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内科学第一章绪论一、家畜内科学的概念家畜内科学(Domesticanimalmedicine)是研究家畜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为主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学科,运用系统的理论及相应的诊疗手段,研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转归、诊断和防治等的理论与临床实践问题。二、家蓄内科学的内容家畜内科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消化器官疾病、呼吸器官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泌尿器官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及中毒性疾病等。根据家畜内科学的概念,还应包括遗传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现代家畜内科学的范围迅速扩大,内容不断丰富,除家畜家禽外,还涉及到伴侣动物、观赏动物、毛皮动物、实验动物、野生动物和水生动物等,因而有人提出了动物内科学(Animalmedicine)、动物医学内科(Animalinternalmedicine)或兽医内科学(Veterinarymedicine)等名称。其研究范围和层次逐渐增加,并朝着生物医学和比较医学方向发展。由于动物的种属、品系、分布、解剖生理和生活习性非常复杂,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受内外不利因素的作用,导致不同种类疾病的发生,其中内科疾病最为普遍,尤其是消化器官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及中毒性疾病等,多为群发病,常呈地方性和季节性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危害。所以,世界许多国家都把畜禽内科病列为兽医临床科学的重点研究项目,以保证畜牧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第二章消化器官疾病概论组成与功能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及其相关器官、食管、反台动物的前胃、各种动物的真胃、肝脏、胰脏、小肠、大肠和肛门。沿消化道分布的淋巴组织和腹膜都与许多胃肠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采食、咀嚼和吞咽,贮存食物和水分,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成分,维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排出废物。这些功能可分为四大类,即消化功能、吸收功能、运动功能和排泄功能。病理生理胃肠道消化食物的能力取决于胃肠的运动和分泌功能,还与反台动物的前胃、马和猪的盲肠及结肠中的微生物活力有关,瘤胃微生物(细菌、酵母菌和纤毛虫)能消化纤维素,发酵碳水合物生成挥发性脂肪酸,转化含氮物质生成氨、氨基酸和自体蛋白。在某些条件下,微生物的活力会受到抑制,使消化机能发生障碍。不正确的饲喂、长时间饥饿、过食、饲料过酸、饲料霉败,都会破坏微生物的活力,此外口服抗生素或使瘤胃内容物的pH值剧烈改变的药物都能影响细菌、酵母菌以及纤毛虫的消化活力。当肠壁肌肉无力、低血钾或急性腹膜炎时,可导致肠道运动机能减弱,肠壁弛缓,排粪减少,形成便秘。并使液体(唾液、胃液与肠液)和气体潴留,而导致胃肠扩张。胃肠扩张导致疼痛和邻近肠段的反射性痉挛,胃肠道分泌增加,使胃肠扩张加重。继而发生脱水、酸碱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及循环衰竭,肠积液可刺激积液处前段肠道分泌更多的肠液和电解质,使病情加重并导致休克。腹泻的主要机理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肠黏膜通透性升高,肠液分泌增多和肠腔内渗透压增高,继发肠蠕动过强。在正常状态下,水和电解质通过肠黏膜持续不停地运转,1
1 家畜内科学 第一章 绪 论 一、家畜内科学的概念 家畜内科学(Domestic animal medicine)是研究家畜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为主的一门 综合性临床学科,运用系统的理论及相应的诊疗手段,研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临床症 状、病理变化、转归、诊断和防治等的理论与临床实践问题。 二、家畜内科学的内容 家畜内科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消化器官疾病、呼吸器官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及造血 器官疾病、泌尿器官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及中毒性疾病等。根据家畜内科 学的概念,还应包括遗传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 现代家畜内科学的范围迅速扩大,内容不断丰富,除家畜家禽外,还涉及到伴侣动物、 观赏动物、毛皮动物、实验动物、野生动物和水生动物等,因而有人提出了动物内科学(Animal medicine)、动物医学内科(Animal internal medicine)或兽医内科学(Veterinary medicine)等名称。