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病畜在2448h内进入休克状态。脾脏或肝脏受到损伤,形成脓肿,扩散蔓延,往往引起脓毒败血症。慢性局限性网胃腹膜炎的病例,被毛粗乱无光泽,消瘦,泌乳量少,间歇性厌食,瘤胃蠕动减弱,间歇性轻度气,便秘或腹泻,久治不愈。有时还有拱背站立等疼痛表现。X射线检查:可确定金属异物损伤网胃壁的部位和性质。根据X射线影像、临床检查结果和经验,可作出诊断,确定可否进行手术及手术方法,并做出较准确的预后。金属异物探测器检查:可查明网胃内金属异物存在的情况,但须将探测的结果结合病情分析才具有实际意义,不少耕牛与舍饲牛的网胃内存有金属异物,但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的初期,白细胞总数升高,可达11X109~16×109/L;嗜中性白细胞增至45%~70%、淋巴细胞减少至30%45%,核左移。慢性病例,血清球蛋白升高,白细胞总数中度增多,嗜中性白细胞增多,单核细胞持久地升高达5%~9%,缺乏嗜酸性白细胞。病理变化本病的病理变化依金属异物的性状而异。有的引起创伤性网胃炎,特别是铁钉或销钉,可使胃壁深层组织损伤,局部增厚,化脓,形成瘘管或瘢痕。有的网胃与隔粘连或胃壁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其中埋藏铁钉或销钉,并形成干酪腔或脓腔。还有一部分病例,由于网胃壁穿孔,形成弥漫性或局限性腹膜炎,乃至胸膜炎,脏器互相粘连,或者隔、脾、肝、肺发生脓肿。心脏受损害时,心包中充满多量纤维蛋白性渗出液。诊断创伤性网胃腹膜炎,通过临床症状,网胃区的即诊与强压触诊检查,金属探测器检查可作出诊断。而症状不明显的病例则需要辅以实验室检查和射线检查才能确诊。应与前胃弛缓、酮病、多关节炎、蹄叶炎、背部疼痛等疾病进行鉴别。治疗治疗原则是及时摘除异物,抗菌消炎,加速创伤愈合,恢复胃肠功能。急性病例一般采取保守疗法,经治疗后48~72h内若病畜开始采食、反乌,则预后良好;如果病情没有明显改善,则根据动物的经济价值,可考虑实施瘤胃切开术,从瘤胃将网胃内的金属异物取出。保守疗法包括用金属异物摘除器从网胃中吸取胃中金属异物或投服磁铁笼,以吸附固定金属异物:将牛栓在栏内,牛床前部填高25cm,10d不准运动,同时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四环素等)与磺胺类药物;补充钙剂,控制腹膜炎和加速创伤愈合。抗生素治疗必须持续3~7d以上,以确保控制炎症和防止肿的形成。若发生脱水时,可进行输液。亚急性和慢性病例,应根据病情采用保守疗法或施行瘤胃切开术。预防在创伤性网胃腹膜炎多发地区或牛群,应预防性地给所有已达1岁的青年公牛20和母牛投服磁铁笼是目前预防本病的主要手段,购置磁铁笼时,应对磁铁笼进行检查,选择优质的磁铁笼:在大型奶牛场和肉牛场的饲料自动输送线或青贮塔卸料机上安装大块电磁板,以除去饲草中的金属异物;不在村前屋后,铁工厂、垃圾堆附近放牧和收割饲草;定期应用金属探测器检查牛群,并应用金属异物摘除器从瘤胃和网胃中摘除异物。瓣胃阻塞(ImpactionofOmasum)瓣胃阻塞又称瓣胃秘结,主要是因前胃弛缓,瓣胃收缩力减弱,瓣胃内容物滞留,水分被吸收而干,致使瓣胃秘结、扩张的一种疾病。本病常见于牛。病因原发性瓣胃阻塞,主要因长期饲喂糠麸、粉渣、酒糟等含有泥沙的饲料或饲喂甘薯蔓、花生蔓、豆秸、青干草、紫云英等含坚韧粗纤维的饲料(特别是得过短后喂牛),而引起。其次,放牧转为舍饲或突然变换饲料,饲料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或者因饲养不正规,饲喂后缺乏饮水以及运动不足等都可引起瓣胃阻塞。继发性瓣胃阻塞,常继发于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皱胃阻塞、皱胃变位、皱胃溃疡、腹腔脏器粘连、生产瘫痪、黑斑病甘薯中毒、牛恶性卡他热和血液原虫病等疾病。症状病的初期,精神迟钝,时而吟:奶牛泌乳量下降。食欲不定或减退,便秘,粪16
16 多数病畜在24~48h 内进入休克状态。 脾脏或肝脏受到损伤,形成脓肿,扩散蔓延,往往引起脓毒败血症。慢性局限性网胃腹 膜炎的病例,被毛粗乱无光泽,消瘦,泌乳量少,间歇性厌食,瘤胃蠕动减弱,间歇性轻度 臌气,便秘或腹泻,久治不愈。有时还有拱背站立等疼痛表现。 X 射线检查:可确定金属异物损伤网胃壁的部位和性质。根据X 射线影像、临床检查结 果和经验,可作出诊断,确定可否进行手术及手术方法,并做出较准确的预后。 金属异物探测器检查:可查明网胃内金属异物存在的情况,但须将探测的结果结合病情 分析才具有实际意义,不少耕牛与舍饲牛的网胃内存有金属异物,但无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病的初期,白细胞总数升高,可达11×109~16×109/L;嗜中性白细胞增 至45%~70%、淋巴细胞减少至30%~45%,核左移。慢性病例,血清球蛋白升高,白细胞总数中 度增多,嗜中性白细胞增多,单核细胞持久地升高达5%~9%,缺乏嗜酸性白细胞。 病理变化 本病的病理变化依金属异物的性状而异。有的引起创伤性网胃炎,特别是铁 钉或销钉,可使胃壁深层组织损伤,局部增厚,化脓,形成瘘管或瘢痕。有的网胃与膈粘连 或胃壁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其中埋藏铁钉或销钉,并形成干酪腔或脓腔。