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 昭通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解题作答,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在 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 共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瞥见(pie)畸形(j)缄默(jian)惟妙惟肖(xiao) B.吞噬(shi)玷污(zhan)肃穆(m)鳞次栉比(zhi) C.恬静(tian)干涸(he)逊色(xn)不省人事(xing) D.对峙(shi)绮丽(qi)罹难(1)烟波浩淼(mia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相提并论因地治宜鞠躬尽瘁 筹莫展 B.出谋划策变幻莫测走头无路融会贯通 C.成群结队责无旁贷无暇顾及脍灸人口 视同仁谈笑风生陈词滥调明眸善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成为一个自强不息民族的必 然选择。 B.只要你能身临其境为我想一想,你就会理解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C.公园里摆放着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D.这篇杂文虽然短小,但观点鲜明,力透纸背,鞭辟入里,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4.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 ②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③色素的配合, 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④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A.钴视野身段阴晦 B.冒视野身段阴暗 C.钻视野身材阴晦 .冒视线身段阴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只有我们和自然和睦相处,就能保护好我们人类地球的家园 B.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前提 C.自去年10月1日以来,安徽全省平均无降水日数超过190天左右,为1961年以来 最长时间。 D.日本地震对中国经济会有影响,但是影响不会太大
绝密★ 昭通市 2011 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 29 个小题,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解题作答,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在 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 1~7 小题,其中 1~6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7 小题 8 分, 共 20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瞥.见 (piē) 畸.形(jī) 缄.默(jiān) 惟妙惟肖.(xiāo) B.吞噬. (shì) 玷.污(zhān) 肃穆.(mù) 鳞次栉.比(zhì) C.恬.静 (tián) 干涸.(hé) 逊.色(xùn) 不省.人事(xǐng) D.对峙. (shì) 绮.丽(qǐ) 罹.难(lí) 烟波浩淼.(miǎo)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相提并论 因地治宜 鞠躬尽瘁 一筹莫展 B. 出谋划策 变幻莫测 走头无路 融会贯通 C. 成群结队 责无旁贷 无暇顾及 脍灸人口 D. 一视同仁 谈笑风生 陈词滥调 明眸善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A.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成为一个自强不息 ....民族的必 然选择。 B.只要你能身临其境 ....为我想一想,你就会理解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C.公园里摆放着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 ....,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D.这篇杂文虽然短小,但观点鲜明,力透纸背,鞭辟入里 ....,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4.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 。 ②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 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③色素的配合, 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④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 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A.钻 视野 身段 阴晦 B.冒 视野 身段 阴暗 C.钻 视野 身材 阴晦 D.冒 视线 身段 阴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只有我们和自然和睦相处,就能保护好我们人类地球的家园。 B.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前提。 C.自去年 10 月 1 日以来,安徽全省平均无降水日数超过 190 天左右,为 1961 年以来 最长时间。 D. 日本地震对中国经济会有影响,但是影响不会太大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蒲松龄,清代小说家。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B.格列佛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作品《格列佛游记》里的主人公,他热衷于航海,性格坚 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C.《春》《绿》《背影》都是朱自清所写的散文,前两篇情景交融,抒发的是对“春” 与“绿”的赞美之情:后一篇通过叙写父亲的背影,抒写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D.《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 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答案中有加字、漏字、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 ,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3)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4)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美壮丽、雄浑开阔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6)古代诗词中有不少抒发理想抱负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勉励即将分别的同学: 二、语文综合运用(10分) 8.初中三年,你在模仿、认识中吸收了丰富的文化营养:在理解、评价中增强了语文能力 请你参加“我心中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小结你三年的语文学习成果。 模仿 (1)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句话,形象地概括出你心中的语文。(2分) 语文是窥视心灵的窗口,语文是传承文化的载体, 认识 (2)下图是三枚鲁迅纪念邮票。最左边一枚是毛泽东对鲁迅先生的评价,其中有这样几 句:“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 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8 8人民 1国入民 请从下面几篇作品中选出最能体现鲁迅先生“最勇敢、最坚决”的一篇,写出其中 的一个情节(故事)来印证这一特点,并说明理由。(3分) 《社戏》《故乡》《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 作品 情节(故事): 理由 理解 (3)请仔细阅读下面几个片段,说说汤姆的性格特点。(2分) 汤姆把蛋糕分了,蓓姬吃得香极了,汤姆小口啃着他那一半。 时间一点点消磨过去,饥饿又来折磨这两个被困的孩子了。汤姆那一半儿蛋糕还剩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蒲松龄,清代小说家。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B.格列佛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作品《格列佛游记》里的主人公,他热衷于航海,性格坚 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C.《春》《绿》《背影》都是朱自清所写的散文,前两篇情景交融,抒发的是对“春” 与“绿”的赞美之情;后一篇通过叙写父亲的背影,抒写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D.《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 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 1 分,共 8 分。答案中有加字、漏字、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 ,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3)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4)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美壮丽、雄浑开阔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 。 (6)古代诗词中有不少抒发理想抱负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勉励即将分别的同学: , 。 二、语文综合运用(10 分) 8.初中三年,你在模仿、认识中吸收了丰富的文化营养;在理解、评价中增强了语文能力, 请你参加“我心中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小结你三年的语文学习成果。 模仿 (1)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句话,形象地概括出你心中的语文。(2 分) 语文是窥视心灵的窗口,语文是传承文化的载体, 。 认识 (2)下图是三枚鲁迅纪念邮票。最左边一枚是毛泽东对鲁迅先生的评价,其中有这样几 句:“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 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请从下面几篇作品中选出最能体现鲁迅先生“最勇敢、最坚决”的一篇,写出其中 的一个情节(故事)来印证这一特点,并说明理由。(3 分) 《社戏》 《故乡》 《藤野先生》 《阿长与〈山海经〉》 作品: 情节(故事): 理由: 理解 (3)请仔细阅读下面几个片段,说说汤姆的性格特点。(2 分) 汤姆把蛋糕分了,蓓姬吃得香极了,汤姆小口啃着他那一半。 时间一点点消磨过去,饥饿又来折磨这两个被困的孩子了。汤姆那一半儿蛋糕还剩