其研究范围和层次逐渐增加,并朝着生物医学和比较医学方向发展。由 于动物的种属、品系、分布、解剖生理和生活习性非常复杂,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受内外 不利因素的作用,导致不同种类疾病的发生,其中内科疾病最为普遍,尤其是消化器官疾病、 营养代谢性疾病及中毒性疾病等,多为群发病,常呈地方性和季节性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 损失和危害。所以,世界许多国家都把畜禽内科病列为兽医临床科学的重点研究项目,以保 证畜牧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消化器官疾病 概 论 组成与功能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及其相关器官、食管、反刍动物的前胃、各种动物的真 胃、肝脏、胰脏、小肠、大肠和肛门。沿消化道分布的淋巴组织和腹膜都与许多胃肠疾病有 着密切的关系。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采食、咀嚼和吞咽,贮存食物和水分,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 吸收营养成分,维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排出废物。这些功能可分为四大类,即消化功能、 吸收功能、运动功能和排泄功能。 病理生理 胃肠道消化食物的能力取决于胃肠的运动和分泌功能,还与反刍动物的前 胃、马和猪的盲肠及结肠中的微生物活力有关,瘤胃微生物(细菌、酵母菌和纤毛虫) 能消化纤维素,发酵碳水合物生成挥发性脂肪酸,转化含氮物质生成氨、氨基酸和自体蛋白。 在某些条件下,微生物的活力会受到抑制,使消化机能发生障碍。不正确的饲喂、长时间饥 饿、过食、饲料过酸、饲料霉败,都会破坏微生物的活力,此外口服抗生素或使瘤胃内容物 的pH值剧烈改变的药物都能影响细菌、酵母菌以及纤毛虫的消化活力。 当肠壁肌肉无力、低血钾或急性腹膜炎时,可导致肠道运动机能减弱,肠壁弛缓,排粪 减少,形成便秘。并使液体(唾液、胃液与肠液)和气体潴留,而导致胃肠扩张。胃肠扩张 导致疼痛和邻近肠段的反射性痉挛,胃肠道分泌增加,使胃肠扩张加重。继而发生脱水、酸 碱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及循环衰竭,肠积液可刺激积液处前段肠道分泌更多的肠液和电解质, 使病情加重并导致休克。 腹泻的主要机理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肠黏膜通透性升高,肠液分泌增多和肠腔 内渗透压增高,继发肠蠕动过强。在正常状态下,水和电解质通过肠黏膜持续不停地运转
分泌(从血液到肠腔)和吸收(从肠腔到血液)同时进行,而且吸收作用大于分泌作用。肠壁发生炎症时,肠黏膜的通透性增大,体液从血液进入肠腔的总量超过肠道的吸收能力时,就导致腹泻。当致病因素刺激绒毛隐窝上皮细胞,使肠液分泌超过肠的吸收能力时,导致分泌性腹泻。当肠腔中营养物质吸收不全引起渗透压升高,使肠液蓄积时,则发生渗透性腹泻。吸收障碍是由于肠绒毛表面成熟的消化吸收细胞功能缺损(如犬细小病毒可破坏隐窝上皮细胞,导致肠绒毛吸收细胞不能再生和肠绒毛塌陷)造成消化吸收减弱。也可由任何损伤肠道吸收能力的疾病(如弥漫性胃肠炎或淋巴肉瘤病)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饮食欲减退或废绝,采食与咀嚼异常,吞咽困难,唾液分泌减少或过多、呕吐、反台与暖气减少或停止、腹泻、便秘或少便、胃肠道出血、腹痛、腹胀、排粪失禁、消化功能减退、脱水、休克等。消化系统检查根据完整而确切的病史和临床检查,对大多数患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例可作出诊断。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包括:视诊,可以观察到采食、咀嚼、吞咽和咽下的状况,口腔变化以及腹围大小。触诊,腹壁触诊和直肠检查,可以判定腹腔脏器的形状、硬度、大小和位置;反动物瘤胃蜻动的力量、频率、持续时间和胃内容物的性质:冲击式触诊,通过腹腔脏器离开和回到腹壁来判定其性质和大小以及有无回击波或振水音,以判定胃肠内或腹腔内有无积液。叩诊腹壁有无鼓音,以确定胃肠有无气。听诊胃肠蠕动音的强弱、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判断胃肠运动情况。胃和食管探诊,可以判定食管有无阻塞、狭窄或胃扩张的性质。粪便检查,可评价粪便的量、形状、颜色、有无黏液、血液、纤维蛋白膜、未消化的饲料颗粒等:必要时,可作粪便的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内规镜检查食管、胃、结肠和直肠的黏膜表面,可判定这些器官有无炎症、溃疡、肿瘤等。对于诊断不确切或手术治疗的病例可作腹探查及取材进行活检。此外X射线检查和B型超声波检查可以诊断中、小动物的肠阻塞、肠变位、食管阻塞、胆结石等疾病;X射线检查还可以判定牛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的金属异物的形状、位置等。凝胶消化试验,可以检查粪便中有无蛋白分解酶:纤维素消化试验,则可检查瘤胃内微生物的活性。显微镜检查粪便,可了解有无寄生虫:有无脂肪滴或中性脂肪(苏丹Ⅲ染色法)是检查小动物是否患脂肪痢的敏感方法:直肠或结肠黏液涂片(瑞氏染色法)可检查粪内有无白细胞、脓细胞,以判断肠道有无炎症。