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 制卧所贸多大考 《管理会计》 作业 第六章本量利关系的分析作业习题 一、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本量利分析?本量利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具有哪些用途? 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有哪些? 3.什么是边际贡献?它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4.什么是盈亏平衡点?它有几种表现形式?如何计算? 5.什么是安全边际?如何计算安全边际?其作用如何? 6.本量利分析图有几种表现形式?它们如何揭示本量利三者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7.如何计算多品种产品条件下的盈亏平衡点? 8.影响盈亏平衡点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盈亏平衡点的? 9.产品品种结构的变动如何影响盈亏平衡点? 10.什么是保利分析?保利分析有哪些具体内容? 11.什么是目标利润?如何确定目标利润? 12.什么是利润敏感性分析?如何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 13.敏感系数在预测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14.什么是经营杠杆?如何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15.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有何关系? 16.固定成本和销售量对经营杠杆有何影响? 17.什么是成本无差别点?如何利用成本无差别点进行决策? 二、练习题 1、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本期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18元,变动成本总额为72000 元,共获营业利润16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下年度维持销售单价不变,且变动成本率仍维 持本年的40%。 要求: (1)预测下年度保本销售量: (2)若下年度计划销售量比本年提高20%,则营业利润是多少? 2、某公司本年度销售收入为120000元,销售总成本为150000元,其中包括固定 成本90000元。若下年度计划增加广告费4500元,产品销售单价仍为每件30元。 要求: (1)预测下年度的保本销售额: (2)若该公司计划下年度实现目标利润30000元,则目标销售额应为多少? 3、 某公司生产经营甲、乙、丙三种产品,年固定成本为45900元,三种产品有关资 料如下: 产品 销售单价(元/件) 销售量(件) 单位变动成本(元/件) 甲 100 600 80 乙 120 500 90 丙 160 500 112 要求: (1)分别用加权平均法和联合单位法计算综合保本额及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
《管理会计》 作业 第六章 本量利关系的分析作业习题 一、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本量利分析?本量利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具有哪些用途? 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有哪些? 3.什么是边际贡献?它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4.什么是盈亏平衡点?它有几种表现形式?如何计算? 5.什么是安全边际?如何计算安全边际?其作用如何? 6.本量利分析图有几种表现形式?它们如何揭示本量利三者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7.如何计算多品种产品条件下的盈亏平衡点? 8.影响盈亏平衡点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盈亏平衡点的? 9.产品品种结构的变动如何影响盈亏平衡点? 10.什么是保利分析?保利分析有哪些具体内容? 11.什么是目标利润?如何确定目标利润? 12.什么是利润敏感性分析?如何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 13.敏感系数在预测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14.什么是经营杠杆?如何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15.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有何关系? 16.固定成本和销售量对经营杠杆有何影响? 17.什么是成本无差别点?如何利用成本无差别点进行决策? 