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弯中学九上语文9月月考试题 A.交易再说扩充只是 B.交易可是宽广 是扩充只是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第I5、下面哪个句子中的“于”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终守之”中的“于”意思相同() 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A.曹操比于袁绍 A卷(共100分) C.请广于君 D.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也,酿泉也 第I〔选择共18分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一、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 A唐雎坚定有力地回答了秦王对“布衣之怒”的轻蔑看法,一连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发怒所干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出的震惊天地的事件来,言下之意表明自己跟专诸、聂政、要离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一样,不畏强暴 A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dng 敢于献身,这就为他紧接着“挺剑而起”的行动做了有力的铺垫 B.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xie便往往触他之怒, B“色挠”“长跪”是动作和神态描写,活画出了秦王前倨后恭的丑态,并说明专横霸道的统治者是 C.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警pi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欺软怕硬、内心虚弱的 D.它像廝带一样,把我们和大地肚子连在一起 C.秦王以诈骗、威胁安陵君、唐雎开始,以自己卑躬屈膝向唐雎道歉而告终,故事很富有戏剧性。 D课文主要写秦王和唐雎这两个对立的人物。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和前倨后恭的种种表现,有力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地反衬出唐雎的沉着、镇定、坚强无畏的精神。 A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宵,响遍山谷 第Ⅱ卷(共82分) B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D.和前几天令人毛骨耸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1)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2分) 3.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分) 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B、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C.桥的设计完全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惟妙惟肖 (1)补出上句或下句。(任选两句填写)(2分) D、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我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① 欲语泪先流 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 二、读下面的文盲文完成4-6题。(共9分,每小题3分)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2)在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刘禹锡的《秋词》中任选一首默写。(4分) 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雄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 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四、阗诶下山文章,然后完成1013属。(12分) 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量的开采利用水资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源加上水资源的被污染,水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之一。本世纪以来,全世界水的消耗量 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农之怒,亦免冠徒跳,以比人口的增长快了两倍,到2025年地球上每个居民所享有的水资源量将比目前减少三分之一全人 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 下世纪初便将面临“全面的严重水荒”。联合国的有关专家甚至预言,21世纪的最大问题不是石油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体浸降于天,与而是水资源。如果我们还不善待生命之源、珍惜节约水资源,那就极有可能应验这样一句振聋发聰之 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言:“你最后见到的一滴水,就是你自己的眼泪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 ②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为8%,人均占有水资源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 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由此受到影响。由于缺水,大量耕地草场 4、下面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废置,土地沙漠化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惊人速度扩展,总面积已达1.7万平方公里。由于缺水 地下水严重开采,一些地区的地面沉降,河湖干枯。按照国家建设部规定地面水水源必须在三类以上
