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logisticsinformationsystem,简称LIS)与物流作业系统 一样都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是指由人员、设备和程序组成的、为后勤管理者执 行计划、实施、控制等职能提供相关信息的交互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必须结合6 条原理来满足管理信息的需要,并充分支持企业制订计划和运做。 (一)可得性 物流信息系统必须就有容易而又始终如一的可得性(availability).所需信 息的例子中包括订货和存货状况。但企业有可能获得有关物流活动的重要数据 时,这烈属就往往是以书面为基础的,或者很难从计算机系统重新得到。 迅速的可得性对于对消费者作出反应以及改进管理决策是很有必要的。应该 为顾客颜繁的需要存取存货和订货状态方面的信息,所以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可得性的另一方面是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订货信息的能力,无论如何是管理上 的、消费者的、还是产品订货位置方面的。物流作业分散化的性质,都要求对信 息具有存取能力,并且能从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地方得到更新。这样,信 息的可得性就能减少作业上和制定计划的不确定性。 (二)精确性 物流信息必须精确的反映当前状况和定期活动,以衡量顾客订货和存货水 平。精确性(accuracy)可以解释为物流信息系统的报告于是物技术或实际状况相 比所达到的程度。例如,平稳的物流作业要求实际的存货与物流信息系统报告的 存货相吻合的精确性最好在99以上。但实际存货和信息系统之间存在较低的 一致性时,就有必要采取缓冲存货或安全的方式来适应这种不确定性。正如信息 可得性那样,增加信息的精确性,并减少了存货需要量。 (三)及时性 物流信息必须及时的提供快速的管理反馈。及时性(timeliness)系指一种活 动发生时与该活动在信息系统内可见时之间的耽搁。例如,在某些情况下,系统 要花费几个小时或几天才能将一个新订货看作为实际需求,因为该订货并不始终 会直接进入现行的需求量数据库。结果,在认识实际需求量时就出现了耽搁,这 种耽搁会使计划制定的有效性减少,而使存货量增加
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logisticsinformationsystem,简称 LIS)与物流作业系统 一样都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是指由人员、设备和程序组成的、为后勤管理者执 行计划、实施、控制等职能提供相关信息的交互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必须结合 6 条原理来满足管理信息的需要,并充分支持企业制订计划和运做。 (一)可得性 物流信息系统必须就有容易而又始终如一的可得性(availability)。所需信 息的例子中包括订货和存货状况。但企业有可能获得有关物流活动的重要数据 时,这烈属就往往是以书面为基础的,或者很难从计算机系统重新得到。 迅速的可得性对于对消费者作出反应以及改进管理决策是很有必要的。应该 为顾客频繁的需要存取存货和订货状态方面的信息,所以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可得性的另一方面是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订货信息的能力,无论如何是管理上 的、消费者的、还是产品订货位置方面的。物流作业分散化的性质,都要求对信 息具有存取能力,并且能从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地方得到更新。这样,信 息的可得性就能减少作业上和制定计划的不确定性。 (二)精确性 物流信息必须精确的反映当前状况和定期活动,以衡量顾客订货和存货水 平。精确性(accuracy)可以解释为物流信息系统的报告于是物技术或实际状况相 比所达到的程度。例如,平稳的物流作业要求实际的存货与物流信息系统报告的 存货相吻合的精确性最好在 99 以上。但实际存货 和信息系统之间存在较低的 一致性时,就有必要采取缓冲存货或安全的方式来适应这种不确定性。正如信息 可得性那样,增加信息的精确性,并减少了存货需要量。 (三)及时性 物流信息必须及时的提供快速的管理反馈。及时性(timeliness)系指一种活 动发生时与该活动在信息系统内可见时之间的耽搁。例如,在某些情况下,系统 要花费几个小时或几天才能将一个新订货看作为实际需求,因为该订货并不始终 会直接进入现行的需求量数据库。结果,在认识实际需求量时就出现了耽搁,这 种耽搁会使计划制定的有效性减少,而使存货量增加
另一个有关及时性的例子涉及到当产品从”在制品“进入“制成品”状态时存 货量的更新。尽管实际存在着连续的产品流,但是,信息系统的存货状况也许是 按每小时、按每工班,或按每天进行更新的。显然,实时更新或立即更新更具及 时性,但是它们也会导致增加记账工作量。编制条形码、扫描和DI有助于及时 而有效地记录。 信息系统及时性指系统状态(诸如存货水平)以及管理控制(诸如每天或每周 的功能记录)。及时的管理控制是在还有时间采取正确的行动或使损失减少到最 低程度的时候提供信息的。概括地说,及时的信息减少了不确定并识别了种种问 题,于是,减少了存货需要量,增加了决策的精确性。 (四)以异常情况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必须以异常情况为基础(exception-based),突出问题和机会。 物流作业通常与大量的顾客、产品、供应商和服务公司竞争。例如,必须定期检 查每一个产品-一选址组合的存货状况,以便于制定补充订货计划。另一个重复性 活动是对于非常突出的补充订货状况的检查。在这两种情况中,典型的检查需要 大量的产品或补充订货。