顺序为主来组合材料,文中透露 出了作者对人生的见解 B柯蓝的《飞红滴翠记黄山》有别于般的游记,它是一篇解说词,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 画面来介绍黄山风光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段。 C.《画山绣水》是著名散文家杨朔写的一篇散文,课题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是画出来的 和绣出来的山和水。 D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一文采用第一人称和主观视角的方式来述说,表现出 了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6、从连贯的角度看,横线处应填入的一项是(3分) 我快乐,是因为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 幻想已如 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 A.荒芜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B.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 C.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D.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36分 积累运用(共23分) 7、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我在《鼎湖山听泉》中看到的副ying()联,它暗合作者游览的思绪冫在《林中小 溪》中,读到坐在树根上的作者很qje()意,黄山稠()密的树阴和漓江攒()聚 2
2 竞翔,见湖底鱼虾嬉戏,水草飘曳,望水面渔舟点点,,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A.句①②有病,句③没病 B.句②③有病,句①没病 C.句①③有病,句②没病 D.句①②③都没有病 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 ) A.在学校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有趣的节目。 B.春天的植物园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C.青少年要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D. 大自然总是无时无刻不在教我认识世界,传授给我力量新生的秘诀。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 A.谢大光的《鼎湖山听泉》是一篇游记散文,以空间转换的顺序为主来组合材料,文中透露 出了作者对人生的见解。 B.柯蓝的《飞红滴翠记黄山》有别于一般的游记,它是一篇解说词,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 画面来介绍黄山风光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段。 C.《画山绣水》是著名散文家杨朔写的一篇散文,课题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是画出来的 和绣出来的山和水。 D.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一文采用第一人称和主观视角的方式来述说,表现出 了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6、从连贯的角度看,横线处应填入的 一项是 (3 分) ( ) 我快乐,是因为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 ,幻想已如 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 A.荒芜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B.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 C.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 D.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36 分) 二、积累运用(共 23 分) 7、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 分) 我在《鼎湖山听泉》中看到的一副 yíng( )联,它暗合作者游览的思绪;在《林中小 溪》中,读到坐在树根上的作者很 qiè( )意,黄山稠.( )密的树阴和漓江攒.( )聚
的怪石奇峰也给我留下美好印象。 8、按要求默写(每条1分,计8分) (1)《陈涉世家》中以巧妙的比喻,充分表现了陈涉非凡的个性和远大的抱负的句子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3)愿将腰下剑 (李白《塞下曲(其一)》) (4)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5)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6)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7)“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 (谢大光 《鼎湖山听泉》) (8)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 看一眼也叫人心醉。 (杨朔《画山绣水》) 9、语文专题学习(6分) 学习了“气象物候”这个专题,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请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 任务 (1)气象变化万干,请根据自己的诗句积累,写出一句气象变化反常的诗句 (2分) (2)读完《看云识天气》后,我们懂得了许多关于气象变化的谚语,如早晨出门时看到天 上有霞,会说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 幕上常出现彩虹,人们常说“ 。(4分) 10、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术完成题目。(5分) 手漂亮的钢笔字能让人赏心悦目。写好钢笔字既是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也是同学们 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写钢笔字的知识,提高写钢笔字的水平,班上准备 开展“走进硬笔(钢笔)书法”的主题活动 (1)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请你 拟写两句内容相关、形式对称的话,作为宣传标语。(2分
