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Li的DNA聚合酶 功 能 Ⅰ Ⅱ Ⅲ 5’→3’聚合作用 + + + 5’→3’外切酶作用 + - - 3’→5’外切酶作用 + + + 聚合核苷酸数 /min 600 30 9000 分子数/细胞 400 100 10 *DNApolⅢ主要负责DNA链延伸
E.COLi的DNA聚合酶 功 能 Ⅰ Ⅱ Ⅲ 5’→3’聚合作用 + + + 5’→3’外切酶作用 + - - 3’→5’外切酶作用 + + + 聚合核苷酸数 /min 600 30 9000 分子数/细胞 400 100 10 *DNApolⅢ主要负责DNA链延伸
2、双链DNA复制的分子机制 (DNA半不连续复制): 1)冈崎片段和半不连续复制 ①问题的提出: ◼ 已知DNA两条链反向且都能作为模板; ◼ 已知DNApol聚合方向5’→3’ ; 冈崎等提出DNA的不连续复制模型,认为: ◼ 5’ → 3’走向的DNA是由许多5’→3’方向合成的 DNA片段连接而成的
2、双链DNA复制的分子机制 (DNA半不连续复制): 1)冈崎片段和半不连续复制 ①问题的提出: ◼ 已知DNA两条链反向且都能作为模板; ◼ 已知DNApol聚合方向5’→3’ ; 冈崎等提出DNA的不连续复制模型,认为: ◼ 5’ → 3’走向的DNA是由许多5’→3’方向合成的 DNA片段连接而成的
②实验: ◼ 放射自显影; ◼ 电子显微镜 观察。 ◼ 冈崎片段: 以 5’ → 3 ’走向DNA为模板合成的小片段。 约1000-2000bp
②实验: ◼ 放射自显影; ◼ 电子显微镜 观察。 ◼ 冈崎片段: 以 5’ → 3 ’走向DNA为模板合成的小片段。 约1000-2000bp
③结论: ◼ DNA是半不连续合成的。 ◼ 前导链(leading strand): 以3’→5’ 链为模板,新生链以5’→3’方 向连续合成; ◼ 后随链(lagging strand): 冈崎片段:以5’→3’链为模板链,DNApol 以5’→3’方向合成小片段DNA即。 由冈崎片段连接成的DNA链为后随链
③结论: ◼ DNA是半不连续合成的。 ◼ 前导链(leading strand): 以3’→5’ 链为模板,新生链以5’→3’方 向连续合成; ◼ 后随链(lagging strand): 冈崎片段:以5’→3’链为模板链,DNApol 以5’→3’方向合成小片段DNA即。 由冈崎片段连接成的DNA链为后随链
2)RNA引物 ①问题提出: 已知DNApol只能在3’-OH上延伸, 什么提供了3’-OH? ②实验证明:DNA合成实验需NTP; 新合成的DNA链中有RNA; RNA酶水解证明
2)RNA引物 ①问题提出: 已知DNApol只能在3’-OH上延伸, 什么提供了3’-OH? ②实验证明:DNA合成实验需NTP; 新合成的DNA链中有RNA; RNA酶水解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