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记叙文阅读集锦 阅读《又临黄河岸》,完成第13-15题。(共13分) 又临黄河岸 高缨 ①不知为什么,每当我看到黄河,眼中常渗出热泪。 ②大约是少年时候的记忆老盘旋在我心里吧!那时,日寇的铁蹄践踏着中华大地,俯冲 的敌机,飞落的炮弹,爬满火车顶的难民….我被大人们塞进闷死人的车厢,暗夜中逃过黄河。 在渭水之滨的山村里,我捏紧小拳头,眼里闪着泪星儿,跟流亡的大学生们学唱那首悲愤的 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③直到建国后,我才第二次看见黄河。火车北上,欢腾地驶过新生的中原。当列车员告 诉乘客们,火车就要跨过伟大的黄河的时候,我急忙把前额贴在车窗上,看浩荡的浊流沉着 而有力地漫过大地。一瞬间,我的眼睛润湿了,我胸中涌岀了那首祟高的歌:啊,黄河,你 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④大前年的秋天,我去访问呼和浩特。好友邀我一道去登大青山。汽车盘旋而上,窗外 掠过如花的红叶和挺秀的白桦林。一路上,好友给我说了好些抗日战争时期蒙、汉人民并肩 战斗的故事,那昔日的厮杀声和马蹄声,犹在耳边。车停在山巅,他遥指苍莽的土默特平川, 深情地说:“看,黄河『可不,远处不就是我久违的黄河吗?像一根不见首尾的丝带,云中 而来,雾中而去,干回万转,把我的无尽思绪缠入过去,引向未来 ⑤去年夏天,我又临黄河岸。不是在北方,而是在四川的若尔盖大草原 ⑥谁都知道,四川省属于长江流域。可粗心的人们不曾留意,这巴山蜀水,却也属黄河 的版图。黄河,这万水之父,来自巴颜喀拉山,奔过青海高地,急转直下,轻轻地、轻轻地 擦过川西北的边缘 ⑦我来到若尔盖的辖曼牧场,一下车,就央告牧场的同志,快带我去看看黄河。于是备 马置鞍,牧场的副场长求吉同志,热心地伴我同行
2009 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记叙文阅读集锦 一、阅读《又临黄河岸》,完成第 13—15 题。(共 13 分) 又临黄河岸 高缨 ①不知为什么,每当我看到黄河,眼中常渗出热泪。 ②大约是少年时候的记忆老盘旋在我心里吧!那时,日寇的铁蹄践踏着中华大地,俯冲 的敌机,飞落的炮弹,爬满火车顶的难民……我被大人们塞进闷死人的车厢,暗夜中逃过黄河。 在渭水之滨的山村里,我捏紧小拳头,眼里闪着泪星儿,跟流亡的大学生们学唱那首悲愤的 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③直到建国后,我才第二次看见黄河。火车北上,欢腾地驶过新生的中原。当列车员告 诉乘客们,火车就要跨过伟大的黄河的时候,我急忙把前额贴在车窗上,看浩荡的浊流沉着 而有力地漫过大地。一瞬间,我的眼睛润湿了,我胸中涌出了那首崇高的歌:“啊,黄河,你 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④大前年的秋天,我去访问呼和浩特。好友邀我一道去登大青山。汽车盘旋而上,窗外 掠过如花的红叶和挺秀的白桦林。一路上,好友给我说了好些抗日战争时期蒙、汉人民并肩 战斗的故事,那昔日的厮杀声和马蹄声,犹在耳边。车停在山巅,他遥指苍莽的土默特平川, 深情地说:“看,黄河!”可不,远处不就是我久违的黄河吗?像一根不见首尾的丝带,云中 而来,雾中而去,千回万转,把我的无尽思绪缠入过去,引向未来。 ⑤去年夏天,我又临黄河岸。不是在北方,而是在四川的若尔盖大草原。 ⑥谁都知道,四川省属于长江流域。可粗心的人们不曾留意,这巴山蜀水,却也属黄河 的版图。黄河,这万水之父,来自巴颜喀拉山,奔过青海高地,急转直下,轻轻地、轻轻地 擦过川西北的边缘。 ⑦我来到若尔盖的辖曼牧场,一下车,就央告牧场的同志,快带我去看看黄河。于是备 马置鞍,牧场的副场长求吉同志,热心地伴我同行
