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类填写 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 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 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 (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單/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凌,而那些春 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 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毎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 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扩充)。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 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酲,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 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 “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夭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 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 ”,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 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肆虐凋凌B.集结昼夜兼程 C.版图稚嫩D.嫣然抱憾退出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席卷系扩展B.笼罩停扩展 C.席卷停扩充D.笼罩系扩充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逢草逢花报发生只恨春归我未归B.万柄莲香一枕山只恨春归我未归
绝密★启用前 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类填写 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 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 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 I 卷(共 36 分)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凌..,而那些春 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 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 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扩充)。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 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 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 “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 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 ”,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 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 ....,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肆虐 凋凌 B.集结 昼夜兼程 C.版图 稚嫩 D.嫣然 抱憾退出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席卷 系 扩展 B.笼罩 停 扩展 C.席卷 停 扩充 D.笼罩 系 扩充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逢草逢花报发生 只恨春归我未归 B.万柄莲香一枕山 只恨春归我未归
C.逢草逢花报发生似开未开最有情D.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 【答案】 2.A 3.C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凋凌”应为“凋零”,泛指花的凋谢,零落。后也用来比喻人的死伤离 散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査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延续了2015和2016年高考题型, 让考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完成字形的辨析。与2016年不同的是,2017年去掉了字音 的考查,并且题干由“正确的一项是”变为“有错……的一项是”,难度有所降低。所 选词语有两字词、四字词,指向明确。字形设误点“凌”与“零”是同音字,对于这类 情况,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记忆:①字形辨识法,②语义辨识法,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 础上去掌握字形,不容易出错:③结构分析法,做到“字不离词”;④语境辨识法,借 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 2.试题分析:席卷:①形容卷东西像卷席子一样,②迅速有力地掠过。笼罩:广泛覆盖的样子。文段中说 的是“寒流”,用“席卷”怡当。扩展:向外伸展。扩充:扩大充实,使增多。文段中指“版图”,用 “扩展”恰当。“系”有“拴”的意思,文段中说“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用“系”更为生动形象。 故答案应为A。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考査近义词辨析的能力。采用的是语段阅读式填空,题型延续了2015年 和2016年山东卷题型,指向明确,所选词语皆为动词,难度适中。解答这类题目既要 注意语境的限制,又要注意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 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 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 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本题中第一个括号中的词语在选择时需要考 虑搭配对象,此句的主语是“西伯利亚的寒流”,所以此处只能选“席卷”:第二个括号 中的词语选择时需要考虑语境,文段中说“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在雷州半岛上”, 似乎用“系”用“停”皆可,但若选“停”,则“海南岛”与“雷州半岛”应为一体, 不够准确,而用“系”则不仅符合实际而且更为生动形象。“扩充”与“扩展”词义侧 重点不同,适用对象也不同,文段中指“版图”,用“扩展”恰当,故选C。 3.试题分析:第一个空的上文说的是春天刚刚来到的景象,所给出的诗句上句是“东风好 作阳和使”,“东风”也就是春风,同样表明文中写的是初春景象,“万柄莲香一枕山
C.逢草逢花报发生 似开未开最有情 D.万柄莲香一枕山 似开未开最有情 【答案】 1.A 2.A 3.C 【解析】 1.试题分析:A 项“凋凌”应为“凋零”,泛指花的凋谢,零落。后也用来比喻人的死伤离 散。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延续了 2015 和 2016 年高考题型, 让考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完成字形的辨析。与 2016 年不同的是,2017 年去掉了字音 的考查,并且题干由“正确的一项是”变为“有错……的一项是”,难度有所降低。所 选词语有两字词、四字词,指向明确。字形设误点“凌”与“零”是同音字,对于这类 情况,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记忆:①字形辨识法,②语义辨识法,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 础上去掌握字形,不容易出错;③结构分析法,做到“字不离词”;④ 语境辨识法,借 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采用的是语段阅读式填空,题型延续了 2015 年 和 2016 年山东卷题型,指向明确,所选词语皆为动词,难度适中。解答这类题目既要 注意语境的限制,又要注意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 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 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 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本题中第一个括号中的词语在选择时需要考 虑搭配对象,此句的主语是“西伯利亚的寒流”,所以此处只能选“席卷”;第二个括号 中的词语选择时需要考虑语境,文段中说“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在雷州半岛上”, 似乎用“系”用“停”皆可,但若选“停”,则“海南岛”与“雷州半岛”应为一体, 不够准确,而用“系”则不仅符合实际而且更为生动形象。“扩充”与“扩展”词义侧 重点不同,适用对象也不同,文段中指“版图”,用“扩展”恰当,故选 C。 3.试题分析:第一个空的上文说的是春天刚刚来到的景象,所给出的诗句上句是“东风好 作阳和使”,“东风”也就是春风,同样表明文中写的是初春景象,“万柄莲香一枕山
