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9-11b,俯视图画在主视图的上方(请参阅第2章其他分角中点的投影特性)。由此可见 这两种画法的主要区别是视图配置关系不同。和第一角画法一样,第三角画法也可以向六个 基本投影面投射而得到六个基本视图,其视图的配置关系以主视图为基准,如图912所示。 图913为按第三角绘制的垫块的视图。 必须注意第一角和第三角画法的看图习惯有所不同。为了区别第一和第三角投影所得的 图样,国际标准化组织(IS0)规定了相应的识别符号。第一角的识别符号见图914a,第三 角的识别符号见图9-14b。国家标准规定,采用第三角画法时,必须在图样中画出第三角画 法的识别符号:采用第一角画法,必要时也应画出其识别符号。 6) 图914 第一、三分角的识别符 9.2物体内形的表达——剖视图 9.2.1剖视的概念 1.剖视的形成物体上不可见部分的投影,在视图中是用虚线表示的(图93)。若物体 的内部结构较复杂,在视图中就会出现很多虚线,这些虚线往往与其他线条重叠在一起而影 响图形的清晰,不便于看图及标注尺寸,如图915所示底座的三视图。因此,国家标准规定 采用剖视图来表达物体的内部形状。 图915底座及其三视图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物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 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如图9-16a采用正平面作为剖切面,在底座的对 称平面处假想将它剖开,移去前面部分,使零件内部的孔、槽等结构显示出来,从而在主视 图上得到剖视图(图916b)。这样原来不可见的内部结物在剖视图上成为可见的部分,虑线 可以画成实线。由此可见,剖视图主要用于表达零件内部或被遮盖部分的结构。 2.剖视图的画法 (1)剖切平面位置的确定剖切平面一般应通过物体内部孔、槽等的对称面或轴线 216
216 图 9-11b,俯视图画在主视图的上方(请参阅第 2 章其他分角中点的投影特性)。由此可见, 这两种画法的主要区别是视图配置关系不同。和第一角画法一样,第三角画法也可以向六个 基本投影面投射而得到六个基本视图,其视图的配置关系以主视图为基准,如图 9-12 所示。 图 9-13 为按第三角绘制的垫块的视图。 必须注意第一角和第三角画法的看图习惯有所不同。为了区别第一和第三角投影所得的 图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了相应的识别符号。第一角的识别符号见图 9-14a,第三 角的识别符号见图 9-14b。国家标准规定,采用第三角画法时,必须在图样中画出第三角画 法的识别符号;采用第一角画法,必要时也应画出其识别符号。 9.2 物体内形的表达——剖视图 9.2.1 剖视的概念 1.剖视的形成 物体上不可见部分的投影,在视图中是用虚线表示的(图 9-3)。若物体 的内部结构较复杂,在视图中就会出现很多虚线,这些虚线往往与其他线条重叠在一起而影 响图形的清晰,不便于看图及标注尺寸,如图 9-15 所示底座的三视图。因此,国家标准规定 采用剖视图来表达物体的内部形状。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物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 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如图 9-16a 采用正平面作为剖切面,在底座的对 称平面处假想将它剖开,移去前面部分,使零件内部的孔、槽等结构显示出来,从而在主视 图上得到剖视图(图 9-16b)。这样原来不可见的内部结构在剖视图上成为可见的部分,虚线 可以画成实线。由此可见,剖视图主要用于表达零件内部或被遮盖部分的结构。 2.剖视图的画法 (1)剖切平面位置的确定 剖切平面一般应通过物体内部孔 、槽等的对称面或轴线, a) b) 图 9-14 第一、三分角的识别符号 图 9-15 底座及其三视图
且使其平行或垂直于某一投影面,以便使剖切后的孔、槽的投影反映实形。 ☑ 平 中h中 图916剖视图的形成 (2)画剖视图时应注意的问题 1)由于剖切是假想的,因此当零件的一个视图画成剖视图后,其他视图仍应完整地画出。 若在一个零件上作几次剖切时,每次剖切都应认为是对完整零件进行的,即与其他的剖切无 关。根据物体内部形状、结构表达的需要,可把几个视图同时画成剖视图,它们之间相互独 立,互不影响。 2)剖切平面一般应通过物体的对称面或通过内部的孔、槽等结构的轴线和对称中心线, 以便反映结构实形。剖切时,要避免产生不完整要素或不反映实形的截断面。 3)在剖视图中,零件后部的不可见轮廓线 —虚线一般省略不画,只有对尚未表达清楚 的结构,才用虚线画出。在没有剖开的其他视图(如图916b中的左视图及图9-22中的俯视 图)上,表达内外结构的虚线也按同样原则处理。 4)基本视图配置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剖视图,即剖视图既可按投影关系配置在与剖切符号 相对应的位置(如图9-20中的A一A剖视),必要时也允许配置在其他适当的位置(如图9-20 中的B一B剖视)。 5)画剖视图时,在剖切平面后面的可见轮廓线都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917a、b)。如 图917℃所示,初学时往往容易漏画这些线条,必须给予特别注意。 b) 图917不要漏画剖切平面后面的可见轮廓线 217