⑧马蹄溅溅,踩过一条小溪。前面是大片数千亩的人工草场,种植着披碱草、燕麦和 紫花苜蓿。求吉告诉我,眼下这寂静的草原,也曾有过一番沸腾的景象:为建设美好家园所 激奋的牧民们,用拖拉机的队列翻起了亘古沉睡的处女地,播下优良草种,造就了这草原上 的草原。正是由于近年来他们狠抓草原建设,牲畜才摆脱了靠天吃草、夏足冬欠的困窘,更 快地繁衍起来。 ⑨看四处,牧草高及马胸,繁花美似彩毡。这是草原牧民用辛勤的汘水描绘岀来的美景。 肥美的牧草,让马儿走到这里,也只恋着埋头吃草,却把我们搁在马鞍上。我想着心中的黄 河,于是扬起马鞭,马儿跃过沟渠,直奔一带浅山。 ⑩求吉先登上山头,他翻身下马,欢叫着对我招手:“快,快来看! ⑩1〕啊,黄河,我又一次,又一次看到了你 ⑩千里草原上,从天地相接的远方,迂回曲折,慢慢悠悠地走来了黄河。没有奔腾的激 浪,没有啸叫的怒涛,安详、舒展而从容不迫。这里河面不过百十来米,两岸像刀削般整齐 那深沉的河水,呈现着淡淡的绿色,清晰地映岀白云的影子。黄河,似乎在沉思,在暂时地 歇息,在默默地积蓄力量,在期待着明天的奔腾 ⑩3)是这样的吗?黄河!此时此地,你多像我们中华民族的今天。我们黄河的子孙们,经 历了多少苦难和欢欣,黑暗和光明,失败和胜利…空前浩劫的十年,把我们民族的元气几乎 耗尽,留下了贫穷、迷惑、创伤和艰辛。哀叹吗?不!那是弱者的声音。我们需要的是智慧 的目光,是积淀的力量,是航机起飞前的滑行,是健将跳高前的一顿……如这黄河的沉思、 歇息、积蓄和期待 闼沿着黄河岸,我和求吉并辔而行。黄河在草原上流,也在我的心上流着。这沉着而有 力的洪流,冲去我胸中的痛苦和哀伤。我不由得昂奋而自豪了。啊,我们伟大的、多难却不 败的中华民族呀,纵然是身负贫穷落后的重荷,纵然是一步一个艰辛,但却更加紧密地团结 着,凝聚着无尽的力量,坚韧顽强地向着光明、富足,向着最美好的未来走去
⑧马蹄溅溅,踩过一条小溪。前面是一大片数千亩的人工草场,种植着披碱草、燕麦和 紫花苜蓿。求吉告诉我,眼下这寂静的草原,也曾有过一番沸腾的景象:为建设美好家园所 激奋的牧民们,用拖拉机的队列翻起了亘古沉睡的处女地,播下优良草种,造就了这草原上 的草原。正是由于近年来他们狠抓草原建设,牲畜才摆脱了靠天吃草、夏足冬欠的困窘,更 快地繁衍起来。 ⑨看四处,牧草高及马胸,繁花美似彩毡。这是草原牧民用辛勤的汗水描绘出来的美景。 肥美的牧草,让马儿走到这里,也只恋着埋头吃草,却把我们搁在马鞍上。我想着心中的黄 河,于是扬起马鞭,马儿跃过沟渠,直奔一带浅山。 ⑩求吉先登上山头,他翻身下马,欢叫着对我招手:“快,快来看!” ⑾啊,黄河,我又一次,又一次看到了你! ⑿千里草原上,从天地相接的远方,迂回曲折,慢慢悠悠地走来了黄河。没有奔腾的激 浪,没有啸叫的怒涛,安详、舒展而从容不迫。这里河面不过百十来米,两岸像刀削般整齐; 那深沉的河水,呈现着淡淡的绿色,清晰地映出白云的影子。黄河,似乎在沉思,在暂时地 歇息,在默默地积蓄力量,在期待着明天的奔腾…… ⒀是这样的吗?黄河!此时此地,你多像我们中华民族的今天。我们黄河的子孙们,经 历了多少苦难和欢欣,黑暗和光明,失败和胜利……空前浩劫的十年,把我们民族的元气几乎 耗尽,留下了贫穷、迷惑、创伤和艰辛。哀叹吗?不!那是弱者的声音。我们需要的是智慧 的目光,是积淀的力量,是航机起飞前的滑行,是健将跳高前的一顿……正如这黄河的沉思、 歇息、积蓄和期待! ⒁沿着黄河岸,我和求吉并辔而行。黄河在草原上流,也在我的心上流着。这沉着而有 力的洪流,冲去我胸中的痛苦和哀伤。我不由得昂奋而自豪了。啊,我们伟大的、多难却不 败的中华民族呀,纵然是身负贫穷落后的重荷,纵然是一步一个艰辛,但却更加紧密地团结 着,凝聚着无尽的力量,坚韧顽强地向着光明、富足,向着最美好的未来走去!
