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角度我们甚至不妨说,不会欣赏影视艺术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现代人 、影视艺术作为新艺术及其复杂性 电影艺术的复杂性 电视艺术与传播媒介的问题 然而,从1895年的诞生至今,电影并非一开始就为人们接纳为艺术。电影在一开始被 视如马戏团的杂耍,是不入流的。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影总是被看作“视觉消遣品”。 这其中的原因自然颇为复杂,除了观念上的问题之外,与电影本身不无艰难的走向成熟 的路程,与它跟科学技术的密切相关,它的独特的工业化生产流程和商品属性等都有一定的 关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一门艺术的成熟总是有其艰难而漫长的时间和历程的,而相较 于在电影之前的六门艺术的渊远流长,影视艺术的历史只有短短的百年路程 影视艺术的复杂性 关于电影,历来有不少理论家曾作过描述和界定。这里略举几例。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曾从几个方面描述过电影:“一项企业,也是一门艺术”, 门艺术,也是一种语言”,“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存在” 的确,任何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看法和结论。作为一个复杂的文化现 象,一个“总体文化现实”,电影也是如此。从上述马尔丹的论述再推而广之,我们还可以 说,从商品消费和市场流通的角度,可以说电影是一种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的商品:从它的 生产流程的特点,影视既是一种以导演的个体创造为主的集体的艺术创造,又是一种巨大的 文化工业,是一种规格化的大工业生产;还可以从其它角度,把电影看作一种大众传媒 种新型的视听艺术和影像文化、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等。 当然在这里,我们要把电影定位在艺术上,或者说主要从艺术和艺术学的角度来研究电 从而建构一门电影艺术学,也是有充足的源自于电影自身的本体论依据的 平心而论,电影成为艺术已有公认。正如马塞尔马尔丹在当年指出,“卢米埃尔兄弟的 发明出现了四分之三世纪以后,再也没有人道貌岸然地对电影是否艺术表示怀疑了 毫无疑义,只有到了电影已经可以自如地以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来表现繁复的社会生活 和复杂精微的人的精神世界的时候,电影才真正无愧于艺术的命名。阿斯特吕克从电影成为 了“一种语言”的角度,谈及他对电影作为艺术的理解,他指出 电影正在变成一种和先前存在的一切艺术(其中特别是绘画和小 说)完全一样的表现手法。电影从市集演出节目、类似文明杂剧或记录 时代风物的工具,逐渐变成一能让艺术家用来像今天的论文和小说那 样精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哪怕多么抽象)和愿望的一种语言(也 就是说一种形式)。这就是为什么我称这个新的时代为摄影机是自来水 笔式的时代。这种电影画面含有精确的意义,也就是说,它正在逐渐摆 脱视觉形象、为画面而画面、直接叙事、表现具体景象等等旧规的束缚, 以对于这种方法成为一种像文字那样灵活而巧妙的写作手段 在这里,如果我们不去追究完全把电影“语言”比之于文字语言的在学理上存在的漏 洞,而主要从电影艺术的成熟需要其自身艺术手段、话语特征、思维方式等艺术语言的成 熟和系统化为依托的话,是完全可以的 总之,电影是一门艺术,但又是一门前所未有的新艺术,甚至不是原先某些艺术门类 的简单的相加或综合,正如著名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曾指出的那样,“所谓‘电影是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5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 3[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第2、3、4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 6
6 4。从这个角度我们甚至不妨说,不会欣赏影视艺术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现代人。 二、影视艺术作为新艺术及其复杂性 1、 电影艺术的复杂性 2、 电视艺术与传播媒介的问题 然而,从 1895 年的诞生至今,电影并非一开始就为人们接纳为艺术。电影在一开始被 视如马戏团的杂耍,是不入流的。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影总是被看作“视觉消遣品”。 这其中的原因自然颇为复杂,除了观念上的问题之外,与电影本身不无艰难的走向成熟 的路程,与它跟科学技术的密切相关,它的独特的工业化生产流程和商品属性等都有一定的 关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一门艺术的成熟总是有其艰难而漫长的时间和历程的,而相较 于在电影之前的六门艺术的渊远流长,影视艺术的历史只有短短的百年路程。 