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语文综合试卷三 考生注意:本试题由积累·运用、理解·感悟、表达·交流三部分组成。满分150分。考试 时间150分钟。 、积累·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要求正确、工整。(2分) chuo学谦 xun xian熟di听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分) (1)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3)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4)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鲁迅的心里到现在还记得“日暮里”这个地名,使我们不由联想到崔颢《黄鹤楼》 中的两句诗 (6)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各地兴起的农民运动,一时形成不可的革命洪流 ②日本右翼势力公然举行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反华集会,我们怎么能满腔怒火? ③收工时,他还把散落在地上的水泥一点点地起来 ④“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了21小时,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 A.遏制遏止收集搜集B.遏止遏制收集搜集 C.遏止遏制搜集收集D.遏制遏止搜集收集 4、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6分) 春天来了,一切都显得那么温馨、和谐。海风轻拂,海浪轻逐。①天空中又一次飘满风 在 筝和鸟鸣。沙滩上散落着各式各样的贝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②我们漫不经心地随意走彳 沙滩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温暖的阳光。③在海天一色的美景中,使我们陶醉了 5.根据语境和句式仿写。(2分) 也许,在绚丽的天空面前,你会觉得自己很苍白,你会懊恼 也许,在浩瀚的大海面前,你会觉得自己很渺小,你会自卑 也许 然而,你却不知道,你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有浪花的轻快, 6.阅读下面两段资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 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把一份随意拟定的学生名单交给有关教师,说这些学生被他 鉴定为是最有潜力的,但必须对学生保密。教师深信不疑,无意中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 语文试题第1页(共12页)
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12 页) 初三年级语文综合试卷三 考生注意:本试题由积累·运用、理解·感悟、表达·交流三部分组成。满分 150 分。考试 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运用(30 分)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要求正确、工整。(2 分) chuò学 谦 xùn xián 熟 dì听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 分) (1)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鲁迅的心里到现在还记得“日暮里”这个地名,使我们不由联想到崔颢《黄鹤楼》 中的两句诗: , 。 (6)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①各地兴起的农民运动,一时形成不可 的革命洪流。 ②日本右翼势力公然举行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反华集会,我们怎么能 满腔怒火? ③收工时,他还把散落在地上的水泥一点点地 起来。 ④“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了 21 小时, 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 A.遏制 遏止 收集 搜集 B.遏止 遏制 收集 搜集 C.遏止 遏制 搜集 收集 D.遏制 遏止 搜集 收集 4、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6 分) 春天来了,一切都显得那么温馨、和谐。海风轻拂,海浪轻逐。①天空中又一次飘满风 筝和鸟鸣。沙滩上散落着各式各样的贝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②我们漫不经心地随意走在 沙滩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温暖的阳光。③在海天一色的美景中,使我们陶醉了。 5.根据语境和句式仿写。(2 分) 也许,在绚丽的天空面前,你会觉得自己很苍白,你会懊恼; 也许,在浩瀚的大海面前,你会觉得自己很渺小,你会自卑; 也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而,你却不知道,你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有浪花的轻快,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两段资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 分) 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把一份随意拟定的学生名单交给有关教师,说这些学生被他 鉴定为是最有潜力的,但必须对学生保密。教师深信不疑,无意中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
8个月后,凡被列入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老师 感情也特别深厚。这个实验被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②一个偏远的小村调来一个能“预测”孩子前程的老师,他能“算出”某孩子能成为数学 家,某孩子能成为作家……家长和学生都很相信他的话。多年之后,这个小村几乎每年都有 几个人成为大学生、硕士、甚至博士。这个小村也因而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学村”。 7、名著阅读(4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曰甲子吉辰,沭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吩咐守坛将 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皆领 命。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下坛入帐中少歇,令 军士更替吃饭。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将近三更时分,怨听风声响,旗幡转动。 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一一霎时同东南风大起 1)、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1分) (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情节。(1分) (3)、从上面语段看,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从原著中再找出一个有关诸葛亮的故事, 用一句话概括出来。(2分) 二、理解·惑悟(60分) (一)诗词欣赏(4分) 8.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4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这首诗的前两句中,“ ”这一词语直接抒写了诗人的心境。(2分) (2).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9-13题。(15分) (甲)鱼,我所欲也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②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 鱼③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⑤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 其所处者焉 语文试题第2页(共12页)
