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学重点:矩估计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置信区间 教学难点:估计量的有效性、一致性评选标准 4.教学建议:在实际问愿中,当所研究的总体分布类型己知,但分布中含有一个或多个未知参数 时,如何根据样本来估计未知参数,这就是参数估计问题。与其他总体相比,正态总体参数的置 信区间是最完善的,应用也最广泛。在构造正态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的过程中,1分布、X分布、 F分布以及标准正态分布N(O,)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正态分布具有对称性,利用双侧分位数来 计算未知参数的置信度为1-:的置信区间,其区间长度在所有这类区间中是最短的, 第九章假设检验 1.基本内容: 9.1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9.2单个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 9,3两个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 9.4总体分布X检验法 2.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了解假设检验可能产生的两类 错误。 2、了解单个及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 3、了解假设的X检验法 3.教学重点: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教学难点:总体分布的X检验法 4.教学建议:我们要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以及运用适当的统计量,对提出的假设作出接受或拒 绝的决策,假设检验是作出这一决策的过程.参数假设检验针对总体分布函数中的未知参数提 出的假设进行检验,非参数假设检验针对总体分布函数形式或类型的假设进行检验。 所有单参数假设检验的内容也适用于多参数与非参数假设检验问题,对多参数假设检验问 题,要寻求一个包含所有待检验参数的检验统计量,使之服从一个已知的确定分布,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总学 备注 讲课 其他 第一章 6 第一 6
28 3.教学重点:矩估计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置信区间 教学难点:估计量的有效性、一致性评选标准 4.教学建议:在实际问题中, 当所研究的总体分布类型已知, 但分布中含有一个或多个未知参数 时, 如何根据样本来估计未知参数,这就是参数估计问题. 与其他总体相比, 正态总体参数的置 信区间是最完善的,应用也最广泛。在构造正态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的过程中,t 分布、 2 分布、 F 分布以及标准正态分布 N(0,1) 扮演了重要角色. 由于正态分布具有对称性, 利用双侧分位数来 计算未知参数的置信度为 1 的置信区间, 其区间长度在所有这类区间中是最短的. 第九章 假设检验 1.基本内容: 9.1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9.2 单个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 9.3 两个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 9.4 总体分布 2 检验法. 2.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了解假设检验可能产生的两类 错误。 2、了解单个及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 3、了解假设的 2 检验法. 3.教学重点: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 教学难点:总体分布的 2 检验法. 4.教学建议:我们要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以及运用适当的统计量, 对提出的假设作出接受或拒 绝的决策, 假设检验是作出这一决策的过程. 参数假设检验针对总体分布函数中的未知参数提 出的假设进行检验, 非参数假设检验针对总体分布函数形式或类型的假设进行检验。 所有单参数假设检验的内容也适用于多参数与非参数假设检验问题, 对多参数假设检验问 题, 要寻求一个包含所有待检验参数的检验统计量, 使之服从一个已知的确定分布。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序 号 教学内容 总学 时 其 中 备 注 讲课 习题课 其他 1 第一章 6 4 2 2 第二章 6 4 2
第三章 4 第四章 第五罩 茧六音 第七章 8 第八章 9 第九章 6 10 总复习 2 0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无 六、实验/实践内容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配合课堂教学内容,每章安排一次习题课,第四章、第五章安排 次习题课,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安排一次习题课。 七、考核方式: 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课程考试大纲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旦大学出版社,廖茂新,廖基定主编,2011年8月。 2、主要参考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盛骤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 《哈尔滨理工大学数学学习指导·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哈尔滨理工大学数学系编写。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由哈尔滨理工大学赵辉副教授主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2000年1 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哈尔滨工业大学曹彬等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九、教改说明及其他:无 执笔人:刘邵容系室审核人:王恒太
29 3 第三章 8 6 2 4 第四章 4 4 0 5 第五章 6 4 2 6 第六章 2 2 0 7 第七章 4 4 0 8 第八章 4 4 0 9 第九章 6 4 2 10 总复习 2 0 2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无 六、实验/实践内容: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配合课堂教学内容,每章安排一次习题课,第四章、第五章安排一 次习题课,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安排一次习题课。 七、考核方式: 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B》课程考试大纲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旦大学出版社,廖茂新,廖基定主编,2011 年 8 月。 2、主要参考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 盛骤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年 8 月。 《哈尔滨理工大学数学学习指导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哈尔滨理工大学数学系编写。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由哈尔滨理工大学赵辉副教授主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2000 年 1 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哈尔滨工业大学 曹彬等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九、教改说明及其他:无 执笔人:刘邵容 系室审核人:王恒太
《管理学A》课程教学大纲 Management 课程编号:131503019 学时:48学时 学分:3分 适用对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管理学课程可以支撑能力要求第1、2、4条的达成以及素质要求第2、3条的达成。该课程 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为经济管理专业后续的多 门课程奠定基础。本课程要求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并 具各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与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素质要求:素质要求1,3-①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 法:二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 效实现的方法,对管理职能和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三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的 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管理问 题的能力,也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能够知道“管理“的过程,而且能够弄清“管的逻辑:四是开启学生 思维并使之追求管理智慧,使学生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 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和理解以下的基本内容:一是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 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二是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 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三是紧密联系实际,学 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管理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 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时,要求学生一婴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作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力争弄懂弄通教材内容:二要认真完成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和案例分析,并积极就课堂讨论题目作 30