1、影视艺术的复杂性 关于电影,历来有不少理论家曾作过描述和界定。这里略举几例。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 马尔丹曾从几个方面描述过电影:“一项企业,也是一门艺术”, “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语言”,“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存在”。5 的确,任何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看法和结论。作为一个复杂的文化现 象,一个“总体文化现实”, 电影也是如此。从上述马尔丹的论述再推而广之,我们还可以 说,从商品消费和市场流通的角度,可以说电影是一种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的商品;从它的 生产流程的特点,影视既是一种以导演的个体创造为主的集体的艺术创造,又是一种巨大的 文化工业,是一种规格化的大工业生产;还可以从其它角度,把电影看作一种大众传媒、一 种新型的视听艺术和影像文化、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等。 当然在这里,我们要把电影定位在艺术上,或者说主要从艺术和艺术学的角度来研究电 影,从而建构一门电影艺术学,也是有充足的源自于电影自身的本体论依据的。 平心而论,电影成为艺术已有公认。正如马塞尔 马尔丹在当年指出,“卢米埃尔兄弟的 发明出现了四分之三世纪以后,再也没有人道貌岸然地对电影是否艺术表示怀疑了。” 毫无疑义,只有到了电影已经可以自如地以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来表现繁复的社会生活 和复杂精微的人的精神世界的时候,电影才真正无愧于艺术的命名。阿斯特吕克从电影成为 了“一种语言”的角度,谈及他对电影作为艺术的理解,他指出: 电影正在变成一种和先前存在的一切艺术(其中特别是绘画和小 说)完全一样的表现手法。电影从市集演出节目、类似文明杂剧或记录 时代风物的工具,逐渐变成——能让艺术家用来像今天的论文和小说那 样精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哪怕多么抽象)和愿望的一种语言(也 就是说一种形式)。这就是为什么我称这个新的时代为摄影机是自来水 笔式的时代。这种电影画面含有精确的意义,也就是说,它正在逐渐摆 脱视觉形象、为画面而画面、直接叙事、表现具体景象等等旧规的束缚, 以对于这种方法成为一种像文字那样灵活而巧妙的写作手段。” 在这里,如果我们不去追究完全把电影“语言”比之于文字语言的在学理上存在的漏 洞,而主要从电影艺术的成熟需要其自身艺术手段、话语特征、思维方式等艺术语言的成 熟和系统化为依托的话,是完全可以的。 总之,电影是一门艺术,但又是一门前所未有的新艺术,甚至不是原先某些艺术门类 的简单的相加或综合,正如著名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曾指出的那样,“所谓‘电影是一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125 页,人民出版社,1979 年。 5 [法]马塞尔 马尔丹《电影语言》,第 2、3、4 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年
种跟其他传统艺术并无二致的艺术’这一得到普遍承认的信念或主张,其实是不可能成立 的。”因而,“如果电影确是一门艺术的话,我们也肯定不应当把它跟其他各门已有定论的 艺术混为一谈。”“它无疑扩大了原本就不应该封闭的艺术的概念范畴,增大了艺术大家族 而且颇不乏后来居上的气势,同样,它也对与它之前的艺术实践相对应的艺术理论体系造 成了严重的冲击 2、电视艺术与传播架介的问题 那么电视呢,电视首先是一种传播图像的广播、通讯方式,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大众传 播媒介。它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对静止或活动的景物进行光电转换,然后把电子信号传递出 去,并在远方覆盖范围内的接收机荧屏上即时重现影像。电视在英文中写作 Television, 前缀tel是远的意思, vision则是画面的意思。所以顾名思义,电视的本意即为“远 处传来的画面”。 电视无疑和电影堪称近亲。二者虽有抹杀不了的差别,更有着血肉难分的共性,两者 合二为——并称影视艺术是有其充足的学理依据的。就电视与电影而言,二者在影像的 对象世界(都是镜头前的对象或通过虚拟技术成像)、形成影像的基本原理(都是光线在观 众视网膜上形成影像,都是对三维世界的二维再现)、镜头的角度、景次、景别、用光和音 响以及艺术语言的方式(镜头、画面、长镜头和蒙太奇等)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共同性 而且二者一直处于互动之中。如电影中运用电视数字特技。如电视电影。 然而,电视是不是艺术(或者说是艺术还是传播媒介)的问题,却长期在理论界存在 着争议。例如钱海毅就认为,“从本体上说,电视是一种最有效的文化信息传播媒介。