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 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ACC302 管理会计 Management Accounting 课程性质:本学院必修,其他学院选修或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确定。 学分课时:3学分,54课时 主讲教师:余恕莲教授、吴革教授、李项志副教授、于首华副教授、钱爱 民副教授、孔宁宁副教授、赵肠讲师等。 所属院系:国际商学院会计系 电话:64495060,E-mai1:wuugee(@163.com 教学对象:全校三年级以上本科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学生 先修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学原理》 学习方法与要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与评价、课堂讨论与课堂互动 练习、完成各种作业、预习、复习与答疑: 考核方式:平时测验(或作业成绩),每月一次;期中考试,闭卷考试: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笔试。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中成绩 占20%,期末考试占60% 出勤要求:学生缺勤不得多于总课时的四分之一。教师可以根据考勤情况 决定学生是否可以参加考试、是否扣分。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选用教材: 《管理会计》,余恕莲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 版 主要参考书目: 1.管理会计,余绪缨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8月第1版 2.C.T.Horngren,George Foster,Srikant M.Datar,Cost Accounting,9rd ed,Prentice Hall,1997. 3.Robert S·Kaplan,Anthony A·Atkinson, 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3rd ed,Prentice Hall,1998. 一、编写说明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专业课程的教学 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规范教学内容,掌握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管理会计教学小组编写了本大纲,为我校会计学专业教学、题库建设和教学
《管理会计》 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ACC302 管理会计 Management Accounting 课程性质:本学院必修,其他学院选修或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确定。 学分课时:3 学分,54 课时 主讲教师:余恕莲教授、吴革教授、李项志副教授、于首华副教授、钱爱 民副教授、孔宁宁副教授、赵旸讲师等。 所属院系:国际商学院会计系 电话:64495060,E-mail:wuugee@163.com 教学对象:全校三年级以上本科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学生 先修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学原理》 学习方法与要求:课堂讲授 、案例分析与评价 、课堂讨论与课堂互动 练习 、完成各种作业 、预习、复习与答疑。 考核方式:平时测验(或作业成绩),每月一次;期中考试,闭卷考试;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笔试。其中平时成绩占 20%,期中成绩 占 20%,期末考试占 60% 出勤要求:学生缺勤不得多于总课时的四分之一。教师可以根据考勤情况 决定学生是否可以参加考试、是否扣分。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选用教材: 《管理会计》,余恕莲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 1 版 主要参考书目: 1.管理会计,余绪缨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8月第1版 2.C•T•Horngren,George Foster,Srikant M•Datar, Cost Accounting, 9rd ed,Prentice Hall,1997. 3.Robert S • Kaplan, Anthony A• Atkinson, 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 3rd ed, Prentice Hall,1998. 一、编写说明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专业课程的教学 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规范教学内容,掌握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管理会计教学小组编写了本大纲,为我校会计学专业教学、题库建设和教学 1
制卧价贸易大孝 《管理会计》 教学大纲 检查的依据。本大纲是在会计学专业系列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管理会计课 程吸收了当代国外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的研究成果,又结合我国实践,形成 这门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本大纲既立足全面、系统的反映教材内容, 又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好统一规范与灵活创新的尺度。 二、课程简介 管理会计是将会计与管理巧妙结合,为会计管理功能的延伸和拓展做出 巨大贡献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系统介绍现代管理会计的基 本理论与具体应用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管理会计概述;成本性态分析: 变动成本计算:本量利分析;预测分析: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全 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将了解现代管理 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 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 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 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从而具备 从事现代企业会计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目标 1.知道管理会计学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存在价值。知道这门学科 的研究范围、学习目的、体系结构、历史沿革及未来发展趋势。对管理会计 学科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 2.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3.掌握各种管理会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4.学会利用所学的方法、原理、概念、技能,对经济过程的进行预测、 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对一些新的前沿知识点,要求同学在课下阅读自学,一般不在课堂 正式教授,使学生了解有关理论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方法 1.基本知识点课堂精讲。教师主要讲授下列知识点:管理会计的本质 与特征:成本计算的基本理论;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经 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的基本理论:全面预算和标准成本法理论;责任会计 制度等等。 2.基本方法案例研讨。案例研讨可以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寓教于学、 寓学于用,不断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案例主要取材于国外教材的相关案 例和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陆续出版的中国管理会计典 型案例经验研究的相关成果。在具体组织形式上,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分析案 例与学生小组案例研讨相结合的方式
