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资源配置的说明 生产可能性边界图: 所谓资源配置,就是把资 QK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 源分配到各种可供选择的 A 外突出,表明在资 用途中,以生产出能够满Q 源稀缺条件下,机 足人们不同需要的不同物Q B会成本会递增。 品。有效地配置资源是经QK1 E萨国日正国 C 济学的最基本问题。为了 论述与说明这个问题,西OQw1Qw2Qw3 W 方经济学使用了两个重要 概念:生产可能性曲线和 机会成本。 (2)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或择一成本,是指为 (1)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多得到一单位的某种物品而 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充 分利用现有资源所能生产 不得不放弃的另一种物品的 的各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的 数量。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说 不同组合。 明机会成本。上例中增加K的数量 就要减少W的数量
6 3.资源配置的说明 所谓资源配置,就是把资 源分配到各种可供选择的 用途中,以生产出能够满 足人们不同需要的不同物 品。有效地配置资源是经 济学的最基本问题。为了 论述与说明这个问题,西 方经济学使用了两个重要 概念:生产可能性曲线和 机会成本。 (1)生产可能性曲线:是 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充 分利用现有资源所能生产 的各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的 不同组合。 生产可能性边界图: (2)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或择一成本,是指为 多得到一单位的某种物品而 不得不放弃的另一种物品的 数量。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说 明机会成本。上例中增加K的数量 就要减少W的数量。 A B C QK O QW QK1 QK2 QK3 QW1 QW2QW3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 外突出,表明在资 源稀缺条件下,机 会成本会递增
三、经济体系的功能和基本经济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表明,4,充分就业 对一个经济社会来说,首 5物价水平。 要的任务就是要充分利用6经济增长。 稀缺资源,按照社会经济 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 其中前三个问题是微观经济 商品组合进行生产。这就 学研究的问题,即资源配置 是合理有效地利用和配置题;后三个问题则是宏观 资源。因此,一个社会的 经济学要考察的问题,即是 经济系统通常应具备如下 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 功能或解决以下基本经济70年代后,西方社会又出现 问题 了失业和通货膨胀、能源危 1.生产什么。 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贫困化、城市膨胀等一些新 2.如何生产。 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扩展 3为谁生产。 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
7 三、经济体系的功能和基本经济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表明, 对一个经济社会来说,首 要的任务就是要充分利用 稀缺资源,按照社会经济 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 商品组合进行生产。这就 是合理有效地利用和配置 资源。因此,一个社会的 经济系统通常应具备如下 功能或解决以下基本经济 问题。 1.生产什么。 2.如何生产。 3.为谁生产。 4.充分就业。 5.物价水平。 6.经济增长。 其中前三个问题是微观经济 学研究的问题,即资源配置 问题;后三个问题则是宏观 经济学要考察的问题,即是 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 70年代后,西方社会又出现 了失业和通货膨胀、能源危 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贫困化、城市膨胀等一些新 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扩展了 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 2规范分析:即研究经济活 与规范分析方法 动“应该是什么”或社会经 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 1实证分析:即说明经济现的”。这种方法就是依照经 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济事物的社会价值判断,规 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范经济政策措施和经济行为 的”。这种方法首先要提出后果的是否可取性。当经济 对经济现象给予解释的理论,学的研究把因果分析与价值 然后用事实来验证理论,并判断结合在一起时,这种经 依据理论对未来作出预测。济学就叫作规范经济学。 当经济理论把自己局限于表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关 述经济活动的原因与结果以系:前者从“量”的角度分 及各经济变量的函数关系时,析;后者从“质”的方面考 “经济学是不精确的科癸,察。例如对经济增长问题的 分析
8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方法 与规范分析方法 1.实证分析:即说明经济现 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 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 的”。这种方法首先要提出 对经济现象给予解释的理论, 然后用事实来验证理论,并 依据理论对未来作出预测。 当经济理论把自己局限于表 述经济活动的原因与结果以 及各经济变量的函数关系时, 这种理论就称为实证经济学。 “经济学是不精确的科学”。 2.规范分析:即研究经济活 动“应该是什么”或社会经 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 的”。这种方法就是依照经 济事物的社会价值判断,规 范经济政策措施和经济行为 后果的是否可取性。当经济 学的研究把因果分析与价值 判断结合在一起时,这种经 济学就叫作规范经济学。 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关 系:前者从“量”的角度分 析;后者从“质”的方面考 察。例如对经济增长问题的 分析