这 本性规定电视最主要的功能是社会文化的交流一一接受者从电视荧光屏中建立自我个体与 社会群体的认同,而略具艺术性的低度娱乐只是电视的一个附属功能”,因而主张“电视不 是艺术”。的确,相对于电影来说,电视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更为强大。从某种角度看 电影在本质上是一种艺术性文化,媒介性反倒是次要的,而电视则与之相反,本质上是 种媒体文化,媒介性更为重要,艺术性则退居其次。许多电视节目,往往以最大限度地复 制出现实原貌,传达信息为主要目的如新闻、专题、服务、教育等节目。但不容否认的是, 除了这一功能之外,电视还有一种可称为“艺术表现”的功能,与这一功能相应,也有不 少相关的电视艺术节目类型。质言之,电视艺术是电视这一媒介传播的艺术形态,主要指 以电视为载体,利用电视手段塑造审美对象的艺术形态,它仍然以审美娱乐和情感表现为 目的,给人以审美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无论如何,电视艺术虽然还存在争议,但把 电视文艺(如MTV、电视散文、电视舞蹈、电视诗歌等)、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连续剧等 归入艺术当无可厚非。 三、学科定位:艺术学与影视艺术学 关于艺术学 2、艺术四要素原理 3、影视艺术的四要素 4、本教材的体系和构架 5 影视艺术的位置与特性 在以上分别论述过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来看影视艺术学。顾名 思义,影视艺术学自然是从艺术学角度对既有相同交叉性,又有一定的各自的独立性和独 特性的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一种深入研究,这种研究有分有合,有时力图整合并涵盖影 6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一—物质现实的复活》,中国电影出版社,第50页,1981年
7 种跟其他传统艺术并无二致的艺术’这一得到普遍承认的信念或主张,其实是不可能成立 的。”因而,“如果电影确是一门艺术的话,我们也肯定不应当把它跟其他各门已有定论的 艺术混为一谈。”6它无疑扩大了原本就不应该封闭的艺术的概念范畴,增大了艺术大家族, 而且颇不乏后来居上的气势,同样,它也对与它之前的艺术实践相对应的艺术理论体系造 成了严重的冲击。 2、电视艺术与传播媒介的问题 那么电视呢,电视首先是一种传播图像的广播、通讯方式,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大众传 播媒介。它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对静止或活动的景物进行光电转换,然后把电子信号传递出 去,并在远方覆盖范围内的接收机荧屏上即时重现影像。电视在英文中写作 Television, 前缀 tel 是远的意思,vision 则是画面的意思。所以顾名思义,电视的本意即为——“远 处传来的画面”。 电视无疑和电影堪称近亲。二者虽有抹杀不了的差别,更有着血肉难分的共性,两者 合二为一——并称影视艺术是有其充足的学理依据的。就电视与电影而言,二者在影像的 对象世界(都是镜头前的对象或通过虚拟技术成像)、形成影像的基本原理(都是光线在观 众视网膜上形成影像,都是对三维世界的二维再现)、镜头的角度、景次、景别、用光和音 响以及艺术语言的方式(镜头、画面、长镜头和蒙太奇等)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共同性。 而且二者一直处于互动之中。如电影中运用电视数字特技。如电视电影。 然而,电视是不是艺术(或者说是艺术还是传播媒介)的问题,却长期在理论界存在 着争议。例如钱海毅就认为,“从本体上说,电视是一种最有效的文化信息传播媒介。这一 本性规定电视最主要的功能是社会文化的交流——接受者从电视荧光屏中建立自我个体与 社会群体的认同,而略具艺术性的低度娱乐只是电视的一个附属功能”,因而主张“电视不 是艺术”。的确,相对于电影来说,电视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更为强大。从某种角度看, 电影在本质上是一种艺术性文化,媒介性反倒是次要的,而电视则与之相反,本质上是一 种媒体文化,媒介性更为重要,艺术性则退居其次。许多电视节目,往往以最大限度地复 制出现实原貌,传达信息为主要目的如新闻、专题、服务、教育等节目。但不容否认的是, 除了这一功能之外,电视还有一种可称为“艺术表现”的功能,与这一功能相应,也有不 少相关的电视艺术节目类型。质言之,电视艺术是电视这一媒介传播的艺术形态,主要指 以电视为载体,利用电视手段塑造审美对象的艺术形态,它仍然以审美娱乐和情感表现为 目的,给人以审美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无论如何,电视艺术虽然还存在争议,但把 电视文艺(如 MTV、电视散文、电视舞蹈、电视诗歌等)、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连续剧等 归入艺术当无可厚非。 三、学科定位:艺术学与影视艺术学 1、 关于艺术学 2、 艺术四要素原理 3、 影视艺术的四要素 4、 本教材的体系和构架 5、 影视艺术的位置与特性 在以上分别论述过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来看影视艺术学。顾名 思义,影视艺术学自然是从艺术学角度对既有相同交叉性,又有一定的各自的独立性和独 特性的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一种深入研究,这种研究有分有合,有时力图整合并涵盖影 6 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活》,中国电影出版社,第 50 页,1981 年