腹腔穿刺液的检查可以判定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原则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往往与饲养管理有关,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精心饲养,给予质量良好的、合乎卫生要求的全价日粮;饮饲应有规律,不能突然改变:搞好畜舍卫生,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对畜禽的影响:役畜应合理使役,舍饲家畜每天应到运动场作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消化系统疾病可源于其它系统疾病,也可影响到其它系统。因此治疗时,不应只考虑某一症状或局部病灶,而应进行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疗法,才能收到理想的疗效。对消化系统疾病应早诊断、早治疗。对需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如肠套叠、肠扭转等,内外科医生要通力合作,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对于某些疾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一的治疗,应予考虑。用药要有针对性,选择疗效好、经济、简便而副作用小的药物。并应随病情变化而调整所使用的药物。第一节口腔睡液腺咽和食管疾病口炎(Stomatitis)口炎是口腔黏膜炎症的总称,包括聘炎、齿龈炎、舌炎、唇炎等。临床上以流涎、采食、咀嚼障碍为特征。口炎按其炎症性质可分为卡他性口炎、水疱性口炎、溃疡性口炎、脓疱性口炎、蜂窝织炎性口炎、丘疹性口炎等,其中以卡他性口炎、水疱性口炎和溃疡性口炎较为常见。口炎在各种家畜都有发生,而以马、牛、犬、猫最为常见。2
2 分泌(从血液到肠腔)和吸收(从肠腔到血液)同时进行,而且吸收作用大于分泌作用。肠 壁发生炎症时,肠黏膜的通透性增大,体液从血液进入肠腔的总量超过肠道的吸收能力时, 就导致腹泻。当致病因素刺激绒毛隐窝上皮细胞,使肠液分泌超过肠的吸收能力时,导致分 泌性腹泻。当肠腔中营养物质吸收不全引起渗透压升高,使肠液蓄积时,则发生渗透性腹泻。 吸收障碍是由于肠绒毛表面成熟的消化吸收细胞功能缺损(如犬细小病毒可破坏隐窝上皮细 胞,导致肠绒毛吸收细胞不能再生和肠绒毛塌陷)造成消化吸收减弱。也可由任何损伤肠道 吸收能力的疾病(如弥漫性胃肠炎或淋巴肉瘤病)引起。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 状饮食欲减退或废绝,采食与咀嚼异常,吞咽困难,唾液分泌减少 或过多、呕吐、反刍与嗳气减少或停止、腹泻、便秘或少便、胃肠道出血、腹痛、腹胀、排 粪失禁、消化功能减退、脱水、休克等。 消化系统检查 根据完整而确切的病史和临床检查,对大多数患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例可 作出诊断。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包括:视诊,可以观察到采食、咀嚼、吞咽和咽下的状况,口 腔变化以及腹围大小。触诊,腹壁触诊和直肠检查,可以判定腹腔脏器的形状、硬度、大小 和位置;反刍动物瘤胃蠕动的力量、频率、持续时间和胃内容物的性质;冲击式触诊,通过 腹腔脏器离开和回到腹壁来判定其性质和大小以及有无回击波或振水音,以判定胃肠内或腹 腔内有无积液。叩诊腹壁有无鼓音,以确定胃肠有无臌气。听诊胃肠蠕动音的强弱、频率和 持续时间,以判断胃肠运动情况。胃和食管探诊,可以判定食管有无阻塞、狭窄或胃扩张的 性质。粪便检查,可评价粪便的量、形状、颜色、有无黏液、血液、纤维蛋白膜、未消化的 饲料颗粒等;必要时,可作粪便的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内窥镜检查食管、胃、结肠和直肠 的黏膜表面,可判定这些器官有无炎症、溃疡、肿瘤等。对于诊断不确切或手术治疗的病例 可作剖腹探查及取材进行活检。此外X 射线检查和B型超声波检查可以诊断中、小动物的肠 阻塞、肠变位、食管阻塞、胆结石等疾病;X 射线检查还可以判定牛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的金 属异物的形状、位置等。 凝胶消化试验,可以检查粪便中有无蛋白分解酶;纤维素消化试验,则可检查瘤胃内微 生物的活性。显微镜检查粪便,可了解有无寄生虫;有无脂肪滴或中性脂肪(苏丹Ⅲ染色法) 是检查小动物是否患脂肪痢的敏感方法;直肠或结肠黏液涂片(瑞氏染色法)可检查粪内有 无白细胞、脓细胞,以判断肠道有无炎症。腹腔穿刺液的检查可以判定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 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原则 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往往与饲养管理有关,要贯彻预防为主 的方针,做到精心饲养,给予质量良好的、合乎卫生要求的全价日粮;饮饲应有规律,不能 突然改变;搞好畜舍卫生,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对畜禽的影响;役畜应合理使役,舍饲家畜每 天应到运动场作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消化系统疾病可源于其它系统疾病,也可影响到其它系统。