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7 页 大弯中学九上语文9月月考试题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 卷为选择题, 第Ⅱ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A卷 (共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18分) 一、基础知识 (9 分 , 每小题 3 分 )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dāng。 B.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xiè便往往触他之怒。 C. 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piē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D.它像脐.jì带一样,把我们和大地肚子连在一起。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宵,响遍山谷。 B.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C.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和前几天令人毛骨耸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3.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 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B、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 C.桥的设计完全 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惟妙惟肖。 D、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我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 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 (共9分,每小题3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 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雄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 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 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 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 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 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 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 下面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易 而 广 直 A .交易 再说 扩充 只是 B .交易 可是 宽广 价值 C .交换 可是 扩充 只是 D .交换 而且 宽广 价值 5、下面哪个句子中的“于”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终守之”中的“于”意思相同( ) A .曹操比于袁绍 B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C .请广于君 D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也,酿泉也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雎坚定有力地回答了秦王对“布衣之怒”的轻蔑看法,一连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发怒所干 出的震惊天地的事件来,言下之意表明自己跟专诸、聂政、要离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一样,不畏强暴, 敢于献身,这就为他紧接着“挺剑而起”的行动做了有力的铺垫。 B. “色挠”“长跪”是动作和神态描写,活画出了秦王前倨后恭的丑态,并说明专横霸道的统治者是 欺软怕硬、内心虚弱的 C. 秦王以诈骗、威胁安陵君、唐雎开始,以自己卑躬屈膝向唐雎道歉而告终,故事很富有戏剧性。 D. 课文主要写秦王和唐雎这两个对立的人物。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和前倨后恭的种种表现,有力 地反衬出唐雎的沉着、镇定、坚强无畏的精神。 第Ⅱ卷(共82分) 三、(10分) 7.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 (1)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2 分) 译文: (2)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分) 译文: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出上句或下句。(任选两句填写)(2分) ① ,欲语泪先流。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 。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 。 (2)在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刘禹锡的《秋词》中任选一首默写。(4分) ——————————————————————————————————————————— 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0-13题。 (12 分) (一) ①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量的开采利用水资 源加上水资源的被污染,水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之一。本世纪以来,全世界水的消耗量 比人口的增长快了两倍,到 2025 年地球上每个居民所享有的水资源量将比目前减少二分之一,全人类 下世纪初便将面临“全面的严重水荒”。联合国的有关专家甚至预言,21 世纪的最大问题不是石油, 而是水资源。如果我们还不善待生命之源、珍惜节约水资源,那就极有可能应验这样一句振聋发聩之 言:“你最后见到的一滴水,就是你自己的眼泪。” ②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 22%,而淡水占有量仅为 8%,人均占有水资源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 一,被列为世界上 13 个贫水国之一。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由此受到影响。由于缺水,大量耕地草场 废置,土地沙漠化以平均每年 2460 平方公里的惊人速度扩展,总面积已达 1.7 万平方公里。由于缺水, 地下水严重开采,一些地区的地面沉降,河湖干枯。按照国家建设部规定地面水水源必须在三类以上
