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综合考查 1.【2018年中考北京卷】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 成(1)(2)题。 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煕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 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_①。_石为胜,可乘舟沿淸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 。②”。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 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摹(m) “巨”字的笔顺是 摹 巨”字的笔顺是 C.摹(m0) “巨”字的笔顺是: D.摹(m0) “巨”字的笔顺是: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叠②世外桃源 B.①迭②洞天胜境 C.①迭②世外桃源 D.①叠②洞天胜境 【答案】(1) 【解析】考查对汉字书写笔顺和汉字字音字形词语的理解。摹只有一个读音"mσ",“巨ˆ字笔画顺序: 横、竖折、横折、横。迭指交换,轮流;屡次,连着。“叠ˆ指重复,累积。根据ˆ凊溪¨桃花¨应与世外 桃源”对应。 2.【2018年中考北京卷】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 灭的历史。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2)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 大肆抢夺。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他们统统掠走【甲】实在运不走的,他们就疯狂打砸。据粗略统计,被掠 夺的文物【乙】上至先秦下至清朝的各种奇珍异宝有100多万件。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使圆明园遭 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分号 【乙】冒号B.【甲】分号【乙】破折号 C.【甲】逗号【乙】冒号D.【甲】逗号【乙】破折号 (2)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 【答案】(1)B(2)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的行为,使圆明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1 专题 04 综合考查 1.【2018 年中考北京卷】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 成(1)(2)题。 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 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 ① 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 “ ②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 220 米,东西宽 105 米,占地 2.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000 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摹(mú) “巨”字的笔顺是: B.摹(mú) “巨”字的笔顺是: C.摹(mò) “巨”字的笔顺是: D.摹(mó) “巨”字的笔顺是: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①叠 ②世外桃源 B.①迭 ②洞天胜境 C.①迭 ②世外桃源 D.①叠 ②洞天胜境 【答案】(1)D (2)A 2.【2018 年中考北京卷】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 灭的历史。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2)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 大肆抢夺。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他们统统掠走【甲】实在运不走的,他们就疯狂打砸。据粗略统计,被掠 夺的文物【乙】上至先秦下至清朝的各种奇珍异宝有 100 多万件。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使圆明园遭 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甲】分号 【乙】冒号 B.【甲】分号 【乙】破折号 C.【甲】逗号 【乙】冒号 D.【甲】逗号 【乙】破折号 (2)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2)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的行为,使圆明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解析】考查对表达符号和句子语病的辨析。“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与“实在运不走的”是两个方面, 故而用分号隔开。此句成分残缺,在“连抢带砸”后加上“的行为”,另外“毁灭性的破”应改为“毀灭 性的破坏” 3.【2018年中考北京卷】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下面是这封信中 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盜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 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 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 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 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1)这封信的作者雨果是十九世纪 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 (2)看过这封信,同学们纷纷在微信群里发表感想。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 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烧名园,掠珍宝,恬不知耻两强盗:作书信,斥罪行,仗义执言一作家 B.面对焚烧圆明园的卑劣行径,雨果没有一点奴颜媚骨,表现了凛然正气。 C.读过雨果的这封信,我们仿佛仍能感受到圆明园在哭泣,在流血,在控诉。 D.圆明园遗址是侵略者给我们留下的课堂,它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答案】(1)法 (2)悲惨世界(3)B 【解析】考査文学常识。(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语 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 死记硬背。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 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雨果有关的文学常识。第一二 个空需要学生的记忆。第三个空,这封信雨果愤怒谴责侵略者的强盗行径,B项中“没有一点奴颜媚骨,表 现了凛然正气解说不对。 4.【2018年中考福建福州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闽江流域是我国东南区域重要的文明发祥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①(A. dian.ding),是福建具 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江流域重峦die②(A.叠B.迭)嶂,地理环境相对 隔绝。这样的环境为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闽江流域文化里(A.兼容并蓄 B.统筹兼顾),呈现鲜明的海洋文化和内陆文化双重色彩,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随福建 居民的迁徒而乙(A.传送B.传播)到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等地,形成有相当影响的地域文化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掸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2 【解析】考查对表达符号和句子语病的辨析。“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与“实在运不走的”是两个方面, 故而用分号隔开。此句成分残缺,在“连抢带砸”后加上“的行为”,另外“毁灭性的破”应改为“毁灭 性的破坏”。 3.【2018 年中考北京卷】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下面是这封信中 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 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 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 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 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1)这封信的作者雨果是十九世纪_________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_________》 。 (2)看过这封信,同学们纷纷在微信群里发表感想。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 或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_____) A.烧名园,掠珍宝,恬不知耻两强盗;作书信,斥罪行,仗义执言一作家。 B.面对焚烧圆明园的卑劣行径,雨果没有一点奴颜媚骨,表现了凛然正气。 C.读过雨果的这封信,我们仿佛仍能感受到圆明园在哭泣,在流血,在控诉。 D.圆明园遗址是侵略者给我们留下的课堂,它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答案】(1)法 (2)悲惨世界 (3)B 【解析】考查文学常识。(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语 4.【2018 年中考福建福州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闽江流域是我国东南区域重要的文明发祥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①(A.diànB.dìng),是福建具 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江流域重峦 dié②(A.叠 B.迭)嶂,地理环境相对 隔绝。这样的环境为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闽江流域文化甲(A.兼容并蓄 B.统筹兼顾),呈现鲜明的海洋文化和内陆文化双重色彩,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随福建 居民的迁徒而乙(A.传送 B.传播)到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等地,形成有相当影响的地域文化。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掸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②处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这样的环境为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修改句 【答案】(1)AA(2)AB(3)示例:这样的环境为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 得天独厚的条件 【解析】(1)本题考査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辨析。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 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辨识字形,要根据词以字乂结合和形声字的特点注意偏旁首。积 淀是固定搭配,淀很容易读成"ding"。“重峦蠱嶂ˆ是个成语。迭可用在高潮迭起"。(2)本题考查学生 的词义辨析能力。首先了解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即可。A.兼容并蓄:把不同內睿、不同性质的 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B.统筹兼顾:从全局出发,通盘筹划,照顾到各方面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结合语 境分析,甲处应填兼容并蓄”。A.传送:把物品、信件、消息、声音等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B.传攝: 广泛散布。结合语境分析,乙处应填:传。(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搭配不当。提供ˆ和“优势 搭配不当。把“优势改为“条件 5.【2018年中考广东深圳卷】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白发三千丈”和“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两句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这句话的主干是“手机申请摇号”。 C.关联词考察:“即使……但”(原题未全)。 D.《史记》中“世家”是用来记述平民的,陈涉出身农民,所以记录在世家中。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B主干应为“市民申请摇号”:C项关联词语没有成套的使用。改为“即使……也” 或“虽然……但”。D“世家”主要是诸侯传记,不是平民。 6.【2018年中考海南卷】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①2018年,海南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港),万众zh( )目。②作为最新设立也是前景 最为广阔的自贸区(港),海南有着巨大的优势。③首先,海南的地理位置 (A.独树一帜B.得天独 厚)。④从亚洲范围来看,海南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中心位置,是泛南海合作的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 节点。⑤其次,海南的土地面积最大,即使与新加坡和迪拜等老牌国际知名自贸港相比,未来海南也毫不 逊色。⑥再者,海南是 (A.驰名中外B.超凡脱俗)的国际旅游岛,环境优美,是镶( 嵌在中国浩瀚 )南海上的一颗明珠。⑦海南空气清新,散发着醉亼的芬芳;阳光明媚,绽放着 火一般的热情 ⑧非常适合居住、度假和开展商贸活动。⑨建立自贸区(港),必将使 海南飞速发展mi( )全球。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 ①处_____②处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乙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这样的环境为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修改句:_____ 【答案】(1)A A (2)A B (3)示例:这样的环境为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 得天独厚的条件。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辨析。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 5.【2018 年中考广东深圳卷】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白发三千丈”和“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两句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这句话的主干是“手机申请摇号”。 C.关联词考察:“即使……但”(原题未全)。 D.《史记》中“世家”是用来记述平民的,陈涉出身农民,所以记录在世家中。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B 主干应为“市民申请摇号”;C 项关联词语没有成套的使用。改为“即使……也” 或“虽然……但”。D“世家”主要是诸侯传记,不是平民。 6.【2018 年中考海南卷】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①2018 年,海南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港),万众 zhǔ( )目。②作为最新设立也是前景 最为广阔的自贸区(港),海南有着巨大的优势。③首先,海南的地理位置 (A.独树一帜 B.得天独 厚)。④从亚洲范围来看,海南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中心位置,是泛南海合作的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 节点。⑤其次,海南的土地面积最大,即使与新加坡和迪拜等老牌国际知名自贸港相比,未来海南也毫不 逊色。⑥再者,海南是 (A.驰名中外 B.超凡脱俗)的国际旅游岛,环境优美,是镶.( ) 嵌在中国浩瀚.( ) 南海上的一颗明珠。⑦海南空气清新,散发着醉人 的芬芳;阳光明媚,绽放着 火一般的热情; 。⑧非常适合居住、 度假和开展商贸活动。⑨建立自贸区(港),必将使 海南飞速发展 mǐ( )全球。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镶嵌()浩瀚()风m(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3)语段中的第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4)仿照画线句,再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答案】 (1)瞩 xiang han靡 (2)BA (3)示例:第⑤句作比较突出说明了海南是土地面积最大的自贸区(港)。第⑥句打比方形象生 动地说明了海南岛环境优美。第⑦句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海南岛阳光明媚。第③-⑧句分类别条理 清晰地说明了海南作为自贸区(港)有着巨大的优势。 (4)示例一:①沙滩松软,触摸着人们的肌肤。示例二:②海浪翻滚,撩动着弄潮儿的心弦。示例三: ③椰树挺立,护卫着祖国的南疆。 【解析 试题分析:(1)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 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乂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 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镶不要读成rang"。