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河北、河南、山西、安徽等地用)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砥砺蜚然成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B.刍议安详自鸣得意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C.烦燥闲暇焚膏继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徇私编纂坚如磐石盛名之下,其实难负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 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B.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要办成体育竞技盛会,而且要办成各国运动员欢聚一堂、多 元文化精彩纷呈的人类文化庆典 C.该研究所在其旁征博引的205年度报告《重要现象》中写道,中国在世界经济强 劲增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D.近日面世的《共和国万岁》邮票珍藏大系,版面设计新颖别致,邮票藏品丰富多样 可谓“邮苑奇葩,传世珍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 观摩 B.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 备。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 意义 D.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 偏紧。 4.下列各句中,语意不明确的一句是
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河北、河南、山西、安徽等地用)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忌讳 砥砺 蜚然成章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B.刍议 安详 自鸣得意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C.烦燥 闲暇 焚膏继晷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徇私 编纂 坚如磐石 盛名之下,其实难负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 却是百里挑一 ....,极其缺乏。 B.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不仅要办成体育竞技盛会,而且要办成各国运动员欢聚一堂、多 元文化精彩纷呈 ....的人类文化庆典。 C.该研究所在其旁征博 ...引的 2005 年度报告《重要现象》中写道,中国在世界经济强 劲增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D.近日面世的《共和国万岁》邮票珍藏大系,版面设计新颖别致 ....,邮票藏品丰富多样, 可谓“邮苑奇葩,传世珍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自 1993 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 100 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 观摩。 B.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 备。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 意义。 D.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 偏紧。 4.下列各句中,语意不明确的一句是
A.隆重简短的欢送仪式之后,这架飞机开始了大陆民航56年来的首次台湾之旅。 B.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C.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D.在美国家庭中,汉语已成为继英语和西班牙语之后又一种得到广泛使用的语言。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考古学家在山西省垣曲县发现了商代城邑遗址,引发出商代历史地理上的一些重要问 题。 中条山横亘于山西南端,这里山势和缓,并没有想像中的悬崖峭壁。它的北面是汾运盆 地,南面是黄河谷地。从侯马到垣曲,正是跨越了这两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中条山正处 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 “华”字得自华山。“夫中条之山者,盖华岳之体也”,古人把中条与华山看作一体,只是被 黄河割开。华夏的“夏”,得自“大夏”、夏朝。在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 兼中条山的两面。历史文献中说中条山以北有“夏墟”,南面偏东一带是“有夏之居"。看来 夏朝的地域,确实是跨越中条山南北的。地理学强调“人地关系″,夏族与中条的“人山关 系”也应当具有独特的内容。已有考古学家撰文,讨论中条山脉在资源上如何支持了夏族的 兴旺。至少,中条山有丰富的铜矿,中部北侧又有巨大的盐池。历史地理学家关于河流哺育 古代文明的论述已经很多,而山脉如何对文明做出贡献尚缺乏讨论。 山间奇材,往往是山脉的重要价值所在。不过,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山脉的意义 则多在于阻隔或护卫。从宏观人文地理格局上观察,从中条北面翻越到南面与从南面翻越到 北面,意义是不一样的。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是一个群山环绕比较封闭的地区,这里的人 们可以过安定的日子,但若求大的发展,就必须冲破自然屏障,向南跨越中条,进入黄河谷 地,进而东向伊洛,春秋时代的晋国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强国之路。反之,从南面北越中条 往往是强者的入侵行为,商朝势力曾向北扩张,虽有改朝换代的政治意义,但不算是了不起
