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公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 文。(重点) 3.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重点) 4.明白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懂得只有付出劳动,才会有 收获的道理。(难点)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背诵课 文。(重点) 3.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重点) 4.明白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懂得只有付出劳动,才会有 收获的道理。(难点) 学习目标
资料宝袋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作 者是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 韩国人,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曾师 从苟子。他多次上书韩王,主张变法图强, 但都未被采纳。他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 国,受到秦王的重视,却被李斯等人进谗 言加以陷害,致使他惨死于狱中。《韩非 子》今存5篇,重要的有《孤愤》《五蠹 (dd)》《内储说》《外储说》《说林》 《说难》等。《韩非子》中的文章说理精 密,文笔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 中要害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作 者是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 韩国人,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曾师 从荀子。他多次上书韩王,主张变法图强, 但都未被采纳。他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 国,受到秦王的重视,却被李斯等人进谗 言加以陷害,致使他惨死于狱中。《韩非 子》今存55篇,重要的有《孤愤》《五蠹 (dù)》《内储说》《外储说》《说林》 《说难》等。《韩非子》中的文章说理精 密,文笔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 中要害
资料宝袋 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常带有讽刺或劝喻的性质,用假 寓言 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深 刻的道理或教训。寓言早在我国 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大多 是民间口头创作,如《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画 蛇添足》等
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常带有讽刺或劝喻的性质,用假 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深 刻的道理或教训。寓言早在我国 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大多 是民间口头创作,如《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画 蛇添足》等
字词乐园 我会认 song geng (宋)朝 (耕)田 (释)放 布(冀)
sòng gēng (宋)朝 (耕)田 shì jì (释)放 希(冀)
字词乐园 我会写 shou u zhu dai son 守株‖待‖兔宋(宋人) geng n 耕(耕地)做(触动)颈(头须 释(释放)其(其他)
shǒu zhū dài tù sòng 耕(耕地) gēng 守 株 待 兔 jǐng shì 触(触动) qí 释(释放) 其(其他) 宋(宋人) 颈(头颈) c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