才能作为水厂的取水水源标准,但目前我国有78%的城市水源不符合标准,缺水已成为威胁中华民族 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紧迫问题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③濒江临海、以水而兴的上海,水资源状况同样也不容乐观。尽管水资源的总量较为充沛,但可 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十分有限,可使用的淡水仅占地表水资源的20%,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人均的40%, 车尘不到张怅罗地φ,宿乌声中自掩门。 世界人均的10%。作为全市的80%饮用水水源的黄浦江因水环境日趋恶化,更加重了水资源的短缺,严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重影响到上海的生活环境和城市形象。据一项水质检测资料显示,目前市区日均废污排放量达550万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 吨,一年高达20亿吨,比全年平均降水产生的径流量还多,导致黄浦江及其支流的水质逐渐下降,再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2分) 加上咸潮的入侵更使得黄浦江下游污水上溯,对城区的水厂取水口造成威胁,由于地表水的严重污染 己使原本水源较为充沛的上海成为水质型的缺水城市。上海已与北京、雅加达、特拉维夫、洛杉矶和 休斯顿一起,被联合国的有关专家列为下一世纪饮用水严重缺乏的城市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2分) ④目前我国城市水资源量满足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城市水资源普遍受到不同程度 污 染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树立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社会风气。 9.造成上海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什么?(2分) 二、文言文阒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10.“你最后见到的一滴水,就是你自己的眼泪。”这句话有哪两层意思?(4分)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 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11.第②段“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为8%。”这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 其作用是什么?(4分) 弓駑,持。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 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12.第③段“水资源的总量较为充沛”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十分有限”是否矛盾?为什么?(2 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于是天子乃按售徐行。至 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 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 五、作文(60分) 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在两年的初中学习生活中,美丽就如路边的野花,在淅沥沥的春雨中摇曳,在轰隆隆的夏雷中A已而之细柳军称善者久之 B.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人称谢 绽放,在哗啦啦的秋叶中顽强盛开,在白皑皑的冬雪中傲立枝头。用心体味你的学习生活,在惊喜中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天子为动 D.吾欲入劳军 军细柳 你会发现一—美丽就在生活的路上,美丽就在身旁 4.用现代汉语翻译(6分 请以“收藏生活的美丽”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1)、“其将固可袭而虏也”。(3分) B巷(共50分) (2)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3分 、诗砍鉴赏(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正面表现了将士们的 侧面表现了周亚夫将军的 (一)名着圆读l4分 6.根据下面的情节写出人物姓名及其性格特点。(4分)
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7 页 才能作为水厂的取水水源标准,但目前我国有 78%的城市水源不符合标准,缺水已成为威胁中华民族 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紧迫问题。 ③濒江临海、以水而兴的上海,水资源状况同样也不容乐观。尽管水资源的总量较为充沛,但可 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十分有限,可使用的淡水仅占地表水资源的 20%,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人均的 40%, 世界人均的 10%。作为全市的 80%饮用水水源的黄浦江因水环境日趋恶化,更加重了水资源的短缺,严 重影响到上海的生活环境和城市形象。据一项水质检测资料显示,目前市区日均废污排放量达 550 万 吨,一年高达 20 亿吨,比全年平均降水产生的径流量还多,导致黄浦江及其支流的水质逐渐下降,再 加上咸潮的入侵更使得黄浦江下游污水上溯,对城区的水厂取水口造成威胁,由于地表水的严重污染, 已使原本水源较为充沛的上海成为水质型的缺水城市。上海已与北京、雅加达、特拉维夫、洛杉矶和 休斯顿一起,被联合国的有关专家列为下一世纪饮用水严重缺乏的城市。 ④目前我国城市水资源量满足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城市水资源普遍受到不同程度 污染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树立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社会风气。 9.造成上海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什么?(2 分) 10.“你最后见到的一滴水,就是你自己的眼泪。”这句话有哪两层意思?(4 分) 11.第②段“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 22%,而淡水占有量仅为 8%。”这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什么?(4 分) 12.第③段“水资源的总量较为充沛”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十分有限”是否矛盾?为什么?(2 分) 五、作文(60 分) 14.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两年的初中学习生活中,美丽就如路边的野花,在淅沥沥的春雨中摇曳,在轰隆隆的夏雷中 绽放,在哗啦啦的秋叶中顽强盛开,在白皑皑的冬雪中傲立枝头。