字形题 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 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靡 造字法都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得天独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 处环境特别好。这里是形容南有着巨大的优势",所以自然选用得天独厚¨。驰名中外:驰,传播。形容 名声传播到国内和国外,表示传播的极远。超凡脱俗:超岀常人,脱离凡俗。指与众不同。这里形容的是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名气,所以自然选用驰名中外”。 (3)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此题的填空题答案比较开放,只要是答出此文中的说明方法, 即正确。如海南是驰名中外的囯际旅游岛,环境优美,是镶嵌在中囯洁瀚南海上的·颗明珠为打比方的说 明方法,邢象生动地说明了海南岛环境优美。答作用时要好好研读所选语句。 (4)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 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阳光明媚,绽放看火一般的热情的句式结构为。 内容要与前两句相谐。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7.【2018年中考河北卷】观察下面四张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 精忠国 勤检节约 品读国学精粹 道路施工带来不便 整死如归 业车航 望大家请谅料! 图片二 图片四
4 zhǔ(____)目 镶.嵌(____) 浩瀚.(____) 风 mǐ(____)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___________。 (3)语段中的第______句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 (4)仿照画线句,再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瞩 xiāng hàn 靡 (2)BA (3)示例:第⑤句作比较突出说明了海南是土地面积最大的自贸区(港)。 第⑥句打比方形象生 动地说明了海南岛环境优美。 第⑦句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海南岛阳光明媚。第③-⑧句分类别条理 清晰地说明了海南作为自贸区(港)有着巨大的优势。 (4)示例一:①沙滩松软,触摸着人们的肌肤。示例二:②海浪翻滚,撩动着弄潮儿的心弦。示例三: ③椰树挺立,护卫着祖国的南疆。 【解析】 试题分析:(1)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 7.【2018 年中考河北卷】观察下面四张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
(1)图片一、图片二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图片三中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写下联。 (3)图片四中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 【答案】(1)誓改为视 检改为俭(2)赏析传统文化(3)去掉“望”(或去掉“敬请”) 【解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题。第(1)题考査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誓死如归写作“视死如归”,“嘞检节 约写作勤俭节约。第(2)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能力,要结合对联常识来分析。首先,上下联的字数必须 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其次,上联的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第三,上下联的句 式必须一致,即词类相当,结构相应;第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 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第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第(3 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 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这句话用词不当,删去敬请"或 点睛: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常见的病 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 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8.【2018年中考湖北黄冈卷】下列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跑”“公里”“非常”“哪里”“关于”等词语的词性,依次是动同、量词、副词、代词、介词 B.“道德高尚”“拨动心弦”“中国方案”“打扫干净”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C.“5月16日上午,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举行。”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活动举行。 D.“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这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 复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査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词语的性质、短语的结构、句子的主干和复句的 类型等。根据所学的知识,逐项进行分析即可。D项判断与分析错误,这是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 9.【2018年中考湖北咸宁卷】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B.“赴汤蹈火、抗击风浪、孜孜不倦、魅力四射”这四个短语的结构都不相同。 C.“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个句子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D.“短视频不仅偷走了很多人的时间,也偷走了很多人对兴趣爱好发现和坚持”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5 (1)图片一、图片二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图片三中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写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片四中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________ 【答案】(1)誓改为视 检改为俭 (2)赏析传统文化 (3)去掉“望”(或去掉“敬请”) 【解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题。第(1)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点睛: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常见的病 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 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8.【2018 年中考湖北黄冈卷】下列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跑”“公里”“非常”“哪里”“关于”等词语的词性,依次是动同、量词、副词、代词、介词。 B.“道德高尚”“拨动心弦”“中国方案”“打扫干净”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C.“5 月 16 日上午,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诞辰 500 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举行。”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活动举行。 D.“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这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 复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词语的性质、短语的结构、句子的主干和复句的 类型等。根据所学的知识,逐项进行分析即可。D 项判断与分析错误,这是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 9.【2018 年中考湖北咸宁卷】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赴汤蹈火、抗击风浪、孜孜不倦、魅力四射”这四个短语的结构都不相同。 C.“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个句子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D.“短视频不仅偷走了很多人的时间,也偷走了很多人对兴趣爱好发现和坚持”这个句子没有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