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的案例,就是对马寅初人口理论的批判。那件事情很复杂, 但是,当时能够获得广泛的赞同,重要原因是偏激的政治思考 替代了一切,似乎中国要强盛于世界之林,人是越多越好。经 济和科学方面的思考(比如基础和资源吃得消吗)显然被排斥 了,文化方面的思考(比如国民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也被放在 一边了。 现在的情况当然很不相同,新的潮流正在奔腾。说得明确 点,很多人似乎正在习惯于从经济的角度思考各种问题,以为 市场经济万能,以为经济增长可以解决社会的所有问题,渐渐 地成为思维的主流,威胁着社会的理性和明智。其实,此现象 并非中国独有。由于近三十多年西方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繁 荣,某些西方经济学家确实骄傲地宣称经济理论能够解决社 会的任何麻烦。一些学成归来立志报效祖国的年轻学者,把导 师们的思想带回来,自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这种想法在中国获 得普遍好感,也非常容易理解。“文化大革命”行将终结的年 代,面对中国的贫困和落后,大家都痛定思痛地认为,我们的 问题出在经济制度上,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什么事情全好办 了。包括笔者在内,我们很长时间就是这样想的。 岂止是经济学家有傲气,科学家们也很自信啊。20世纪科 学技术的发展,超越了前面两千年的成就。万能的网络,神秘 的基因,奇妙的纳米,为人类打开了全新的世界。某些科学家 们也在积极宣传,他们可以用技术的手段最终解决人类的种 种难题(比如通过基因改造优化人类的品性)。所谓科学主义 在西方的出现,并非偶然的现象。 2
相比之下,文化渐渐落到了社会的边缘。文化自己也有点 气短。由于娱乐文化大规模崛起,文化人在娱乐的事业中发现 了金矿,恍惚中脚下打飘了。实际上,娱乐从来是文化的基本意 义,曾经有学者认为,人学会了游戏,才成为真正的人。现在的 问题在于,城市的普遍化和传媒的现代化,让娱乐突然变成了 强大的产业,于是,站在金矿之上的娱乐,其光芒覆盖了文化的 整体,其他的部分,由于寒酸而越来越龟缩到边缘的部位。与此 同时,名目繁多的所谓文化也大量涌现,连赌博文化、厕所文化 也赫然登场。我们无法反对用这样的称呼。不过,我们清楚地意 识到,那其实是以文化的名义玩花头赚钱而已。 我们还是努力回到本义上,分析上述各大领域对人类社会 的价值。 经济,主要解决人的生物性的需求,生存和繁衍的条件以 及发展的空间,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文化,主要解决人的精神性的需求,现实的快乐和理想的 追求,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前提。 科学,为上述两大目标提供动力和可能,并且具有灯塔性 的意义,例如,打破地心说建立新的宇宙观从根本上提示了经 济文化的前进方向。 政治,则为所有的社会活动提供秩序安全的框架,是平衡 社会关系、调节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保证。 我们不得不清醒地承认,这些基本命题是缺一不可的!当 现实社会忽视文化层面的时刻,我们单独强调一下这个问题, 也是有充分理由的。 3
文化,作为主要解决人的精神性需求的领域,其内涵远远 不是娱乐所能取代的。现在,学界关注的焦点,是中国文化的传 统如何适应转型中的当代社会,如何重构社会的价值理念。在 我看来,这个大课题肯定急不得,将伴随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 程行走多年。眼前的短文,仅仅是为《咬文嚼字》问世十载所作, 我无法全面展开问题,还是从中国文字着手讨论吧。 一个世纪以来,关于中国文字的辉煌历所史和尴尬的前景, 始终是中国文化的大问题。先是对文言文的革命,让文字回归 到百姓的口语水平,那是一次势如破竹的进军,遗老遗少们的 阻挡,抵抗不了民众的需求。白话文迅速占据了舞台。于是,新 的问题随之产生。看看整个地球,除华语圈外,几乎全部是在用 拼音文字。考证后又知道,欧洲的先人也用过象形文字,人家几 千年前就除旧迎新了,彻底抛弃古典文字而采用易学的拼音文 字,于是,在学界渐渐形成共识,好像向拼音文字进化是必然的 趋势,早些晚些而已。有人甚至认为,中国在经济科技方面落后 于西方,文字的艰深亦脱不了干系,非革命不可。 上述命题,至今没有讨论清楚。不过,生活已经作出了部分 回答。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网络的出现,非但没有终结中国文 字,反而让中文有了与世界文明更加方便交流的平台。中国近 二十多年的崛起,让高鼻子们有了学习中文的动力。在美国的 中学考试里,正出现一个意义深远的变化,再过-一两年,中文正 式作为外语考试的一个类别,其考分将成为升大学的依据之一 (而且是以中文简体字编写考纲)。 我们过去有点自欺欺人,以为世界是以中国为中心的,那 4
观念肯定要不得!我们现在也不必妄自菲薄,以为中国文化一 无是处。最近,我们到美国推广一套书,英文版的中国文化丛 书。我给美国的中小学教师演讲时说,千万别小看了中国文化 的原创力,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意识到最简单的符号可以演 化出世界的万象。中国的围棋只有黑白两种棋子,其千变万化 使最先进的计算机也难以掌握。电脑下国际象棋可以打败世 界冠军,在围棋方面,电脑大体只能有初段水平。与此相似的 是八卦符号。只有长短两根横线,却能够表达各种文化意义。 欧洲人承认,这一符号先影响了电报的编码,进而影响计算机 的语言。计算机基于0和1的语言,实在和我们祖先在八卦中 用的基于长线短线的语言属于同一个系统。我最近出版的书 用了“思维八卦”的名字,有朋友不赞同,说“八卦”被用烂了, 已经成为胡言乱语的代号。其实,我正因为生气而故意用此书 名。“八卦”被后人用来算命当然荒唐,可是,它深刻的本意哪 里是满口八卦的明星们所明白的! 我在《思维八卦》中收了一篇文章《语文的秘密》,其中提 到一位香港前辈的学术推论,他认为,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 确定用方块字作为工具时,已经接触到西方的拼音文字,我们 的先人决定走以文字控制语言的道路,所以没有受拼音化的 影响。后来,我继续进行思考,感到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问题 值得探讨。依据我有限的语言知识,我发现汉语是用单音节最 为显著的一种语言,这和英语、俄语、法语、德语等世界其他大 语种明显不同。是否和上面所说的简单符号可以表现复杂世 界的观念如出一辙呢?不管原因如何,反正表意为主的象形字 5
更适宜于单音节的汉语,是十分容易理解的。 《咬文嚼字》出于对中国文化及其基础的中国文字的热爱 和责任,十年中所作的种种辛苦奉献,不能说惊天动地,却是脚 踏实地的。写这篇短文时,我不知为什么经常想到王国维先生。 对于王国维先生的自杀,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意见。我想,原因 可能不止一个,但是,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在文化出现困 境而个人无能为力时,由于自身思想的危机而选择退出,是可 以说得通的解释,这与武将在战败时英勇自尽一样壮烈。不过, 今天的中国,与王国维先生所处的环境毕竞不一样了。尽管西 方文化凭借经济科技优势步步进逼,有自信的中国文化人并非 无所作为。限于条件和个人能力,我们也许只能做些小事,不 过,只要像《咬文嚼字》编辑部一样孜孜不倦努力,积十年二十 年三十年之力,我们会为中国文化的上升铺就一个坚实的平 台。 (作者为上海新闻出版局局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