视艺术整体,有时又要重点论述它们各自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总之是力图在一个新的艺术 学框架之中有机地纳入新兴的影视艺术并为之确立应有的合适的位置,并从艺术的角度对 影视现象作多方面的解析和探讨。 1、艺术学 为了更好地理解影视艺术学,我们先来看看艺术学。艺术学,自然是综合性地、系统地 研究整个艺术世界,研究艺术之本质、原理与现象,探讨艺术实践、艺术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的理论性、学术性的人文学科。而且,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艺术学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问 艺术对于人的意义、价值和艺术存在本体为己任。艺术学应该站在本体论的高度,把艺术视 作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人自身主体性的对象化的结果,乃至人的本体的存在方式和精神的 家园。 2、艺术的四要素 美国艺术理论家M·H·艾伯拉姆斯在其著名的理论专著<<镜与灯一一浪漫主义文论及 批评传统>中指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在大 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区别,使人一目了然。”这四个要素,即“作为艺术产品本身”的作 品(Work);作为与作品直接或间接相关或对应的客观自然或世界( World):“作为生产者” 的艺术家( Artist):欣赏者或读者( Reader)。据此,他设计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在一定的 意义上可以说开拓了一条文学艺术研究的新思路的“艺术四要素图式” 世界 作品 艺术家 读者 艾布拉姆斯借此四要素图式而整合西方文论史上形形色色的流派学说。他指出,“尽管 任何像样的理论都多少考虑到了所有这四个要素,然而我们将看到,几乎所有的理论都只明 显地倾向于一个要素。作者因而根据各种文论倾向重心的不同而归纳出模仿说、实用说、表 现说、客观说四类。” 著名的美籍华人文论家刘若愚在艾勃拉姆斯的基础上作了自己的独特改造,侧重于展示 四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构成了整个艺术过程( artistic process)的四个阶段 的。”并把艺术的四个要素排成 宇宙 接受者 艺术家 作品 刘若愚并解释此一图式道:“在艺术过程的第一阶段,宇宙影响、感发作家,作家对之 作出反应。由于这种反应,作家创作出作品,这就是艺术过程的第二阶段。作品与读者见面 立即对他产生影响,这是艺术过程的第三阶段。在艺术过程的最后阶段,读者因阅读作品的 7〔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8参见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第14-17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版
8 视艺术整体,有时又要重点论述它们各自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总之是力图在一个新的艺术 学框架之中有机地纳入新兴的影视艺术并为之确立应有的合适的位置,并从艺术的角度对 影视现象作多方面的解析和探讨。 1、艺术学 为了更好地理解影视艺术学,我们先来看看艺术学。艺术学,自然是综合性地、系统地 研究整个艺术世界,研究艺术之本质、原理与现象,探讨艺术实践、艺术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的理论性、学术性的人文学科。而且,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艺术学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问 艺术对于人的意义、价值和艺术存在本体为己任。艺术学应该站在本体论的高度,把艺术视 作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人自身主体性的对象化的结果,乃至人的本体的存在方式和精神的 家园。 2、艺术的四要素 美国艺术理论家 M·H·艾伯拉姆斯在其著名的理论专著<<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 批评传统>>7中指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在大 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区别,使人一目了然。”