3 的怪石奇峰也给我留下美好印象。 8、按要求默写(每条 1 分,计 8 分) (1)《陈涉世家》中以巧妙的比喻,充分表现了陈涉非凡的个性和远大的抱负的句子 是 , !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3)愿将腰下剑 , 。 (李白《塞下曲(其一)》) (4)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5)竹外桃花三两枝,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6)蒌蒿满地芦芽短,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7)“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 , 。” (谢大光 《鼎湖山听泉》) (8)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 ,看一眼也叫人心醉。 (杨朔《画山绣水》) 9、语文专题学习(6 分) 学习了“气象物候”这个专题,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请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 任务。 ( 1 )气 象变 化 万千 ,请 根据 自己 的诗 句积 累 ,写 出一 句气 象变 化反 常的 诗 句 “ ”(2 分) (2)读完《看云识天气》后,我们懂得了许多关于气象变化的谚语,如早晨出门时看到天 上有霞,会说 “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 幕上常出现彩虹,人们常说“ ”。(4 分) 10、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术完成题目。(5 分) 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能让人赏心悦目。写好钢笔字既是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也是同学们 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写钢笔字的知识,提高写钢笔字的水平,班上准备 开展“走进硬笔(钢笔)书法”的主题活动。 (1)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请你 拟写两句内容相关、形式对称的话,作为宣传标语。(2 分)
(2)班上的小刚同学平时不用心写钢笔字,字也这写得不太好,看到你在比赛中获得了 等奖,祝贺你说:“你的字写得太漂亮了,要是我也能写得这么漂亮,那多好啊!你听后 可以这样说 (3分 三、阅读理解(共5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11-12题(4分)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l1、1-2两句极富暗示性,你从中体验到什么,请分点写出(2分) 12、赏析3-4句的妙处(2分) (二)阅读古文《桃花源记》,完成13-16题。(共15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1)便要还家( (2)具答之( (3)不足为外人道也( (4)咸来问讯(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5、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想一想自桃花人来到桃花源到渔人进入桃花源期间,桃花 源外的世间又发生了那些战争?请至少写出三个来。(写出战争的名称即可)(3分) 16、陶渊明在现实社会黑暗的现实情况下,他个人无法改变这样的状况,于是他营造了 一个并不存在的桃花源,来告诉人们他理想的社会应该是怎样的,因此,有人把他的笔下桃 花源称之为“乌托邦”。请结合以下一则材料,给“乌托邦”作个注解。(4分) 材料链接:著名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出生在湖南凤凰的一个美丽而又闭塞的小镇上这 里的民风纯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小镇由于受到了城市文明的影响,民风发生的变化, 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尔虞我诈。这让沈从文先生很痛心。面对已经不复存在纯朴的民风,他 只能在他的小说里用文字去塑造一个现实生活并不存在的风景秀美、民风纯朴的湘西世界。 因此,人们把他笔下的“湘西世界”也称之为“乌托邦
4 (2)班上的小刚同学平时不用心写钢笔字,字也这写得不太好,看到你在比赛中获得了一 等奖,祝贺你说:“你的字写得太漂亮了,要是我也能写得这么漂亮,那多好啊!”你听后 可以这样说:“ 。” (3 分) 三、阅读理解(共 53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 11—12 题(4 分) 塞下曲 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1、1—2 两句极富暗示性,你从中体验到什么,请分点写出(2 分) 12、赏析 3—4 句的妙处(2 分) (二)阅读古文《桃花源记》,完成 13—16 题。(共 15 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 分) ⑴便要.还家( ) ⑵具.答之( ) ⑶不足..为外人道也( ) ⑷咸.来问讯( )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想一想自桃花人来到桃花源到渔人进入桃花源期间,桃花 源外的世间又发生了那些战争?请至少写出三个来。(写出战争的名称即可)(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陶渊明在现实社会黑暗的现实情况下,他个人无法改变这样的状况,于是他营造了 一个并不存在的桃花源,来告诉人们他理想的社会应该是怎样的,因此,有人把他的笔下桃 花源称之为“乌托邦”。请结合以下一则材料,给“乌托邦”作个注解。(4 分) 材料链接:著名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出生在湖南凤凰的一个美丽而又闭塞的小镇上,这 里的民风纯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小镇由于受到了城市文明的影响,民风发生的变化, 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尔虞我诈。这让沈从文先生很痛心。面对已经不复存在纯朴的民风,他 只能在他的小说里用文字去塑造一个现实生活并不存在的风景秀美、民风纯朴的湘西世界。 因此,人们把他笔下的“湘西世界”也称之为“乌托邦