二、练习题 1、 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本期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 18 元,变动成本总额为 72 000 元,共获营业利润 16 000 元。若该公司计划下年度维持销售单价不变,且变动成本率仍维 持本年的 40%。 要求: (1)预测下年度保本销售量; (2)若下年度计划销售量比本年提高 20%,则营业利润是多少? 2、 某公司本年度销售收入为 120 000 元,销售总成本为 150 000 元,其中包括固定 成本 90 000 元。若下年度计划增加广告费 4 500 元,产品销售单价仍为每件 30 元。 要求: (1)预测下年度的保本销售额; (2)若该公司计划下年度实现目标利润 30 000 元,则目标销售额应为多少? 3、 某公司生产经营甲、乙、丙三种产品,年固定成本为 45 900 元,三种产品有关资 料如下: 产品 销售单价(元/件) 销售量(件) 单位变动成本(元/件) 甲 乙 丙 100 120 160 600 500 500 80 90 112 要求: (1)分别用加权平均法和联合单位法计算综合保本额及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 1
制卧份贸多上考 《管理会计》 作业 (2)计算全部产品的利润和各产品的利润: (3)若总收入不变,但甲乙丙三种产品销售比重变为20%、20%、60%,重新计算(1) 的要求。 4、 某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全年固定成本为5000元,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5 元,单位售价为10元。该产品的年销量为3000件。 要求: (1)计算该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并画出保本图: (2)计算该产品的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 (3)如果其他因素不变,该企业的固定成本降至4000元,重新回答(1)和(2): (4)如果其他因素不变,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降至4元,重新回答(1)和(2): (5)如果其他因素不变,该产品的售价提高至12元,重新回答(1)和(2)。 5、 某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全年固定成本为10816元,其有关资料如下: 项 目 甲产品 乙产品 单价(元) 30 20 单位变动成本(元) 18 10 预计销量(件) 2800 800 要求: (1)计算该厂的综合保本额及甲、乙两种产品此时的销量; (2)如果保持(1)的销售构成,企业欲实现利润20384元,甲、乙产品应各销多少? 6、 某企业设计出一种新产品,其单位变动成本为18元,固定成本总额为30000元, 现试销5000件。 要求: (1)若该企业想获利4500元,则每件售价应为多少? (2)如果市场上每件售价不能高于24元,而企业仍想获利4500元,在不扩大销量的 情况下,应使单位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总额降低多少? (3)如果市场售价不变,每件仍为24元,单位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总额均不变,则取 得4500元利润的销量应为多少? 7、 设某公司准备投产一种新产品,预计该产品可向市场出售10000件,有关成本资 料如下: 项 目 专属固定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设备折旧费 30000元 维修费 20000元 材料费 250元 人工工资及其他费用 150元 合 计 50000元 400元 要求: 2
《管理会计》 作业 (2)计算全部产品的利润和各产品的利润; (3)若总收入不变,但甲乙丙三种产品销售比重变为 20%、20%、60%,重新计算(1) 的要求。 4、 某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全年固定成本为 5 000 元,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 5 元,单位售价为 10 元。该产品的年销量为 3 000 件。 要求: (1)计算该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并画出保本图; (2)计算该产品的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 (3)如果其他因素不变,该企业的固定成本降至 4 000 元,重新回答(1)和(2); (4)如果其他因素不变,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降至 4 元,重新回答(1)和(2); (5)如果其他因素不变,该产品的售价提高至 12 元,重新回答(1)和(2)。 