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贮蓄(zhu)应和(he进溅(beng)骇人听闻(hai) B.绽开(ding)憔悴(cui)烘托(hong)忍俊不禁qjin) C.顷刻(qing)滑稽①j)档案(dang)恍然大悟( huang D.较量(jiao)伫立(chu)潜行(qian)混为一谈(hun)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嶙峋嘹亮疲倦不堪 B.轻盈嘲笑高不可攀 C.感概葱茏不求甚解 D.峰峦分歧自作主张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 从来都 ,东一穗西一串 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A.倚靠稀落伶仃 B.倚靠零落伶俐 C.依傍零落伶俐 D.依傍稀落伶仃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B.秋游活动结束,大家回家写游记作业,可谓各得其所。 C.他受尽了冷淡、侮辱与饥渴,可是他并不灰心丧气 D.他毕恭毕敬、小心翼翼地把领袖像从泥墙上揭下。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北京市西城区 2014-2015 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 14 分。每小题 2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贮.蓄(zhù) 应和.(hè) 迸.溅(bèng) 骇.人听闻(hài) B. 绽.开(dìng) 憔悴.(cuì) 烘.托(hōng) 忍俊不禁.(jìn) C. 顷.刻(qīng) 滑稽.(jī) 档.案(dǎng) 恍.然大悟(huǎng) D. 较.量(jiào) 伫.立(chù) 潜.行(qián) 混.为一谈(hǔn) 2.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嶙峋 嘹亮 疲倦不堪 B. 轻盈 嘲笑 高不可攀 C. 感概 葱茏 不求甚解 D. 峰峦 分歧 自作主张 3.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__________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 从来都__________,东一穗西一串__________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A. 倚靠 稀落 伶仃 B. 倚靠 零落 伶俐 C. 依傍 零落 伶俐 D. 依傍 稀落 伶仃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 B. 秋游活动结束,大家回家写游记作业,可谓各得其所 ....。 C. 他受尽了冷淡、侮辱与饥渴,可是他并不灰心丧气 ....。 D. 他毕恭毕敬、小心翼翼 ....地把领袖像从泥墙上揭下。 5.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C.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6.结合语境,在下列文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平则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白塔寺,挂红袍, 过去就是马市桥:马市桥,跳三跳,过去就是帝王庙:帝王庙,绕葫芦,隔壁就是四牌楼。”年逾 古稀的“老北京”常人春至今还记得儿时和伙伴们传唱的歌谣。这些歌谣中的建筑 。歌谣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记录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体现了“老北京”的大智 慧和独特的文化风俗 ①有一些则已经改头换面或被历史淹没 ②而“朝天官”已经在明朝天启年间烧毁 ③其中有一些是人们至今熟悉的 ④如儿歌中的“平则门”是元代称谓,即今天的阜成门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春》——现代 B.纪昀——《河中石兽》—一清朝 C.吴承恩——《小圣施威降大圣》一一清朝 D.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一一丹麦 语文积累(共11分) 8.默写(8分)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5)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知不足 (《礼记》) (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绘出江面开阔,风和舟疾景象的诗句是 9.阅读下面连环画,完成填空。(3分)
6. 结合语境,在下列文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平则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白塔寺,挂红袍, 过去就是马市桥;马市桥,跳三跳,过去就是帝王庙;帝王庙,绕葫芦,隔壁就是四牌楼。”年逾 古稀的 “老北 京” 常人 春至今 还记 得儿时 和伙 伴们 传唱的 歌谣 。这些 歌谣 中的 建筑, ________________。歌谣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记录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体现了“老北京”的大智 慧和独特的文化风俗。 ①有一些则已经改头换面或被历史淹没 ②而“朝天官”已经在明朝天启年间烧毁 ③其中有一些是人们至今熟悉的 ④如儿歌中的“平则门”是元代称谓,即今天的阜成门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7.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朱自清——《春》——现代 B. 纪昀——《河中石兽》——清朝 C. 吴承恩——《小圣施威降大圣》——清朝 D.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丹麦 二、语文积累(共 11 分) 8. 默写(8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 (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绘出江面开阔,风和舟疾景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下面连环画,完成填空。(3 分)
乌龟和兔子 哈哈!”兔子轻 院地笑着说 很慢,兔 我赛跑 子跑得很快 前面耶棵大树 谁先跑到,谁就 预备一跑! 的图什 声令下, 兔子飞一样地向前 你别笑,我要是 示: 总会赶 步地向前爬 图① 图②图③ 图④ 跑了一会儿 已经过 睡个 奖想边倒头睡 醒吧!我赢 翅碱大产地 图⑤ 图⑦ 图 这几幅连环画的内容改编自古希腊寓言故事集《 》,讲的是 的故事。图⑤-⑧及相关文字,告诉我们 的道理 、语言运用(共3分) 10.请仿照下面的句式,创作一句话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第11-14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尊君在不过中不至 B.则是无信是非木柿 C.下车引之丁壮者引弦而战 D.已去转转不已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这几幅连环画的内容改编自古希腊寓言故事集《____________________》,讲的是__________ 的故事。图⑤-⑧及相关文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三、语言运用(共 3 分) 10. 请仿照下面的句式,创作一句话。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第 11-14 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1.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尊君在不. 过中不.至 B. 则是.无信 是.非木柿 C. 下车引.之 丁壮者引.弦而战 D. 已.去 转转不已.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2)相委而去委: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 (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 14.