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期研究 选题背景与意义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与线路 国内外研究现状 案例借鉴 关键问题调研与分析 基地现状分析 如何营造亲水性景观? 调查 分析 亲水空间 亲水空间 亲水空间 亲水空间 水景类型调查 水岸类型调查 矿坑水景调查 游人水景偏好 与 与 与 . 水岸 园路 植物 小品设施 5 944444444940944 4844t40 水景类型的选取、数量和布局? 游人与水体的距离关系(横向、竖向)? 如何合理分布不同的水岸类型? 如何结合小山宕现状实现亲水景观? 如何满足不同人群的亲水需求? 上海交通大学园林系2014级本科毕业设计 基于亲水性景观营造的常熟市小山宕综合公园规划设计 11
基于亲水性景观营造的常熟市小山宕综合公园规划设计 11 01 前期研究 如何营造亲水性景观? 水景类型调查 水岸类型调查 矿坑水景调查 亲水空间 与 水岸 亲水空间 与 园路 亲水空间 与 植物 亲水空间 与 小品设施 调查 分析 水景类型的选取、数量和布局 ? 游人与水体的距离关系(横向、竖向)? 如何合理分布不同的水岸类型 ? 如何结合小山宕现状实现亲水景观? 如何满足不同人群的亲水需求? 游人水景偏好 上海交通大学园林系2014级本科毕业设计 选题背景与意义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与线路 国内外研究现状 案例借鉴 关键问题调研与分析 基地现状分析
01前期研究 选题背景与意义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与线路 国内外研究现状 案例借鉴 关键问题调研与分析基地现状分析 设计原则 安全性设计、互动性设计、多样性设计、人性化设计 设计策略 (1)水景形式丰富化 根据不同类型的水景不同造景功能,合理分布面状、线状和点状水景,创造多样的水景空间。 旱溪、枯泉等,或是现代的光影技术,仿水声、仿水影等营造虚拟的水景效果,无水似有水, 意蕴更加悠长。 (2)水岸类型多样化 水岸的亲水性设计主要取决于岸线的平面形态的多样和断面形态的多样。通过功能性设施的 布置,可实现水岸功能的多样,并可吸引人在水体周边长时间停留。 (3)水景空间共享化 基于不同人群对水景观的各种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如老人和儿童等,做到无障碍设 计,让不同的使用者都能够享受水岸空间的美好,感受亲水的乐趣。 (4)观赏视角多元化 游人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观赏游览。游览进行中所获得的视觉效果是不同的。可以分为静态 视点观赏和动态视角观赏。通过多元化视点的设置和视线的组织让止游人获得丰富的景观体验 和视觉感受。 上海交通大学园林系2014级本科毕业设计 基于亲水性景观营造的常熟市小山宕综合公园规划设计 12
基于亲水性景观营造的常熟市小山宕综合公园规划设计 12 01 前期研究 设计原则 设计策略 安全性设计、互动性设计、多样性设计、人性化设计 (1)水景形式丰富化 (2)水岸类型多样化 (3)水景空间共享化 (4)观赏视角多元化 根据不同类型的水景不同造景功能,合理分布面状、线状和点状水景,创造多样的水景空间。 旱溪、枯泉等,或是现代的光影技术,仿水声、仿水影等营造虚拟的水景效果,无水似有水, 意蕴更加悠长。 水岸的亲水性设计主要取决于岸线的平面形态的多样和断面形态的多样。通过功能性设施的 布置,可实现水岸功能的多样,并可吸引人在水体周边长时间停留。 基于不同人群对水景观的各种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如老人和儿童等,做到无障碍设 计,让不同的使用者都能够享受水岸空间的美好,感受亲水的乐趣。 游人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观赏游览。游览进行中所获得的视觉效果是不同的。可以分为静态 视点观赏和动态视角观赏。通过多元化视点的设置和视线的组织让游人获得丰富的景观体验 和视觉感受。 上海交通大学园林系2014级本科毕业设计 选题背景与意义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与线路 国内外研究现状 案例借鉴 关键问题调研与分析 基地现状分析
01前期研究 选题背景与意义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与线路 国内外研究现状 案例借鉴 关键问题调研与分析 基地现状分析 地理区位 南通方向 常熟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沿江开发带,东倚上 海,南接苏州,西邻无锡,北临长江与南通隔江 相望。境内地势平缓,气候温和,风调雨顺,因 张家港 年年丰收而得名“常熟”。 经济区位 20km 40km 80km 常熟市位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一一长 江三角经济圈,是中国大陆经济最强县级市之一 南京万向 位于中国县域经济、文化、金融、商贸、会展和 航运中心的前列。 交通区位 芬州 常熟的交通四通八达,204国道、205省道 州站 昆山 贯通内部,外有苏嘉杭高速和沿江高速交会。 上海 在建的沪通铁路,以及规划中的沿江城际铁 虹桥机场 桥火车站 路、通苏嘉城际铁路。常熟位于三条跨省铁路主 ● 城市 干线的交汇之 铁路 处,注定未来将成为中国沿海地区最重要的 ■■ 高速公路 铁路枢纽城市之一。 码头 常熟港作为国际通航通商港口,在常熟港区 建有设施完善的物流保税区域。 常熟市区直线距离苏南硕放国际机场32公 嘉买方向 宁波方向 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76公里、上海浦东国际机 场120公里。 常熟区位分析图 基于亲水性景观营造的常熟市小山宕综合公园规划设计 13