5、 某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全年固定成本为 10 816 元,其有关资料如下: 项 目 甲产品 乙产品 单价(元) 单位变动成本(元) 预计销量(件) 30 18 2 800 20 10 800 要求: (1)计算该厂的综合保本额及甲、乙两种产品此时的销量; (2)如果保持(1)的销售构成,企业欲实现利润 20 384 元,甲、乙产品应各销多少? 6、 某企业设计出一种新产品,其单位变动成本为 18 元,固定成本总额为 30 000 元, 现试销 5 000 件。 要求: (1)若该企业想获利 4 500 元,则每件售价应为多少? (2)如果市场上每件售价不能高于 24 元,而企业仍想获利 4 500 元,在不扩大销量的 情况下,应使单位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总额降低多少? (3)如果市场售价不变,每件仍为 24 元,单位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总额均不变,则取 得 4 500 元利润的销量应为多少? 7、 设某公司准备投产一种新产品,预计该产品可向市场出售 10 000 件,有关成本资 料如下: 项 目 专属固定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设备折旧费 维修费 材料费 人工工资及其他费用 30 000 元 20 000 元 250 元 150 元 合 计 50 000 元 400 元 要求: 2
制卧份贸易大考 《管理会计》 作业 (1)销售单价为多少时可保本? (2)若目标利润为20000元,则价格至少应为多少? 8、 设某企业准备投产一种新产品,该产品的年销量和价格预计分别是20000件和 50元。其现有的成本构成为:年固定成本5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问: (1)如果固定成本不变,欲使年利润为40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应降至多少? (2)如果单位变动成本不变,欲使年利为380000元,则固定成本应降至多少? 9、某企业只生产经营一种产品,基期销售价格为每件6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 销售量为1000件,固定成本为20000元。 要求: (1)计算基期保本销售额和营亚利润: (2)计算各因素利润敏感系数: (3)如果计划期目标利润为8000元,各有关因素应如何单独变动才能保证目标利润的 实现: (4)如果计划期销售单价上升10%,单位变动成本上升12%,销售量下降5%,固定 成本降低1%。试测算上述因素同时变动后计划期利润变动程度及利润额: (5)如果要保证该产品不亏损,各有关因素变动的最大范围是多少? 10、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基期固定成本为80000元,销售量500件,营业利润为 20000元。 要求: (1)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2)如果计划期预计销售增长20%,其他因素不变,则计划期利润将是多少? (3)如果计划期目标利润为50000元,其他因素不变,则计算期的销售量应为多少? 三、练习题参考答案 1、(1)计算下年度保本销售量 产品销售单价=18÷40%=45(元) 本期销售量=72000÷18=4000(件) 因为 营业利润=贡献边际一固定成本 则 固定成本=贡献边际一营业利润 =(45-18)×4000-16000 =92000(元) 保本销售量=92000÷(45-18) =3408(件) 下年度的保本销售量为3408件。 (2)计算下年度营业利润 下年度计划销售量=4000×(1+20%) =4800(件) 下年度营业利润=(45一18)×4800一92000 =37600(元) 若下年度计划销售量比本年提高20%,则营业利润可达到37600元。 2、(1)计算下年度保本销售额
《管理会计》 作业 (1)销售单价为多少时可保本? (2)若目标利润为 20 000 元,则价格至少应为多少? 8、 设某企业准备投产一种新产品,该产品的年销量和价格预计分别是 20 000 件和 50 元。其现有的成本构成为:年固定成本 50 00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30 元。问: (1)如果固定成本不变,欲使年利润为 400 000 元,单位变动成本应降至多少? (2)如果单位变动成本不变,欲使年利为 380 000 元,则固定成本应降至多少? 9、 某企业只生产经营一种产品,基期销售价格为每件 6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36 元, 销售量为 1 000 件,固定成本为 20 000 元。 要求: (1)计算基期保本销售额和营业利润; (2)计算各因素利润敏感系数; (3)如果计划期目标利润为 8 000 元,各有关因素应如何单独变动才能保证目标利润的 实现; (4)如果计划期销售单价上升 10%,单位变动成本上升 12%,销售量下降 5%,固定 成本降低 1%。试测算上述因素同时变动后计划期利润变动程度及利润额; (5)如果要保证该产品不亏损,各有关因素变动的最大范围是多少? 10、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基期固定成本为 80 000 元,销售量 500 件,营业利润为 20 000 元。 