还有一部分病例, 由于网胃壁穿孔,形成弥漫性或局限性腹膜炎,乃至胸膜炎,脏器互相粘连,或者膈、脾、 肝、肺发生脓肿。心脏受损害时,心包中充满多量纤维蛋白性渗出液。 诊断 创伤性网胃腹膜炎,通过临床症状,网胃区的叩诊与强压触诊检查,金属探测器 检查可作出诊断。而症状不明显的病例则需要辅以实验室检查和X 射线检查才能确诊。 应与前胃弛缓、酮病、多关节炎、蹄叶炎、背部疼痛等疾病进行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是及时摘除异物,抗菌消炎,加速创伤愈合,恢复胃肠功能。 急性病例一般采取保守疗法,经治疗后48~72h 内若病畜开始采食、反刍,则预后良好; 如果病情没有明显改善,则根据动物的经济价值,可考虑实施瘤胃切开术,从瘤胃将网胃内 的金属异物取出。保守疗法包括用金属异物摘除器从网胃中吸取胃中金属异物或投服磁铁 笼,以吸附固定金属异物;将牛栓在栏内,牛床前部填高25cm,10d 不准运动,同时应用抗 生素(如青霉素、四环素等)与磺胺类药物;补充钙剂,控制腹膜炎和加速创伤愈合。抗生 素治疗必须持续3~7d 以上,以确保控制炎症和防止脓肿的形成。若发生脱水时,可进行输 液。 亚急性和慢性病例,应根据病情采用保守疗法或施行瘤胃切开术。 预防 在创伤性网胃腹膜炎多发地区或牛群,应预防性地给所有已达1 岁的青年公牛2 0 和母牛投服磁铁笼是目前预防本病的主要手段,购置磁铁笼时,应对磁铁笼进行检查, 选择优质的磁铁笼;在大型奶牛场和肉牛场的饲料自动输送线或青贮塔卸料机上安装大块电 磁板,以除去饲草中的金属异物;不在村前屋后,铁工厂、垃圾堆附近放牧和收割饲草;定 期应用金属探测器检查牛群,并应用金属异物摘除器从瘤胃和网胃中摘除异物。 瓣胃阻塞(Impaction of Omasum) 瓣胃阻塞又称瓣胃秘结,主要是因前胃弛缓,瓣胃收缩力减弱,瓣胃内容物滞留,水分 被吸收而干涸,致使瓣胃秘结、扩张的一种疾病。本病常见于牛。 病因 原发性瓣胃阻塞,主要因长期饲喂糠麸、粉渣、酒糟等含有泥沙的饲料或饲喂甘 薯蔓、花生蔓、豆秸、青干草、紫云英等含坚韧粗纤维的饲料(特别是铡得过短后喂牛), 而引起。其次,放牧转为舍饲或突然变换饲料,饲料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 或者因饲养不正规,饲喂后缺乏饮水以及运动不足等都可引起瓣胃阻塞。 继发性瓣胃阻塞,常继发于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皱胃阻塞、皱胃变位、皱胃溃疡、腹 腔脏器粘连、生产瘫痪、黑斑病甘薯中毒、牛恶性卡他热和血液原虫病等疾病。 症状 病的初期,精神迟钝,时而呻吟;奶牛泌乳量下降。食欲不定或减退,便秘,粪
便干燥、色暗:瘤胃轻度膨胀,瓣胃螺动音微弱或消失。于右侧腹壁(第810肋间的中央触诊,病牛疼痛不安:即诊,浊音区扩大。病情进一步发展,病畜精神沉郁,鼻镜干燥、龟裂,空嚼、磨牙,呼吸浅快,心悸,脉率增至80~100次/min。食欲废绝、反停止,瘤胃收缩力减弱。瓣胃穿刺检查:用15~18cm长穿刺针,于右侧第9肋间与肩关节水平线相交点进行穿刺,进针时感到有较大的阻力。直肠检查:直肠内空虚、有黏液,并有少量暗褐色粪便附着于直肠壁。晚期病例,神情忧郁,体温升高0.5~1℃,皮温不整,结膜发。食欲废绝,排粪停止或排出少量黑褐色藕粉样恶臭黏液。尿量减少、呈黄色或无尿。呼吸急促,心悸,脉率可达100~140次/min,脉搏节律不齐,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体质虚弱,卧地不起。病程及预后本病的病程为1~2周。轻症者,经及时治疗,可以痊愈。重剧病例,经过3~5d,卧地不起,陷于昏迷状态,预后不良。诊断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结合瓣胃穿刺检查,亦可让牛站立,用手掌在瓣胃区推动牛体左右晃动,当牛体向右侧晃动时,手掌突然进行冲击式触诊,可能及到坚硬的胃壁,必要时进行剖腹探查,可以确诊。治疗治疗原则是增强前胃运动机能,软化瓣胃内容物,促进瓣胃内容物排除。病情轻者,可服泻剂,如硫酸钠(400~500g)或液体石蜡(或植物油)1000~2000ml。用10%氯化钠溶液100~200ml,安钠咖注射液10~20ml,静脉注射,以增强前胃神经兴奋性,促进前胃内容物运转与排除。同时可皮下注射士的宁或毛果芸香碱。此外可用10%硫酸钠溶液2000~3000ml,液体石蜡(或甘油)300~500ml,普鲁卡因2g,盐酸土霉素3~5g,一次瓣胃内注入。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可用撒乌安注射液100~200ml或樟脑酒精注射液200~300ml,静脉注射,同时应用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并及时输糖补液,缓和病情。依据临床实践,在确诊后施行瘤胃切开术,用胃管插入网一瓣孔,冲洗瓣胃,效果较好。中兽医称瓣胃阻塞为百叶干,治以养阴润胃、清热通便为主。宜用藜芦润肠汤:藜芦、常山、二丑、川芎各60g,当归60~100g,水煎后加滑石90g,石蜡油1000ml,蜂蜜250g,一次内服。在治疗中,应加强护理,耕牛停止使役,充分饮水,给与青绿饲料,有利于恢复健康。