这四个要素,即“作为艺术产品本身”的作 品(Work);作为与作品直接或间接相关或对应的客观自然或世界(World);“作为生产者” 的艺术家(Artist);欣赏者或读者(Reader)。据此,他设计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在一定的 意义上可以说开拓了一条文学艺术研究的新思路的“艺术四要素图式”: 世界 作品 艺术家 读者 艾布拉姆斯借此四要素图式而整合西方文论史上形形色色的流派学说。他指出,“尽管 任何像样的理论都多少考虑到了所有这四个要素,然而我们将看到,几乎所有的理论都只明 显地倾向于一个要素。作者因而根据各种文论倾向重心的不同而归纳出模仿说、实用说、表 现说、客观说四类。” 著名的美籍华人文论家刘若愚在艾勃拉姆斯的基础上作了自己的独特改造,侧重于展示 “四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构成了整个艺术过程(artistic process)的四个阶段 的。”8并把艺术的四个要素排成: 宇宙 接受者 艺术家 作品 刘若愚并解释此一图式道:“在艺术过程的第一阶段,宇宙影响、感发作家,作家对之 作出反应。由于这种反应,作家创作出作品,这就是艺术过程的第二阶段。作品与读者见面, 立即对他产生影响,这是艺术过程的第三阶段。在艺术过程的最后阶段,读者因阅读作品的 7 〔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 8 参见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第 14-17 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年 4 月版
经验而对宇宙的反应有所调整改变。这样,整个艺术过程就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圈。” 3、影视艺术的四要素 在艾勃拉姆斯及刘若愚的基础上,我们不妨设置如下图式 世界(或宇宙、现实、客观的或虚拟的物像等等) 艺术家(编剧、导演、演员、摄影机等的集体性创造) 艺术(影视艺术)↑↓ 艺术品(影视语言、形式要素、生成特性、艺术形态) 接受者(观众观影、鉴赏的心理和特点、批评和评论) 这个图式旨在说明: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自成系统的创造工程,正是由这四个互相 关联、彼此依托的要素或者说阶段有机组成的。而影视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也符合这 一艺术四要素图式,也是由四个要素或四个阶段组成的。这就是:作为影视艺术的表现对象 的世界;作为影视艺术创造主体的编、导、演;作为影视艺术的“文本”形态的语言形式要 素及组构方式的艺术品:观众的欣赏和接受。 我们也试图分别从这四个角度入手并按上述思考来论述影视艺术。 4、本教材的体系和构架 因而,这样的思路和方法论立场就奠定了本书第一章(关于影视的艺术学维度的研究) 第二章(从文化的维度来论述影视的文化意义)之后的几个核心性的章节。这就是, 第三章:影视艺术的影像本体一一从世界与存在的角度来论述艺术,探讨电影艺术的 影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涉及生活是如何进入艺术表现的,客观真实是如何转变成艺术真实 的等等问题 第四章:影视艺术的创造主体;探讨影视艺术的集体创造的特点,影视艺术创造的过 程、环节和特点等等 第五章(影视艺术的形式构成和语言本体)、第六章(影视艺术的风格形态、类型及 分类):研究影视艺术作品的形式和结构等的构成规律、层次特征语言特征和风格形态等 第七章:影视艺术的接受;从观众欣赏和接受的角度出发,探讨电影进入接受的条件 观众进行影视艺术接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等等。 最后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第八章(影视发展简史)、第九章(影视理论与批评)最后 是带有总结展望性质的第九章:走向明天的影视艺术(论述影视艺术的现代发展对艺术的概 念、功能、特征等等艺术学理论提出的种种新问题) 这是我们的影视艺术学的一个基本的学科体系构架。 当然,从这四个角度出发,分为四个主要章而论述艺术,只是出于理论建构的需要,而 不是作茧自缚,人为地割裂电影艺术的有机系统。马克思在论及人类的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的活动系统时讲到,“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媒介;这表现为它们的相互 依存;这是一个运动,它们通过这个运动彼此发生关系,表现为互不可缺,但又各自处于对 方之外。”不同的要素构成为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不同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 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电影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其各个要素之间也同样 如此,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彼此制约,互为其它要素的前提和条件。恰如刘若愚所言,“整 9〔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95-102页
