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测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每小题2分) 1.下面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洵职(x山n) 滑稽(j) 烧灼(zhu6) 哄堂大笑(hng) B.慷慨(kai) 干涸(he) 狭隘(ai) 刨根问底(po) C.热忱(chen) 附和(he) 恍惚( huang)粘轻怕重(nian) D.鄙薄(bao) 琢磨(zhu6) 抽噎(ye) 参差不奇( cen ci) 2.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90后的求职者,要求工作时间相对自由,而且往往见异思迁 B.据说这种“章光101”神药,能让你的头发由“不毛之地”变得乌黑发亮。 C.车展上,漂亮的模特,华美的装饰,簇新的车辆,让人头晕目眩。 D.许多人看到老人摔倒不扶,并非麻木不仁,而是心存疑虑,担心引起误会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好作文的最基本的标准。 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C.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练笔,使我的写作水平提高很快。 D.经过不懈努力,我们的任务终于基本完成了。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近 ②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 ③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 ④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却也不能退缩
1 第四单元测试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 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 分,每小题 2 分) 1.下面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洵.职(xùn) 滑稽.(jī) 烧灼. (zhuó) 哄.堂大笑(hǒnɡ) B.慷慨.(kǎi) 干涸.(hé) 狭隘. (ài) 刨.根问底(páo) C.热忱.(chén) 附和.(hé) 恍.惚(huǎnɡ) 粘轻怕重(niān) D.鄙薄.(báo) 琢.磨(zhuó) 抽噎.(yè) 参差..不奇(cēn cī) 2.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90 后的求职者,要求工作时间相对自由,而且往往见异思迁 ....。 B.据说这种“章光 101”神药,能让你的头发由“不毛之地 ....”变得乌黑发亮。 C.车展上,漂亮的模特,华美的装饰,簇新的车辆,让人头晕目眩 ....。 D.许多人看到老人摔倒不扶,并非麻木不仁 ....,而是心存疑虑,担心引起误会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好作文的最基本的标准。 B.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C.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练笔,使我的写作水平提高很快。 D.经过不懈努力,我们的任务终于基本完成了。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近。 ②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 ③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 ④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却也不能退缩
⑤前方的路还是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 A.③⑤④②①B.④②①③⑤C.③⑤①④②D.①④②③⑤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很好。”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儿,那儿有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淸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D.“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一一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欣赏下面诗歌,完成6、7题。(4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下列对诗的语言风格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是() A.含蓄隽永 B.平淡质朴C.粗犷豪放 缠绵哀怨 7.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像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显得轻松自如,简单而随和。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 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B.颔联描写自然环境美。上句是远景,绿树环合,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大,优雅恬静;下 句是近景,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 景象 C.颈联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D.尾联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故人相待的热情,做客的愉悦,主客之间的亲切融 洽,都跃然纸上,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2分)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 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 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 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 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①,盍改之