③s哦,我眼中又渗出了热泪。我心中颤动着昔日和今日的颂歌:啊,黄河,我们祖国的 英雄儿女,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伟大坚强 (选自《改革开放30年散文选》,有删改) 13.文中写了作者的三次流泪,表达了不同的情感。阅读文章,填写表格。(4分) 地味 流泪原因 内心情感 悲愤痛苦 第二次火车上想到祖国获得新生「 ② 第三次|黄河岸 14.第⑨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上文所写的 引起了下文所写的 (4分) 15.文章中有许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你从文中自选一句,作简要赏析。(不超过150个 字)(5分) 答 (200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参考答案:13.答案示例: ①想到国土遭到日寇践踏(人民颠沛流离)②兴奋激动③想到历经磨难的祖国正走向美 好未来④昂奋自豪 14.答案:①草原建设取得的可喜成果②看到黄河的情景 15.答案示例: (黄河)像一根不见首尾的丝带,云中而来,雾中而去,千回万转,把我的无尽思绪缠 入过去,引向未来。”作者把黄河比作“不见首尾的丝带”,形象地写出了黄河蜿蜒绵长的流 动之形;又用“缠”和“引”将黄河“云中而来,雾中而去,千回万转”之态与对往昔的回 忆和对未来的畅想巧妙地结合,表达出作者的无限感慨 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12-18题。(23分) 迷雾灯塔之光 【英】拉夫特里芭芭拉庞启帆译 (1)科林慢腾腾地从学校往家走。不远处是—个坐落在山上的爱尔兰小渔村,他的家就在 那里。今天是圣诞节的前一天,但科林一点也感觉不到圣诞的气氛,也许是因为没有下雪 但科林知道还有另外—个原因使他产生了这种感觉,这是一个他甚至不敢去想的原因。 (2)他看着远处灰色的大海,地平线上一艘船的影子也没有。七天前他的父亲岀海捕鱼 至今没有回来。 (3)“我会从设德兰群岛带一条牧羊犬来给你。”科林的父亲在出海的那天早上这样对儿 子说,“在圣诞节前你就会得到它,我保证
⒂哦,我眼中又渗出了热泪。我心中颤动着昔日和今日的颂歌:啊,黄河,我们祖国的 英雄儿女,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伟大坚强! (选自《改革开放 30 年散文选》,有删改) 13.文中写了作者的三次流泪,表达了不同的情感。阅读文章,填写表格。(4 分) 地点 流泪原因 内心情感 第一次 山村里 ① 悲愤痛苦 第二次 火车上 想到祖国获得新生 ② 第三次 黄河岸 ③ ④ 14.第⑨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上文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起了下文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15.文章中有许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你从文中自选一句,作简要赏析。(不超过 150 个 字)(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 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参考答案: 13.答案示例: ①想到国土遭到日寇践踏(人民颠沛流离)②兴奋激动③想到历经磨难的祖国正走向美 好未来④昂奋自豪 14.答案:①草原建设取得的可喜成果②看到黄河的情景 15.答案示例: (黄河)像一根不见首尾的丝带,云中而来,雾中而去,千回万转,把我的无尽思绪缠 入过去,引向未来。”