因此治疗时,不应只考虑某 一症状或局部病灶,而应进行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疗法,才能收到理想的疗效。对消化系统 疾病应早诊断、早治疗。对需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如肠套叠、肠扭转等,内外科医生要通 力合作,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对于某些疾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一的治疗, 应予考虑。 用药要有针对性,选择疗效好、经济、简便而副作用小的药物。并应随病情变化而调整 所使用的药物。 第一节 口腔 唾液腺 咽和食管疾病 口炎(Stomatitis) 口炎是口腔黏膜炎症的总称,包括腭炎、齿龈炎、舌炎、唇炎等。临床上以流涎、采食、 咀嚼障碍为特征。口炎按其炎症性质可分为卡他性口炎、水疱性口炎、溃疡性口炎、脓疱性 口炎、蜂窝织炎性口炎、丘疹性口炎等,其中以卡他性口炎、水疱性口炎和溃疡性口炎较为 常见。口炎在各种家畜都有发生,而以马、牛、犬、猫最为常见
病因常见口炎的特征及病因如下:卡他性口炎(catarrhalstomatitis):卡他性口炎是一种单纯性口炎,为口腔黏膜表层轻度的炎症。主要病因有:(1)采食粗硬、有芒刺或刚毛的饲料,如出穗成熟的大麦、狗尾草、甘煎、毛叶尖等,或者饲料中混有玻璃、铁丝、鱼刺、尖锐骨头以及不正确地使用口衔、开口器或锐齿直接损伤口腔黏膜:(2)幼龄家畜乳齿长出期和换齿期,引起齿龈及周围组织发炎:(3)抢食过热的饲料或灌服过热的药液:(4)采食冰冻饲料或霉败饲料:(5)采食有毒植物(如毛食、白头翁等)后,亦可发生:(6)不适当地口服刺激性或腐蚀性药物(如水合氯醛、稀盐酸等)或长期服用汞、砷和碘制剂可导致口炎的发生;当受寒或过劳,防卫机能降低时,可因口腔内的条件病原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螺旋体等的侵害而引起口炎。此外还常继发于咽炎、睡液腺炎、前胃疾病、胃炎、肝炎以及莫些维生素缺乏症。水疱性口炎(vesicularstomatitis):水疱性口炎是一种以口黏膜上生成充满透明浆液水疱为特征的炎症。主要的病因有:(1)采食了带有锈病菌、黑穗病菌的饲料,发芽的马铃薯,毛虫的细毛:(2)不适当地口服刺激性或腐蚀性药物:(3)抢食过热的饲料或灌服过热的药液。此外还继发于口蹄疫、传染性水疱性口炎、马疱疹病毒性口炎、猪水疱病等传染病。溃疡性口炎(ulcerativestomatitis):溃疡性口炎是一种口黏膜糜烂、坏死为特征的炎症。主要是口腔不洁,被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此外还常继发或伴发于咽炎、喉炎、唾液腺炎、急性胃卡他、肝炎、血斑病、贫血、维生素A缺乏症、伺楼病和汞、铜、铅、氟中毒以及牛瘟、牛恶性卡他热、蓝舌病、猪瘟、犬瘟热、猫鼻气管炎、环死杆菌病、放线菌病等疾病。症状任何一种类型的口炎,都具有采食、咀嚼缓慢甚至不敢咀嚼,只采食柔软饲料,而拒食粗硬饲料:流涎,口角附着白色泡沫:口黏膜潮红、肿胀、疼痛、口温增高等共同症状。每种类型的口炎还有其特有的临床症状。卡他性口炎:口黏膜弥漫性或斑块状潮红,硬聘肿胀;唇部黏膜的黏液腺阻塞时,则有散在的小结节和烂斑:当由植物芒或刚毛所致的病例,在口腔内的不同部位形成大小不等的丘疹,其顶端呈针头大的黑点、触之坚实、敏感;舌苔为灰白色或草绿色。重剧病例,唇、齿龈、颊部、聘部黏膜肿胀甚至发生糜烂,大量流涎。水疱性口炎:在唇部、颊部、聘部、齿龈、舌面的黏膜上有散在或密集的栗粒大至蚕豆大的透明水疱,2~4d后水疱破溃形成鲜红色烂斑。间或有轻微的体温升高。溃疡性口炎:在肉食动物发病时,首先表现为门齿和犬齿的齿龈部分肿胀,呈暗红色,疼痛,出血。12d后,病变部变为苍黄色或黄绿色糜烂性坏死。炎症常蔓延至口腔其它部位,导致溃疡、坏死甚至颌骨外露,散发出腐败臭味:流涎,混有血丝带恶臭。病料培养常有葡萄球菌、假单孢菌。当牛、马因异物损伤口黏膜未得到及时治疗时,病变部形成溃疡,溃疡面覆盖着暗褐色痴样物,揭去痴样物时,溃疡底面为暗红色:病重者,体温升高。诊断原发性口炎,根据病史及口腔黏膜炎症变化,可作出诊断。但应与咽炎、睡液腺炎、食管阻塞、有机磷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口蹄疫、牛丘疹性口炎、牛恶性卡他热、牛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猪水疱病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治疗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加强护理,净化口腔,收敛和消炎。消除病因:如摘除刺入口腔黏膜中的麦芒,剪断并锉平过长齿等。加强护理:给予病畜柔软而易消化的饲料,以维持其营养。草食动物可给予营养丰富的青绿饲料,优质的青干草和麸皮粥: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可给牛奶、肉汤、鸡蛋等。对于不能采食或咀嚼的动物,应及时补糖输液,或者经胃导管给予流质食物。净化口腔、消炎、收敛:可用1%食盐水或2%硼酸溶液,0.1%高锰酸钟溶液洗涤口腔;不断流涎时,则用1%明矾溶液或1%酸溶液,0.1%氯化苯甲烃铵溶液,0.1%黄色素溶液冲洗口腔。溃疡性口炎,病变部可涂擦10%硝酸银溶液后,用灭菌生理盐水充分洗涤,再涂擦碘配3