2 ⑤前方的路还是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 A.③⑤④②① B.④②①③⑤ C.③⑤①④② D.①④②③⑤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B.“很好。”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儿,那儿有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D.“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 分) (一)欣赏下面诗歌,完成 6、7 题。(4 分)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下列对诗的语言风格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是( ) A. 含蓄隽永 B. 平淡质朴 C. 粗犷豪放 D.缠绵哀怨 7.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像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显得轻松自如,简单而随和。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 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B.颔联描写自然环境美。上句是远景,绿树环合,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大,优雅恬静;下 句是近景,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 景象。 C.颈联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D.尾联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故人相待的热情,做客的愉悦,主客之间的亲切融 洽,都跃然纸上,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 题。(12 分)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 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 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 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 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①,盍改之
乎?不然,迨②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 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③。” 【注】①厌:满足。②迨:等到。③炯戒:明显的警戒 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或谓/君不善学 B.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C.迨年/事蹉跎 D.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9.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愠 (2)始(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2)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11.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用原文回答)(2分) 12.读完上面这则故事,说说从王生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学习方面的启示。(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3.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 (1) 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2)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十二章》) (4)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7)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 ,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2分) 十一岁的阳光 艾傈木诺
3 乎?不然,迨②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 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③。” 【注】①厌:满足。②迨:等到。③炯戒:明显的警戒。 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或谓/君不善学 B. 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C. 迨年/事蹉跎 D.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9.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 分) (1)愠( ) (2)始( )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2)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11.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用原文回答)(2 分) 12.读完上面这则故事,说说从王生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学习方面的启示。(2 分) (三)古诗文积累。(8 分) 13.按要求填空。(8 分,每空 1 分) (1) ,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二章》) (2)夜发清溪向三峡, 。 (李白《峨眉山月歌》)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十二章》) (4)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5)不知何处吹芦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7)僵卧孤村不自哀,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 ,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4—17 题。(12 分) 十一岁的阳光 艾傈木诺