217 且使其平行或垂直于某一投影面,以便使剖切后的孔、槽的投影反映实形。 (2)画剖视图时应注意的问题 1)由于剖切是假想的,因此当零件的一个视图画成剖视图后,其他视图仍应完整地画出。 若在一个零件上作几次剖切时,每次剖切都应认为是对完整零件进行的,即与其他的剖切无 关。根据物体内部形状、结构表达的需要,可把几个视图同时画成剖视图,它们之间相互独 立,互不影响。 2) 剖切平面一般应通过物体的对称面或通过内部的孔、槽等结构的轴线和对称中心线, 以便反映结构实形。剖切时,要避免产生不完整要素或不反映实形的截断面。 3)在剖视图中,零件后部的不可见轮廓线——虚线一般省略不画,只有对尚未表达清楚 的结构,才用虚线画出。在没有剖开的其他视图(如图 9-16b 中的左视图及图 9-22 中的俯视 图)上,表达内外结构的虚线也按同样原则处理。 4)基本视图配置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剖视图,即剖视图既可按投影关系配置在与剖切符号 相对应的位置(如图 9-20 中的 A—A 剖视),必要时也允许配置在其他适当的位置(如图 9-20 中的 B—B 剖视)。 5)画剖视图时,在剖切平面后面的可见轮廓线都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 9-17a、b)。如 图 9-17c 所示,初学时往往容易漏画这些线条,必须给予特别注意。 a) b) 图 9-16 剖视图的形成 a) b) c) 图 9-17 不要漏画剖切平面后面的可见轮廓线 剖切平面 漏线
(3)剖面符号画法在剖视图中,剖切面与物体的接触部分,称为剖面区域(或断面) 在断面图形上要画上剖面符号。不需在剖面区域中表示材料的类别时,可采用通用剖面线表 示。通用剖面线用与图形的主要轮廓线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的相互平行的细实线回 出,如图9-16、图9-18。当剖面线与图形的主要轮廓线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平行时,该图形 的剖面线应画成60°或30°,其倾斜方向仍应与其他图形的剖面线方向一致。同一物体各剖 面区域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应一致。若需在剖面区域表示材料类别,应采用表91所示特定 的剖面符号表示。 图918通用剂面线画法 表9-1 部分特定的剖面符号(GB/T17453 -1998、GB/T4457.5-1984 金属材料/通配 线图绕阻元 田 混凝士 网 的整电板、变压和电抗等 l 钢筋混凝士 纵剖面 合器片清称宋整、侧定及爱园 园体材料 木材 横剂面 液体 基础周用的泥士 经丝名 胶合板(不分层数 画剖视图时,既可在某 一个视图上采用剖视,亦可根据需要同时在几个视图上采用剖视 它们之间是独立的,彼此不受量影响。如图9.19所示的定位块,其外形简单,而内部结构比较 复杂,因此在主视图上采用剖视以表示零件中间的横向孔及上部的槽等结构。该零件的其他 结构还需另外用两个剖切平面A及B来剖切(图9-19),在图9-20中相应画出A一A、B一B 剖视图。其中A一A剖视图放在左视图位置:B一B剖视图从投射方向看应该画在右视图位置, 但是为了合理地利用图纸,可将它布置在图上所示的位置 3,剖视图的标注 (1)一般应在剖视图的上方用字母标出剖视图的名称“×一×”。在相应的视图上用剖 切符号[线宽为(~1.5)d,长约5~10mm的粗实线、剖切线(点画线,也可省略不画)表 示剖切位置,其两端用箭头表示投射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如图920中的B一B视。 (2)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可省略箭头,如图920 218
218 (3)剖面符号画法 在剖视图中,剖切面与物体的接触部分,称为剖面区域(或断面), 在断面图形上要画上剖面符号。不需在剖面区域中表示材料的类别时,可采用通用剖面线表 示。通用剖面线用与图形的主要轮廓线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 45°的相互平行的细实线画 出,如图 9-16、图 9-18。当剖面线与图形的主要轮廓线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平行时,该图形 的剖面线应画成 60°或 30°,其倾斜方向仍应与其他图形的剖面线方向一致。同一物体各剖 面区域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应一致。若需在剖面区域表示材料类别,应采用表 9-1 所示特定 的剖面符号表示。 图 9-18 通用剖面线画法 表 9-1 部分特定的剖面符号(GB/T17453—1998、GB/T 4457.5—1984) 金属材料/普通砖 线圈绕阻元件 混凝土 非金属材料 (除普通砖外) 转子、电枢、变压器和电抗器等 的叠钢片 钢筋混凝土 木材 纵剖面 型砂、填砂、砂轮、陶瓷及硬质 合金刀片、粉末冶金 固体材料 横剖面 液 体 基础周围的泥土 玻 璃 及供 观 察 用的其它透 明材 料 胶合板(不分层数) 格网(筛网、过滤 网等) 画剖视图时,既可在某一个视图上采用剖视,亦可根据需要同时在几个视图上采用剖视, 它们之间是独立的,彼此不受影响。如图 9-19 所示的定位块,其外形简单,而内部结构比较 复杂,因此在主视图上采用剖视以表示零件中间的横向孔及上部的槽等结构。该零件的其他 结构还需另外用两个剖切平面 A 及 B 来剖切(图 9-19),在图 9-20 中相应画出 A—A、B—B 剖视图。其中 A—A 剖视图放在左视图位置;B—B 剖视图从投射方向看应该画在右视图位置, 但是为了合理地利用图纸,可将它布置在图上所示的位置。 3.剖视图的标注 (1)一般应在剖视图的上方用字母标出剖视图的名称“×—×”。在相应的视图上用剖 切符号[线宽为(l~1.5)d,长约 5~10mm 的粗实线]、剖切线(点画线,也可省略不画)表 示剖切位置,其两端用箭头表示投射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如图 9-20 中的 B—B 剖视。 (2)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可省略箭头,如图 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