3 病因 常见口炎的特征及病因如下: 卡他性口炎(catarrhal stomatitis):卡他性口炎是一种单纯性口炎,为口腔黏膜表 层轻度的炎症。主要病因有:⑴采食粗硬、有芒刺或刚毛的饲料,如出穗成熟的大麦、狗尾 草、甘蔗、毛叶尖等,或者饲料中混有玻璃、铁丝、鱼刺、尖锐骨头以及不正确地使用口衔、 开口器或锐齿直接损伤口腔黏膜;⑵幼龄家畜乳齿长出期和换齿期,引起齿龈及周围组织发 炎;⑶抢食过热的饲料或灌服过热的药液;⑷采食冰冻饲料或霉败饲料;⑸采食有毒植物(如 毛茛、白头翁等)后,亦可发生;⑹不适当地口服刺激性或腐蚀性药物(如水合氯醛、稀盐 酸等)或长期服用汞、砷和碘制剂可导致口炎的发生;当受寒或过劳,防卫机能降低时,可 因口腔内的条件病原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螺旋体等的侵害而引起口炎。此外还常继发 于咽炎、唾液腺炎、前胃疾病、胃炎、肝炎以及莫些维生素缺乏症。 水疱性口炎(vesicular stomatitis):水疱性口炎是一种以口黏膜上生成充满透明浆 液水疱为特征的炎症。主要的病因有:⑴采食了带有锈病菌、黑穗病菌的饲料,发芽的马铃 薯,毛虫的细毛;⑵不适当地口服刺激性或腐蚀性药物;⑶抢食过热的饲料或灌服过热的药 液。此外还继发于口蹄疫、传染性水疱性口炎、马疱疹病毒性口炎、猪水疱病等传染病。 溃疡性口炎(ulcerative stomatitis):溃疡性口炎是一种口黏膜糜烂、坏死为特征 的炎症。主要是口腔不洁,被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此外还常继发或伴发于咽炎、喉炎、唾 液腺炎、急性胃卡他、肝炎、血斑病、贫血、维生素A缺乏症、佝偻病和汞、铜、铅、氟中 毒以及牛瘟、牛恶性卡他热、蓝舌病、猪瘟、犬瘟热、猫鼻气管炎、坏死杆菌病、放线菌病 等疾病。 症状 任何一种类型的口炎,都具有采食、咀嚼缓慢甚至不敢咀嚼,只采食柔软饲料, 而拒食粗硬饲料;流涎,口角附着白色泡沫;口黏膜潮红、肿胀、疼痛、口温增高等共同症 状。每种类型的口炎还有其特有的临床症状。 卡他性口炎:口黏膜弥漫性或斑块状潮红,硬腭肿胀;唇部黏膜的黏液腺阻塞时,则有 散在的小结节和烂斑;当由植物芒或刚毛所致的病例,在口腔内的不同部位形成大小不等的 丘疹,其顶端呈针头大的黑点、触之坚实、敏感;舌苔为灰白色或草绿色。重剧病例,唇、 齿龈、颊部、腭部黏膜肿胀甚至发生糜烂,大量流涎。 水疱性口炎:在唇部、颊部、腭部、齿龈、舌面的黏膜上有散在或密集的粟粒大至蚕豆 大的透明水疱,2~4d 后水疱破溃形成鲜红色烂斑。间或有轻微的体温升高。 溃疡性口炎:在肉食动物发病时,首先表现为门齿和犬齿的齿龈部分肿胀,呈暗红色, 疼痛,出血。1~2d 后,病变部变为苍黄色或黄绿色糜烂性坏死。炎症常蔓延至口腔其它部 位,导致溃疡、坏死甚至颌骨外露,散发出腐败臭味;流涎,混有血丝带恶臭。病料培养常 有葡萄球菌、假单孢菌。当牛、马因异物损伤口黏膜未得到及时治疗时,病变部形成溃疡, 溃疡面覆盖着暗褐色痂样物,揭去痂样物时,溃疡底面为暗红色;病重者,体温升高。 诊断 原发性口炎,根据病史及口腔黏膜炎症变化,可作出诊断。但应与咽炎、唾液腺 炎、食管阻塞、有机磷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口蹄疫、牛丘疹性口炎、牛恶性卡他热、 牛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猪水疱病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加强护理,净化口腔,收敛和消炎。 消除病因:如摘除刺入口腔黏膜中的麦芒,剪断并锉平过长齿等。 加强护理:给予病畜柔软而易消化的饲料,以维持其营养。草食动物可给予营养丰富的 青绿饲料,优质的青干草和麸皮粥;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可给予牛奶、肉汤、鸡蛋等。对于 不能采食或咀嚼的动物,应及时补糖输液,或者经胃导管给予流质食物。 净化口腔、消炎、收敛:可用1%食盐水或2%硼酸溶液,0.1%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口腔;不 断流涎时,则用1%明矾溶液或1%鞣酸溶液,0.1%氯化苯甲烃铵溶液,0.1%黄色素溶液冲洗口 腔。溃疡性口炎,病变部可涂擦10%硝酸银溶液后,用灭菌生理盐水充分洗涤,再涂擦碘酊
甘油(5%碘配1份、甘油9份)或2%硼酸甘油,1%磺胺甘油于患部:并肌肉注射核黄素和维生素C。重剧口炎,除口腔的局部处理外,还应使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中兽医称口炎为口舌生疮,治以清火消炎,消肿止痛为主。牛、马宜用青黛散:青黛15g,薄荷5g,黄连、黄柏、桔梗、儿茶各10g,研为细末,装入布袋内,在水中浸湿,于口内,给食时取下,吃完后再噶上,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也可在蜂蜜内加冰片和复方新诺明(SMZ+TMP)各5g于口内。预防搞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合理调配饲料,防止尖锐的异物、有毒的植物混于饲料中:不喂发霉变质的饲草、饲料;服用带有刺激性或腐蚀性的药物时,一定按要求使用;正确使用口衔和开口器;定期检查口腔,牙齿磨灭不齐时,应及时修整。睡液腺炎(Sialoadenitis)睡液腺炎是腮腺(耳下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的炎症的统称,包括腮腺炎(parotitis)、颌下腺炎(submaxillaritis)和舌下腺炎(sublinguitis)。各种家畜都可发生。病因原发性睡液腺炎的病因是饲料芒刺或尖锐异物刺伤腮腺管(或颌下腺管、舌下腺导管),并受到附着的病原微生物的侵害而引起。继发性睡液腺炎,常继发于口炎、咽炎、唾液腺管结石、维生素A缺乏症、马腺疫、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犬瘟热等疾病。