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课教师:钱铁群 課程名称:体育与健康 课程代码:1000 第2讲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版权所有一 2002-2003第一学期
大学物理 (下) 第 0 周 第 1 次课 授课教师: 潘正权 钱铁群 体育与健康 100001 2
第四讲健身锻炼的医学监督 第一节体育卫生与保健 何谓体育卫生? 研究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自然、社会、生活等环境因 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一门学科。其目的就是制定并实施在锻炼中所必须遵循的各项 体育卫生要求和措施,从而帮助和指导人们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 个人卫生 个人卫生是指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创造和改善符合生理要求的学习 生活环境而采取的个人、集体和社会的一系列综合措施。 1、生活制度 2、饮食卫生 3、睡眠卫生 4、服装卫生 5、卫生习惯 、心理卫生 个人的健康不仅指他的身体方面,而且包括他的心理方面 心理卫生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康复及预 防:减轻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使人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活动 的健康水平。 如祖国医学的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致病 理卫生是根据心理的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措施,保护和增强心理健康,提高 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以预防身心疾病发生的学科。其目的是培养比较完整而健 康的人格素质,以及提高低制各种不良因素刺激影响的能力,使其精神状态平衡 能够适应社会,并能推动社会前进 三、运动环境卫生 运动环境包括进行体育活动的自然环境和运动场地建筑设备。 环境卫生对增进锻炼者的身体健康,提高体育锻炼效果,以及预防运动性伤病, 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
第四讲 健身锻炼的医学监督 第一节 体育卫生与保健 何谓体育卫生? 研究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自然、社会、生活等环境因 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一门学科。其目的就是制定并实施在锻炼中所必须遵循的各项 体育卫生要求和措施,从而帮助和指导人们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 一、个人卫生 个人卫生是指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创造和改善符合生理要求的学习, 生活环境而采取的个人、集体和社会的一系列综合措施。 1、生活制度 2、饮食卫生 3、睡眠卫生 4、服装卫生 5、卫生习惯 二、心理卫生 一个 人的健康不仅指他的身体方面,而且包括他的心理方面。 心理卫生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康复及预 防;减轻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使人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活动 的健康水平。 如祖国医学的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致病。 心理卫生是根据心理的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措施,保护和增强心理健康,提高 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以预防身心疾病发生的学科。其目的是培养比较完整而健 康的人格素质,以及提高低制各种不良因素刺激影响的能力,使其精神状态平衡, 能够适应社会,并能推动社会前进。 三、运动环境卫生 运动环境包括进行体育活动的自然环境和运动场地建筑设备。 环境卫生对增进锻炼者的身体健康,提高体育锻炼效果,以及预防运动性伤病, 具有重要意义。 1、自然环境