用心体味你的学习生活,在惊喜中 你会发现——美丽就在生活的路上,美丽就在身旁…… 请以“收藏生活的美丽”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B 卷 ( 共 50 分 ) 一、诗歌鉴赏 (4 分 )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4 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2 分) 2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2 分) 二、文言文阅读 (12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 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 弓驽,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 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 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 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 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2 分) A.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B.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人称谢 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天子为.动 D. 吾欲入劳军. 军.细柳 4.用现代汉语翻译(6 分) (1)、“其将固可袭而虏也”。(3 分) (2)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3 分) 5.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正面表现了将士们的 , 侧面表现了周亚夫将军的 。(4 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 (22 分 ) (一) 名著阅读 (4 分) 6. 根据下面的情节写出人物姓名及其性格特点。 (4 分)
他的武器是两只板斧听说殷天锡强势占柴进宅舍使怒不可遏。要叫他吃板斧。他干净利 9.本文有不少精彩的语句,请将文中画 ”线的A、B两处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 落只用季头就结束了恶霸性命。后来听说朝廷要招安他便踢桌子大叫“招安招安招什么鸟答:A 安!”…将朝廷的圣旨撕了个粉碎 这一情节写的人物是 ,从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是 10、给这篇散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并说明理由。(4分) 二)闻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18分) 四、语言运用(12分 ①我在泉州的清源山和福州的于山里,看到了辉煌的石壁榕,才知道比起我家屋后那棵倔强的小 1.口语交际(4分) 榕树所奏出的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来,还有更雄壮的进行曲。 校园电视台开办了一个新栏目—《青春大舞台》,目的是为了搭建一个平台,展示学生的个性 ②清源山的石壁榕,真是生命的奇迹。这棵雄伟的榕树,生长在足有三层楼高的一块巨岩上,而才艺。假如让你担任该栏目主持人。请你为该栏目设计一段热情洋溢的开场白,要求:语言简洁而有 本身又有两层楼高,观赏它时,非仰视不可。 文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字数在50-80之间 ③A、沿着石壁,许多粗壮的根从岩顶射向大地,有的像缆索悬荡在空中,有的像巨蟒盘旋而下。它12.一豪背少年研究所进行项调查括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进行“受你葶敬的 们把整块巨石紧紧拥抱。假如从云端俯瞰下来,大约会看到这榕树像巨人伸出手臂,抱住一块天然人物”的闶卷训査,下面是调査结果的毓计。(空白处内容已删除)(4分 宝石,企图把它从大地的母腹中拔出 ④我很幸运,竟在一次大雾天里见到清源石榕别样的风姿。那时,雾气正像炊烟似地袅袅上升 调查对象名次 日本15所高中学生美国13所高中学生中国22所高中学生 1303人 051人 2201人 一阵一阵地掠过岩石,而且一阵比一阵浓烈,最后岩石像沉浸在浩渺的云海中,而榕树,被云岚雾霭 所凝聚成的大白盘托住,在迷蒙的烟波中忽隐忽现,好像飘动在云中的神树。更有意思的是,在榕树 第一名 背后,又隐约可以见到岩石的母山中的一座寺庙,庙宇在云雾缭绕中浮沉,朦朦胧胧地,像是天上的 殿堂。见到眼前景象,我竟飘飘忽忽起来,仿佛置身于云中仙山,置身于琼楼玉字与金木玉树之前 似乎还听到苏东坡的南方口音:“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⑤在于山,我又一次见到气派雄伟的石壁榕。也是站在巨石肩膀上的云中大树,也是气吞大地的 第十名 巨蟒似的根群 ⑥了解清源山和于山石壁榕的友人告诉我:这种榕树所立足的岩石,不是一般的岩石,而 硬的花岗岩。如果说,要在世界上寻找一种在最坚硬的基石上生长出来的最顽强的生命,那就是榕树 果子,果子里面包藏着许多小颗粒似的种子。大约是一只顽皮的鸟儿,在它吞食了榕果之后,就选择 (1).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这个奇伟的地方,排泄出它消化不了的种子,B、这颗种子就凭借岩上那一层尘埃结成的薄薄的泥土, (2).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一条建议。 悄悄地、雄心勃勃地长成绿光四射的庞然大物 仔细瞧瞧,岩石上好像没有别的生命,也许在岩缝里有几株细小的野草,但我看不清。这种岩 石真是生命难于生存和发展的地方 课文《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4分) 榕树,就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在生命难以发展的地方,把自己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发展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天巨木 ⑩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生命进行曲 7、第⑥⑦自然段友人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 8、这篇散文的结尾从结构上和内容上起了怎样的作用?(4分) 文试卷第3页共7页