A.隆重简短的欢送仪式之后,这架飞机开始了大陆民航 56 年来的首次台湾之旅。 B.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 20 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C.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D.在美国家庭中,汉语已成为继英语和西班牙语之后又一种得到广泛使用的语言。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考古学家在山西省垣曲县发现了商代城邑遗址,引发出商代历史地理上的一些重要问 题。 中条山横亘于山西南端,这里山势和缓,并没有想像中的悬崖峭壁。它的北面是汾运盆 地,南面是黄河谷地。从侯马到垣曲,正是跨越了这两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中条山正处 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 “华”字得自华山。“夫中条之山者,盖华岳之体也”,古人把中条与华山看作一体,只是被 黄河割开。华夏的“夏”,得自“大夏”、夏朝。在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 兼中条山的两面。历史文献中说中条山以北有“夏墟”,南面偏东一带是“有夏之居”。看来 夏朝的地域,确实是跨越中条山南北的。地理学强调“人地关系”,夏族与中条的“人山关 系”也应当具有独特的内容。已有考古学家撰文,讨论中条山脉在资源上如何支持了夏族的 兴旺。至少,中条山有丰富的铜矿,中部北侧又有巨大的盐池。历史地理学家关于河流哺育 古代文明的论述已经很多,而山脉如何对文明做出贡献尚缺乏讨论。 山间奇材,往往是山脉的重要价值所在。不过,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山脉的意义 则多在于阻隔或护卫。从宏观人文地理格局上观察,从中条北面翻越到南面与从南面翻越到 北面,意义是不一样的。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是一个群山环绕比较封闭的地区,这里的人 们可以过安定的日子,但若求大的发展,就必须冲破自然屏障,向南跨越中条,进入黄河谷 地,进而东向伊洛,春秋时代的晋国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强国之路。反之,从南面北越中条, 往往是强者的入侵行为,商朝势力曾向北扩张,虽有改朝换代的政治意义,但不算是了不起
的社会巨变。 史书所记尧舜的传说多在中条以北,这或许暗示着夏族的渊源所在。因为夏朝的影响力 的强大,汾运盆地便成为法统观念上的崇高区域。商人灭夏,定要翻越中条占有汾运盆地 意义不仅是获得这片肥田沃土,还要在法统观念上最后征服夏人。从动态地理格局上观察, 垣曲商城可能是商朝势力翻越中条的—个进退据点。 5.下列作为文中画线部分的证据,错误的一项是 A.山西南端的中条山山势和缓,并没有想像中的悬崖峭壁 B.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 C.古人早已看出中条山与华山本为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 D.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兼中条山南北两面。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关于中条山脉如何对中国文明做出贡献的研究,至今仍然是一片空白。 B.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中条山的意义在于联结汾运盆地和黄河谷地 C.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尽管群山环绕,比较封闭,仍不失为一片肥田沃土。 D.商人要想在法统观念上灭夏,占有汾运盆地,垣曲无疑是一个必经之地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自然屏障的中条山成功地阻隔了商人的入侵,护卫着夏人的安全 B.相对而言,历史地理学界对“人河关系”的研究较为深入,取得了一定成果。 C.晋人向南翻越中条,不仅具有改朝换代的政治意义,也是了不起的社会巨变。 D.历史文献中关于“夏墟”和“有夏之居”的记载,说明夏族发祥于汾运盆地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 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 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郎将。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荥阳郑伟谓侠曰:“天 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侠曰:“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
的社会巨变。 史书所记尧舜的传说多在中条以北,这或许暗示着夏族的渊源所在。因为夏朝的影响力 的强大,汾运盆地便成为法统观念上的崇高区域。商人灭夏,定要翻越中条占有汾运盆地, 意义不仅是获得这片肥田沃土,还要在法统观念上最后征服夏人。从动态地理格局上观察, 垣曲商城可能是商朝势力翻越中条的一个进退据点。 5.下列作为文中画线部分的证据,错误的一项是 A.山西南端的中条山山势和缓,并没有想像中的悬崖峭壁。 B.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 C.古人早已看出中条山与华山本为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 D.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兼中条山南北两面。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关于中条山脉如何对中国文明做出贡献的研究,至今仍然是一片空白。 B.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中条山的意义在于联结汾运盆地和黄河谷地。 C.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尽管群山环绕,比较封闭,仍不失为一片肥田沃土。 D.商人要想在法统观念上灭夏,占有汾运盆地,垣曲无疑是一个必经之地。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自然屏障的中条山成功地阻隔了商人的入侵,护卫着夏人的安全。 B.相对而言,历史地理学界对“人河关系”的研究较为深入,取得了一定成果。 C.晋人向南翻越中条,不仅具有改朝换代的政治意义,也是了不起的社会巨变。 D.历史文献中关于“夏墟”和“有夏之居”的记载,说明夏族发祥于汾运盆地。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 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 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郎将。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荥阳郑伟谓侠曰:“天 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侠曰:“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