下一点儿;他们又分着吃了,但是觉得比先前更饿了 他提议去探索另外条路。他觉得撞上印第安人乔或其他什么恐怖的事儿,在他都无 所谓。 他手拿着风筝线,手脚并用地在一条通道里往前爬。 评价 (4)报载:2011年云南高考作文中,如使用网络语言“给力”这类广为人知的词汇, 不会被扣分;但如使用“神马、浮云”这类不具有普遍性的词汇,阅卷老师将作为表 达不准确或错别字来对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 三、阅读(本大题含9~27小题,共60分) (一)(3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如将首联中的“足”字改为“有”字好不好?为什么?(1分) (2)诗中的画线句既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又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2分 (二)(15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甲】陈涉世家(节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 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土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日:“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 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郧、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 百乘,骑干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 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 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 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信陵君窃符①救赵 至邺②,矫③魏王令代晋鄙④。晋鄙合符,疑之,举首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
下一点儿;他们又分着吃了,但是觉得比先前更饿了。 他提议去探索另外一条路。他觉得撞上印第安人乔或其他什么恐怖的事儿,在他都无 所谓。 他手拿着风筝线,手脚并用地在一条通道里往前爬。 评价 (4)报载:2011 年云南高考作文中,如使用网络语言“给力”这类广为人知的词汇, 不会被扣分;但如使用“神马、浮云”这类不具有普遍性的词汇,阅卷老师将作为表 达不准确或错别字来对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 分) 三、阅读(本大题含 9~27 小题,共 60 分) (一)(3 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如将首联中的“足”字改为“有”字好不好?为什么?(1 分) (2)诗中的画线句既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又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2 分) (二)(15 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 10~14 小题。 【甲】陈涉世家(节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 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 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 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 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 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 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信陵君窃符①救赵 至邺②,矫③魏王令代晋鄙④。晋鄙合符,疑之,举首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
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⑤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⑥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子遂将晋鄙军。勒兵⑦,下令军中,日:“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 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注释①符:兵符,征调兵将用的凭证。②邺:地名。③矫:假传,诈称。④晋 鄙:魏国将领。⑤单车:指单单有乘坐的车辆,没有跟随的士兵,犹言单车匹马。⑥朱 亥:市井—位屠夫,勇武过人。袖:在袖子里藏。⑦勒兵:约束,整顿军队。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广故数言欲亡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会计: (3)公子遂将晋鄙军 将 (4)独子无兄弟,归养 归养: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12.【甲】文中,吴广为什么“故数言欲亡”?(2分) 13.请仿照示例,在【甲】文中找出陈胜所做的三件事,并简要说明陈胜作为领袖人物所具 备的素质。(3分) 示例:助广杀尉——善于把握时机 14.【甲】文中的吴广与【乙】文中的朱亥在性格上有什么共同点?(2分) (三)(12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5~18小题。 塑料袋——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①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奧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 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 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 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②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 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髙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 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 的污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说法,说如果把人们毎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 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 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 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 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 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 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④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