均衡分析与过程分析 1.均衡与经济均衡 3.一般均衡 均衡:力学概念引入经济学 一般均衡分析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 经济均衡:经济体系中各 的价格和产量结构的一种分析方法 也称总均衡分析。即研究整个经济 种相互对立或相互联系的体系中各个市场、各种商品、每种 力量在变动中处于相对平 要素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条件 衡而不再变化的状态。或是态。 下,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的均衡状 经济体系内各有关变量的变动都 恰好相互抵消,没有引起经济变4过程分析 量发生 均衡分析不涉及均衡达到的过程情 变动的压力和力量的状态。 况,而过程分析正是论述调整变化 2.局部均衡 的实际过程。这种分析方法通常把 经济运动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 即指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 “期间”,以便考察有关经济变量 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或供 在相续继起的各个期间的变化情况 求所达到的均衡,是一个市场 故过程分析又称为“期间分析”或 种商品的均衡。 “序列分析
9 二、均衡分析与过程分析 1.均衡与经济均衡 均衡:力学概念引入经济学 经济均衡:经济体系中各 种相互对立或相互联系的 力量在变动中处于相对平 衡而不再变化的状态。或是 经济体系内各有关变量的变动都 恰好相互抵消,没有引起经济变 量发生 变动的压力和力量的状态。 2.局部均衡 即指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 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或供 求所达到的均衡,是一个市场一 种商品的均衡。 3.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分析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 的价格和产量结构的一种分析方法, 也称总均衡分析。即研究整个经济 体系中各个市场、各种商品、每种 要素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条件 下,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的均衡状 态。 4.过程分析 均衡分析不涉及均衡达到的过程情 况,而过程分析正是论述调整变化 的实际过程。这种分析方法通常把 经济运动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 “期间”,以便考察有关经济变量 在相续继起的各个期间的变化情况。 故过程分析又称为“期间分析”或 “序列分析”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1.静态分析 和终点,而不涉及转变期间和具体 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 变动过程本身的情况,实际上只是 以及有关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 对两种既定自变量和各自相应的因 态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完全抽变量的均衡值加以比较 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化的 3动态分析 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 考察某些经济事物的方法。静 动态分析是对经济事物变化的实际 过程进行分析。动态分析的根本特 态分析时通常假定资本数量 征是引入了时间因素,从时间序列 技术水平、人口规模、生产组 上对社会经济活动作时点分析和期 织和制度体制等因素固定不变。间分析、事前分析和事后分析,试 2.比较静态分析 图说明经济活动怎样从一种均衡状 比较静态不考虑经济变化过程 态到另一种均衡状态。动态分析着 中所包含的时间阻滞,而只考 重考察在静态分析中假定不变的因 察静止状态时假定不变的因素 素在时间过程中发生变化时,将会 发生变化后所引起的新的均衡。 怎样影响一个经济体系的运动。 比较一个经济变动过程的起点
10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1.静态分析 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 以及有关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 态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完全抽 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化的 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 考察某些经济事物的方法。静 态分析时通常假定资本数量、 技术水平、人口规模、生产组 织和制度体制等因素固定不变。 2.比较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不考虑经济变化过程 中所包含的时间阻滞,而只考 察静止状态时假定不变的因素 发生变化后所引起的新的均衡。 比较一个经济变动过程的起点 和终点,而不涉及转变期间和具体 变动过程本身的情况,实际上只是 对两种既定自变量和各自相应的因 变量的均衡值加以比较。 3.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是对经济事物变化的实际 过程进行分析。动态分析的根本特 征是引入了时间因素,从时间序列 上对社会经济活动作时点分析和期 间分析、事前分析和事后分析,试 图说明经济活动怎样从一种均衡状 态到另一种均衡状态。动态分析着 重考察在静态分析中假定不变的因 素在时间过程中发生变化时,将会 怎样影响一个经济体系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