30 《管理学 A》课程教学大纲 Management 课程编号:131503019 学时:48 学时 学分:3 分 适用对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管理学课程可以支撑能力要求第 1、2、4 条的达成以及素质要求第 2、3 条的达成。该课程 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为经济管理专业后续的多 门课程奠定基础。本课程要求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并 具备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与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素质要求:素质要求 1,3-①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 法;二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 效实现的方法,对管理职能和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三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的 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管理问 题的能力,也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能够知道"管理"的过程,而且能够弄清"管的逻辑;四是开启学生 思维并使之追求管理智慧,使学生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 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和理解以下的基本内容:一是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 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二是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 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三是紧密联系实际,学 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管理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 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时,要求学生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作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力争弄懂弄通教材内容;二要认真完成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和案例分析,并积极就课堂讨论题目作
好准备:三是自发作些社会(机构或组织)管理调研,以为弄懂课程内容积累感性认识和锻炼自己 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 1.基本内容: ①组织 ②管理概念 ③管理者概念 2.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上述基本概念,理解从不同角度对管理者做什么的描述。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管理、管理者的理解 难点:从不同角度对管理者做什么的描述。 4教学建议: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第二章管理的昨天和今天 1.教学内容: ①古典管理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内容 ②行为科学理论历史背景和内容 ③管理科学理论的内容 ④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阶段 2.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管理的发展历史,理解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的观点及贡献。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的观点及贡献的理解。 难点:对管理发展脉络的理解。 4.教学建议: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三章组织文化与环境 1.教学内容: ①组织文化的涵义 ②组织文化的结构 31
31 好准备;三是自发作些社会(机构或组织)管理调研,以为弄懂课程内容积累感性认识和锻炼自己 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管理与组织导论 1.基本内容: ①组织 ②管理概念 ③管理者概念 2.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上述基本概念,理解从不同角度对管理者做什么的描述。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管理、管理者的理解 难点:从不同角度对管理者做什么的描述。 4.教学建议: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第二章 管理的昨天和今天 1.教学内容: ①古典管理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内容 ②行为科学理论历史背景和内容 ③管理科学理论的内容 ④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阶段 2.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管理的发展历史,理解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的观点及贡献。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对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的观点及贡献的理解。 难点:对管理发展脉络的理解。 4.教学建议: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三章 组织文化与环境 1.教学内容: ①组织文化的涵义 ②组织文化的结构
③组织文化的影响 ④环境 2.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环境概念,理解组织文化以及组织文化和环境对管理者的影响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环境和文化的理解 难点:环境和文化对管理者的影响。 4.教学建议: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第四章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1.教学内容: ①理解全球环境 ②组织如何走向全球化 ③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2.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三种全球观和全球环境,理解组织如何走向全球化和怎样在全球环境中进行管 理,了解选择人员担任全球性职务的过程。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组织走向全球化的过程 难点:全球环境对管理者的影响。 4.教学建议: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第五章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1.教学内容 一、企业社会责任 ①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 ②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管理 ③管理的绿色化 ④管理道德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社会责任的两种相反的观点,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和 内容,了解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管理,理解管理的绿色化及组织走向绿色的过程。了解五种道德 32
32 ③组织文化的影响 ④环境 2.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环境概念,理解组织文化以及组织文化和环境对管理者的影响。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对环境和文化的理解 难点:环境和文化对管理者的影响。 4.教学建议: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第四章 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1.教学内容: ①理解全球环境 ②组织如何走向全球化 ③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2.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三种全球观和全球环境,理解组织如何走向全球化和怎样在全球环境中进行管 理,了解选择人员担任全球性职务的过程。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组织走向全球化的过程 难点:全球环境对管理者的影响。 4.教学建议: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第五章 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1.教学内容: 一、企业社会责任 ①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 ②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管理 ③管理的绿色化 ④管理道德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社会责任的两种相反的观点,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和 内容,了解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管理,理解管理的绿色化及组织走向绿色的过程。了解五种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