症状任何一种唾液腺炎都具有流涎,头颈伸展或歪斜:采食、咀嚼和吞咽障碍;腺体局部肿胀、增温、疼痛等共同症状。但是也有各自特有的临床症状。腮腺炎:急性腮腺炎时,病畜单侧或双侧腮腺部位及其周围肿胀、增温、疼痛,腮腺管口红肿。化脓性腮腺炎时,肿胀部增温,触诊有波动感,并有脓液从腮腺管口流出,口腔放恶臭气味;严重的化脓性腮腺炎还波及颊、口腔底壁及颈部,病畜体温升高;血液学检查则白细胞数增多。慢性腮腺炎时,临床症状不明显,触诊肿胀部硬固。颌下腺炎:颌下腺肿胀、增温、疼痛,舌下肉卓(颌下腺开口处)红肿。当腺体化脓时:触压舌尖旁侧、口腔底壁的颌下腺管时,有脓液流出,口腔恶臭。舌下腺炎:口腔底部和舌下皱红肿,颌下间隙肿胀、增温、疼痛,腺叶突出于舌下两侧黏膜表面,最后化脓并溃烂,口腔恶臭。诊断根据唾液腺的解剖部位和临床症状,结合病史调查和病因分析,可作出诊断。但须与咽炎、腮腺下淋巴结炎或皮下蜂窝织炎、马腺疫、犬瘟热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治疗病的初期着重消炎,肿胀部的皮肤用5%酒精温敷后,涂擦碘软膏或鱼石脂软膏;并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等抗菌药物。如已化脓,应切开排脓,用3%过氧化氢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脓腔,并注射抗生素。此外应注意护理,畜圈要清洁、通风:给予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饲料,役畜停止使役。中兽医称为腮黄或腮肿,治以清热解毒,消黄止痛,活血排脓为主。可肌肉注射板蓝根或鱼腥草注射液(牛、马20~30ml)。内服加味消黄散:知母、黄芩各30g,子、大黄、连翘各35g,黄药子、贝母、白药子、郁金、白芷各25g,甘草、升麻各20g,朴硝、生石膏各100g,水煎去渣,加蜂蜜200g,鸡蛋清4个,同调,马、牛一次内服。外敷白拨毒散:白30g,白鼓、大黄各25g,雄黄、黄柏各20g,白矾15g,木鳖子12g,共为末,用蛋清调,涂患部。颌下腺炎可服加味黄连子汤:黄连10g,子、连翘、板蓝根各30g,知母、薄荷各20g,黄苓18g,大黄35g,甘草15g,水煎去渣,马、牛一次内服。预防应搞好平时的饲料管理工作,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调理,防止受寒;对于口炎、咽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应及时治疗,以防炎症蔓延。咽炎(Pharyngitis)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炎症。按其炎症性质可分为卡他性咽炎,格鲁布性咽炎、化脓性咽炎。各种家畜都可发生。病因原发性咽炎的病因有:(1)采食粗硬的饲料或霉败的饲料:(2)采食过冷或过热的饲4
4 甘油(5%碘酊1 份、甘油9 份)或2%硼酸甘油,1%磺胺甘油于患部;并肌肉注射核黄素和维 生素C。重剧口炎,除口腔的局部处理外,还应使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 中兽医称口炎为口舌生疮,治以清火消炎,消肿止痛为主。牛、马宜用青黛散:青黛15g, 薄荷5g,黄连、黄柏、桔梗、儿茶各10g,研为细末,装入布袋内,在水中浸湿,噙于口内, 给食时取下,吃完后再噙上,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也可在蜂蜜内加冰片和复方新诺明 (SMZ+TMP)各5g 噙于口内。 预防 搞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合理调配饲料,防止尖锐的异物、有毒的植物混于饲料中; 不喂发霉变质的饲草、饲料;服用带有刺激性或腐蚀性的药物时,一定按要求使用;正确使 用口衔和开口器;定期检查口腔,牙齿磨灭不齐时,应及时修整。 唾液腺炎(Sialoadenitis) 唾液腺炎是腮腺(耳下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的炎症的统称,包括腮腺炎(parotitis)、 颌下腺炎(submaxillaritis)和舌下腺炎(sublinguitis)。各种家畜都可发生。 病因 原发性唾液腺炎的病因是饲料芒刺或尖锐异物刺伤腮腺管(或颌下腺管、舌下腺 导管),并受到附着的病原微生物的侵害而引起。继发性唾液腺炎,常继发于口炎、咽炎、 唾液腺管结石、维生素A缺乏症、马腺疫、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犬瘟热等疾病。 症状 任何一种唾液腺炎都具有流涎,头颈伸展或歪斜;采食、咀嚼和吞咽障碍;腺体 局部肿胀、增温、疼痛等共同症状。但是也有各自特有的临床症状。 腮腺炎:急性腮腺炎时,病畜单侧或双侧腮腺部位及其周围肿胀、增温、疼痛,腮腺管 口红肿。化脓性腮腺炎时,肿胀部增温,触诊有波动感,并有脓液从腮腺管口流出,口腔放 恶臭气味;严重的化脓性腮腺炎还波及颊、口腔底壁及颈部,病畜体温升高;血液学检查则 白细胞数增多。慢性腮腺炎时,临床症状不明显,触诊肿胀部硬固。 颌下腺炎:颌下腺肿胀、增温、疼痛,舌下肉阜(颌下腺开口处)红肿。当腺体化脓时, 触压舌尖旁侧、口腔底壁的颌下腺管时,有脓液流出,口腔恶臭。 舌下腺炎:口腔底部和舌下皱襞红肿,颌下间隙肿胀、增温、疼痛,腺叶突出于舌下两 侧黏膜表面,最后化脓并溃烂,口腔恶臭。 诊断 根据唾液腺的解剖部位和临床症状,结合病史调查和病因分析,可作出诊断。 但须与咽炎、腮腺下淋巴结炎或皮下蜂窝织炎、马腺疫、犬瘟热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 病的初期着重消炎,肿胀部的皮肤用5%酒精温敷后,涂擦碘软膏或鱼石脂软膏; 并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等抗菌药物。