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12 页) 8 个月后,凡被列入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老师 感情也特别深厚。这个实验被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②一个偏远的小村调来一个能“预测”孩子前程的老师,他能“算出”某孩子能成为数学 家,某孩子能成为作家……家长和学生都很相信他的话。多年之后,这个小村几乎每年都有 几个人成为大学生、硕士、甚至博士。这个小村也因而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学村”。 7、名著阅读(4 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曰甲子吉辰,沭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吩咐守坛将 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皆领 命。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下坛入帐中少歇,令 军士更替吃饭。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将近三更时分,怨听风声响,旗幡转动。 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同东南风大起。 ⑴、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1 分) ⑵、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情节。(1 分) ⑶、从上面语段看,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从原著中再找出一个有关诸葛亮的故事, 用一句话概括出来。(2 分) 二、理解·感悟(60 分) (一)诗词欣赏(4 分) 8.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4 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⑴.在这首诗的前两句中,“ ”这一词语直接抒写了诗人的心境。(2 分) ⑵.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2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 9-13 题。(15 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②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 鱼③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⑤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 其所处者焉
乙文注释 ①芝兰:一种香草。②化:同化。③鲍鱼:咸鱼。④肆:店铺。⑤丹:丹砂,矿物名,红色。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故不为苟得也苟得: (2)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是以: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所欲有甚于生者 游于是乎始 B.即与之化矣 春冬之时 C.久而不闻其臭 妇拍而鸣之 D.亦我所欲也 亦与之化矣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12.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式,用现代汉语另 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3分) 13.请分别说出两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共同的论证方法。(5分) (1)甲文的观点 读了甲文后,你能联想到两句与本文观点 类似的古诗句吗? (2)乙文的观点 两文共同的论证方法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17题。(13分) ①古今中外,对水的比拟甚多。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说最高尚的品德 像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求回报的水一样,可谓把对水的比拟推向某种极致。近读有关新解“上 善若水”的文字,感念世事人生,不觉便生出感慨:以水为镜,可映鉴人生,人生如水,方 潇洒一世 语文试题第3页(共12页)
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12 页) 乙文注释: ①芝兰:一种香草。②化:同化。③鲍鱼:咸鱼。④肆:店铺。⑤丹:丹砂,矿物名,红色。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 (2)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是以: 10.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所欲有甚于.生者 游于.是乎始 B.即与之.化矣 春冬之.时 C.久而.不闻其臭 妇拍而.鸣之 D.亦.我所欲也 亦.与之化矣 11.翻译下列句子。(2 分)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12.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式,用现代汉语另 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3 分) 13.请分别说出两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共同的论证方法。(5 分) (1)甲文的观点: 。读了甲文后,你能联想到两句与本文观点 类似的古诗句吗? (2)乙文的观点: 两文共同的论证方法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4—17 题。(13 分) ①古今中外,对水的比拟甚多。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说最高尚的品德 像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求回报的水一样,可谓把对水的比拟推向某种极致。近读有关新解“上 善若水”的文字,感念世事人生,不觉便生出感慨:以水为镜,可映鉴人生,人生如水,方 潇洒一世
