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远近结合、持续发展。既满足近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节约集约 利用岸线,又充分兼顾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好岸线保护,为远期发 展预留空间,划定一定范围的保留区,做到远近结合、持续发展。 2.4规划范围 新兴县新兴江已于2019年完成水域岸线规划报告,根据2021年的任 务安排,本次新兴县河道水域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报告为15条县管河道, 任务长度为214.7km。 表2.4-1新兴县河湖管理划定河道 序号 河湖名称 境内河流总 完成时限 境内流域面 任务长 所属行政 积(km2) 长度(km) 度(km) 区 大南河 2020 332 7 7 新城镇 稔村镇、东 2 廻龙河 2020 220 22.7 22.7 城镇、新城 镇 六祖镇、新 3 船岗河 2020 105 24.5 24.5 城镇、太平 镇、新城镇 六祖镇、太 集成河 2020 81.5 22.9 22.9 平镇、新城 镇 共成河 2020 太平镇、新 129 30.3 30.3 城镇 6 天堂水 2020 63 天堂镇、河 16.3 16.3 头镇 水台水 稔村镇、水 2020 104 14.7 14.7 台镇 8 四甲河 2020 52 15 15 大江镇 稔村镇、东 9 云河 2020 63 13.7 13.7 城镇 10 葫底水 2020 8.9 8.9 里洞镇 11 黄村河 2020 8.4 8.4 天堂镇 12 爱国河 2020 9.6 9.6 天堂镇 13 大端水 2020 4.9 4.9 东城镇 7
7 (4)远近结合、持续发展。既满足近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节约集约 利用岸线,又充分兼顾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好岸线保护,为远期发 展预留空间,划定一定范围的保留区,做到远近结合、持续发展。 2.4 规划范围 新兴县新兴江已于 2019 年完成水域岸线规划报告,根据 2021 年的任 务安排,本次新兴县河道水域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报告为 15 条县管河道, 任务长度为 214.7km。 表 2.4-1 新兴县河湖管理划定河道 序号 河湖名称 完成时限 境内流域面 积(km2) 境内河流总 长度(km) 任务长 度(km) 所属行政 区 1 大南河 2020 332 7 7 新城镇 2 廻龙河 2020 220 22.7 22.7 稔村镇、东 城镇、新城 镇 3 船岗河 2020 105 24.5 24.5 六祖镇、新 城镇、太平 镇、新城镇 4 集成河 2020 81.5 22.9 22.9 六祖镇、太 平镇、新城 镇 5 共成河 2020 129 30.3 30.3 太平镇、新 城镇 6 天堂水 2020 63 16.3 16.3 天堂镇、河 头镇 7 水台水 2020 104 14.7 14.7 稔村镇、水 台镇 8 四甲河 2020 52 15 15 大江镇 9 云河 2020 63 13.7 13.7 稔村镇、东 城镇 10 蓢底水 2020 8.9 8.9 里洞镇 11 黄村河 2020 8.4 8.4 天堂镇 12 爱国河 2020 9.6 9.6 天堂镇 13 大端水 2020 4.9 4.9 东城镇
14 泗合水 2020 6.6 6.6 水台镇 15 阳春河 里洞镇、大 2020 9.2 9.2 江镇 合计 214.7 8
8 14 泗合水 2020 6.6 6.6 水台镇 15 阳春河 2020 9.2 9.2 里洞镇、大 江镇 合计 214.7
大 大端水 廻龙河 云河 新兴江 大南河 泗合水 船岗河 天堂水 竹 集成河 共成河 水台水 马 黄村河 石 爱国河 白马头 四甲河 蒗底水 阳春河 图2.4-1新兴县2021年水域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示意图 9
9 图 2.4-1 新兴县 2021 年水域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示意图
2.5规划水平年 现状年:2018年 近期水平年:2025年 远期水平年:2035年 2.6规划目标 通过科学合理确定河湖岸线的控制线和功能区,全面落实河长制、湖 长制“严格河湖空间管控,管理保护水域岸线”相关任务,保障水安全尤 其是行洪纳潮安全,兼顾通航和水生态、水环境需要,科学合理保护与利 用水域岸线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新兴县主要河道 “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河湖治理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 对持久水安全、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绿色水经济的迫切需求,持续 推进新兴县水域岸线管控能力现代化,为新兴县提供水利建设的支撑和保 障。 2.7坐标及高程系统 本报告中除特别说明外,坐标体系采用国家大地2000坐标,高程采用 1985国家高程基准。 10