如已化脓,应切开排脓,用3%过氧化氢或0.1%高锰 酸钾溶液冲洗脓腔,并注射抗生素。 此外应注意护理,畜圈要清洁、通风;给予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饲料,役畜停止使役。 中兽医称为腮黄或腮肿,治以清热解毒,消黄止痛,活血排脓为主。可肌肉注射板蓝 根或鱼腥草注射液(牛、马20~30ml)。内服加味消黄散:知母、黄芩各30g,栀子、大 黄、连翘各35g,黄药子、贝母、白药子、郁金、白芷各25g,甘草、升麻各20g,朴硝、生 石膏各100g,水煎去渣,加蜂蜜200g,鸡蛋清4 个,同调,马、牛一次内服。外敷白芨拔毒 散:白芨30g,白蔹、大黄各25g,雄黄、黄柏各20g,白矾15g,木鳖子12g,共为末,用蛋 清调,涂患部。颌下腺炎可服加味黄连栀子汤:黄连10g,栀子、连翘、板蓝根各30g,知母、 薄荷各20g,黄芩18g,大黄35g,甘草15g,水煎去渣,马、牛一次内服。 预防 应搞好平时的饲料管理工作,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调理,防止受寒;对于口炎、咽 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应及时治疗,以防炎症蔓延。 咽炎(Pharyngitis) 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炎症。按其炎症性质可分为卡他性咽炎,格鲁 布性咽炎、化脓性咽炎。各种家畜都可发生。 病因 原发性咽炎的病因有:⑴采食粗硬的饲料或霉败的饲料;⑵采食过冷或过热的饲
料,或者受刺激性强的药物、强烈的烟雾、刺激性气体的刺激和损伤;3)受寒或过劳时,机体抵抗力降低,防卫能力减弱,受到链球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坏死杆菌等条件性致病菌的侵害。继发性咽炎,常继发于口炎、鼻炎、喉炎、马腺疫、炭疽、巴氏杆菌病、口蹄疫、恶性卡他热、犬瘟热、猪瘟等疾病。发病机理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上为鼻咽、中为口咽、下为喉咽,易受到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和损伤。咽的两侧、鼻咽部和口咽部均有扁桃体,咽的黏膜组织中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纤维分布,黏膜极其敏感。因此,当机体抵抗力降低,黏膜防卫机能减弱时,极易受到条件致病菌的侵害,导致咽黏膜的炎性反应。特别是扁桃体是各种微生物居留及其侵入机体的门户,容易引起炎性变化。在咽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咽部血液循环障碍,咽黏膜及其黏膜下组织呈现炎性浸润,扁桃体肿胀,咽部组织水肿,引起卡他性、格鲁布性或化脓性咽炎的病理反应。并因炎症的影响,咽部红、肿、热、痛和吞咽障碍,因而病畜头颈伸展,流涎,食糜及炎性渗出物从鼻孔逆出甚至因会厌不能完全闭合而发生误咽,引起腐败性支气管炎或肺坏疽。当炎症波及到喉时,引起咽喉炎,喉黏膜受到刺激而产生频频咳嗽。在重剧性咽炎,由于炎性产物的吸收,引起恶寒颤栗、体温升高,并因扁桃体高度肿胀,深部组织胶样浸润,喉口狭窄,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室息。症状任何一种类型的咽炎,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头颈伸展,吞咽困难,流诞:牛呈现梗嘻运动,猪、犬、猫出现呕吐或干呕,马则有饮水或嚼碎的饲料从鼻孔返流于外:当炎症波及到喉时,病畜咳嗽:触诊咽喉部,病畜敏感。但各种类型的咽炎还有其特有的症状:卡他性咽炎(catarrhalpharyngitis):病情发展较缓慢,最初不引起人们的注意,经3~4d后,头颈伸展、吞咽困难等症状逐渐明显。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咽部视诊(用鼻咽镜),咽部的黏膜、扁桃体潮红、轻度肿胀。格鲁布性咽炎(crupouspharyngitis):起病较急,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厌总采食,颌下淋巴结肿胀,鼻液中混有灰白色伪膜:咽部视诊,扁桃体红肿,咽部黏膜表面覆盖有灰白色伪膜,将伪膜剥离后,见黏膜充血、肿胀,有的可见到溃疡。化脓性咽炎(suppurativepharyngitis):病畜咽痛拒食,高热,精神沉郁,脉率增快,呼吸急促,鼻孔流出脓性鼻液。咽部视诊,咽部黏膜肿胀、充血,有黄白色脓点和较大的黄白色突起;扁桃体肿大,充血,并有黄白色脓点。血液检查:白细胞数增多,嗜中性白细胞显著增加,核型左移。咽部涂片检查:可发现大量的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化脓性细。诊断根据病畜头颈伸展、流涎、春咽障碍以及咽部视诊的特征病理变化明显,可作出诊断。但须与咽腔内异物、咽腔内肿瘤、腮腺炎、喉卡他、腺疫、流感、炭疽、猪瘟、巴氏杆菌病等疾病进行鉴别。治疗治疗原则是加强护理,抗菌消炎,利咽喉。加强护理:停喂粗硬饲料,草食动物给予青草、优质青干草、多汁易消化饲料和麸皮粥;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可给予稀粥、牛奶、肉汤、鸡蛋等,多给饮水。对于咽痛拒食的动物应及时补糖输液,种畜和宠物还可静脉输给氨基酸。同时注意保持畜舍卫生、干燥。抗菌消炎:青霉素为首选抗生素,并与磺胺类药物或其它抗生素,如土霉素、强力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联合应用。并适时应用解热止痛剂,如水杨酸钠或安乃近、氨基比林。并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可的松。局部处理:病初,咽喉部先冷敷,后热敷,每日34次,每次20~30min。也可涂抹樟脑酒精或鱼石脂软膏,止痛消炎膏,或用复方醋酸铅散(醋酸铅10g,明矾5g,薄荷脑1g,白陶土80g)做成膏剂外敷。同时用复方新诺明10~15g,碳酸氢钠10g,碘喉片(或杜灭芬喉片)10~15g,研磨混合后装于布袋,衔于病畜口内。小动物可用碘甘油涂布咽黏膜或用碘片0.6g,碘化钾1.2g,薄荷油0.25ml,甘油30ml,1制成擦剂,直接涂抹于咽黏膜。5