②平和心态静如水。唐代诗人刘禹锡感叹“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人心虽 不如水,但不等于不可以达致。水从高处来,只向低处流,乃至归入大海,贵在平静低调。 人生如是,遇事当有平常心:知足者常乐——在名利问题上,没有奢望,就没有失望,更不 会绝望;能忍者常安——除非大是大非,少争我高你低.忍耐、忍让一下也就海阔天空、心 平气和了;老实者常在——不做亏心事,当个老实人,行得端、立得稳,有时眼前可 能吃点亏,但最终不吃亏。 ③正直为人明如水。水无颜色,晶莹剔透,清澈见底。为人处事若透明如水,则一生光明 磊落。东汉名臣杨震在任时,旧部王密夜晩怀揣十金拜见,并称:“暮夜无知者。”杨震严辞 拒绝:“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四知”足见杨震磊落的胸襟! ④轻看名利淡如水。人生于世,若能学水的清澈本性和“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则不仅 精神居于高处,人生也将进入开阔处。要达到如此境界,最需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须知名 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若淡泊名利,不为名利而争,人生必甚畅意。这正如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虽身处闹市,耳畔却无车马之喧,超然物我之外,可谓人生一种境界。 ⑤笑对坎坷韧如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坚定者是水;“抽刀断水水更 流”,坚韧者是水。人生道路犹如九曲黄河,曲折坎坷不平坦。“不如意事常八九″,人的一生 不可能—帆风顺。面对困难,面对坎坷,需有胸襟,更需坚定、坚韧。无论自然界的灾害, 还是生活上的挫折,当淡泊从容,沉着应对,宠辱不惊。若此,则“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 庭信步"。 语文试题第4页(共12页)
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12 页) ②平和心态静如水。唐代诗人刘禹锡感叹“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人心虽 不如水,但不等于不可以达致。水从高处来,只向低处流,乃至归入大海,贵在平静低调。 人生如是,遇事当有平常心:知足者常乐——在名利问题上,没有奢望,就没有失望,更不 会绝望;能忍者常安——除非大是大非,少争我高你低.忍耐、忍让一下也就海阔天空、心 平气和了;老实者常在——不做亏心事,当个老实人,行得端、立得稳,有时眼前可 能吃点亏,但最终不吃亏。 ③正直为人明如水。水无颜色,晶莹剔透,清澈见底。为人处事若透明如水,则一生光明 磊落。东汉名臣杨震在任时,旧部王密夜晚怀揣十金拜见,并称:“暮夜无知者。”杨震严辞 拒绝:“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四知”足见杨震磊落的胸襟! ④轻看名利淡如水。人生于世,若能学水的清澈本性和“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则不仅 精神居于高处,人生也将进入开阔处。要达到如此..境界,最需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须知名 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若淡泊名利,不为名利而争,人生必甚畅意。这正如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虽身处闹市,耳畔却无车马之喧,超然物我之外,可谓人生一种境界。 ⑤笑对坎坷韧如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坚定者是水;“抽刀断水水更 流”,坚韧者是水。人生道路犹如九曲黄河,曲折坎坷不平坦。“不如意事常八九”,人的一生 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困难,面对坎坷,需有胸襟,更需坚定、坚韧。无论自然界的灾害, 还是生活上的挫折,当淡泊从容,沉着应对,宠辱不惊。若此,则“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 庭信步
⑥人生,当如水之静,如水之明,如水之善,如水之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5.选文第②、第④两段位置可否互换?为什么?(3分) 16.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7.选文第④段加点词“如此”指代什么?(3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12分) 请你点亮节能灯 (1)目前,高效照明的节能灯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据专家测算,如果以功率1w的 节能灯代替60W的白炽灯,可以节电80%,亮度还能摄高20%-30%。如果全国有12亿只 节能灯,一年可节电858.48亿度,相当于三峡电站一年的发电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节能灯在国内反应冷淡,无法发挥巨大的节能作用。 (2)每年夏天,大部分省份就会产生电力紧张的情况,很多工厂因为用电量大,被迫限 电。然而,现在国内一些大型用电企业在使用了节能灯后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2005年3 月,昆明钢铁集团公司将13000多只白炽灯换成节能灯,照明功率由整改前的103千瓦下降 到235千瓦,综合节电率在70%以上,年节电110万度 (3)节能灯节电不仅能减少电力负荷,缓解我国电力紧张状况,而且还有巨大的环保效 益。毎节约1亿度电就意味着节约4.04万吨标ⅶ准煤,减少排放10.64万吨二氧化碳、0.09 万吨二氧化硫 (4)据悉,美国、法国、荷兰、英国、意大利等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纷纷制订出相 语文试题第5页(共12页)
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12 页) ⑥人生,当如水之静,如水之明,如水之善,如水之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 15.选文第②、第④两段位置可否互换?为什么?(3 分) 16.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17.选文第④段加点词“如此”指代什么?(3 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8—21 题。(12 分) 请你点亮节能灯 (1)目前,高效照明的节能灯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据专家测算,如果以功率 11W 的 节能灯代替 60W 的白炽灯,可以节电 80%,亮度还能提高 20%—30%。如果全国有 12 亿只 节能灯,一年可节电 858.48 亿度,相当于三峡电站一年的发电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节能灯在国内反应冷淡,无法发挥巨大的节能作用。 (2)每年夏天,大部分省份就会产生电力紧张的情况,很多工厂因为用电量大,被迫限 电。然而,现在国内一些大型用电企业在使用了节能灯后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2005 年 3 月,昆明钢铁集团公司将 13000 多只白炽灯换成节能灯,照明功率由整改前的 1032 千瓦下降 到 235 千瓦,综合节电率在 70%以上,年节电 110 万度。 (3)节能灯节电不仅能减少电力负荷,缓解我国电力紧张状况,而且还有巨大的环保效 益。每节约 1 亿度电就意味着节约 4.04 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 10.64 万吨二氧化碳、0.09 万吨二氧化硫。 (4)据悉,美国、法国、荷兰、英国、意大利等国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纷纷制订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