基于亲水性景观营造的常熟市小山宕综合公园规划设计 13 地理区位 经济区位 常熟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沿江开发带,东倚上 海,南接苏州,西邻无锡,北临长江与南通隔江 相望。境内地势平缓,气候温和,风调雨顺,因 年年丰收而得名“常熟”。 常熟市位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长 江三角经济圈,是中国大陆经济最强县级市之一, 位于中国县域经济、文化、金融、商贸、会展和 航运中心的前列。 交通区位 常熟的交通四通八达,204 国道、205省道 贯通内部,外有苏嘉杭高速和沿江高速交会。 在建的沪通铁路,以及规划中的沿江城际铁 路、通苏嘉城际铁路。常熟位于三条跨省铁路主 干线的交汇之 处,注定未来将成为中国沿海地区最重要的 铁路枢纽城市之一。 常熟港作为国际通航通商港口,在常熟港区 建有设施完善的物流保税区域。 常熟市区直线距离苏南硕放国际机场32公 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76公里、上海浦东国际机 场120公里。 常熟区位分析图 01 前期研究 选题背景与意义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与线路 国内外研究现状 案例借鉴 关键问题调研与分析 基地现状分析
01前期研究 选题背景与意义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与线路 国内外研究现状 案例借鉴 关键问题调研与分析 基地现状分析 规划总平面 校食 禁 公益林 常熟市2011-2030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图 苗木 经济果林 花卉 根据常熟市2014-2020总体规划,此次基地位于城市绿地 莽殖水面 规划范围内。常熟市政府规划将基地中的宕坑打造为适宜市区居 河液潮油 民及周边游客进行休憩娱乐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 道路 镇界 常熟市2011-2030年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图,在”一城、 主城区 两轴、三区、八景”的规划布局中,基地作为临近休闲乐活古城 集镇区 的一大景点,与沙家浜生态度假旅游发展轴成为一个小体系,此 乡村 村界 片区通过”一城、一轴、三景”联结,将其规划设计为一个城市 城际铁路 综合公园具有重要的对外意义。 常熟市2014-2020农业总体规划图 基于亲水性景观营造的常熟市小山宕综合公园规划设计 14
基于亲水性景观营造的常熟市小山宕综合公园规划设计 14 常熟市2011-2030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图 常熟市2014-2020农业总体规划图 根据常熟市2014-2020总体规划,此次基地位于城市绿地 规划范围内。常熟市政府规划将基地中的宕坑打造为适宜市区居 民及周边游客进行休憩娱乐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 常熟市2011-2030年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图,在“一城、 两轴、三区、八景”的规划布局中,基地作为临近休闲乐活古城 的一大景点,与沙家浜生态度假旅游发展轴成为一个小体系,此 片区通过“一城、一轴、三景”联结,将其规划设计为一个城市 综合公园具有重要的对外意义。 01 前期研究 选题背景与意义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与线路 国内外研究现状 案例借鉴 关键问题调研与分析 基地现状分析
01前期研究 选题背景与意义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与线路 国内外研究现状 案例借鉴 关键问题调研与分析 基地现状分析 用地分析 用地类型面积统计表 用地类型 占地面积(hm2) 比例(%) 农林用地 54.9 55.1 水域 13.6 13.7 科研用地 91 9.1 交通用地 4.8 4.8 其他非建设用地 17.2 17.3 基地面积 99.6 100 基地内部: 包括农林用地、水域、科研用地和其他非建设用地。 ·农林用地超过基地面积的50%,主要形态为水稻田和鱼塘: ·水域则为小山宕: ·科研用地为小山宕南侧的温室大棚、热带植物园以及种植展览区: ·小山宕周围为大面积空闲地。 图例 周边用地: 农林用地 以农林用地、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为主,有部分的物流仓储 居住用地 用地和公园绿地。 水减 ·农林用地位于基地西北侧张家港对岸的村庄。 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义虞路两侧。 科研用地 物流仓储用地 ·居住用地包括位于基地北培部的小山村,望虞河南侧的居住小区和 公园绿地 山明路北侧的居民区。 其他非建设用地 ·公园绿地主要是位于西三环路南侧的虞山公园。 规划范围 基地用地分析图 基于亲水性景观营造的常熟市小山宕综合公园规划设计 15
基于亲水性景观营造的常熟市小山宕综合公园规划设计 15 用地分析 周边用地: 以农林用地、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为主,有部分的物流仓储 用地和公园绿地。 • 农林用地位于基地西北侧张家港对岸的村庄。 • 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义虞路两侧。 • 居住用地包括位于基地北部的小山村,望虞河南侧的居住小区和 山明路北侧的居民区。 • 公园绿地主要是位于西三环路南侧的虞山公园。 基地用地分析图 基地内部: 包括农林用地、水域、科研用地和其他非建设用地。 • 农林用地超过基地面积的50%,主要形态为水稻田和鱼塘; • 水域则为小山宕; • 科研用地为小山宕南侧的温室大棚、热带植物园以及种植展览区; • 小山宕周围为大面积空闲地。 用地类型 占地面积(hm2) 比例(%) 农林用地 54.9 55.1 水域 13.6 13.7 科研用地 9.1 9.1 交通用地 4.8 4.8 其他非建设用地 17.2 17.3 基地面积 99.6 100 用地类型面积统计表 01 前期研究 选题背景与意义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与线路 国内外研究现状 案例借鉴 关键问题调研与分析 基地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