预防避免长期应用混有泥沙的糠麸、糟柏饲料喂养,同时注意适当减少坚硬的粗纤维饲料:草喂牛,也不宜得过短:注意补充蛋白质与矿物质饲料:发生前胃弛缓时,应及早治疗,以防止发生本病。第三节反鱼动物皱胃疾病皱胃阻塞(ImpactionofAbomasum)皱胃阻塞又称皱胃积食,是由于迷走神经调节机能紊乱或受损,导致皱胃弛缓,内容物滞留,胃壁扩张而形成阻塞的一种疾病。本病常见于黄牛和水牛,奶牛与肉牛也有发生。病因原发性皱胃阻塞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引起,特别是在冬春缺之青绿饲料,用谷草、麦秸、玉米稿秆、高梁稿秆或稻草碎喂牛,常引起发病。而黄牛和水牛,每当农忙季节,因饲喂麦糠、豆秸、甘薯蔓、花生蔓或其它秸秆,同时添加磨碎的谷物精料,并因饲养失调,饮水不足、劳役过度和精神紧张,也常常发生皱胃阻塞。此外由于消化机能和代谢机能紊乱,发生异嗜,舔食砂石、水泥、毛球、麻线、破布、木屑、刨花、塑料薄膜甚至食入胎盘而引起机械性皱胃阻塞。特牛因大量乳凝块滞留而发生皱胃阻塞。继发性皱胃阻塞,常继发于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皱胃溃疡、皱胃炎,小肠秘结以及肝、脾脓肿续牛的腹膜炎等疾病。发病机理在迷走神经机能紊乱或受损伤的情况下,当受到饲养管理等不良因素的影响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幽门痉挛、皱胃壁弛缓和扩张,或者因皱胃炎、皱胃溃疡、幽门部狭窄、17
17 便干燥、色暗;瘤胃轻度臌胀,瓣胃蠕动音微弱或消失。于右侧腹壁(第8~10 肋间的中央) 触诊,病牛疼痛不安;叩诊,浊音区扩大。 病情进一步发展,病畜精神沉郁,鼻镜干燥、龟裂,空嚼、磨牙,呼吸浅快,心悸,脉 率增至80~100 次/min。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瘤胃收缩力减弱。瓣胃穿刺检查:用15~18cm 长穿刺针,于右侧第9 肋间与肩关节水平线相交点进行穿刺,进针时感到有较大的阻力。直 肠检查:直肠内空虚、有黏液,并有少量暗褐色粪便附着于直肠壁。 晚期病例,神情忧郁,体温升高0.5~1℃,皮温不整,结膜发绀。食欲废绝,排粪停止 或排出少量黑褐色藕粉样恶臭黏液。尿量减少、呈黄色或无尿。呼吸急促,心悸,脉率可达 100~140 次/min,脉搏节律不齐,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体质虚弱,卧地不起。 病程及预后 本病的病程为 1~2 周。轻症者,经及时治疗,可以痊愈。重剧病例,经过 3~5d,卧地不起,陷于昏迷状态,预后不良。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结合瓣胃穿刺检查,亦可让牛站立,用手掌在瓣胃区推动 牛体左右晃动,当牛体向右侧晃动时,手掌突然进行冲击式触诊,可能及到坚硬的胃壁,必 要时进行剖腹探查,可以确诊。 治疗 治疗原则是增强前胃运动机能,软化瓣胃内容物,促进瓣胃内容物排除。 病情轻者,可服泻剂,如硫酸钠(400~500g)或液体石蜡(或植物油)1 000~2 000ml。 用10%氯化钠溶液100~200ml,安钠咖注射液10~20ml,静脉注射,以增强前胃神经兴奋性, 促进前胃内容物运转与排除。同时可皮下注射士的宁或毛果芸香碱。 此外可用 10%硫酸钠溶液2 000~3 000ml,液体石蜡(或甘油)300~500ml,普鲁卡因2g, 盐酸土霉素3~5g,一次瓣胃内注入。 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可用撒乌安注射液100~200ml 或樟脑酒精注射液200~300ml,静脉 注射,同时应用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并及时输糖补液,缓和病情。 依据临床实践,在确诊后施行瘤胃切开术,用胃管插入网-瓣孔,冲洗瓣胃,效果较好。 中兽医称瓣胃阻塞为百叶干,治以养阴润胃、清热通便为主。宜用藜芦润肠汤:藜芦、 常山、二丑、川芎各60g,当归60~100g,水煎后加滑石90g,石蜡油1 000ml,蜂蜜250g,一 次内服。 在治疗中,应加强护理,耕牛停止使役,充分饮水,给与青绿饲料,有利于恢复健康。 预防 避免长期应用混有泥沙的糠麸、糟粕饲料喂养,同时注意适当减少坚硬的粗纤维饲料; 铡草喂牛,也不宜铡得过短;注意补充蛋白质与矿物质饲料;发生前胃弛缓时,应及早治疗, 以防止发生本病。 第三节 反刍动物皱胃疾病 皱胃阻塞(Impaction of Abomasum) 皱胃阻塞又称皱胃积食,是由于迷走神经调节机能紊乱或受损,导致皱胃弛缓,内容物 滞留,胃壁扩张而形成阻塞的一种疾病。本病常见于黄牛和水牛,奶牛与肉牛也有发生。病 因 原发性皱胃阻塞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引起,特别是在冬春缺乏青绿饲料,用谷草、麦 秸、玉米稿秆、高粱稿秆或稻草铡碎喂牛,常引起发病。而黄牛和水牛,每当农忙季节,因 饲喂麦糠、豆秸、甘薯蔓、花生蔓或其它秸秆,同时添加磨碎的谷物精料,并因饲养失调, 饮水不足、劳役过度和精神紧张,也常常发生皱胃阻塞。此外由于消化机能和代谢机能紊乱, 发生异嗜,舔食砂石、水泥、毛球、麻线、破布、木屑、刨花、塑料薄膜甚至食入胎盘而引 起机械性皱胃阻塞。犊牛因大量乳凝块滞留而发生皱胃阻塞。继发性皱胃阻塞,常继发于前 胃弛缓、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皱胃溃疡、皱胃炎,小肠秘结以及肝、脾脓肿犊牛的腹膜炎等 疾病。 发病机理 在迷走神经机能紊乱或受损伤的情况下,当受到饲养管理等不良因素的影响 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幽门痉挛、皱胃壁弛缓和扩张,或者因皱胃炎、皱胃溃疡、幽门部狭窄