5 料,或者受刺激性强的药物、强烈的烟雾、刺激性气体的刺激和损伤;⑶受寒或过劳时,机 体抵抗力降低,防卫能力减弱,受到链球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 坏死杆菌等条件性致病菌的侵害。继发性咽炎,常继发于口炎、鼻炎、喉炎、马腺疫、炭疽、 巴氏杆菌病、口蹄疫、恶性卡他热、犬瘟热、猪瘟等疾病。 发病机理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上为鼻咽、中为口咽、下为喉咽,易受到 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和损伤。咽的两侧、鼻咽部和口咽部均有扁桃体,咽的黏膜组织中有丰 富的血管和神经纤维分布,黏膜极其敏感。因此,当机体抵抗力降低,黏膜防卫机能减弱时, 极易受到条件致病菌的侵害,导致咽黏膜的炎性反应。特别是扁桃体是各种微生物居留及其 侵入机体的门户,容易引起炎性变化。 在咽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咽部血液循环障碍,咽黏膜及其黏膜下组织呈现炎性 浸润,扁桃体肿胀,咽部组织水肿,引起卡他性、格鲁布性或化脓性咽炎的病理反应。并因 炎症的影响,咽部红、肿、热、痛和吞咽障碍,因而病畜头颈伸展,流涎,食糜及炎性渗出 物从鼻孔逆出甚至因会厌不能完全闭合而发生误咽,引起腐败性支气管炎或肺坏疽。 当炎症波及到喉时,引起咽喉炎,喉黏膜受到刺激而产生频频咳嗽。 在重剧性咽炎,由于炎性产物的吸收,引起恶寒颤栗、体温升高,并因扁桃体高度肿胀, 深部组织胶样浸润,喉口狭窄,呼吸困难甚至发生窒息。 症状 任何一种类型的咽炎,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头颈伸展,吞咽困难,流涎;牛呈现梗 噎运动,猪、犬、猫出现呕吐或干呕,马则有饮水或嚼碎的饲料从鼻孔返流于外;当炎症波 及到喉时,病畜咳嗽;触诊咽喉部,病畜敏感。但各种类型的咽炎还有其特有的症状: 卡他性咽炎(catarrhal pharyngitis):病情发展较缓慢,最初不引起人们的注意,经 3~4d后,头颈伸展、吞咽困难等症状逐渐明显。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咽部视诊(用鼻咽镜), 咽部的黏膜、扁桃体潮红、轻度肿胀。 格鲁布性咽炎(crupous pharyngitis):起病较急,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厌忌采食, 颌下淋巴结肿胀,鼻液中混有灰白色伪膜;咽部视诊,扁桃体红肿,咽部黏膜表面覆盖有灰 白色伪膜,将伪膜剥离后,见黏膜充血、肿胀,有的可见到溃疡。 化脓性咽炎(suppurative pharyngitis):病畜咽痛拒食,高热,精神沉郁,脉率增 快,呼吸急促,鼻孔流出脓性鼻液。咽部视诊,咽部黏膜肿胀、充血,有黄白色脓点和较大 的黄白色突起;扁桃体肿大,充血,并有黄白色脓点。血液检查:白细胞数增多,嗜中性白 细胞显著增加,核型左移。咽部涂片检查:可发现大量的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化脓性细。 诊断 根据病畜头颈伸展、流涎、吞咽障碍以及咽部视诊的特征病理变化明显,可作出 诊断。但须与咽腔内异物、咽腔内肿瘤、腮腺炎、喉卡他、腺疫、流感、炭疽、猪瘟、巴氏 杆菌病等疾病进行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是加强护理,抗菌消炎,利咽喉。 加强护理:停喂粗硬饲料,草食动物给予青草、优质青干草、多汁易消化饲料和麸皮粥; 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可给予稀粥、牛奶、肉汤、鸡蛋等,多给饮水。对于咽痛拒食的动物, 应及时补糖输液,种畜和宠物还可静脉输给氨基酸。同时注意保持畜舍卫生、干燥。 抗菌消炎:青霉素为首选抗生素,并与磺胺类药物或其它抗生素,如土霉素、强力霉素、 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联合应用。并适时应用解热止痛剂,如水杨酸钠或安乃近、氨基比林。 并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可的松。 局部处理:病初,咽喉部先冷敷,后热敷,每日3~4 次,每次20~30min。也可涂抹樟脑 酒精或鱼石脂软膏,止痛消炎膏,或用复方醋酸铅散(醋酸铅10g,明矾5g,薄荷脑 1g,白 陶土80g)做成膏剂外敷。同时用复方新诺明10~15g,碳酸氢钠10g,碘喉片(或杜灭芬喉片) 10~15g,研磨混合后装于布袋,衔于病畜口内。小动物可用碘酊甘油涂布咽黏膜或用碘片 0.6g,碘化钾1.2g,薄荷油0.25ml,甘油30ml,l 制成擦剂,直接涂抹于咽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