遂从入关。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 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日:“"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 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 所取。人歌曰:“肥鮮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 迁户部中大夫。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干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擿①,数旬之内, 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所掌 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许其自首。贵自言隐费 钱五百万。侠尝遇疾沉顿,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日:“可向府耶。”所苦 因此而瘳②。晋公护闻之日:“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天 佑其勤恪也?”又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征并来候侠疾,所居第屋,不免霜露 贵等还,言之于帝。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奴隶耕耒粮粟莫不备足。缙绅 咸以为荣。卒于位,谥日贞。 (节选自《北史·裴侠传》) 注]①擿(红):揭发。②瘳(chou):病愈。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举手指之而言 吏人莫不怀之 B.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 C.所食唯菽盐菜而已 所居第屋,不免霜露 D.并收庸为市官马 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侠“不以私废公”和“对奸吏起镇慑作用”的一组是 A.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 侠闻之,许其自首。 B.宁以妻子易图也? 李贵乃于府中悲泣。 C.忽闻五鼓,便即惊起 积年隐没至千万者。 D.所苦因此而瘳 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侠七岁后即很聪明,有异于一般孩童。为官后忠于皇上,荥阳郑伟认为天下动乱
遂从入关。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 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 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 所取。人歌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 迁户部中大夫。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擿①,数旬之内, 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所掌 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许其自首。贵自言隐费 钱五百万。侠尝遇疾沉顿,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曰:“可向府耶。”所苦 因此而瘳②。晋公护闻之曰:“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 佑其勤恪也?”又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征并来候侠疾,所.居第屋,不免霜露。 贵等还,言之于帝。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奴隶耕耒粮粟莫不备足。缙绅 咸以为荣。卒于位,谥曰贞。 (节选自《北史·裴侠传》) [注]①擿(tī):揭发。②瘳(chōu):病愈。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举手指之.而言 吏人莫不怀之. B. 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 C. 所.食唯菽盐菜而已 所.居第屋,不免霜露 D. 并收庸为.市官马 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侠“不以私废公”和“对奸吏起镇慑作用”的一组是 A.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 侠闻之,许其自首。 B.宁以妻子易图也? 李贵乃于府中悲泣。 C.忽闻五鼓,便即惊起。 积年隐没至千万者。 D.所苦因此而瘳。 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侠七岁后即很聪明,有异于一般孩童。为官后忠于皇上,荥阳郑伟认为天下动乱
劝他另谋前程,裴侠拒绝了这一忠告,毅然跟随皇上西迁入关。 B.裴侠生活俭朴,为官清廉。他每日只是粗茶淡饭,而不食肥鲜美味:从不私用郡中 仆役,又不私取任何公物。因此受到人们尊重,称赞他为人间楷模。 C.裴侠在户部任职时严格约束官吏,揭发不法行为,并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在工部 任职时,又敦促奸吏坦白交代,仅李贵一人即招供贪污公款五百万 D.裴侠时时以公事为重,深受晋公护的赞誉。皇上了解到他生活清贫,改善了他的居 住条件,赏赐他良田、奴隶及各种物品,士大夫都为此感到荣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侠日:"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 (2)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 赏析这首诗。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细草微风岸 。名岂文章著,_ 飘飘何所似, 。(杜甫《旅夜书怀》) (2)工欲善其事 (《论语·卫灵公》) 江南好, 日出江花红胜火, 能不忆江南?(白居
劝他另谋前程,裴侠拒绝了这一忠告,毅然跟随皇上西迁入关。 B.裴侠生活俭朴,为官清廉。他每日只是粗茶淡饭,而不食肥鲜美味;从不私用郡中 仆役,又不私取任何公物。因此受到人们尊重,称赞他为人间楷模。 C.裴侠在户部任职时严格约束官吏,揭发不法行为,并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在工部 任职时,又敦促奸吏坦白交代,仅李贵一人即招供贪污公款五百万。 D.裴侠时时以公事为重,深受晋公护的赞誉。皇上了解到他生活清贫,改善了他的居 住条件,赏赐他良田、奴隶及各种物品,士大夫都为此感到荣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 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 ⑵ 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 赏析这首诗。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⑴ 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岂文章著,____ __________。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书怀》) ⑵ 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江南好,______________。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白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