《管理会计》 教学大纲 检查的依据。本大纲是在会计学专业系列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管理会计课 程吸收了当代国外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的研究成果,又结合我国实践,形成 这门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本大纲既立足全面、系统的反映教材内容, 又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好统一规范与灵活创新的尺度。 二、 课程简介 管理会计是将会计与管理巧妙结合,为会计管理功能的延伸和拓展做出 巨大贡献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系统介绍现代管理会计的基 本理论与具体应用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管理会计概述;成本性态分析; 变动成本计算;本量利分析;预测分析;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全 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将了解现代管理 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 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 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 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从而具备 从事现代企业会计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目标 1.知道管理会计学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存在价值。知道这门学科 的研究范围、学习目的、体系结构、历史沿革及未来发展趋势。对管理会计 学科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 2.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3.掌握各种管理会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4.学会利用所学的方法、原理、概念、技能,对经济过程的进行预测、 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对一些新的前沿知识点,要求同学在课下阅读自学,一般不在课堂 正式教授,使学生了解有关理论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方法 1.基本知识点课堂精讲。教师主要讲授下列知识点:管理会计的本质 与特征;成本计算的基本理论;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经 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的基本理论;全面预算和标准成本法理论;责任会计 制度等等。 2.基本方法案例研讨。案例研讨可以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寓教于学、 寓学于用,不断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案例主要取材于国外教材的相关案 例和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陆续出版的中国管理会计典 型案例经验研究的相关成果。在具体组织形式上,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分析案 例与学生小组案例研讨相结合的方式。 2
制卧价贸易本考 《管理会计》 教学大纲 3.前沿知识科研引导式教学。为了跟踪当代管理会计最新的科研前沿 进展,扩大学生视野,本课程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包括各种经济、管理、会 计类报刊、杂志、书籍及国外原著和译著,以充实教学内容:为了提高学生 课外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不仅引导学生课外收集与管理会计相关的最新文 献,还安排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定期不定期地邀请国内 外管理会计方面的知名学者和实务界人士举办相关讲座,最大限度地拓宽学 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职能和内容,熟悉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和联系:了解管理会计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趋 势,了解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管理会计机构。 【主要内容】 1.管理会计的发展和演进 (1)管理会计的历史沿革 (2)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3)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及其趋势 2.管理会计的本质与特征 (1)基本目标 (2)方法的基本特征 (3)提供信息的时间特征 (4)提供信息的约束性 (5)信息与人的行为的关系 3.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和信息质量 (1)企业目标和管理职能 (2)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3)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4)成本和效益原则 4.管理会计的新领域和新发展 (1)信息经济学 (2)代理人理论 (3)作业成本管理 (4)综合记分卡 5.管理会计师职业和职业道德规范
《管理会计》 教学大纲 3.前沿知识科研引导式教学。为了跟踪当代管理会计最新的科研前沿 进展,扩大学生视野,本课程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包括各种经济、管理、会 计类报刊、杂志、书籍及国外原著和译著,以充实教学内容;为了提高学生 课外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不仅引导学生课外收集与管理会计相关的最新文 献,还安排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定期不定期地邀请国内 外管理会计方面的知名学者和实务界人士举办相关讲座,最大限度地拓宽学 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 管理会计概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职能和内容,熟悉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和联系;了解管理会计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趋 势,了解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管理会计机构。 【主要内容】 1.管理会计的发展和演进 (1)管理会计的历史沿革 (2)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3)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及其趋势 2.管理会计的本质与特征 (1)基本目标 (2)方法的基本特征 (3)提供信息的时间特征 (4)提供信息的约束性 (5)信息与人的行为的关系 3.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和信息质量 (1)企业目标和管理职能 (2)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3)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4)成本和效益原则 4.管理会计的新领域和新发展 (1)信息经济学 (2)代理人理论 (3)作业成本管理 (4)综合记分卡 5.管理会计师职业和职业道德规范 3