9 经验而对宇宙的反应有所调整改变。这样,整个艺术过程就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圈。” 3、影视艺术的四要素 在艾勃拉姆斯及刘若愚的基础上,我们不妨设置如下图式: 世界(或宇宙、现实、客观的或虚拟的物像等等) ↑↓ 艺术家(编剧、导演、演员、摄影机等的集体性创造) 艺术 (影视艺术) ↑↓ 艺术品(影视语言、形式要素、生成特性、艺术形态) ↑↓ 接受者(观众观影、鉴赏的心理和特点、批评和评论) 这个图式旨在说明: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自成系统的创造工程,正是由这四个互相 关联、彼此依托的要素或者说阶段有机组成的。而影视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也符合这 一艺术四要素图式,也是由四个要素或四个阶段组成的。这就是:作为影视艺术的表现对象 的世界;作为影视艺术创造主体的编、导、演;作为影视艺术的“文本”形态的语言形式要 素及组构方式的艺术品;观众的欣赏和接受。 我们也试图分别从这四个角度入手并按上述思考来论述影视艺术。 4、本教材的体系和构架 因而,这样的思路和方法论立场就奠定了本书第一章(关于影视的艺术学维度的研究)、 第二章(从文化的维度来论述影视的文化意义)之后的几个核心性的章节。这就是, 第三章:影视艺术的影像本体——从世界与存在的角度来论述艺术,探讨电影艺术的 影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涉及生活是如何进入艺术表现的,客观真实是如何转变成艺术真实 的等等问题; 第四章:影视艺术的创造主体;探讨影视艺术的集体创造的特点,影视艺术创造的过 程、环节和特点等等; 第五章(影视艺术的形式构成和语言本体)、第六章(影视艺术的风格形态、类型及 分类):研究影视艺术作品的形式和结构等的构成规律、层次特征语言特征和风格形态等。 第七章:影视艺术的接受;从观众欣赏和接受的角度出发,探讨电影进入接受的条件, 观众进行影视艺术接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等等。 最后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第八章(影视发展简史)、第九章(影视理论与批评)最后 是带有总结展望性质的第九章:走向明天的影视艺术(论述影视艺术的现代发展对艺术的概 念、功能、特征等等艺术学理论提出的种种新问题) 这是我们的影视艺术学的一个基本的学科体系构架。 当然,从这四个角度出发,分为四个主要章而论述艺术,只是出于理论建构的需要,而 不是作茧自缚,人为地割裂电影艺术的有机系统。马克思在论及人类的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的活动系统时讲到,“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媒介;这表现为它们的相互 依存;这是一个运动,它们通过这个运动彼此发生关系,表现为互不可缺,但又各自处于对 方之外。”不同的要素构成为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不同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 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9电影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其各个要素之间也同样 如此,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彼此制约,互为其它要素的前提和条件。恰如刘若愚所言,“整 9 〔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95-102 页
个艺术过程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圈”,在这个圆圈中,各个要素之间彼此关联发生着错综复杂 的关系。比如,当欣赏者在进行艺术接受的时候,他就不仅仅是与艺术作品发生关系。他同 时还与艺术家、与艺术家所感悟着表现着或反映着的那个现实社会和宇宙自然本体进行对 话、交流和共鸣;而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他也并不仅仅面对艺术作品,他既与世界本体对 话,也与潜在的读者或观众交流与对话。如导演工作时, 因此,在具体论述中,还是会考虑这些要素之间的彼此制约的关系而把思路完全打开, 进行一种未定的、开放式的论述。因为毋庸置疑的是,艺术创造作为一种人类特殊的活动正 是由这四个要素所组构成的一个动态的过程。而艺术学的研究和探讨尽管出于理论建构解剖 的需要而分别从这四个角度入手进行一种共时性的探究,但从根本上而言,它所要把握的不 是这四个要素中的任一孤立的要素,而是一个活动的过程与整体。 德吕克指出:“我们是目睹一种不寻常的艺术,也许是唯一的现代艺术诞生的见证人, 因为它同时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人类精神的产物。”