作者把黄河比作“不见首尾的丝带”,形象地写出了黄河蜿蜒绵长的流 动之形;又用“缠”和“引”将黄河“云中而来,雾中而去,千回万转”之态与对往昔的回 忆和对未来的畅想巧妙地结合,表达出作者的无限感慨 二 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 12-18 题。(23 分) 迷雾灯塔之光 【英】拉夫特里·芭芭拉 庞启帆译 (1)科林慢腾腾 ...地从学校往家走。不远处是一个坐落在山上的爱尔兰小渔村,他的家就在 那里。今天是圣诞节的前一天,但科林一点也感觉不到圣诞的气氛,也许是因为没有下雪。 但科林知道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使他产生了这种感觉,这是一个他甚至不敢去想的原因。 (2)他看着远处灰色的大海,地平线上一艘船的影子也没有。七天前他的父亲出海捕鱼, 至今没有回来。 (3)“我会从设德兰群岛带一条牧羊犬来给你。”科林的父亲在出海的那天早上这样对儿 子说,“在圣诞节前你就会得到它,我保证
(4)但现在已经是圣诞节前夜。科林朝山上的灯塔看去,一场暴风雨已摧毁灯塔的电线。 明亮的灯塔之光已经熄灭。七天了,没有灯光指引他的父亲的渔船 5)科林推开家门。“科林,我们需要泥炭来生火。”科林-进门,母亲就对他说,“家 里的泥炭已经烧完,并且快到点亮圣诞蜡烛的时间了。 (6)“我不太关心点亮蜡烛的事,妈妈。″科林回答母亲。“是,我也不想关心。″母亲 答道,“但是每一个爱尔兰人在平安夜都会点亮蜡烛,即使在最伤心的时候。我知道现在家 里充满了悲伤,但明亮的蜡烛表示我们的家和心扉向陌生人敞开。去吧,孩子。我有两根蜡 烛,我们一人一根。如果你捡一些泥炭回来,我们待会儿就做晚饭。”科林点点头,走出了 家门。 7)他牵着驮泥炭的驴子来到山上。谁会关心-根蜡烛?他看着灯塔说:“什么时候才能 重新点亮灯光,指引渔船回家?″驴子摇摇头,悲伤地叫了几声,似乎它能听懂科林的话。 (8)科林凝望灯塔,叹了一口气。忽然,他的脑袋灵光一闪。“对,就这样。”他狂喜着 向山顶跑去。到达灯塔,科林使劲地敲门。 (9)看守人达非先生打开门,“你来干什么,年轻人?你吓了我一大跳。要知道,平安夜 就要降临了。 (10)“达非先生,”科林喘着气说道,“您以前是如何让灯塔亮起来的? (11)“嗯,用电池,但它们现在已经没有电了。孩子。新年后才有新电池。” (12)“不,我的意思是,在使用电池这种东西之前,如何点亮灯塔?” (13)“用汽油灯。这盏灯现在放在地下室里。但我们现在没有汽油,孩子。” (14)“用煤油行吗?”科林屏住呼吸问。“我想可以,"达非先生若有所思地说,“但是, 我们最好不要采用这种愚蠢的方法。在这个村庄你不会找到一丁点多余的煤油。今年大家都 没什么钱 (15)达非先生还没说完,科林已经跑出很远。回到家里,科林从厨房里拿了几个桶,然
(4)但现在已经是圣诞节前夜。科林朝山上的灯塔看去,一场暴风雨已摧毁灯塔的电线。 明亮的灯塔之光已经熄灭。七天了,没有灯光指引他的父亲的渔船。 (5)科林推开家门。“科林,我们需要泥炭来生火。”科林一进门,母亲就对他说,“家 里的泥炭已经烧完,并且快到点亮圣诞蜡烛的时间了。” (6)“我不太关心点亮蜡烛的事,妈妈。”科林回答母亲。“是,我也不想关心。”母亲 答道,“但是每一个爱尔兰人在平安夜都会点亮蜡烛,即使在最伤心的时候。我知道现在家 里充满了悲伤,但明亮的蜡烛表示我们的家和心扉向陌生人敞开。去吧,孩子。我有两根蜡 烛,我们一人一根。如果你捡一些泥炭回来,我们待会儿就做晚饭。”科林点点头,走出了 家门。 (7)他牵着驮泥炭的驴子来到山上。谁会关心一根蜡烛?他看着灯塔说:“什么时候才能 重新点亮灯光,指引渔船回家?”驴子摇摇头,悲伤地叫了几声,似乎它能听懂科林的话。 (8)科林凝望灯塔,叹了一口气。忽然,他的脑袋灵光一闪。“对,就这样。”他狂喜着 向山顶跑去。到达灯塔,科林使劲地敲门。 (9)看守人达非先生打开门,“你来干什么,年轻人?