胃肠道运动障碍,则从前胃陆续运转进入皱胃的内容物,大量积聚,形成阻塞。继而导致瓣胃秘结,更加促进其病情急剧的发展过程。由于皱胃阻塞,氯离子和氯化物不断被分泌进入皱胃,致使皱胃弛缓、碱中毒和低氯血症一起发生。由于液体不能通过阻塞的皱胃进入小肠而被吸收,因而发生不同程度的脱水。皱胃中钾离子聚集导致低钾血症。正因为如此,前胃机能受到反射性的抑制,消化障碍,食欲废绝、反台停止,呈现迷走神经消化不良的部分综合征。瘤胃内微生物区系急剧变化,内容物腐败过程加剧,产生大量的刺激性有毒物质,引起瘤胃和网胃黏膜组织炎性浸润,渗透性增强,瘤胃内大量积液,全身机能状态显著恶化,发生严重的脱水和自体中毒。症状病的初期,食欲减退、反台稀少、短促或停止,有的病畜则喜饮水;瘤胃动音减弱,瓣胃音低沉,腹围无明显异常;尿量短少,粪便干燥。随着病情发展,病畜精神沉郁,被毛逆立,鼻镜干燥或干裂,但体温通常正常;食欲废绝,反负停止,腹围显著增大,瘤胃内容物充满或积有大量液体,瘤胃与瓣胃蜻动音消失肠音微弱;常常呈现排粪姿势,有时排出少量糊状、棕褐色的恶臭粪便,混杂少量黏液或紫黑色血丝和血凝块;尿量少而浓稠,呈黄色或深黄色,具有强烈的臭味。当瘤胃大量积液时,冲击式触诊,呈现振水音。在左歇部听诊,同时以手指轻轻叩击左侧倒数第一至第五肋骨或右侧倒数第一、二肋骨,即可听到类似叩击钢管的锉音。重剧的病例,右侧中腹部到后下方呈局限性膨隆,在肋骨弓的后下方皱胃区作冲击式触诊,则病牛有躲闪、踢或抵角等敏感表现,同时感触到皱胃体显著扩张而坚硬,特别是继发手创伤性腹膜炎的病例,由于腹腔器官粘连,皱胃位置固定,更为明显。直肠检查:直肠内有少量粪便和成团的黏液,混有坏死黏膜组织。体形较小的黄牛,手伸入骨盆腔前缘右前方,瘤胃的右侧,于中下腹区,能摸到向后伸展扩张呈捏粉样硬度的部分皱胃体。乳牛和水牛体形较大,直肠内不易触诊,因此必要时可以进行剖腹探查。实验室检查:皱胃液pH值为14:瘤胃液pH值多为79,纤毛虫数减少,活力降低:血清氯化物降低,平均为3.88g/L(正常为5.96g/),血浆C02结合力升高,平均为682m1/L(正常514ml/L)。病的末期,病牛精神极度沉郁,虚弱,皮肤弹性减退,鼻镜干燥,眼窝凹陷;结膜发,舌面皱缩,血液黏稠,心率100次/min以上,呈现严重的脱水和自体中毒症状。由含有多量的酪蛋白牛乳所形成的坚韧乳凝块而引起的续牛皱胃阻塞,表现持续腹泻,瘦弱,腹部藏胀而下垂,腹部作冲击式触诊,可听到一种类似流水音的异常音响。病理变化皱胃极度扩张,体积显著增大基至超过正常的两倍,皱胃被于燥的内容物阻塞。局部缺血的部分,胃壁菲薄,容易撕裂。皱胃黏膜炎性浸润、坏死、脱落;有的病例幽门区和胃底部,有散在出血斑点或溃疡。瓣胃体积增大,内容物黏硬,瓣叶坏死,黏膜大面积脱落。由肠秘结继发的病例,则表现瓣胃空虚;瘤胃通常膨大,且被干燥内容物或液体充满。病程及预后皱胃阻塞,急性的较为少见。通常多为慢性的病理发展过程,病程持续12周,无其是黄牛,病程可能持续3周以上,病情逐渐恶化。继发手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的病牛,若不及时确诊和治疗,则预后不良。诊断根据右腹部皱胃区局限性膨隆,在左欣部结合叩诊肋骨弓进行听诊,呈现类似叩击钢管的铿音以及皱胃穿刺测定其内容物的pH值为14,即可确诊。但须与前胃疾病、皱胃变位、肠变位等疾病进行鉴别。治疗治疗原则是消积化滞,防腐正酵,缓解幽门控挛,促进皱胃内容物排除,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增进治疗效果。病的初期,可用硫酸钠300~400g、液体石蜡(或植物油)500~1000ml、鱼石脂20g、酒精50ml、常水6~10L内服。也可选用25%硫代丁二酸二辛钠[又名磺琥辛酯钠(dioctylsodium18
18 胃肠道运动障碍,则从前胃陆续运转进入皱胃的内容物,大量积聚,形成阻塞。继而导致瓣 胃秘结,更加促进其病情急剧的发展过程。由于皱胃阻塞,氯离子和氯化物不断被分泌进入 皱胃,致使皱胃弛缓、碱中毒和低氯血症一起发生。由于液体不能通过阻塞的皱胃进入小肠 而被吸收,因而发生不同程度的脱水。皱胃中钾离子聚集导致低钾血症。正因为如此,前胃 机能受到反射性的抑制,消化障碍,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呈现迷走神经消化不良的部分综 合征。瘤胃内微生物区系急剧变化,内容物腐败过程加剧,产生大量的刺激性有毒物质,引 起瘤胃和网胃黏膜组织炎性浸润,渗透性增强,瘤胃内大量积液,全身机能状态显著恶化, 发生严重的脱水和自体中毒。 症状 病的初期,食欲减退、反刍稀少、短促或停止,有的病畜则喜饮水;瘤胃蠕动音 减弱,瓣胃音低沉,腹围无明显异常;尿量短少,粪便干燥。 