阅读文章,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2分) (1)友人发怒的理由是: (2)友人知错后的表现是: 五、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第15-17题。(共10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 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 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着什么 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 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啦唰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 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 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 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 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 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 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 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文章,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2 分) (1)友人发怒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知错后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 22 分) (一)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第 15-17 题。(共 10 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 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 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着什么 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 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啦唰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 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 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 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 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 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 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 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
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 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 儿活… 15.本文三次写看花,看花是中心事件,也是母爱的集中体现,阅读全文,请填写下表。(3分) 事件 我”的表现 母亲的反应 春天,因“我”暴怒无常,母亲 第一次 劝慰鼓励 提出去北海看花 秋天,北海的菊花开了,母亲想 第二次 答应母亲 推“我”去看看。 第三次 怀念母亲 16.结合上下文,品味第①段中加点词“扑”和“抓”都写出了什么。(3分) 17.简要分析第②段中的划线句在内容上的作用。(4分) (二)阅读《心灵的平等》。完成第18-20题。(共12分) 心灵的平等 张鸣跃 ①我的幼儿园刚建起,总共才收了7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名叫岁娃,男孩,6岁,没爸爸 了,他妈妈带着他进城打工,活儿是找到了,但找到的活儿不能带着孩子干,把孩子留在租来的房 里又不放心,曾来问过我几次托儿的价钱,最后我起了同情心破例半价收下了他 ②岁娃和别的孩子明显地不一样,别的孩子娇贵伶俐,会乖会闹会撒娇,他像个小叫花子,洗 不净的脏手脏脸,极不合群。才两天,我就觉得他是个大问题了,头也不抬,不和别的孩子坐一起, 不和别的孩子玩,怎么哄都哄不动他,怎么逗也不行,一句话也不说 ③我灵机一动,就引导孩子们:小朋友都要从小有爱心,要关心别的小朋友,比如我们的小朋 友岁娃,他家很穷,他的妈妈没钱给他买妤衣服好吃的……我正说着,6个小机灵便抢着说话了: 阿姨我给他糖吃!”“阿姨我给他我的娃娃!”“阿姨我让我妈妈给他买好衣服!”“阿姨我没 笑过他!”……我很感动,也为自己这种教育方法产生的效果感到得意:但再看一边坐着的岁娃时, 我吓了一跳:他正抬起头来瞪我,我发现他一双大眼里也有别的孩子没有的东西,一股野气,甚至 还有仇气,他紧咬嘴唇瞪着我,就像要打架时的那样子!我吓了一跳,过去问在他怎么了,不料他 怪叫一声,推了我一把,扭头就跑出去了。我追出来,看见岁娃已到门口,犹豫着,勾头咬唇,随 时要跑出去的样子。 ④孩子们不敢再理他,都看着我。我做出笑脸,让岁娃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他一声不吭,坐在一边看天。我不敢再管他,就和孩子们玩在一起,不时对他笑一笑,思量着怎样
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 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 儿活…… 15. 本文三次写看花,看花是中心事件,也是母爱的集中体现,阅读全文,请填写下表。(3 分) 事件 “我”的表现 母亲的反应 第一次 春天,因“我”暴怒无常,母亲 提出去北海看花。 ① 劝慰鼓励 第二次 秋天,北海的菊花开了,母亲想 推“我”去看看。 答应母亲 ② 第三次 ③ 怀念母亲 16. 结合上下文,品味第①段中加点词“扑”和“抓”都写出了什么。(3 分) 17. 简要分析第②段中的划线句在内容上的作用。(4 分) (二)阅读《心灵的平等》。完成第 18-20 题。(共 12 分) 心灵的平等 张鸣跃 ①我的幼儿园刚建起,总共才收了 7 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名叫岁娃,男孩,6 岁,没爸爸 了,他妈妈带着他进城打工,活儿是找到了,但找到的活儿不能带着孩子干,把孩子留在租来的房 里又不放心,曾来问过我几次托儿的价钱,最后我起了同情心破例半价收下了他。 ②岁娃和别的孩子明显地不一样,别的孩子娇贵伶俐,会乖会闹会撒娇,他像个小叫花子,洗 不净的脏手脏脸,极不合群。才两天,我就觉得他是个大问题了,头也不抬,不和别的孩子坐一起, 不和别的孩子玩,怎么哄都哄不动他,怎么逗也不行,一句话也不说。 ③我灵机一动,就引导孩子们:小朋友都要从小有爱心,要关心别的小朋友,比如我们的小朋 友岁娃,他家很穷,他的妈妈没钱给他买好衣服好吃的……我正说着,6 个小机灵便抢着说话了: “阿姨我给他糖吃!”“阿姨我给他我的娃娃!”“阿姨我让我妈妈给他买好衣服!”“阿姨我没 笑过他!”……我很感动,也为自己这种教育方法产生的效果感到得意;但再看一边坐着的岁娃时, 我吓了一跳:他正抬起头来瞪我,我发现他一双大眼里也有别的孩子没有的东西,一股野气,甚至 还有仇气,他紧咬嘴唇瞪着我,就像要打架时的那样子!我吓了一跳,过去问在他怎么了,不料他 怪叫一声,推了我一把,扭头就跑出去了。我追出来,看见岁娃已到门口,犹豫着,勾头咬唇,随 时要跑出去的样子。 ④孩子们不敢再理他,都看着我。我做出笑脸,让岁娃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他一声不吭,坐在一边看天。我不敢再管他,就和孩子们玩在一起,不时对他笑一笑,思量着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