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07年抽样测试 七年级(上)语文试卷20071 学校 班级 姓名 题号匚。积累与运用 阅读与理解。作文总分 应得124811 15 1040100 分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写在答 题表格中。(共12分,每小题2分) 匚题号123456 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迂回(yu)禀告(bing)唱和(he)骇人听闻(hai) B酝酿(ming)荡漾(dang)茁壮(zhuo)毫不犹豫(yu) C扒窃(pa)澄澈(deng)畅谈( chang)擎天撼地( qing) D称职(chen)倘若(tang)奢望(she)问心无愧(ku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撤销 伫 轻盈 阴晴圆缺 B雏型 缥缈 庸碌 突如其来 C绵延 训械 点缀 绝处逢生 D湛蓝 嬉戏 隐密 回味无穷
1 北京市西城区 2007 年抽样测试 七 年 级(上) 语 文 试 卷 2007.1 学校 班级 姓名 题号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与理解 作文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五 (一) (二) 应得 分 12 4 8 11 15 10 40 100 实得 分 积累与运用 (共 24 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写在答 题表格中。(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迂.回(yú) 禀.告(bǐnɡ)唱和.(hè) 骇.人听闻(hài) B 酝酿.(niànɡ)荡.漾(dànɡ)茁.壮(zhuō)毫不犹豫.(yù) C 扒.窃(pá) 澄.澈(dènɡ)畅.谈(chànɡ)擎.天撼地(qínɡ) D 称.职(chèn)倘.若(tǎnɡ) 奢.望(shē) 问心无愧.(k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撤销 伫立 轻盈 阴晴圆缺 B 雏型 缥缈 庸碌 突如其来 C 绵延 训械 点缀 绝处逢生 D 湛蓝 嬉戏 隐密 回味无穷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静谧(mⅰ安宁、平静)莽莽榛榛( zhen zhen形容草木丛杂) B栖息(x停留)历历在目(lili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 C粼鄰( lin lin形容水的明净)获益匪浅(fi非、不) D清洌(le水清)怡然自得( yi ran安适、愉快的样子) 4.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是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赶趟儿: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B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 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C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小心翼翼: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 D他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地往家走,没走多远,他就跌倒在水坑 里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5.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 B我知道你们是些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你们津津有味的 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C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D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 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6.作家、作品、出处、朝代或国籍完全正确的是 A泰戈尔《金色花》 《泰戈尔诗选》英国 B冰心《秋天》 《繁星》 现代 C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伊索寓言》 丹麦 D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氏长庆集》 唐代
2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静谧.(mì 安宁、平静)莽莽榛榛..(zhēn zhēn 形容草木丛杂) B 栖.息(xī 停留) 历历..在目(lì 1ì 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 C 粼粼..(lín lín 形容水的明净)获益匪.浅(fěi 非、不) D 清洌.(liè 水清) 怡然..自得(yí rán 安适、愉快的样子 ) 4.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是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赶趟儿: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B 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 ....以后, 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C 我小心翼翼 ....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小心翼翼: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 D 他踉踉跄跄 ....、跌跌爬爬地往家走,没走多远,他就跌倒在水坑 里。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5.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 ....的女神,叫做女娲。 B 我知道你们是些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你们津津有味 ....的, 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C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 ....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D 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 38 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 6.作家、作品、出处、朝代或国籍完全正确的是 A 泰戈尔 《金色花》 《泰戈尔诗选》 英国 B 冰心 《秋天》 《繁星》 现代 C 安徒生 《皇帝的新装》 《伊索寓言》 丹麦 D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白氏长庆集》 唐代
二、仿照例句,依据要求,写一条提示语:(4分) 咱们学校总务处要制作一些文明提示语标牌,安装在教室、 楼道、操场、草坪、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音乐教室、计算 机房等处。请你仿照例句,用上修辞方法,写一条文明提示语, 并注明拟安装何处。 例句:拟安装在。草坪_;提示语:小草微微笑,请你走便道。 7.拟安装 “我”创作的提示语 三、根据提示或语境用原文填空:(共8分,每题2分) 《观沧海》中借助奇特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气概的诗 句是 9.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 10.海日 (《次北固山下》) 11.《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许多语句在今天仍 有强大的生命力。当我们对远方到来的友人表示欢迎时,常常 会说: 附加题:完成下面古诗词填空。(共10分,每空2分)得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3.何当共剪西窗烛, 。(《夜雨寄北》) 4.烟笼寒水月笼沙, 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3 二、 仿照例句,依据要求,写一条提示语:(4分) 咱们学校总务处要制作一些文明提示语标牌,安装在教室、 楼道、操场、草坪、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音乐教室、计算 机房等处。请你仿照例句,用上修辞方法,写一条文明提示语, 并注明拟安装何处。 例句:拟安装在 草坪 ;提示语:小草微微笑,请你走便道。 7. 拟安装在 “我”创作的提示语: 三、根据提示或语境用原文填空: (共 8 分,每题 2 分) 8. 《观沧海》中借助奇特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气概的诗 句是: , ; , 。 9. ,小桥流水人家, 。 (《天净沙·秋思》) 10.海日 , 。(《次北固山下》) 11.《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许多语句在今天仍 有强大的生命力。当我们对远方到来的友人表示欢迎时,常常 会说:“ , ?” 附加题:完成下面古诗词填空。(共 10 分,每空 2 分)得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3.何当共剪西窗烛, 。(《夜雨寄北》) 4.烟笼寒水月笼沙, , ,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阅读与理解(共36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1分) 阅读《塞翁失马》,完成12-15小题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 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 仳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 吊之,其父日:“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 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2.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共3分,各1分) A将胡骏马: B居一年: C死者十九: 13.下面几组加点词语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马无故亡而入胡 故时有物外之趣 B居数月 鞭数十,驱之别院 C马无故亡而入胡 暮果大亡其财 丁壮者引弦而战 繁弦急管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共4分,各2分) ①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翻译:
4 阅读与理解(共 36 分) 四、文言文阅读: (共 11 分) 阅读《塞翁失马》,完成 12—15 小题。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 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 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 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2.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 (共 3 分,各 1 分) A 将.胡骏马: B 居.一年: C 死者十九..: 13.下面几组加点词语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马无故.亡而入胡 故.时有物外之趣 B 居数.月 鞭数.十,驱之别院 C 马无故亡.而入胡 暮果大亡.其财 D 丁壮者引弦.而战 繁弦.急管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共 4 分,各 2 分) ① 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翻译:
②此何遽不为福乎? 翻译: 15.选段中两次出现了“人皆吊之”,第一次“吊”的原因是: 第二次“吊”的原因是 。(2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风筝》选段,完成16—20小题。(15分)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 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 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 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 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 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 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岀息孩 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 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 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 知道,也没有留心
5 ②此何遽不为福乎? 翻译: 。 15.选段中两次出现了“人皆吊之”,第一次“吊”的原因是: ,第二次“吊”的原因是: 。(2 分) 五、 现代文阅读: (共 25 分) (一) 阅读《风筝》选段,完成 16—20 小题。(15 分)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 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 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 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 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 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 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 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 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 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 知道,也没有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