通常,这种检查过程需要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 到是否应该对产品或补充订货采取任何行动。如果第一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 么,第二个问题就涉及到应该采取哪一种行动。许多物流信息系统要求手工完成 检查,尽管这列检查正越来越趋向自动化。仍然使用手工处理的依据是有许多决 策在结构上是松散,并且是需要经过用户的参与作出判断的。具有目前工艺水平 的物流信息系统结合了决策规则去识别这些要求管理部门注意并作出决策的”异 常“情况。于是,计划人员或经理人员就能够把他们的精力集中在最需要引起注 意的情况或者能提供的最佳机会来改善服务或降低成本的情况。表61说明了以 异常情况为基础的存货管理报告。该样本报告详细地推荐了多个品目,建议有实 际能力的存货管理部门采取补充订货、发货和重订计划的行动。对未来行动方式。 这类异常情况报告可以计划人员利用其时间来提炼建议,而不是浪费时间去识别 那些需要作出决策的产品。 另一个例子是:物流信息系统应该突出异常情况中,应包括很大的订货、小 批量或无存获的产品、延迟的装船或降低的作业生产率。概括得说,具有目前工
另一个有关及时性的例子涉及到当产品从"在制品"进入"制成品"状态时存 货量的更新。尽管实际存在着连续的产品流,但是,信息系统的存货状况也许是 按每小时、按每工班,或按每天进行更新的。显然,实时更新或立即更新更具及 时性,但是它们也会导致增加记账工作量。编制条形码、扫描和 EDI 有助于及时 而有效地记录。 信息系统及时性指系统状态(诸如存货水平)以及管理控制(诸如每天或每周 的功能记录)。及时的管理控制是在还有时间采取正确的行动或使损失减少到最 低程度的时候提供信息的。概括地说,及时的信息减少了不确定并识别了种种问 题,于是,减少了存货需要量,增加了决策的精确性。 (四)以异常情况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必须以异常情况为基础(exception-based),突出问题和机会。 物流作业通常与大量的顾客、产品、供应商和服务公司竞争。例如,必须定期检 查每一个产品-选址组合的存货状况,以便于制定补充订货计划。另一个重复性 活动是对于非常突出的补充订货状况的检查。在这两种情况中,典型的检查需要 大量的产品或补充订货。通常,这种检查过程需要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 到是否应该对产品或补充订货采取任何行动。如果第一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 么,第二个问题就涉及到应该采取哪一种行动。许多物流信息系统要求手工完成 检查,尽管这列检查正越来越趋向自动化。仍然使用手工处理的依据是有许多决 策在结构上是松散,并且是需要经过用户的参与作出判断的。具有目前工艺水平 的物流信息系统结合了决策规则去识别这些要求管理部门注意并作出决策的"异 常"情况。于是,计划人员或经理人员就能够把他们的精力集中在最需要引起注 意的情况或者能提供的最佳机会来改善服务或降低成本的情况。表 6-1 说明了以 异常情况为基础的存货管理报告。该样本报告详细地推荐了多个品目,建议有实 际能力的存货管理部门采取补充订货、发货和重订计划的行动。对未来行动方式。 这类异常情况报告可以计划人员利用其时间来提炼建议,而不是浪费时间去识别 那些需要作出决策的产品。 另一个例子是:物流信息系统应该突出异常情况中,应包括很大的订货、小 批量或无存获的产品、延迟的装船或降低的作业生产率。概括得说,具有目前工
艺水平的五六信息系统应该就有强烈的异常性导向,应该利用系统去识别需要管 理部门引起注意的决策。 (五)灵活性 物流信息系统必须具有灵活性(f1 exibi1ity),以满足系统用户和顾客两个 方面的需求。信息系统必须有能力提供能迎合特定过客需要的数据。例如,有些 过客也许想要把订货发货票跨越地理或部门界限进行汇总。特别是,零售商A 也许想要每一个店的单独的发票,而零售商B却可能需要所有的商店汇总的总发 票。一个灵活的物流信息系统必须有能力适应这两类要求。从内部俩间,信息系 统要有更新能力,在满足未来企业需要的同时不削弱在金融投资以及规划时间 上的能力。 (六)适当形式化 物流报告和显示屏应该就有适当的形式(appropriateformat),这意味着他 们用正确的结构和顺序包含正确的信息。例如,物流信息系统往往包含有一个配 送中心存货状态显示屏,每个显示屏列出一个产品和配送中心。这种形势要求一 个顾客服务代表在试图给存货定位时,检查每一个配送中心的存货状况。换句话 说,如果有5个配送中心,就需要检查和比较这5个计算机显示屏。适当的形式 会提供单独一个显示屏,包含所有这五个配送中心的存货状况。这种组合显示平 时的一个顾客代表更加容易的识别产品最佳来源
艺水平的五六信息系统应该就有强烈的异常性导向,应该利用系统去识别需要管 理部门引起注意的决策。 (五)灵活性 物流信息系统必须具有灵活性(flexibility),以满足系统用户和顾客两个 方面的需求。信息系统必须有能力提供能迎合特定过客需要的数据。例如,有些 过客也许想要把订货发货票跨越地理或部门界限进行汇总。特别是,零售商 A 也许想要每一个店的单独的发票,而零售商 B 却可能需要所有的商店汇总的总发 票。一个灵活的物流信息系统必须有能力适应这两类要求。从内部俩间,信息系 统要有更新能力,在满足未来企业需要 的同时不削弱在金融投资以及规划时间 上的能力。 (六)适当形式化 物流报告和显示屏应该就有适当的形式(appropriateformat),这意味着他 们用正确的结构和顺序包含正确的信息。例如,物流信息系统往往包含有一个配 送中心存货状态显示屏,每个显示屏列出一个产品和配送中心。这种形势要求一 个顾客服务代表在试图给存货定位时,检查每一个配送中心的存货状况。换句话 说,如果有 5 个配送中心,就需要检查和比较这 5 个计算机显示屏。适当的形式 会提供单独一个显示屏,包含所有这五个配送中心的存货状况。这种组合显示平 时的一个顾客代表更加容易的识别产品最佳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