事实上,无论影视艺术有何等之多的 新的东西,具有何等之重的科技的含量,它还是属人的。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它也还是符 合艺术的四要素原理的。也就是说,它还是离不开世界(银幕或屏幕世界所映现的世界和 物象)、创造主体(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等在内的创作和制作集体)、形式文本(影视的 艺术语言方式、结构、叙事、类型等形式因素)、艺术接受(观众的接受)这样四个环节或 阶段,还是可以把它纳入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和框架的。 这无疑是影视艺术学得以成立的本体论依据。 5、影视艺术在艺术大家庭中的位置和特性 我们还不妨从艺术分类的角度,看一看影视艺术在艺术大家族中的位置和在比较中体 现出来的影视艺术的特性 时间艺术:音乐、文学 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 时空综合艺术:戏剧、影视 空间艺术:绘画、建筑、雕塑 视觉艺术:绘画、雕塑 、艺术感知方式 听觉艺术:音乐 视听综合的想象的艺术:戏剧、影视 想象艺术:文学 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 三、艺术存在形态 动静综合艺术:影视 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 从以上的定位和比较我们能总结出影视艺术的如下几点特性 、影视艺术是一种时空综合性的艺术。它既是始终运动的,在时间的变迁和事物运 动的过程中进行叙事、展开情节、塑造形象、表现思想或情感,同时又在不断地 造型一—通过一个个给人以形象直观的影像空间的呈现而造型。在时空综合的影 视艺术中,我们可以说,时间中有空间,空间中有时间,二者是无法截然分开的 影视艺术主要诉之于观众的视觉,但自有声电影以来,听觉也在影视艺术的感知
10 个艺术过程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圈”,在这个圆圈中,各个要素之间彼此关联发生着错综复杂 的关系。比如,当欣赏者在进行艺术接受的时候,他就不仅仅是与艺术作品发生关系。他同 时还与艺术家、与艺术家所感悟着表现着或反映着的那个现实社会和宇宙自然本体进行对 话、交流和共鸣;而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他也并不仅仅面对艺术作品,他既与世界本体对 话,也与潜在的读者或观众交流与对话。如导演工作时, 因此,在具体论述中,还是会考虑这些要素之间的彼此制约的关系而把思路完全打开, 进行一种未定的、开放式的论述。因为毋庸置疑的是,艺术创造作为一种人类特殊的活动正 是由这四个要素所组构成的一个动态的过程。而艺术学的研究和探讨尽管出于理论建构解剖 的需要而分别从这四个角度入手进行一种共时性的探究,但从根本上而言,它所要把握的不 是这四个要素中的任一孤立的要素,而是一个活动的过程与整体。 德吕克指出:“我们是目睹一种不寻常的艺术,也许是唯一的现代艺术诞生的见证人, 因为它同时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人类精神的产物。”事实上,无论影视艺术有何等之多的 新的东西,具有何等之重的科技的含量,它还是属人的。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它也还是符 合艺术的四要素原理的。也就是说,它还是离不开世界(银幕或屏幕世界所映现的世界和 物象)、创造主体(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等在内的创作和制作集体)、形式文本(影视的 艺术语言方式、结构、叙事、类型等形式因素)、艺术接受(观众的接受)这样四个环节或 阶段,还是可以把它纳入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和框架的。 这无疑是影视艺术学得以成立的本体论依据。 5、影视艺术在艺术大家庭中的位置和特性 我们还不妨从艺术分类的角度,看一看影视艺术在艺术大家族中的位置和在比较中体 现出来的影视艺术的特性: 时间艺术:音乐、文学 一、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 时空综合艺术:戏剧、影视 空间艺术:绘画、建筑、雕塑 视觉艺术:绘画、雕塑 二、艺术感知方式: 听觉艺术:音乐 视听综合的想象的艺术:戏剧、影视 想象艺术:文学 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 三、艺术存在形态: 动静综合艺术:影视 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 从以上的定位和比较我们能总结出影视艺术的如下几点特性: 一、影视艺术是一种时空综合性的艺术。它既是始终运动的,在时间的变迁和事物运 动的过程中进行叙事、展开情节、塑造形象、表现思想或情感,同时又在不断地 造型——通过一个个给人以形象直观的影像空间的呈现而造型。在时空综合的影 视艺术中,我们可以说,时间中有空间,空间中有时间,二者是无法截然分开的。 二、影视艺术主要诉之于观众的视觉,但自有声电影以来,听觉也在影视艺术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