化学成份:SO2、NO、CO (1)空气 物理成份:湿度:50-70%为宜 温度:高温、低温 气流:气流速越大,对人的冷却作用越大 气压:高原训练 空气离子浓度:阴离子(负离子)具有净化 提高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速组织 氧化过程,消除疲劳,治疗某些疾病 (2)水 2、运动场地、馆、池的卫生要求 四、女性体育卫生 由于女性的解剖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征与男性有所不同,因此进行健身锻 炼时,除注意一般卫生要求外,还要注意女性的身心特点 (1)女性一般卫生要求 在进行锻炼时,总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和时间都应比男性应低一些。注意加强 腰背肌、腹肌、骨盆底肌的练习和加强上肢肌的练习 (2)经期卫生 可以参加一些适度的活动,避免用力过猛,腹压过大的练习:如憋气、静力性 练习、跑、跳练习。不应下水游泳或进冷水浴 五、游泳的一般卫生要求 (1)健康检查,如严重病患等。 (2)饭后或饥饿时不要下水。 (3)酒后或剧烈运动后不宜立即下水。 (4)入水前须做准备活动。 (5)在江河湖泊游泳时,应了解情况 (6)在低温水中游泳时间不要太长 (7)泳衣要合体,不透明为宜。 (8)如耳内进水,应及时排水
化学成份:SO2、NO、CO 物理成份: (1)空气 湿度: 50~70%为宜 温度:高温、低温 气流:气流速越大,对人的冷却作用越大 气压:高原训练 空气离子浓度:阴离子(负离子)具有净化 空气提高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速组织 氧化过程,消除疲劳,治疗某些疾病 (2)水 2、运动场地、馆、池的卫生要求 四、女性体育卫生 由于女性的解剖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征与男性有所不同,因此进行健身锻 炼时,除注意一般卫生要求外,还要注意女性的身心特点。 (1)女性一般卫生要求 在进行锻炼时,总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和时间都应比男性应低一些。注意加强 腰背肌、腹肌、骨盆底肌的练习和加强上肢肌的练习。 (2)经期卫生 可以参加一些适度的活动,避免用力过猛,腹压过大的练习:如憋气、静力性 练习、跑、跳练习。不应下水游泳或进冷水浴。 五、游泳的一般卫生要求 (1)健康检查,如严重病患等。 (2)饭后或饥饿时不要下水。 (3)酒后或剧烈运动后不宜立即下水。 (4)入水前须做准备活动。 (5)在江河湖泊游泳时,应了解情况。 (6)在低温水中游泳时间不要太长。 (7)泳衣要合体,不透明为宜。 (8)如耳内进水,应及时排水
第二节运动伤病的防治 体育运动时必须科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负荷的大小与锻炼的效果及疲劳 程度密切相关。 运动负荷 (一)何谓运动负荷 是指人体在运动练习过程中所达到的生理负荷量,它反映体育锻炼中身体的生 理变化。 (二)影响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 1、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通常用kgms表示,在具体运动项 目中,则运动强度表示则不同:如速度、负荷的重量,但最多的用是心率。 2、持续时间:是指一种练习或一节教学、训练课的持续时间。 在运动强度,密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持续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负荷的大小 3、运动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重复练习的次数或实际练习时间和全课总时间 之比它在运动负荷中反映了时间和数量的关系 简单地说:运动密度就是实际练习时间除以运动总时间,或两次练习时间的 间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密度越大 (三)测定运动负荷的方法 观察法:包括他人和自我观察两个方面 他人观察主要是细心察看外部表现:如面色、呼吸、排汗量、精神、动作准 确性,控制身体的能力,注意力集中程度等等。 2、测量法 是指使用仪器进行有关生理指标的测量:如血气分析仪、心电、肌电、脑电 图等等,但在一般运动和体育教学中,常用心率(即脉搏),来监控运动负荷的大 小,因为心率和摄氧量,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呈线性相关。这是心率作为生理指标 评价运动负荷的理论依据 用心率作为评价负荷的指标时,需先测得基础心率 (1)基础心率:即清晨起床前的心率,不受任何刺激时的心率。又称晨脉
第二节 运动伤病的防治 体育运动时必须科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负荷的大小与锻炼的效果及疲劳 程度密切相关。 一、运动负荷 (一)何谓运动负荷 是指人体在运动练习过程中所达到的生理负荷量,它反映体育锻炼中身体的生 理变化。 (二)影响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 1、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通常用kgm.s-1表示,在具体运动项 目中,则运动强度表示则不同:如速度、负荷的重量,但最多的用是心率。 2、持续时间:是指一种练习或一节教学、训练课的持续时间。 在运动强度,密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持续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负荷的大小。 