写的是盛夏景象,所以应选用“逢草逢花报发生”。第二个空所给出的诗句上句是“桃 花嫣然出篱笑”,“笑”写出了桃花刚要绽开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样子,陈述对象是“桃花”, 用“似开未开最有情”恰当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是一道新题型,将对诗句的理解渗透到文段阅读和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 查中,重点突出对语言表达连贯准确能力的考查。解答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所给文段,明 确语境要求,同时分析所给诗句的含义,从前后话题的一致性,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内 容前后的照应性,句式结构的一致性,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的 合理性,意境的谐调性等几个角度去思考就可以。第一个空可根据内容前后的照应性 选出写春天的诗句,第二个空则可根据陈述对象的一致性,选出答案。“东风好作阳和 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出自唐代诗人钱起的《春郊》,意思是东风是最称职的报春使者, 逢着花草都催促它们发芽萌生。“万柄莲香一枕山”出自宋代韩琦的《北塘避暑》,写的 是盛夏时节,莲花盛开的景象。“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出自宋代诗人汪 藻的《春日》,写篱笆外将开未开的桃花探头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只恨春归 我未归”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其二)》,写的是春末景 象,表达的是思归之情。另外,如果考生备考中对所考查到的诗句有所积累,则此题就 完全变成了诗句填空题,难度也就大大降低。这也提醒考生要加强对古诗文的阅读和积 累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她知人善任,派不同队员参加不同比赛,充分发 挥她们各自的优势。她眼光长远,在培养年轻球员,尤其是夭才型球員时,不揠苗助长。赛 场上,她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带领队员们屡创佳绩。2016年,中国女排勇夺里约奧运会 冠军,不言而喻地证明了郎平执教水平的高超。 A.知人善任B.揠苗助长C.运筹帷幄D.不言而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不能用来做“证明”的状 语。知人善任: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使用 正确。揠苗助长: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 把事情弄糟。使用正确。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 为筹划、指挥。使用正确。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这一考点是山东卷必考考点,今年题型有所变 化,由传统的四选一形式改为语段阅读形式,而且由原来的“选出正确的一项”变为“选
写的是盛夏景象,所以应选用“逢草逢花报发生”。第二个空所给出的诗句上句是“桃 花嫣然出篱笑”,“笑”写出了桃花刚要绽开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样子,陈述对象是“桃花”, 用“似开未开最有情”恰当。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本题是一道新题型,将对诗句的理解渗透到文段阅读和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 查中,重点突出对语言表达连贯准确能力的考查。解答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所给文段,明 确语境要求,同时分析所给诗句的含义,从前后话题的一致性,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内 容前后的照应性,句式结构的一致性,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的 合理性,意境的谐调性等几个角度去思考就可以。第一个空可根据内容前后的照应性, 选出写春天的诗句,第二个空则可根据陈述对象的一致性,选出答案。“东风好作阳和 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出自唐代诗人钱起的《春郊》,意思是东风是最称职的报春使者, 逢着花草都催促它们发芽萌生。“万柄莲香一枕山”出自宋代韩琦的《北塘避暑》,写的 是盛夏时节,莲花盛开的景象。“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出自宋代诗人汪 藻的《春日》,写篱笆外将开未开的桃花探头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只恨春归 我未归”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其二)》,写的是春末景 象,表达的是思归之情。另外,如果考生备考中对所考查到的诗句有所积累,则此题就 完全变成了诗句填空题,难度也就大大降低。这也提醒考生要加强对古诗文的阅读和积 累。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13 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她知人善任 ,派不同队员参加不同比赛,充分发 挥她们各自的优势。她眼光长远,在培养年轻球员,尤其是天才型球员时,不揠苗助长。赛 场上,她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带领队员们屡创佳绩。2016 年,中国女排勇夺里约奥运会 冠军,不言而喻地证明了郎平执教水平的高超。 A.知人善任 B.揠苗助长 C.运筹帷幄 D.不言而喻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这一考点是山东卷必考考点,今年题型有所变 化,由传统的四选一形式改为语段阅读形式,而且由原来的“选出正确的一项”变为“选
出错误的一项”,难度较低。从历年高考来看,成语类试题测试重点有:一感情色彩的 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 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 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本题所考查的四个成语都是学习生活中常 见常用易错成语,其中“不言而喻”与“证明”连用出现了逻辑错误 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依托海量的普査成果,我国建成了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 容组成的地理国情数据库 B.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昨天在新建的专属剧场首演,该剧以全新的观演模式带 领观众进行了一次“古今穿越”。 C.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 研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骑自行车健身时,因为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使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所以 减肥、塑身效果都比较明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句式杂糅, 可 改 为 包 括 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的”,或改为“由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 内容组成的”。C项,“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搭配不当,去掉“的”;“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 飞机的研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份残缺,应改为“标志看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能力已达到国 际先进水平”。D项,成分残缺或赘余,“因为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使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 缺少主语,可去掉“在……中”,改为“因为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使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或去 掉“使”,改为“因为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考査辨析病句的能力,采用的是山东高考一贯使用的独立辨析形式,属于 传统题型,指向明确,难度适中,考点比较全面。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 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 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 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 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 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本题A项 将“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和“由重要地理国情要素、 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糅合到一起,设置了句式杂糅类语病:C项“标志