随着病情发展,病畜精神沉郁,被毛逆立,鼻镜干燥或干裂,但体温通常正常;食欲废 绝,反刍停止,腹围显著增大,瘤胃内容物充满或积有大量液体,瘤胃与瓣胃蠕动音消失, 肠音微弱;常常呈现排粪姿势,有时排出少量糊状、棕褐色的恶臭粪便,混杂少量黏液或紫 黑色血丝和血凝块;尿量少而浓稠,呈黄色或深黄色,具有强烈的臭味。 当瘤胃大量积液时,冲击式触诊,呈现振水音。在左肷部听诊,同时以手指轻轻叩击左 侧倒数第一至第五肋骨或右侧倒数第一、二肋骨,即可听到类似叩击钢管的铿锵音。 重剧的病例,右侧中腹部到后下方呈局限性膨隆,在肋骨弓的后下方皱胃区作冲击式触 诊,则病牛有躲闪、蹴踢或抵角等敏感表现,同时感触到皱胃体显著扩张而坚硬,特别是继 发于创伤性腹膜炎的病例,由于腹腔器官粘连,皱胃位置固定,更为明显。 直肠检查:直肠内有少量粪便和成团的黏液,混有坏死黏膜组织。体形较小的黄牛,手 伸入骨盆腔前缘右前方,瘤胃的右侧,于中下腹区,能摸到向后伸展扩张呈捏粉样硬度的部 分皱胃体。乳牛和水牛体形较大,直肠内不易触诊,因此必要时可以进行剖腹探查。 实验室检查:皱胃液pH值为1~4;瘤胃液pH值多为7~9,纤毛虫数减少,活力降低;血清 氯化物降低,平均为3.88g/L(正常为5.96g/L),血浆CO2 结合力升高,平均为682ml/L(正 常514ml/L)。 病的末期,病牛精神极度沉郁,虚弱,皮肤弹性减退,鼻镜干燥,眼窝凹陷;结膜发绀, 舌面皱缩,血液黏稠,心率100 次/min 以上,呈现严重的脱水和自体中毒症状。 由含有多量的酪蛋白牛乳所形成的坚韧乳凝块而引起的犊牛皱胃阻塞,表现持续腹泻, 瘦弱,腹部臌胀而下垂,腹部作冲击式触诊,可听到一种类似流水音的异常音响。 病理变化 皱胃极度扩张,体积显著增大甚至超过正常的两倍,皱胃被干燥的内容物阻 塞。局部缺血的部分,胃壁菲薄,容易撕裂。皱胃黏膜炎性浸润、坏死、脱落;有的病例幽 门区和胃底部,有散在出血斑点或溃疡。 瓣胃体积增大,内容物黏硬,瓣叶坏死,黏膜大面积脱落。由肠秘结继发的病例,则表 现瓣胃空虚;瘤胃通常膨大,且被干燥内容物或液体充满。 病程及预后 皱胃阻塞,急性的较为少见。通常多为慢性的病理发展过程,病程持续1~2 周,尤其是黄牛,病程可能持续3 周以上,病情逐渐恶化。继发于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的病牛, 若不及时确诊和治疗,则预后不良。 诊断 根据右腹部皱胃区局限性膨隆,在左肷部结合叩诊肋骨弓进行听诊,呈现类似叩 击钢管的铿锵音以及皱胃穿刺测定其内容物的pH 值为1~4,即可确诊。但须与前胃疾病、皱 胃变位、肠变位等疾病进行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是消积化滞,防腐止酵,缓解幽门痉挛,促进皱胃内容物排除,防止脱 水和自体中毒,增进治疗效果。 病的初期,可用硫酸钠300~400g、液体石蜡(或植物油)500~1 000ml、鱼石脂20g、酒 精50ml、常水6~10L 内服。也可选用25%硫代丁二酸二辛钠[又名磺琥辛酯钠(dioctylsodium
sulfosuccinate,DSS)1120~180ml,温水10~20L,内服,每日2次,连续用药3~5d。皱胃注射25%硫酸钠溶液500~1000ml,液体石蜡500~1000ml,乳酸8~15ml或皱胃注射生理盐水15002000ml。注射部位为右腹部皱胃区第1213肋骨后下缘。在病程中,为了改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作用,提高胃肠机能,增强心脏活动,可应用10%氯化钠溶液200300ml,20%安钠咖溶液10ml,静脉注射。当发生自体中毒时,可用撒乌安注射液100~200ml或樟脑酒精注射液200~300ml,静脉注射。发生脱水时,应根据脱水程度和性质进行输液,通常应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4000ml,20%安钠咖注射液10ml,40%乌洛托品注射液3040ml,静脉注射。用10%维生素C注射液30ml,肌肉注射。此外可适当地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防止继发感染。由于皱胃阻塞,多继发瓣胃秘结,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因此,在确诊后,要及时施行瘤胃切开术,取出瘤胃内容物,然后用胃管插入网一瓣孔,通过胃管灌注温生理盐水,冲洗皱胃,减轻胃壁的压力,以改善胃壁的血液循环,恢复运动与分泌机能,达到疏通的自的。中兽医治疗:以宽中理气,消坚破满,通便下泻为主。早期病例可用加味大承气汤,或大黄、郁李仁各120g,牡丹皮、川栋子、桃仁、白芍、蒲公英、二花各100g,当归160g,二次煎服,连服34剂。如积食过多,可加川朴80g,积实140g,莱子140g,生姜150g。预防加强经常性的饲养管理,按合理的日粮饲喂牛、羊,特别是应注意粗饲料和精饲料的调配,饲草不能刚得过短,精料不能粉碎过细;注意清除饲料中异物,防止发生创伤性网胃炎,避免损伤迷走神经:农忙季节,应保证耕牛充足的饮水和适当的休息。皱胃变位(DisplacementofAbomasum)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皱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皱胃疾病,按其变位的方向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类型。