3、运动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重复练习的次数或实际练习时间和全课总时间 之比.它在运动负荷中反映了时间和数量的关系。 简单地说:运动密度就是实际练习时间除以运动总时间,或两次练习时间的 间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密度越大。 (三)测定运动负荷的方法 1、观察法:包括他人和自我观察两个方面 他人观察主要是细心察看外部表现:如面色、呼吸、排汗量、精神、动作准 确性,控制身体的能力,注意力集中程度等等。 2、测量法 是指使用仪器进行有关生理指标的测量:如血气分析仪、心电、肌电、脑电 图等等,但在一般运动和体育教学中,常用心率(即脉搏),来监控运动负荷的大 小,因为心率和摄氧量,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呈线性相关。这是心率作为生理指标 评价运动负荷的理论依据。 用心率作为评价负荷的指标时,需先测得基础心率。 (1)基础心率:即清晨起床前的心率,不受任何刺激时的心率。又称晨脉
(2)运动时的心率:即运动后的即刻心率,通常认为心率达到180次/分为大 强度运动,达到150次/分为中等强度运动,120次/分为小强度运动。根据我国运 动实践,一般认为大学生体育活动强度可控制在120~160次/分之间 在进行耐力跑等长距离运动时,可用德国的克莱斯提出的耐力负荷适宜强度的 公式: 本人最高心率一安静心率 +安静心率=耐力负荷心率 注意的是:安静时心率与基础心率是不同的概念。 般成人可用170减去年龄数作为强度要求 (3)间歇心率:指运动练习之间间歇休息时的心率。如间歇训练法就是用脉搏 与强度配合作为一项指标,一般当心率恢复到120次/分就开始进行下一次练习 (4)恢复期心率;当运动结束之后,心率随之逐渐恢复到安静时状态,一般测 5~10分钟 脉搏测量方法:常用的测量部位是绕动脉和颈动脉测量的时间为:10秒或 15秒钟,再换算成1分钟 、疲劳 )概念与症状 人们从事体育锻炼,学习或工作持续到一定时间后,所出现的机体脏器功能的 减退或能力开始逐渐下降的现象叫做疲劳 症状:疲劳是一种身心的综合现象,常见的主观症状如下 困倦芝力、情绪低落、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低、昏睡等 (二)种类 生理性疲劳:表现为长时间从事体育运动后,效率逐渐降低,出现困倦劳累甚 至难于维持工作状态,称生理性疲劳 而生理性疲劳又根据疲劳程度分为短时性疲劳和长时性疲劳 短时性疲劳:进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或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后,出现的疲劳, 但只要经过一定时间休息后,疲劳完全消除 长时性疲劳:短时性疲劳尚未消除,又继续进行大强度的体力和脑力负荷,导 致疲劳积蓄和加剧,形成机体过度困乏,生理和心理活动下降的疲劳,这种疲劳经 过相当时间的休息,仍不能恢复正常,此时可能会引起机体器质性的损害。 心理性疲劳: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
(2)运动时的心率:即运动后的即刻心率,通常认为心率达到180次/分为大 强度运动,达到150次/分为中等强度运动,120次/分为小强度运动。根据我国运 动实践,一般认为大学生体育活动强度可控制在120~160次/分之间。 在进行耐力跑等长距离运动时,可用德国的克莱斯提出的耐力负荷适宜强度的 公式: 注意的是:安静时心率与基础心率是不同的概念。 一般成人可用170减去年龄数作为强度要求。 (3)间歇心率:指运动练习之间间歇休息时的心率。如间歇训练法就是用脉搏 与强度配合作为一项指标,一般当心率恢复到120次/分就开始进行下一次练习。 (4)恢复期心率;当运动结束之后,心率随之逐渐恢复到安静时状态,一般测 5~10分钟。 脉搏测量方法:常用的测量部位是绕动脉和颈动脉测量的时间为:10秒或 15秒钟,再换算成1分钟。 二、疲劳 (一)概念与症状 人们从事体育锻炼,学习或工作持续到一定时间后,所出现的机体脏器功能的 减退或能力开始逐渐下降的现象叫做疲劳。 症状:疲劳是一种身心的综合现象,常见的主观症状如下: 困倦芝力、情绪低落、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低、昏睡等。 (二)种类 生理性疲劳:表现为长时间从事体育运动后,效率逐渐降低,出现困倦劳累甚 至难于维持工作状态,称生理性疲劳。 而生理性疲劳又根据疲劳程度分为短时性疲劳和长时性疲劳。 短时性疲劳:进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或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后,出现的疲劳, 但只要经过一定时间休息后,疲劳完全消除。 长时性疲劳:短时性疲劳尚未消除,又继续进行大强度的体力和脑力负荷,导 致疲劳积蓄和加剧,形成机体过度困乏,生理和心理活动下降的疲劳,这种疲劳经 过相当时间的休息,仍不能恢复正常,此时可能会引起机体器质性的损害。 心理性疲劳: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 安静心率 耐力负荷心率 本人最高心率 安静心率 +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