制卧香价贸易大考 《管理会计》 教学大纲 (1)美国管理会计 (2)管理会计师的业务水准和职业道德规范 (3)其他国家管理会计的职业化发展 【教学总时数】3 【参考资料】 1.教材p1-p15 2.参考书,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第一章至第五章,p3-p40 【作业与练习】 阅读教材第一章,p1-15 思考题: (1)会计信息有哪些主要特点?它在现代经济管理中能发挥哪些重要作 用? (2)现代管理会计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应怎样认识其形成、发展 统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 (3)管理会计相比于财务会计有哪些主要的特点? 解释下列管理会计术语: 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信息经济学综合记分卡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 范 第二章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了解产品成本 的归集与分配,熟悉分批成本计算法和分步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内容。 【主要内容】 1.成本和产品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1)成本信息的使用 (2)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 (3)产品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2.分批成本计算法 (1)分批成本计算的特点 (2)分批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流动 (3)制造费用的分配 (4)分批成本计算法在服务行业的应用 3.分步成本计算法 (1)分步成本计算法的特点 (2)分步成本计算法的成本流动
《管理会计》 教学大纲 (1)美国管理会计 (2)管理会计师的业务水准和职业道德规范 (3)其他国家管理会计的职业化发展 【教学总时数】 3 【参考资料】 1.教材 p1-p15, 2.参考书,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第一章至第五章,p3-p40 【作业与练习】 阅读教材第一章,p1-15 思考题: (1)会计信息有哪些主要特点?它在现代经济管理中能发挥哪些重要作 用? (2)现代管理会计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应怎样认识其形成、发展 统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 (3)管理会计相比于财务会计有哪些主要的特点? 解释下列管理会计术语: 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 信息经济学 综合记分卡 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 范 第二章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了解产品成本 的归集与分配,熟悉分批成本计算法和分步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内容。 【主要内容】 1.成本和产品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1)成本信息的使用 (2)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 (3)产品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2.分批成本计算法 (1)分批成本计算的特点 (2)分批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流动 (3)制造费用的分配 (4)分批成本计算法在服务行业的应用 3.分步成本计算法 (1)分步成本计算法的特点 (2)分步成本计算法的成本流动 4
制卧爱价贸易大孝 《管理会计》 教学大纲 (3)分步成本计算法的一般程序 (4)期初在制品存货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5)后续加工部门产品成本的计算 【教学总时数】6 【参考资料】 1.教材p17-41 2.参考书,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第七章,p51-62 【作业与练习】 阅读教材第二章,p15-42 余恕莲主编《管理会计》本章练习题2、3、4 思考题: (1)什么是成本的积累和分配? (2)分批成本计算法和分步成本计算法有什么不同? (3)分步成本计算法下,成本计算可分为哪几步? 解释下列管理会计术语: 成本对象分批成本计算法分步成本计算法约当完工产量 第三章服务部门的成本分配和联产品成本计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服务部门成本分配的基本方法,了解 联产品成本计算程序。 【主要内容】 1.间接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1)成本(费用)中心与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 (2)间接制造费用的初次归集与分配 2.服务部门的成本分配 (1)服务部门成本的分配基础 (2)服务部门成本的分配方法 (3)服务部门成本分配例解 3.联产品和副产品成本的计算 (1)主产品和副产品 (2)联产品成本的分配 (3)副产品成本的计算 【教学总时数】2 【参考资料】 教材p46-p58
《管理会计》 教学大纲 (3)分步成本计算法的一般程序 (4)期初在制品存货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5)后续加工部门产品成本的计算 【教学总时数】 6 【参考资料】 1.教材 p17-41 2.参考书,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第七章,p51-62 【作业与练习】 阅读教材第二章,p15-42 余恕莲主编《管理会计》本章练习题 2、3、4 思考题: (1)什么是成本的积累和分配? (2)分批成本计算法和分步成本计算法有什么不同? (3)分步成本计算法下,成本计算可分为哪几步? 解释下列管理会计术语: 成本对象 分批成本计算法 分步成本计算法 约当完工产量 第三章 服务部门的成本分配和联产品成本计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服务部门成本分配的基本方法,了解 联产品成本计算程序。 【主要内容】 1.间接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1)成本(费用)中心与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 (2)间接制造费用的初次归集与分配 2.服务部门的成本分配 (1)服务部门成本的分配基础 (2)服务部门成本的分配方法 (3)服务部门成本分配例解 3.联产品和副产品成本的计算 (1)主产品和副产品 (2)联产品成本的分配 (3)副产品成本的计算 【教学总时数】 2 【参考资料】 教材 p46-p5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