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宋词 17爱国词四首
漫步宋词 17 爱国词四首
鹧鸪天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赵鼎(10851147),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 建康上元作 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与李光、李纲、胡铨合称 一赵鼎二 南宋四名臣”。赵主要从政,也能词。有《得全 客路那知岁序移,居士词》清末王鹏运把他和李光等四人的词合编 忽惊春到小桃枝 为《南宋四名臣词集》°《四库全书总目(忠正德 天涯海角悲凉地 文集)提要》说他“屹然重望,气节学术,彪炳史 怎书,本不以词藻争短长,而出其绪馀,无忝作者” 记得当年全盛时。今存词45首。早期所写多为闲情绮语,南渡后所作 多家国乡关之思。 花弄影,月流辉, 靖康之变,汴京沦陷,宋徽宗、钦宗被金人 水精宫殿五云飞 俘虏,北宋王朝宣告灭亡。赵构被拥立为帝,重新 分明一觉华胥梦, 建立政权,是为南宋。宋高宗赵构渡江初期,驻跸 建康(今南京)。作者随驾到达建康,此词大概是作 回首东风泪满衣 °于到建康不久的当年元宵节。 结合注释阅读作品,理解其艺术手法及全词主旨
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 赵 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 忽惊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凉地, 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 水精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 回首东风泪满衣。 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赵鼎(1085—1147),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 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与李光、李纲、胡铨合称 “南宋四名臣”。赵主要从政,也能词。有《得全 居士词》。清末王鹏运把他和李光等四人的词合编 为《南宋四名臣词集》。《四库全书总目(忠正德 文集)提要》说他“屹然重望,气节学术,彪炳史 书,本不以词藻争短长,而出其绪馀,无忝作者”。 今存词45首。早期所写多为闲情绮语,南渡后所作, 多家国乡关之思。 靖康之变,汴京沦陷,宋徽宗、钦宗被金人 俘虏,北宋王朝宣告灭亡。赵构被拥立为帝,重新 建立政权,是为南宋。宋高宗赵构渡江初期,驻跸 建康(今南京)。作者随驾到达建康,此词大概是作 于到建康不久的当年元宵节。 结合注释阅读作品,理解其艺术手法及全词主旨
鹧鸪天 开头两句,点明身在客地,不觉时序推移之 快,原来春天已经来到了。“春到小桃枝”是上 建康上元作 元到来的表征。用轻灵之笔写深沉的感慨。 赵鼎 “天涯海角悲凉地”,补足“客路”二字含义。 客路那知岁序移,所谓天涯,主要的不是指地域遥远,而是指漂泊他 乡异地。这时的建康,一方面是南宋驻有重兵,准 忽惊春到小桃枝/备抵抗金侵略者;另一方面,又聚集了许多从北方 天涯海角悲凉地1逃难过来的流离失所者,真是一个“悲凉地”。 记得当年全盛时 在这样的情势下过上元,只能令人心酸。词人 自然回忆起靖康之变以前“全盛时”的上元。 花弄影,月流辉, 水精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 回首东风泪满衣
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 赵 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 忽惊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凉地, 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 水精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 回首东风泪满衣。 开头两句,点明身在客地,不觉时序推移之 快,原来春天已经来到了。“春到小桃枝”是上 元到来的表征。用轻灵之笔写深沉的感慨。 “天涯海角悲凉地”,补足“客路”二字含义。 所谓天涯,主要的不是指地域遥远,而是指漂泊他 乡异地。这时的建康,一方面是南宋驻有重兵,准 备抵抗金侵略者;另一方面,又聚集了许多从北方 逃难过来的流离失所者,真是一个“悲凉地”。 在这样的情势下过上元,只能令人心酸。词人 自然回忆起靖康之变以前“全盛时”的上元
这就是变乱之前“全盛时”上元的情形。“花弄 影,月流辉’、是乐景。“弄”、“流”二字很能传 “花影”、“月辉”之神,升平的氛围已呈现出来了。 “水精宫殿五云飞。”笔墨侧重对皇宫中的太平祥和 气氛的渲染。 花弄影,月流辉 水精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是联结全篇的关键, 分明一觉华胥梦, 有人指出,是这首词的“词眼”。从幻梦中 醒来,再回头看眼下的惨痛现实,黍离之悲 回首东风泪满衣 涌上心头,禁不住“东风泪满衣”了。赤诚 的爱国情怀,满注于字里行间
这就是变乱之前“全盛时”上元的情形。“花弄 影,月流辉’、是乐景。“弄”、“流”二字很能传 “花影”、“月辉”之神,升平的氛围已呈现出来了。 “水精宫殿五云飞。”笔墨侧重对皇宫中的太平祥和 气氛的渲染。 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 赵 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 忽惊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凉地, 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 水精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 回首东风泪满衣。 “分明一觉华胥梦”是联结全篇的关键, 有人指出,是这首词的“词眼”。从幻梦中 醒来,再回头看眼下的惨痛现实,黍离之悲 涌上心头,禁不住“东风泪满衣”了。赤诚 的爱国情怀,满注于字里行间
鹧鸪天 小结全词 建康上元作1、此词通过今昔元宵的对比,抒发了强 赵鼎 烈的黍离(国破家亡)之悲。(主旨) 客路那知岁序移, 忽惊春到小桃枝。2、本词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天涯海角 悲凉地”的上元作为描写的基点,通过 天涯海角悲凉地, 记得当年全盛时”转入对“全盛时” 记得当年全盛时。的上元情景的回忆。再由“分明一觉华 胥梦”回到“悲凉地”来,以“东风” 照应“春到小桃枝”,用“泪满衣”的 花弄影,月流辉,抒情语作结。可见客愁之重,羁旅之深。 水精宫殿五云飞。回忆“全盛时”的欢乐情景,有力地表 现了当前所面对的“悲凉地”的悲伤。 分明一觉华胥梦,抒发了作者灼热的爱国情感。 回首东风泪满衣
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 赵 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 忽惊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凉地, 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 水精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 回首东风泪满衣。 1、此词通过今昔元宵的对比,抒发了强 烈的黍离(国破家亡)之悲。(主旨) 2、本词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天涯海角 悲凉地”的上元作为描写的基点,通过 “记得当年全盛时”转入对“全盛时” 的上元情景的回忆。再由“分明一觉华 胥梦”回到“悲凉地”来,以“东风” 照应“春到小桃枝”,用“泪满衣”的 抒情语作结。可见客愁之重,羁旅之深。 回忆“全盛时”的欢乐情景,有力地表 现了当前所面对的“悲凉地”的悲伤。 抒发了作者灼热的爱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