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7 页 他的武器是两只板斧,听说殷天锡强势占柴进宅舍,使怒不可遏。要叫他吃板斧。他干净利 落,只用拳头就结束了恶霸性命。后来听说朝廷要招安,他便踢桌子,大叫:“招安,招安,招什么鸟 安!”……将朝廷的圣旨撕了个粉碎。 这一情节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是 ( 二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7~10 题。 (18 分) . ① 我在泉州的清源山和福州的于山里,看到了辉煌的石壁榕,才知道比起我家屋后那棵倔强的小 榕树所奏出的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来,还有更雄壮的进行曲。 ② 清源山的石壁榕,真是生命的奇迹。这棵雄伟的榕树,生长在足有三层楼高的一块巨岩上,而 本身又有两层楼高,观赏它时,非仰视不可。 ③ A、沿着石壁,许多粗壮的根从岩顶射向大地,有的像缆索悬荡在空中,有的像巨蟒盘旋而下。它 们把整块巨石紧紧拥抱。假如从云端俯瞰下来,大约会看到这棵榕树像巨人伸出手臂,抱住一块天然 宝石,企图把它从大地的母腹中拔出。 ④ 我很幸运,竟在一次大雾天里见到清源石榕别样的风姿。那时,雾气正像炊烟似地袅袅上升, 一阵一阵地掠过岩石,而且一阵比一阵浓烈,最后岩石像沉浸在浩渺的云海中,而榕树,被云岚雾霭 所凝聚成的大白盘托住,在迷蒙的烟波中忽隐忽现,好像飘动在云中的神树。更有意思的是,在榕树 背后,又隐约可以见到岩石的母山中的一座寺庙,庙宇在云雾缭绕中浮沉,朦朦胧胧地,像是天上的 殿堂。见到眼前景象,我竟飘飘忽忽起来,仿佛置身于云中仙山,置身于琼楼玉宇与金木玉树之前, 似乎还听到苏东坡的南方口音:“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⑤ 在于山,我又一次见到气派雄伟的石壁榕。也是站在巨石肩膀上的云中大树,也是气吞大地的 巨蟒似的根群。 ⑥ 了解清源山和于山石壁榕的友人告诉我:这种榕树所立足的岩石,不是一般的岩石,而是最坚 硬的花岗岩。如果说,要在世界上寻找一种在最坚硬的基石上生长出来的最顽强的生命,那就是榕树。 ⑦ 他还告诉我,这种生命的奇观,是发端于一种细韧的种子之中。那是一颗成熟的、像小珍珠的 果子,果子里面包藏着许多小颗粒似的种子。大约是一只顽皮的鸟儿,在它吞食了榕果之后,就选择 这个奇伟的地方,排泄出它消化不了的种子,B、这颗种子就凭借岩上那一层尘埃结成的薄薄的泥土, 悄悄地、雄心勃勃地长成绿光四射的庞然大物。 ⑧ 仔细瞧瞧,岩石上好像没有别的生命,也许在岩缝里有几株细小的野草,但我看不清。这种岩 石真是生命难于生存和发展的地方。 ⑨ 榕树,就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在生命难以发展的地方,把自己 发展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天巨木。 ⑩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生命进行曲。 7、第⑥⑦自然段友人的话有什么作用?(4 分) 8、这篇散文的结尾从结构上和内容上起了怎样的作用?(4 分) 9.本文有不少精彩的语句,请将文中画“_____”线的A 、B两处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 (6 分) 答:A. B. 10、给这篇散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并说明理由。(4 分) 四、语言运用 (12 分) 11.口语交际(4分) 校园电视台开办了一个新栏目-----《青春大舞台》,目的是为了搭建一个平台,展示学生的个性 才艺。假如让你担任该栏目主持人。请你为该栏目设计一段热情洋溢的开场白,要求:语言简洁而有 文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字数在50-80之间。 12.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进行“受你尊敬的 人物”的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空白处内容已删除)(4 分) 调查对象名次 日本 15 所高中学生 1303 人 美国 13 所高中学生 1051 人 中国 22 所高中学生 2201 人 第一名 父亲 父亲 第二名 母亲 第三名 母亲 第十名 母亲 第十一名 父亲 (1).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一条建议。 13. .根据课文《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4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共50分 初12级语文9月月考答题卷 诗砍滥赏(4分) 1(2分) A(共100分 一、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 2(2分) 二、阒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共9分,每小题3分) 二、文言文圆读(12分) 第Ⅱ卷(共82分) 4.(6分) 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3分) (2)(3分) (2)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三、(22分) (1)(2分) )名着阅读(4分 这一情节写的人物是,从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是 (2)默写。(4分) 二)(18分) 7、(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0-13题。(12分) 8、(4分) 9.(2分) 9.(6分) (4分) 1.(4分) 四、语言运用(12分 12.(2分) 12、(1)(2分) (2).(2分) 13.,(4分) 语文试卷第4页共7页
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7 页 初12级语文9月月考答题卷 A卷 (共100分) 一、基础知识 (9 分 , 每小题 3 分 ) 1、 2、 3、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 (共9分,每小题3分) 4、 5、 6、 第Ⅱ卷(共82分) 三、(10分) 7.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 (1) 译文: (2) 译文: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 (2分) ① ② 。 ③ 。 (2)默写。(4分) ——————————————————————————————————————————— 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0-13题。 (12 分) (一) 9.(2 分) 10. (4 分) 11.(4 分) 12.(2 分) B 卷 ( 共 50 分 ) 一、诗歌鉴赏 (4 分 ) 1 (2 分) 2 (2 分) 二、文言文阅读 (12 分 ) 3.( )(2 分) 4.(6 分) (1)、(3 分) (2)(3 分) 5. 。(4 分) 三、(22 分 ) (一) 名著阅读 (4 分) 6. (4 分) 这一情节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是 ( 二 ) (18 分) 7、(4分) 8、(4 分) 9. (6 分) 答:A. B. 10、(4分) 标题: 理由: 四、语言运用 (12 分) 11.(4分) 12、(1)(2 分) (2).(2 分) 13. .(4分)
语文试卷第5页共7页
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