10 2.5 规划水平年 现状年:2018 年 近期水平年:2025 年 远期水平年:2035 年 2.6 规划目标 通过科学合理确定河湖岸线的控制线和功能区,全面落实河长制、湖 长制“严格河湖空间管控,管理保护水域岸线”相关任务,保障水安全尤 其是行洪纳潮安全,兼顾通航和水生态、水环境需要,科学合理保护与利 用水域岸线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新兴县主要河道 “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河湖治理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 对持久水安全、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绿色水经济的迫切需求,持续 推进新兴县水域岸线管控能力现代化,为新兴县提供水利建设的支撑和保 障。 2.7 坐标及高程系统 本报告中除特别说明外,坐标体系采用国家大地 2000 坐标,高程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3基本情况 3.1水文气象 新兴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历年平均气温 21.6℃,最高气温是6-8月,极端最高气温38.9℃(1990年8月17日)。 全年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8.2℃:最低气温1、2月,极端最低气温-2.5℃ (1999年12月24日)。寒潮一般出现于1-3月、10-12月。霜冻一般发生 在12月上旬,次数较少、时间不长;1979~2000年共出现21天结冰天数, 其中出现在1月8天,出现在12月13天。全年无霜期长达290至365天, 其中1990、1991、1998年无霜冻,1989年无霜期最短290天。历年平均 日照时数1694.8个时,最少为1997年的1354.7个时,最多为1963年的 2005.4个时。一年中,平均日照时数以3月最少,7月最多。年平均太阳 辐射总量102.2992kcal/cm2,年最大量是1963年111.7888kcal/cm2,年最 小量是1961年91.8911kcal/cm2:年内月平均太阳辐射量7月最大,为 11.5926kcal/cm2,2月最小5.6975kcal/cm2。 根据新兴县气象局的统计资料,新兴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76.6mm, 实测年最大降雨量为2139mm,最小年降雨量为881mm。新兴县的降雨在 地区上分布不均匀,西南多,东北少;在时间上差异比较大,汛期降雨占 全年的80%左右。降雨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而冬春两季则降雨较少,经常 出现旱情。最大24小时暴雨量为120~19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3%,每 年湿度变化从2月开始,随雨日的增多逐渐上升,6月是一年中最潮湿时 期,相对湿度达86%。蒸发量以县城气象站为代表,多年平均1325.9mm, 11
11 3 基本情况 3.1 水文气象 新兴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历年平均气温 21.6℃,最高气温是 6-8 月,极端最高气温 38.9℃(1990 年 8 月 17 日)。 全年 7 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 28.2℃;最低气温 1、2 月,极端最低气温-2.5℃ (1999 年 12 月 24 日)。寒潮一般出现于 1-3 月、10-12 月。霜冻一般发生 在 12 月上旬,次数较少、时间不长;1979~2000 年共出现 21 天结冰天数, 其中出现在 1 月 8 天,出现在 12 月 13 天。全年无霜期长达 290 至 365 天, 其中 1990、1991、1998 年无霜冻,1989 年无霜期最短 290 天。历年平均 日照时数 1694.8 个时,最少为 1997 年的 1354.7 个时,最多为 1963 年的 2005.4 个时。一年中,平均日照时数以 3 月最少,7 月最多。年平均太阳 辐射总量 102.2992kcal/cm²,年最大量是 1963 年 111.7888 kcal/cm2,年最 小量是 1961 年 91.8911 kcal/cm²;年内月平均太阳辐射量 7 月最大,为 11.5926 kcal/cm2,2 月最小 5.6975 kcal/cm²。 根据新兴县气象局的统计资料,新兴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676.6mm, 实测年最大降雨量为 2139mm,最小年降雨量为 881mm。新兴县的降雨在 地区上分布不均匀,西南多,东北少;在时间上差异比较大,汛期降雨占 全年的 80%左右。降雨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而冬春两季则降雨较少,经常 出现旱情。最大 24 小时暴雨量为 120~190mm。年平均相对湿度 83%,每 年湿度变化从 2 月开始,随雨日的增多逐渐上升,6 月是一年中最潮湿时 期,相对湿度达 86%。蒸发量以县城气象站为代表,多年平均 1325.9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