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规划设诗原理 第二篇方法篇 zhulong.com
第二篇 方法篇 生 态 规 划 设 计 原 理
上游充通大¥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第二篇方法篇 第八章生态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8.1生态评价概述 8.2生态适宜性分析 8.3生态敏感性分析 8.4生态风险性评价 8.5生态安全评价 8.6生态承载力分析 8.7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8.8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第八章 生态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8.1 生态评价概述 8.2 生态适宜性分析 8.3 生态敏感性分析 8.4 生态风险性评价 8.5 生态安全评价 8.6 生态承载力分析 8.7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8.8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第二篇 方法篇 8.1 生态评价概述
上游充通大¥ 8.1生态评价概述(Ecological Evaluatio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8.1.1生态评价的概念 生态评价(Ecological Evaluation) 根据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运用恰当的生态学方法 评价某区域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优劣及其影响作用关系。 1.区域生态系统 对象 2.区域生态环境 评价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作用下的 动态变化规律及变化过程
8.1 生态评价概述(Ecological Evaluation) 8.1.1 生态评价的概念 生态评价(Ecological Evaluation) 根据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评价某区域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优劣及其影响作用关系。 运用恰当的生态学方法, 基本 对象 1. 区域生态系统 2. 区域生态环境 评价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作用下的 动态变化规律及变化过程
上游究通大学 8.1生态评价概述(Ecological Evaluatio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8.1.1生态评价的概念 认识生态环境的特点与功能 謬 明确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性质和程度 确定维持生态环境功能和自然环境 可持续利用而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生态适宜性评价 划分 类型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环境容量评价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8.1 生态评价概述(Ecological Evaluation) 8.1.1 生态评价的概念 划分 类型 生态适宜性评价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环境容量评价 主要 任务 认识生态环境的特点与功能 明确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性质和程度 确定维持生态环境功能和自然环境 可持续利用而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1 2 3 1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 3 4 5
上游充通大¥ 8.1生态评价概述(Ecological Evaluatio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8.1.2生态评价的标准 标准 说明 国家、行业和地 国家或组织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 行业发布的环境评价规划及设计要求 方规定的标准 地方政府颁布的环境标准及规划区目标 以区域生态环境的背景值和本底值为标准 背景或本底值 (例如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等) 。 以未受人类眼中干扰的生态安全性高的相似生 。 类比标准 态系统或类似条件的生态因子为类比标准 (如类似生境的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等) ·以当地或相似条件下科学研究以判定的生态效 。 科学研究中已判 应指标为标准(如保障生态安全的植被覆盖率 定的生态标准 要求、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最高允许限值、特 别敏感生物的环境质量要求等)
8.1.2 生态评价的标准 8.1 生态评价概述(Ecological Evaluation) 标准 • 国家、行业和地 方规定的标准 说明 • 国家或组织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 • 行业发布的环境评价规划及设计要求 • 地方政府颁布的环境标准及规划区目标 • 背景或本底值 • 以区域生态环境的背景值和本底值为标准 (例如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等) • 以当地或相似条件下科学研究以判定的生态效 应指标为标准(如保障生态安全的植被覆盖率 要求、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最高允许限值、特 别敏感生物的环境质量要求等) • 科学研究中已判 定的生态标准 • 类比标准 • 以未受人类眼中干扰的生态安全性高的相似生 态系统或类似条件的生态因子为类比标准 (如类似生境的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