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⑤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⑥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⑦,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 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注释 ①符:兵符,征调兵将用的凭证。 ②邺:地名。 ③矫:假传,诈称。 ④晋 鄙:魏国将领。 ⑤单车:指单单有乘坐的车辆,没有跟随的士兵,犹言单车匹马。 ⑥朱 亥:市井一位屠夫,勇武过人。 袖:在袖子里藏。 ⑦勒兵:约束,整顿军队。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1)广故数言欲亡. 亡: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会计: (3)公子遂将.晋鄙军 将: (4)独子无兄弟,归养.. 归养: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12.【甲】文中,吴广为什么“故数言欲亡”? (2 分) 13.请仿照示例,在【甲】文中找出陈胜所做的三件事,并简要说明陈胜作为领袖人物所具 备的素质。(3 分) 示例:助广杀尉——善于把握时机 14.【甲】文中的吴广与【乙】文中的朱亥在性格上有什么共同点?(2 分) (三)(12 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 15~18 小题。 塑料袋——20 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①100 多年前的某个 10 月 24 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 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 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 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 20 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②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 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 200 年以上才 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 的污染。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说法,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 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 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 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 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 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 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④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
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 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 《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 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 袋课税法》 ⑤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 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硏制,并 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 续为人类造福 (选文有改动) 15.如何理解“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3分) 16.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文中指出的原因有哪些?(3分) 17.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18.结合选文并联系现实,请你说说我们在对待这项“最糟糕的发明”的时候,可以采取哪 些积极的态度。(3分) (四)(12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2小题。 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①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汉语和汉语写作饱经磨难。没有一种语言像中文那样,在这一百 多年来经历了如此重大的变革。从晚清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言文-致”运动开始,汉语经 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推行世界语、汉字的拉丁化、语言大众化和解放后的繁体字简 化方案、80年代的电脑化挑战等。以致作家白先勇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 内忧外患 ②汉语的危机来自英语、拉丁文的冲击。现代汉语严重欧化,当代中国作家几乎都走在 一个介乎“欧化”的中文与被中文化的带翻译腔的“西文”之间的“中间道路”上。创作界 如此,而批评和理论界也难以超拔。一百多年来,我们学术话语“西化″色彩浓重,从概念、 范畴到理论命题,都很少使用传统古典文论的东西,出现了“失语”的症状。 ③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使汉语祸起萧墙。很多作家对汉语不够尊重,作品中充斥着 一些污秽、暴力的语言,传播着没有道德的内容,损害了汉语写作的尊严。这种妥协甚至投 降,使得汉语文化的被颠覆来得更直接、更容易 ④汉语危机还来自“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一位学者曾经作过一项统计,在“社会 文化”网点下的120多个讨论本国文化的小组中,中国是最大的放弃本国文字而使用英文 的国家。一个以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互联网讨论组,本来应该使用汉语, 然而多年来也一直是以英语为工作语言。 ⑤网络语言向现实生活的渗透也是汉语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一位语言学家曾对网络语 言发难,称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一位高级教师曾说,有些同学在作文里时常使用网 络词语,他感叹:“对此若不加以引导,学生极有可能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 ⑥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世界上有 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学习汉语的人 数增长最快。 ⑦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
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 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 年 7 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 《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 拉邦禁用厚度不到 20 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 袋课税法》。 ⑤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 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 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 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 续为人类造福。 (选文有改动) 15.如何理解“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3 分) 16.塑料袋被评为 20 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文中指出的原因有哪些?(3 分) 17.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 分) 18.结合选文并联系现实,请你说说我们在对待这项“最糟糕的发明”的时候,可以采取哪 些积极的态度。(3 分) (四)(12 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9~22 小题。 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①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汉语和汉语写作饱经磨难。没有一种语言像中文那样,在这一百 多年来经历了如此重大的变革。从晚清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言文一致”运动开始,汉语经 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推行世界语、汉字的拉丁化、语言大众化和解放后的繁体字简 化方案、80 年代的电脑化挑战等。以致作家白先勇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 内忧外患。” ②汉语的危机来自英语、拉丁文的冲击。现代汉语严重欧化,当代中国作家几乎都走在 一个介乎“欧化”的中文与被中文化的带翻译腔的“西文”之间的“中间道路”上。创作界 如此,而批评和理论界也难以超拔。一百多年来,我们学术话语“西化”色彩浓重,从概念、 范畴到理论命题,都很少使用传统古典文论的东西,出现了“失语”的症状。 ③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使汉语祸起萧墙。很多作家对汉语不够尊重,作品中充斥着 一些污秽、暴力的语言,传播着没有道德的内容,损害了汉语写作的尊严。这种妥协甚至投 降,使得汉语文化的被颠覆来得更直接、更容易。 ④汉语危机还来自“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一位学者曾经作过一项统计,在“社会 •文化”网点下的 120 多个讨论本国文化的小组中,中国是最大的放弃本国文字而使用英文 的国家。一个以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互联网讨论组,本来应该使用汉语, 然而多年来也一直是以英语为工作语言。 ⑤网络语言向现实生活的渗透也是汉语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一位语言学家曾对网络语 言发难,称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一位高级教师曾说,有些同学在作文里时常使用网 络词语,他感叹:“对此若不加以引导,学生极有可能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 ⑥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世界上有 100 多个国家的 2300 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 3000 万,学习汉语的人 数增长最快。 ⑦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