逼着自己撕开一丝眼缝,感觉还有些迷糊,少年毕竟是贪睡的,可转念一想,还得早些 去学校,依拉的事是大事,万万不能耽搁。我揉揉眼,从床上爬起来 太阳把瑞丽江照得如金子般闪亮,晨风在江面飞过 儿钻进树从里,一会儿钻进水 汽中,一会儿钻进村寨里。我来到依拉家的竹楼下,大声叫:“依拉”。依拉下楼来时,眉皱 皱的,我把手里的钱朝着她一扬,说:“依拉,一定没事的。”她抿着嘴羞涩地笑了,露出 可爱的小虎牙。 我们在路上遇到了班主任岩坎老师。依拉一直低着头,我竭力地抬起头来,说:“老师, 依拉的爸爸去缅甸背玉石毛料,伤了脚,家里也没有钱让她读书,她快读不成书了……”岩 坎老师说:“不怕不怕,我们一起想办法。”我说:“能不能把我的学费分一半出来给依拉缴 学杂费,等以后有钱,再补上,好不好,老师?”我心里在想,现在依拉家里是拿不出钱的 我每个星期有生活费,可以慢慢省出来,不但可以替依拉缴上学费,还可以替她补上生活费。 老师说:“艾傈,你们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他的脸又转向依拉说:“没事的,学费我先 给你垫着,好好读书就是了。你还这么小,不上学可不行。”我们两人不愿意老师这么做, 因为老师也穷,我们是知道他家家境的。依拉不知道该怎么说,放声大哭起来。 因为家里和学校隔得远,我们都是住在学校,星期天回家带上一周的粮食和菜,平时就 自己做饭吃。一个人的饭菜两个人吃,我知道是不行的,得想想办法。该用什么办法给依拉 找生活费,再把岩坎老师垫的钱还上 靠近公路边有一个工地,一群大妈在那里砸石子。我对依拉说:“这个我们能做呀!要不 了多久,我们就会把学杂费挣回来。”起初我们想,不就是砸个石子吗?多大的事!结果可不 像我们想的那样:用力小了,砸不破:用力大了,一会儿就累了,还会把石子砸碎。另外, 两只手得配合默契,要不石子会飞出老远;眼睛也得留神,一锤下去,有时砸不着石子,倒 把自己的手砸得鲜血淋漓。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们下午放学就去工地砸石子,每天干一个小时,再回去做饭、写 作业。干了一星期,两个人得了六块钱,我们商量先给老师送去 第二天我们去送钱时,岩坎老师看到我们笑笑地说:“听说你们每天去砸石子,是不是 很辛苦?”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辛苦、不辛苦……”老师问:“不好好读书,怎么想着去 砸石子呢?”我鼓起勇气说:“老师,我们不能连累你给我们垫学费,我们想用自己的双手挣 出来。”岩坎老师笑得更灿烂了:“好好好,你们这种自立精神值得表扬,只要不耽误学习就 好,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班上最优秀的学生。只是这钱,老师不能收,就算我给你们的奖 励吧!” 那一年,我们都是11岁 (本文略有删改) 14.联系全文,说说题目中“阳光”的含义。(2分)
4 逼着自己撕开一丝眼缝,感觉还有些迷糊,少年毕竟是贪睡的,可转念一想,还得早些 去学校,依拉的事是大事,万万不能耽搁。我揉揉眼,从床上爬起来。 太阳把瑞丽江照得如金子般闪亮,晨风在江面飞过,一会儿钻进树丛里,一会儿钻进水 汽中,一会儿钻进村寨里。我来到依拉家的竹楼下,大声叫:“依拉”。依拉下楼来时,眉皱 皱的,我把手里的钱朝着她一扬,说:“ 依拉,一定没事的。”她抿着嘴羞涩地笑了,露出 可爱的小虎牙。 我们在路上遇到了班主任岩坎老师。依拉一直低着头,我竭力地抬起头来,说:“老师, 依拉的爸爸去缅甸背玉石毛料,伤了脚,家里也没有钱让她读书,她快读不成书了……”岩 坎老师说:“不怕不怕,我们一起想办法。”我说:“能不能把我的学费分一半出来给依拉缴 学杂费,等以后有钱,再补上,好不好,老师?”我心里在想,现在依拉家里是拿不出钱的, 我每个星期有生活费,可以慢慢省出来,不但可以替依拉缴上学费,还可以替她补上生活费。 老师说:“艾傈,你们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他的脸又转向依拉说:“没事的,学费我先 给你垫着,好好读书就是了。你还这么小,不上学可不行。”我们两人不愿意老师这么做, 因为老师也穷,我们是知道他家家境的。依拉不知道该怎么说,放声大哭起来。 因为家里和学校隔得远,我们都是住在学校,星期天回家带上一周的粮食和菜,平时就 自己做饭吃。一个人的饭菜两个人吃,我知道是不行的,得想想办法。该用什么办法给依拉 找生活费,再把岩坎老师垫的钱还上? 靠近公路边有一个工地,一群大妈在那里砸石子。我对依拉说:“这个我们能做呀!要不 了多久,我们就会把学杂费挣回来。”起初我们想,不就是砸个石子吗?多大的事!结果可不 像我们想的那样:用力小了,砸不破;用力大了,一会儿就累了,还会把石子砸碎。另外, 两只手得配合默契,要不石子会飞出老远;眼睛也得留神,一锤下去,有时砸不着石子,倒 把自己的手砸得鲜血淋漓。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们下午放学就去工地砸石子,每天干一个小时,再回去做饭、写 作业。干了一星期,两个人得了六块钱,我们商量先给老师送去。 第二天我们去送钱时,岩坎老师看到我们笑笑地说:“听说你们每天去砸石子,是不是 很辛苦?”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辛苦、不辛苦……”老师问:“不好好读书,怎么想着去 砸石子呢?”我鼓起勇气说:“老师,我们不能连累你给我们垫学费,我们想用自己的双手挣 出来。”岩坎老师笑得更灿烂了:“好好好,你们这种自立精神值得表扬,只要不耽误学习就 好,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班上最优秀的学生。只是这钱,老师不能收,就算我给你们的奖 励吧!” 那一年,我们都是 11 岁。 (本文略有删改) 14.联系全文,说说题目中“阳光”的含义。(2 分)
15.文中划线句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写出一种,并说出它的作用。(3分) 16.请结合具体事例说说文中的“艾傈”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7.文中两位小女孩的求学经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8分)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顾晓蕊 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 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 心田。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 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 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 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 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 什么。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 他的童真哪里去了?
5 15.文中划线句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写出一种,并说出它的作用。(3 分) 16.请结合具体事例说说文中的“艾傈”是一个怎样的人。(4 分) 17.文中两位小女孩的求学经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8—22 题。(18 分)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 顾晓蕊 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 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 心田。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 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 笑。 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 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 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 什么。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 他的童真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