在兽医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例是左方变位。皱胃变位发病高峰在分娩后6周内,也可散发于泌乳期或怀孕期,成年高产奶牛的发病率高于低产母牛。特牛与公牛较少发病,断奶前常发生右方变位。一、左方变位(LeftDisplacementoftheAbomasum)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称为左方变位。病因皱胃左方变位的确切病因目前仍然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饲养不当,日粮中含谷物,如玉米等易发酵的饲料较多以及喂饲较多的含高水平酸性成分饲料,如玉米青贮等。由此,导致挥发性脂肪酸量增加,其浓度过高可减少皱胃端动性及其向十二指肠排除作用:高精料日粮可引起气体产生增加,促进变位的发生。一些营养代谢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如酮病、低钙血症、生产瘫痪、牛妊娠毒血症、子宫炎、乳房炎、胎膜滞留和消化不良等,会引起胃肠弛缓。在分娩后,上述疾病对诱发皱胃变位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胃肠弛缓可导致皱胃弛缓和产气。此外由于上述疾病可使病畜食欲减退,导致瘤胃体积减少,促进皱胃变位的发生。为获得更高的产奶量,在奶牛的育种方面,通常选育后驱宽大的品种,从而腹腔相应变大,增加了真胃的移动性,增加了发生皱胃变位的机会。每一头发病的牛,都可能是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结果。发病机理正常牛的皱胃是在瘤胃和网胃的右侧,当皱胃向左侧越过腹底部正中线以后,就很容易滑到左腹部,并且由于皱胃内含有气体,胃大弯向上扩张,这样,皱胃就很容易向上移到瘤胃前盲囊和网胃之间,最后定居在瘤胃背囊和左腹壁之间:有时向侧方移近脾脏或移到脾脏与瘤胃背囊之间。在皱胃变位同时,瓣胃、网胃、十二指肠和肝脏也被转动而变位。变位的皱胃被瘤胃和左腹壁包围,部分地受到压迫,手是皱胃内容物逐渐减少,运动力逐渐减弱:由手其它各胃都伴有轻度的旋转,也影响食管沟的正常机能活动及食管沟的食物的通过。皱胃内容物中含有相当多的气体,是助长皱胃向腹腔上方移动的原因,但变位只造成皱胃的不完全阻塞,因此有一些内容物还可以进入到小肠,极少会发生严重的积食。然而由于19
19 sulfosuccinate,DSS)]120~180ml,温水10~20L,内服,每日2 次,连续用药3~5d。皱胃 注射 25%硫酸钠溶液500~1 000ml,液体石蜡500~1 000ml,乳酸8~15ml 或皱胃注射生理盐 水1 500~2 000ml。注射部位为右腹部皱胃区第12~13 肋骨后下缘。 在病程中,为了改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作用,提高胃肠机能,增强心脏活动,可应用10% 氯化钠溶液200~300ml,20%安钠咖溶液10ml,静脉注射。当发生自体中毒时,可用撒乌安注 射液100~200ml 或樟脑酒精注射液200~300ml,静脉注射。发生脱水时,应根据脱水程度和 性质进行输液,通常应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2 000~4 000ml,20%安钠咖注射液 10ml,40% 乌洛托品注射液30~40ml,静脉注射。用10%维生素C 注射液30ml,肌肉注射。此外可适当地 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由于皱胃阻塞,多继发瓣胃秘结,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因此,在确诊后,要及时施行瘤 胃切开术,取出瘤胃内容物,然后用胃管插入网-瓣孔,通过胃管灌注温生理盐水,冲洗皱 胃,减轻胃壁的压力,以改善胃壁的血液循环,恢复运动与分泌机能,达到疏通的目的。 中兽医治疗:以宽中理气,消坚破满,通便下泻为主。早期病例可用加味大承气汤,或 大黄、郁李仁各120g,牡丹皮、川栋子、桃仁、白芍、蒲公英、二花各100g,当归160g,一 次煎服,连服3~4 剂。如积食过多,可加川朴80g,枳实140g,莱菔子140g,生姜150g。 预防 加强经常性的饲养管理,按合理的日粮饲喂牛、羊,特别是应注意粗饲料和精饲 料的调配,饲草不能铡得过短,精料不能粉碎过细;注意清除饲料中异物,防止发生创伤性 网胃炎,避免损伤迷走神经;农忙季节,应保证耕牛充足的饮水和适当的休息。 皱胃变位(Displacement of Abomasum) 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皱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皱胃疾病,按 其变位的方向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类型。在兽医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例是左方变位。 皱胃变位发病高峰在分娩后6 周内,也可散发于泌乳期或怀孕期,成年高产奶牛的发病率高 于低产母牛。