你吓了我一大跳。要知道,平安夜 就要降临了。” (10)“达非先生,”科林喘着气说道,“您以前是如何让灯塔亮起来的?” (11)“嗯,用电池,但它们现在已经没有电了。孩子。新年后才有新电池。” (12)“不,我的意思是,在使用电池这种东西之前,如何点亮灯塔?” (13)“用汽油灯。这盏灯现在放在地下室里。但我们现在没有汽油,孩子。” (14)“用煤油行吗?”科林屏住呼吸问。“我想可以,”达非先生若有所思地说,“但是, 我们最好不要采用这种愚蠢的方法。在这个村庄你不会找到一丁点多余的煤油。今年大家都 没什么钱……” (15)达非先生还没说完,科林已经跑出很远。回到家里,科林从厨房里拿了几个桶,然
后又跑出了家门。 (16)这时,几乎每一家都已经点亮了蜡烛。在平安夜,一盏烛光意味着一个陌生人会受 到欢迎,无论他要求什么,都会得到满足。科林加快脚步,飞奔到第一间亮着烛光的房子前。 (17)“你可以从你的煤油灯里分给我半杯煤油吗?他问。科林去了每一间有烛光从窗口 透出的房子。 18)在一小时内,他讨到了两桶煤油。他费力地把两桶煤油提到了灯塔门前,然后又使劲 地敲门。(19)看到煤油,达非先生非常惊讶,但是他摇着头说道:“这点煤油最多能让灯塔 的灯燃烧一个 小时。 (20)“我会带跟多煤油来,时间还早呢!”话没说完,科林又向山下飞奔。 (21)三个多小时后,科林已经收集了五桶煤油。在他往山上运送第六桶煤油的时候, 灯塔上突然亮起了火光。火光迅速在整个山谷扩散开来。同时,它向大海的黑暗心脏处延伸, 仿佛在召唤者迷航的人回家。达非先生重新点亮了灯塔上的灯 (22)科林回到家时已经很晚了。他母亲从火炉旁的椅子上跳起来:“科林,你去哪里 了?你没吃晚饭。也没点亮你的蜡烛! (23)“哦,妈妈。我已经点亮了一根蜡烛,并且是一根大蜡烛!这是一个秘密,我还不 能告诉你。但它的确是一根很大的蜡烛。 (24)那晚,科林睡得很香,梦里有蜡烛亮着。突然,一声惊叫吵醒了他。“船!船回来 (25)然后,科林听到了:“灯光!他们说是灯光,灯塔上的灯光。他们其实只在十英里 外,船在迷雾中迷失了方向。灯塔上的灯光让他们找到了回家的方向!” (26)曙光从窗口射进来。科林蹿到窗口,他的母亲和邻居正冲向码头。是真的!在灰色 的海面上,他父亲的双桅帆船正徐徐驶进码头
后又跑出了家门。 (16)这时,几乎每一家都已经点亮了蜡烛。在平安夜,一盏烛光意味着一个陌生人会受 到欢迎,无论他要求什么,都会得到满足。科林加快脚步,飞奔到第一间亮着烛光的房子前。 (17)“你可以从你的煤油灯里分给我半杯煤油吗?”他问。科林去了每一间有烛光从窗口 透出的房子。 (18)在一小时内,他讨到了两桶煤油。他费力地把两桶煤油提到了灯塔门前,然后又使劲 地敲门。(19)看到煤油,达非先生非常惊讶,但是他摇着头说道:“这点煤油最多能让灯塔 的灯燃烧一个 小时。” (20)“我会带跟多煤油来,时间还早呢!”话没说完,科林又向山下飞奔。 (21)三个多小时后,科林已经收集了五桶煤油。在他往山上运送第六桶煤油的时候, 灯塔上突然亮起了火光。火光迅速在整个山谷扩散开来。同时,它向大海的黑暗心脏处延伸, 仿佛在召唤者迷航的人回家。达非先生重新点亮了灯塔上的灯! (22)科林回到家时已经很晚了。他母亲从火炉旁的椅子上跳起来:“科林,你去哪里 了?你没吃晚饭。也没点亮你的蜡烛!” (23)“哦,妈妈。我已经点亮了一根蜡烛,并且是一根大蜡烛!这是一个秘密,我还不 能告诉你。但它的确是一根很大的蜡烛。” (24)那晚,科林睡得很香,梦里有蜡烛亮着。突然,一声惊叫吵醒了他。“船!船回来 了!” (25)然后,科林听到了:“灯光!他们说是灯光,灯塔上的灯光。他们其实只在十英里 外,船在迷雾中迷失了方向。灯塔上的灯光让他们找到了回家的方向!” (26)曙光从窗口射进来。科林蹿到窗口,他的母亲和邻居正冲向码头。是真的!在灰色 的海面上,他父亲的双桅帆船正徐徐驶进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