乌托邦: (三)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17-20题。(共13分) 读山品水 王玉如 山水之美,古来共谈,然而人们谈得最多的,还是山的灵性和水的神韵。孔子曰:“智 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智 者则步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这就是山水可以陶冶人的 。情操的根本原因。人们通过读山品水,可以领悟到世事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寻 。觅到自己精神家园的相通之处,故历代文人墨客无不徜徉于名山大川以寻求灵感。登高则 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水,吐纳珠玉之声,卷舒风云之色,仪态万状,咫尺千里。 读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各有各的读法。远读其 近读 其 精读其 细读其 读青、读绿、读和谐、读静谧……视角不同, 意境也不同。“不登高山,不知平地”,是一种发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是又 种发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一种境界;“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是又一种境 靼界。“咬定青山不放松”,是一种坚守;“砥柱触天立中流”,是另一种坚守。“五千仞 岳上摩天”,是一种豪壮;“夕阳山外山”,是又一种豪壮。不要以为山是凝固的,山是 岿然的活物 品水,由于各人的气质不同,心境不同,也各有各的品味。在文人眼里,水是温柔的, 尔因此他们常常把柔情蜜意的水与悠悠无尽的爱联系起来。水之悠长,好像爱情之天长地久 。水之曲折,有如爱情之好事多磨:水之深广,仿佛爱情的深沉广远:水之波动,似若爱情 。的起伏波澜。在哲人眼里,水是运动的,悟出的是人生的哲理。孔子说:“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叹的是人生之有限而宇宙之无穷。孟子说“民归之犹水之就 8下,沛然谁能御之”,比喻民心似流水,谁也无法抵挡。荀子对政权与人民的关系,给后 奷。人留下了发人深省的警句:“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老子呢?他既说“天下莫柔弱于水” 又看到了水“莫能御之”的力量。 云山苍苍,江水茫茫,读山品水,意味深长 17、将系列词语依次填入第二段的横线处。(4分) 豪放清幽苍茫深沉 B 18、人们“读山品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3分) 答 19、从全文来看,题目“读山品水”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82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 乌托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 17—20 题。(共 13 分) 读山品水 王玉如 山水之美,古来共谈,然而人们谈得最多的,还是山的灵性和水的神韵。孔子曰:“智 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智 者则步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这就是山水可以陶冶人的 情操的根本原因。人们通过读山品水,可以领悟到世事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寻 觅到自己精神家园的相通之处,故历代文人墨客无不徜徉于名山大川以寻求灵感。登高则 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水,吐纳珠玉之声,卷舒风云之色,仪态万状,咫尺千里。 读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各有各的读法。远读其 ,近读 其 ,精读其 ,细读其 ,读青、读绿、读和谐、读静谧……视角不同, 意境也不同。“不登高山,不知平地”,是一种发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是又一 种发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一种境界;“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是又一种境 界。“咬定青山不放松”,是一种坚守;“砥柱触天立中流”,是另一种坚守。“五千仞 岳上摩天”,是一种豪壮;“夕阳山外山”,是又一种豪壮。不要以为山是凝固的,山是 岿然的活物。 品水,由于各人的气质不同,心境不同,也各有各的品味。在文人眼里,水是温柔的, 因此他们常常把柔情蜜意的水与悠悠无尽的爱联系起来。水之悠长,好像爱情之天长地久; 水之曲折,有如爱情之好事多磨;水之深广,仿佛爱情的深沉广远;水之波动,似若爱情 的起伏波澜。在哲人眼里,水是运动的,悟出的是人生的哲理。孔子说:“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叹的是人生之有限而宇宙之无穷。孟子说“民归之犹水之就 下,沛然谁能御之”,比喻民心似流水,谁也无法抵挡。荀子对政权与人民的关系,给后 人留下了发人深省的警句:“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老子呢?他既说“天下莫柔弱于水”, 又看到了水“莫能御之”的力量。 云山苍苍,江水茫茫,读山品水,意味深长。 17、将系列词语依次填入第二段的横线处。(4 分) 豪放 清幽 苍茫 深沉 A B C D 18、人们“读山品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3 分) 答: 19、从全文来看,题目“读山品水”的含义是什么?(3 分) 答: 2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学校: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 。。。。。。。。。。装。。。。。。。。。订。。。。。。。。。。。。。。。。。。线。。。。。。。。。。。。。。。。。。。。。。。。。。。勿。。。。。。。。。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