犊牛与公牛较少发病,断奶前常发生右方变位。 一、 左方变位(Left Displacement of the Abomasum) 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称为左方变位。 病因 皱胃左方变位的确切病因目前仍然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饲养不当,日粮中含谷物,如玉米等易发酵的饲料较多以及喂饲较多的含高水平酸性成 分饲料,如玉米青贮等。由此,导致挥发性脂肪酸量增加,其浓度过高可减少皱胃蠕动性及 其向十二指肠排除作用;高精料日粮可引起气体产生增加,促进变位的发生。 一些营养代谢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如酮病、低钙血症、生产瘫痪、牛妊娠毒血症、子 宫炎、乳房炎、胎膜滞留和消化不良等,会引起胃肠弛缓。在分娩后,上述疾病对诱发皱胃 变位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胃肠弛缓可导致皱胃弛缓和产气。此外由于上述疾病可使病畜食 欲减退,导致瘤胃体积减少,促进皱胃变位的发生。 为获得更高的产奶量,在奶牛的育种方面,通常选育后躯宽大的品种,从而腹腔相应变 大,增加了真胃的移动性,增加了发生皱胃变位的机会。 每一头发病的牛,都可能是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结果。 发病机理 正常牛的皱胃是在瘤胃和网胃的右侧,当皱胃向左侧越过腹底部正中线以后, 就很容易滑到左腹部,并且由于皱胃内含有气体,胃大弯向上扩张,这样,皱胃就很容易向 上移到瘤胃前盲囊和网胃之间,最后定居在瘤胃背囊和左腹壁之间;有时向侧方移近脾脏或 移到脾脏与瘤胃背囊之间。在皱胃变位同时,瓣胃、网胃、十二指肠和肝脏也被转动而变位。 变位的皱胃被瘤胃和左腹壁包围,部分地受到压迫,于是皱胃内容物逐渐减少,运动力逐渐 减弱;由于其它各胃都伴有轻度的旋转,也影响食管沟的正常机能活动及食管沟的食物的通 过。皱胃内容物中含有相当多的气体,是助长皱胃向腹腔上方移动的原因,但变位只造成皱 胃的不完全阻塞,因此有一些内容物还可以进入到小肠,极少会发生严重的积食。然而由于
皱胃亦能压迫瘤胃,加之病牛采食减少,致使瘤胃体积逐渐缩小。由于陷落在左腹壁与瘤胃之间的皱胃并不发生血液供给障碍,而只发生消化和运动扰乱,导致慢性营养不良。当伴发严重酮病时会出现酮血症,血液pH值降低,碳酸氢钠浓度低于患单纯变位时的水平,此可以解释一些皱胃变位的牛并未出现多数病例中存在的代谢性碱中毒。所以对任何变位病畜均应检查尿酮。症状食欲减退,厌食谷物类饲料,青贮饲料的采食量往往减少,大多数病牛对粗饲料仍保留一些食欲,产奶量下降1/31/2。通常排粪量减少,呈糊状,深绿色。病畜精神沉郁,轻度脱水,若无并发症,其体温,呼吸和脉率基本正常。从尾侧视诊可发现左侧肋弓突起,若从左侧观察肋弓突出更为明显;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在左侧肩关节和膝关节的连线与第11肋间交点处听诊,能听到与瘤胃蠕动时间不一致的皱胃音(带金属音调的流水音或滴落音)。在听诊左腹部的同时进行叩诊,可听到高亢的鼓音(砰砰声或类似叩击钢管的铿音),即诊与听诊应在从左侧髓结节至肘结节以及从肘结节至膝关节连线区域内进行。砰砰声最常见的部位处于上述区域的第8肋间至第12肋间之间。但是也有一部分病例的砰砰声可能接近腹侧或后侧。在左侧肋弓下进行冲击式触诊时听诊,可闻真胃内液体的振荡音。严重病例的皱胃胀区域向后超过第13肋骨,从侧面视诊可发现欣窝内有半月状突起。续牛的皱胃左方变位,其典型的叩诊区在左肋弓后缘、向背侧可延伸至左欣窝,特牛还表现为慢性或间歇性蔽气。直肠检查:可发现瘤胃背囊明显右移和左肾出现中度变位。有的病牛可出现继发性酮病,表现出酮尿症、酮乳症,呼出气和乳中带有酮味。诊断在听诊与即诊结合听到碎碎声的区域的直下部进行穿刺检查,穿刺液呈酸性反应(pH值为1~4),棕褐色,缺乏纤毛虫,可作出明确诊断。治疗目前治疗皱胃左方变位的方法有滚转法、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等三种:滚转法:滚转法是治疗单纯性皱胃左方变位的常用方法,运用巧妙时,可以痊愈。具体的方法是使牛右侧横卧1min,然后转成仰卧(背部着地,四蹄朝天)1min,随后以背部为轴心,先向左滚转45°,回到正中,再向右滚转45°,再回到正中:如此来回地向左右两侧摆动若干次,每次回到正中位置时静止2~3min,此时真胃往往“悬浮”于腹中线并回到正常位置,仰卧时间越长,从胀的器官中逸出的气体和液体越多;将牛转为左侧横卧,使瘤胃与腹壁接触,然后马上使牛站立,以防左方变位复发。也可以采取左右来回摆动约3~5min后,突然一次以迅猛有力动作摆向右侧,使病牛呈右横卧姿势,至此完成一次翻滚动作,直至复位为止。如尚未复位,可重复进行。药物疗法:对于单纯性皱胃左方变位,当考虑到费用或护理及管理方面的限制而不能进行手术疗法时,可采取药物疗法。药物疗法可口服缓泻剂与制酵剂,应用促反药物和拟胆碱药物,以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肠排空。此外还应静脉注射钙剂和口服氯化钾。