要求: (1)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2)如果计划期预计销售增长 20%,其他因素不变,则计划期利润将是多少? (3)如果计划期目标利润为 50 000 元,其他因素不变,则计算期的销售量应为多少? 三、练习题参考答案 1、(1)计算下年度保本销售量 产品销售单价=18÷40%=45(元) 本期销售量=72 000÷18=4 000(件) 因为 营业利润=贡献边际-固定成本 则 固定成本=贡献边际-营业利润 =(45-18)×4000-16 000 =92 000(元) 保本销售量=92 000÷(45-18) =3 408(件) 下年度的保本销售量为 3 408 件。 (2)计算下年度营业利润 下年度计划销售量=4 000×(1+20%) =4 800(件) 下年度营业利润=(45-18)×4 800-92 000 =37 600(元) 若下年度计划销售量比本年提高 20%,则营业利润可达到 37 600 元。 2、(1)计算下年度保本销售额 3
制卧份贸易大学 《管理会计》 作业 变动成本=150000-90000=60000(元) 贡献边际=120000-60000=60000(元) 贡献边际率=60000÷120000=50% 保本销售额=(90000+4500)÷50% =189000(元) 下年度的保本销售额为189000元。 (2)计算下年度目标销售额 目标销售额=(94500+30000)÷50% =249000(元) 若该公司计划下年度实现目标利润30000元,则目标销售额应为249000元。 3、(1)分别用加权平均法和联合单位法计算综合保本额和保本量 加权平均法: 综合贡献边际率 项 目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合计 销售量 600件 500件 500件 销售单价(元) 100 120 160 单位变动成本(元) 80 90 112 单位贡献边际(元) 20 30 48 贡献边际率 20% 25% 30% 贡献边际(元) 12000 15000 24000 51000 销售收入(元) 60000 60000 80000 200000 销售额比重 30% 30% 40% 100% 综合贡献边际率 6% 7.5% 12% 25.5% 综合保本销售额=45900÷25.5%=180000(元) 甲产品保本额=180000×30%=54000(元) 乙产品保本额=180000×30%=54000(元) 丙产品保本额=180000×40%=72000(元) 甲产品保本量=54000÷100=540(件) 乙产品保本量=54000÷120=450(件) 丙产品保本量=72000÷160=450(件) 该企业综合保本销售额为180000元,其中,甲产品保本销售量为540件,乙产品保本 销售量为450件,丙产品保本销售量为450件。 联合单位法: 销售量比:甲:乙:丙=600÷500:500÷500:500÷500 =1.2:1:1 联合单价=1.2×100+1×120+1×160=400(元)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1.2×80+1×90+1×112=298(元) 联合保本量=45900÷(400-298) =450(联合单位) 甲产品保本量=450×1.2=540(件) 乙产品保本量=450×1=450(件)
《管理会计》 作业 变动成本=150 000-90 000=60 000(元) 贡献边际=120 000-60 000=60 000(元) 贡献边际率=60 000÷120 000=50% 保本销售额=(90 000+4 500)÷50% =189 000(元) 下年度的保本销售额为 189 000 元。 (2)计算下年度目标销售额 目标销售额=(94 500+30 000)÷50% =249 000(元) 若该公司计划下年度实现目标利润 30 000 元,则目标销售额应为 249 000 元。 3、(1)分别用加权平均法和联合单位法计算综合保本额和保本量 加权平均法: 综合贡献边际率 项 目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合 计 销售量 销售单价(元) 单位变动成本(元) 单位贡献边际(元) 贡献边际率 贡献边际(元) 销售收入(元) 销售额比重 综合贡献边际率 600 件 100 80 20 20% 12 000 60 000 30% 6% 500 件 120 90 30 25% 15 000 60 000 30% 7.5% 500 件 160 112 48 30% 24 000 80 000 40% 12% 51 000 200 000 100% 25.5% 综合保本销售额=45 900÷25.5%=180 000(元) 甲产品保本额=180 000×30%=54 000(元) 乙产品保本额=180 000×30%=54 000(元) 丙产品保本额=180 000×40%=72 000(元) 甲产品保本量=54 000÷100=540(件) 乙产品保本量=54 000÷120=450(件) 丙产品保本量=72 000÷160=450(件) 该企业综合保本销售额为 180 000 元,其中,甲产品保本销售量为 540 件,乙产品保本 销售量为 450 件,丙产品保本销售量为 450 件。 联合单位法: 销售量比:甲:乙:丙=600÷500:500÷500:500÷500 =1.2:1:1 联合单价=1.2×100+1×120+1×160=400(元)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1.2×80+1×90+1×112=298(元) 联合保本量=45 900÷(400-298) =450(联合单位) 甲产品保本量=450×1.2=540(件) 乙产品保本量=450×1=450(件) 4