出错误的一项”,难度较低。从历年高考来看,成语类试题测试重点有:一感情色彩的 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 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 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本题所考查的四个成语都是学习生活中常 见常用易错成语,其中“不言而喻”与“证明”连用出现了逻辑错误。 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依托海量的普查成果,我国建成了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 容组成的地理国情数据库。 B.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昨天在新建的专属剧场首演,该剧以全新的观演模式带 领观众进行了一次“古今穿越”。 C.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 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 研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骑自行车健身时,因为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使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所以 减肥、塑身效果都比较明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 项,“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句式杂糅, 可 改 为 “ 包 括 重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采用的是山东高考一贯使用的独立辨析形式,属于 传统题型,指向明确,难度适中,考点比较全面。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 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 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 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 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 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本题 A 项 将“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和“由重要地理国情要素、 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糅合到一起,设置了句式杂糅类语病;C 项“标志
的主语应是“C919试飞成功”,而不是“试飞成功”,故此处属于搭配不当,“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的主语应是“能力”之类,句中缺失,所以此处属于成分残缺,应补出:D 项“因为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使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同时使用了“在……中” 和“使”,造成了句子缺少主语,所以此选项既可以看成是成分赘余类语病,也可以看 作是成分残缺类语病。 、(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6-8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夭地万物 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 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 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 庄子看见鱼儿“岀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岀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 在岀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 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 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 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 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学形态的劂是徳囯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 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 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 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 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 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 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 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 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 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
的主语应是“C919 试飞成功”,而不是“试飞成功”,故此处属于搭配不当,“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的主语应是“能力”之类,句中缺失,所以此处属于成分残缺,应补出;D 项“因为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使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同时使用了“在……中” 和“使”,造成了句子缺少主语,所以此选项既可以看成是成分赘余类语病,也可以看 作是成分残缺类语病。 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 6-8 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 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 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 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 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 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 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 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 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 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 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 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 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 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 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 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 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 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 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