若存在并发症,如酮病、乳房炎,子宫炎等,应同时进行治疗,否则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畜经药物治疗,滚转法治疗或药物与滚转法相结合的治疗后,让动物尽可能地采食优质干草,以增加瘤胃容积,从而达到防止左方变位的复发和促进胃肠动。手术治疗法:在左腹部腰椎横突下方2535cm,距第13肋骨68cm处,作垂直切口,导出皱胃内的气体和液体。然后,牵拉皱胃寻找大网膜,将大网膜引至切口处,用长约1m的肠线,一端在真胃大弯的大网膜附着部作一褥式缝合并打结,剪去余端;带有缝针的另一端放在切口外备用。纠正皱胃位置后,右手掌心握着带肠线的缝针,紧贴左内腹壁伸向右腹底部,并按助手在腹壁外指示真胃正常体表位置处,将缝针向外穿透腹壁,由助手将缝针拔出,慢慢拉紧缝线。然后,缝针从原针孔刺入皮下,距针孔处1.5~2.0cm处穿出皮肤,引出缝线,将其与入针处留线在皮肤外打结固定,剪去余线;腹腔内注入青霉素和链霉素溶液,缝合腹壁。预防在满足动物的各种营养需要量的同时,应合理配合日粮,日粮中的谷物饲料,青20
20 皱胃亦能压迫瘤胃,加之病牛采食减少,致使瘤胃体积逐渐缩小。 由于陷落在左腹壁与瘤胃之间的皱胃并不发生血液供给障碍,而只发生消化和运动扰 乱,导致慢性营养不良。当伴发严重酮病时会出现酮血症,血液pH 值降低,碳酸氢钠浓度 低于患单纯变位时的水平,此可以解释一些皱胃变位的牛并未出现多数病例中存在的代谢性 碱中毒。所以对任何变位病畜均应检查尿酮。 症状 食欲减退,厌食谷物类饲料,青贮饲料的采食量往往减少,大多数病牛对粗饲料 仍保留一些食欲,产奶量下降1/3~1/2。通常排粪量减少,呈糊状,深绿色。病畜精神沉郁, 轻度脱水,若无并发症,其体温,呼吸和脉率基本正常。从尾侧视诊可发现左侧肋弓突起, 若从左侧观察肋弓突出更为明显;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在左侧肩关节和膝关节的连线与 第11 肋间交点处听诊,能听到与瘤胃蠕动时间不一致的皱胃音(带金属音调的流水音或滴 落音)。在听诊左腹部的同时进行叩诊,可听到高亢的鼓音(砰砰声或类似叩击钢管的铿锵 音),叩诊与听诊应在从左侧髋结节至肘结节以及从肘结节至膝关节连线区域内进行。砰砰 声最常见的部位处于上述区域的第8 肋间至第12 肋间之间。但是也有一部分病例的砰砰声 可能接近腹侧或后侧。在左侧肋弓下进行冲击式触诊时听诊,可闻真胃内液体的振荡音。严 重病例的皱胃臌胀区域向后超过第13 肋骨,从侧面视诊可发现肷窝内有半月状突起。犊牛 的皱胃左方变位,其典型的叩诊区在左肋弓后缘、向背侧可延伸至左肷窝,犊牛还表现为慢 性或间歇性臌气。直肠检查:可发现瘤胃背囊明显右移和左肾出现中度变位。 有的病牛可出现继发性酮病,表现出酮尿症、酮乳症,呼出气和乳中带有酮味。 诊断 在听诊与叩诊结合听到砰砰声的区域的直下部进行穿刺检查,穿刺液呈酸性反应 (pH值为1~4),棕褐色,缺乏纤毛虫,可作出明确诊断。 治疗 目前治疗皱胃左方变位的方法有滚转法、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等三种: 滚转法:滚转法是治疗单纯性皱胃左方变位的常用方法,运用巧妙时,可以痊愈。具体 的方法是使牛右侧横卧1min,然后转成仰卧(背部着地,四蹄朝天)1min,随后以背部为轴 心,先向左滚转45°,回到正中,再向右滚转45°,再回到正中;如此来回地向左右两侧摆 动若干次,每次回到正中位置时静止2~3min,此时真胃往往“悬浮”于腹中线并回到正常位 置,仰卧时间越长,从臌胀的器官中逸出的气体和液体越多;将牛转为左侧横卧,使瘤胃与 腹壁接触,然后马上使牛站立,以防左方变位复发。也可以采取左右来回摆动约3~5min 后, 突然一次以迅猛有力动作摆向右侧,使病牛呈右横卧姿势,至此完成一次翻滚动作,直至复 位为止。如尚未复位,可重复进行。 药物疗法:对于单纯性皱胃左方变位,当考虑到费用或护理及管理方面的限制而不能进 行手术疗法时,可采取药物疗法。药物疗法可口服缓泻剂与制酵剂,应用促反刍药物和拟胆 碱药物,以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肠排空。此外还应静脉注射钙剂和口服氯化钾。若存在并 发症,如酮病、乳房炎,子宫炎等,应同时进行治疗,否则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畜经药物 治疗,滚转法治疗或药物与滚转法相结合的治疗后,让动物尽可能地采食优质干草,以增加 瘤胃容积,从而达到防止左方变位的复发和促进胃肠蠕动。 手术治疗法:在左腹部腰椎横突下方25~35cm,距第13 肋骨6~8cm 处,作垂直切口,导 出皱胃内的气体和液体。然后,牵拉皱胃寻找大网膜,将大网膜引至切口处,用长约1m的肠 线,一端在真胃大弯的大网膜附着部作一褥式缝合并打结,剪去余端;带有缝针的另一端放 在切口外备用。纠正皱胃位置后,右手掌心握着带肠线的缝针,紧贴左内腹壁伸向右腹底部, 并按助手在腹壁外指示真胃正常体表位置处,将缝针向外穿透腹壁,由助手将缝针拔出,慢 慢拉紧缝线。然后,缝针从原针孔刺入皮下,距针孔处1.5~2.0cm 处穿出皮肤,引出缝线, 将其与入针处留线在皮肤外打结固定,剪去余线;腹腔内注入青霉素和链霉素溶液,缝合腹 壁。 预防 在满足动物的各种营养需要量的同时,应合理配合日粮,日粮中的谷物饲料,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