制卧分贸易土学 《管理会计》 作业 丙产品保本量=450×1=450(件) 综合保本销售额=540×100+450×120+450×160 =180000(元) (2)计算利润 全部产品的利润=贡献边际总额一固定成本 =51000-45900 =5100(元) 或 =(200000-180000)×25.5% =5100(元) 计算各种产品利润时,应将固定成本按各种产品销售额比重分配给各种产品: 甲产品应分摊的固定成本=45900×30%=1377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固定成本=45900×30%=13770(元) 丙产品应分摊的固定成本=45900×40%=18360(元) 则各种产品的利润为: 甲产品的利润=12000-13770=一1770(元) 乙产品的利润=15000-13770=1230(元) 甲产品的利润=24000一18360=5640(元) 总利润=5640+1230-1770=5100(元) (3)计算销售比重改变后的综合保本额和保本量 综合贡献边际率=20%×20%+25%×20%+30%×60% =27% 综合保本额=45900÷27%=170000(元) 甲产品保本额=170000×20%=34000(元) 乙产品保本额=170000×20%=34000(元) 丙产品保本额=170000×60%=102000(元) 甲产品保本量=34000÷100=340(件) 乙产品保本量=34000÷120=283(件) 丙产品保本量=102000÷160=638(件) 若总收入不变,但甲乙丙三种产品销售比重变为20%、20%和60%,则该企业综合保本 销售额降为170000元,甲乙丙三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分别为340件、283件和683件。 4、(1)计算该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 保本销售量=5000÷(10一5)=1000(件) 保本销售额=1000×10=10000(元) 保本图(略) (2)计算该产品的安全边际指标 安全边际量=3000一1000=2000(件) 安全边际额=30000一10000=20000(元) 安全边际率=2000÷3000=67% (3)如果其他因素不变,该企业的固定成本降至4000元,则有关指标计算如下: 保本销售量=4000÷(10-5)=800(件)
《管理会计》 作业 丙产品保本量=450×1=450(件) 综合保本销售额=540×100+450×120+450×160 =180 000(元) (2)计算利润 全部产品的利润=贡献边际总额-固定成本 =51 000-45 900 =5 100(元) 或 =(200 000-180 000)×25.5% =5 100(元) 计算各种产品利润时,应将固定成本按各种产品销售额比重分配给各种产品: 甲产品应分摊的固定成本=45 900×30%=13 77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固定成本=45 900×30%=13 770(元) 丙产品应分摊的固定成本=45 900×40%=18 360(元) 则各种产品的利润为: 甲产品的利润=12 000-13 770=-1 770(元) 乙产品的利润=15 000-13 770=1 230(元) 甲产品的利润=24 000-18 360=5 640(元) 总利润=5 640+1 230-1 770=5 100(元) (3)计算销售比重改变后的综合保本额和保本量 综合贡献边际率=20%×20%+25%×20%+30%×60% =27% 综合保本额=45 900÷27%=170 000(元) 甲产品保本额=170 000×20%=34 000(元) 乙产品保本额=170 000×20%=34 000(元) 丙产品保本额=170 000×60%=102 000(元) 甲产品保本量=34 000÷100=340(件) 乙产品保本量=34 000÷120=283(件) 丙产品保本量=102 000÷160=638(件) 若总收入不变,但甲乙丙三种产品销售比重变为 20%、20%和 60%,则该企业综合保本 销售额降为 170 000 元,甲乙丙三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分别为 340 件、283 件和 683 件。 4、(1)计算该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 保本销售量=5 000÷(10-5)=1 000(件) 保本销售额=1 000×10=10 000(元) 保本图(略) (2)计算该产品的安全边际指标 安全边际量=3 000-1 000=2 000(件) 安全边际额=30 000-10 000=20 000(元) 安全边际率=2 000÷3 000=67% (3)如果其他因素不变,该企业的固定成本降至 4 000 元,则有关指标计算如下: 保本销售量=4 000÷(10-5)=800(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