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散曲二首 马致远散曲二首 首 马致远戴曲二首
马致远散曲二首
知晓作者 马致远(约12501321),名不详,字致远,号东篱。 元宪宗、元世祖时期,有建功立业的抱负,曾奔走 求仕。成宗时期参加“元贞书会”,与艺人为伍进 行戏剧活动。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后退隐。 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贾仲明[凌波仙吊曲说 “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 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马致 远作杂剧15种,今存7种。散曲有小令115,套数16, 残套7。在整个元代,他是个多产作家,其散曲声誉 极高。朱权《太和正音谱》说其曲“不可与凡鸟共 语,宜列群英之上”,被推为元曲家第一
• 马致远(约1250—1321),名不详,字致远,号东篱。 元宪宗、元世祖时期,有建功立业的抱负,曾奔走 求仕。成宗时期参加“元贞书会”,与艺人为伍进 行戏剧活动。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后退隐。 • 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贾仲明[凌波仙]吊曲说: “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 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马致 远作杂剧15种,今存7种。散曲有小令115,套数16, 残套7。在整个元代,他是个多产作家,其散曲声誉 极高。朱权《太和正音谱》说其曲“不可与凡鸟共 语,宜列群英之上”,被推为元曲家第一
潇湘八景 马致远以“潇湘八景”为题写了八首小令, 题目分别为:山市晴岚、远浦帆归、平沙 落雁、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 江天暮雪、洞庭秋月。 《山市晴岚》一曲所写的是山村傍晚的美 丽风光:雨过天晴,山村映照在落日余晖 中;晚霞作衬,雾气轻飚,四周群山像锦 绣屏风般的迷人;眼前的草店与村落,与 其他景象连成一体,构成一幅和谐清新、 恬静秀丽的“山市晴岚”图
• 马致远以“潇湘八景”为题写了八首小令, 题目分别为:山市晴岚、远浦帆归、平沙 落雁、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 江天暮雪、洞庭秋月。 • 《山市晴岚》一曲所写的是山村傍晚的美 丽风光:雨过天晴,山村映照在落日余晖 中;晚霞作衬,雾气轻飚,四周群山像锦 绣屏风般的迷人;眼前的草店与村落,与 其他景象连成一体,构成一幅和谐清新、 恬静秀丽的“山市晴岚”图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兩收天。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花村外,草店西”:开句切人题目中的“山市” “花村”指山花烂漫的山村。“草店”指山野小店 (即“市”的象征)。其中的“外”和“西”,把视 野放宽,不只是写“花村”和“草店”本身,而是 写更宽阔的自然风光
【双调】寿阳曲 山市晴岚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 “花村外,草店西”:开句切人题目中的“山市”。 “花村”指山花烂漫的山村。“草店”指山野小店 (即“市”的象征)。其中的“外”和“西”,把视 野放宽,不只是写“花村”和“草店”本身,而是 写更宽阔的自然风光。 •
·“晚霞明雨收天霁”:“晚霞明”写山市上空景 象 片清新通明,霞光万丈。“雨收天霁”紧 扣题目“晴”字,写出明丽的晚霞并非一般之明丽, 而是雨过天晴后的通明透丽。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紧接着“晚霞”,更具体 地写出夕阳与山的一竿之距。 “锦屏风又添铺翠”:山与雾气(晴岚连成一片, 使“锦屏风”般的“四围山色”铺翠添碧,更加鲜 艳迷人。 此曲用简练的笔墨,描绘一幅色彩绚丽、景色秀美、充满 生机的山间暮景,表现了曲家恬淡平和、向往宁静的心态。 (主旨)
• “晚霞明雨收天霁”:“晚霞明”写山市上空景 象——一片清新通明,霞光万丈。“雨收天霁”紧 扣题目“晴”字,写出明丽的晚霞并非一般之明丽, 而是雨过天晴后的通明透丽。 •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紧接着“晚霞”,更具体 地写出夕阳与山的一竿之距。 • “锦屏风又添铺翠”:山与雾气(晴岚)连成一片, 使“锦屏风”般的“四围山色”铺翠添碧,更加鲜 艳迷人。 此曲用简练的笔墨,描绘一幅色彩绚丽、景色秀美、充满 生机的山间暮景,表现了曲家恬淡平和、向往宁静的心态。 (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