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过滤( Filtration) 第1节概述 慢滤池 ·滤速 慢: V=0.1-0.3m/h ·表面生长一层滤膜(1-2个星期后) 效果:浊度可降到0,可不消毒。 机理:微生物吞食细菌 微生物分泌出起凝聚作用的酶 藻类产生氧气,起氧化作用 但生产效率低,1-3月后堵塞,需刮掉滤膜,重新补砂。 、快滤池及其机理 条件:滤速大于10m/h 必须先投加混凝剂 作用:去除浊度,浊度<5度,同时可去除一部分细菌、病毒 机理:表层细砂层粒径为0.5mm,滤料孔隙率为80um,但进入滤池的颗粒尺寸大部分小于 30um,但仍能被去除 不光是简单的机械筛滤,还有接触粘附的作用。主要有两个过程:迁移和粘附 迁移是颗粒脱离流线接近滤料的过程,主要由以下作用力引起: 拦截 沉淀 惯性 扩散 水动力(非球形 水动力 颗粒在速度梯度作用 下发生转动) 图17-2颗粒迁移机理示意 对于这几种力 的大小,目前只能定性描述。 粘附:物理一化学作用力(范德华引力、静电力、以及一些特殊化学力) 但表层滤料的筛分作用也不能排除,特别是在过滤后期,当滤层中的孔隙尺寸逐渐减 少时。 应用 给水处理 原水一混凝沉淀/澄清一过滤原水一微絮凝一过滤(微絮凝过滤) 原水一加药一过滤(接触过滤) 废水处理 原水一生物处理一过滤 第2节快滤池 快滤池分类
36 第五章 过滤(Filtration) 第 1 节 概述 一、慢滤池 • 滤速慢:V=0.1-0.3 m/h • 表面生长一层滤膜(1-2 个星期后) 效果:浊度可降到 0,可不消毒。 机理:微生物吞食细菌 微生物分泌出起凝聚作用的酶 藻类产生氧气,起氧化作用。 但生产效率低,1-3 月后堵塞,需刮掉滤膜,重新补砂。 二、快滤池及其机理 条件:滤速大于 10 m/h 必须先投加混凝剂 作用:去除浊度,浊度<5 度,同时可去除一部分细菌、病毒 机理:表层细砂层粒径为 0.5mm,滤料孔隙率为 80um,但进入滤池的颗粒尺寸大部分小于 30um,但仍能被去除。 不光是简单的机械筛滤,还有接触粘附的作用。主要有两个过程:迁移和粘附 迁移是颗粒脱离流线接近滤料的过程,主要由以下作用力引起: 拦截、 沉淀 惯性 扩散 水动力(非球形 颗粒在速度梯度作用 下发生转动) 对于这几种力 的大小,目前只能定性描述。 粘附:物理-化学作用力(范德华引力、静电力、以及一些特殊化学力) 但表层滤料的筛分作用也不能排除,特别是在过滤后期,当滤层中的孔隙尺寸逐渐减 少时。 应用: •给水处理 原水-混凝沉淀/澄清-过滤原水-微絮凝-过滤(微絮凝过滤) 原水-加药-过滤(接触过滤) •废水处理 原水-生物处理-过滤 第 2 节 快滤池 一、快滤池分类
普通快滤池 虹吸滤池 重力滤池 压力滤池 移动罩冲洗滤池 二、普通快滤池的构造 组成:集水渠 洗砂排水渠 滤料层 承托层 配水系统 管廊:浑水进水管 清水出水管 初滤水 冲洗来水 冲洗排水 四大阀门(至少) 图171普通快滤池构造剖视图(箭头表示冲洗水流方向) 过滤过程:最大过滤水头损失1.5-2m 工作周期:过滤开始一冲洗结束=12-24h 过滤方式 1.变水头等速过滤 随着过滤进行,滤层孔隙率减少,水头损失的增加,滤池内水位自动上升,自由进流 以保持过滤速度不变 虹吸滤池、无阀滤池 水头损失与过滤时间的关系: 过滤时间t(h) 清洁水头损失H 过滤任意时的水头损失H=H0+h+△Ht h:配水系统、承托层及灌渠水头损失之和 ΔHt:滤层的水头损失增值 △Ht与时间的关系反映了滤层截留杂质与过滤时间的关系。可以直线关系来表示。 Hmax为最大过滤水头损失,一般为15-20m
37 普通快滤池 虹吸滤池 重力滤池 压力滤池 移动罩冲洗滤池 二、普通快滤池的构造 组成:集水渠 洗砂排水渠 滤料层 承托层 配水系统 管廊:浑水进水管 清水出水管 初滤水 冲洗来水 冲洗排水 四大阀门(至少) 过滤过程:最大过滤水头损失 1.5-2m 工作周期:过滤开始-冲洗结束=12-24h 三、过滤方式 1.变水头等速过滤 随着过滤进行,滤层孔隙率减少,水头损失的增加,滤池内水位自动上升,自由进流, 以保持过滤速度不变。 ――――虹吸滤池、无阀滤池 水头损失与过滤时间的关系: 清洁水头损失 H0 过滤任意时的水头损失 H=H0+h +ΔHt h:配水系统、承托层及灌渠水头损失之和 ΔHt:滤层的水头损失增值 ΔHt 与时间的关系反映了滤层截留杂质与过滤时间的关系。可以直线关系来表示。 Hmax 为最大过滤水头损失,一般为 1.5 – 2.0 m
2.等水头等速过滤 通过设置出水流速调节器 普通快滤池 3.等水头变速过滤 如果过滤水头始终保持不变,滤速必然要降低。 移动罩滤池 多格滤池进水渠连通,各池的水位和总水头损失相等,但滤速ⅴ不等,主要是因为截污 量不同。干净滤料滤速大。 每座滤池的滤速是阶梯性的下降,但在每一阶梯段还是等速过滤,滤池内的水位有一定 程度上升,待某一个滤池反冲洗重新投入运行时后,其它滤池的滤速下降一级,相应地滤池 组的水位也突然下降一些 滤池组整体的总平均出水量是保持不变的。 四、滤层内杂质分布规律 滤料表层孔隙率较小。杂质主要截留在滤料表层。下部滤层的截污能力还未得到充分发 挥,由于水头损失的提高,过滤就得停止,导致滤料层截污能力低。 滤层含污最(g/cm3) 单层滤料 双层滤料 五、提高滤池截污能力的途径 改进方 提高滤层含污能力,延长过滤周期。 1)上向流 当流速太大时,表面应加格网或格栅 缺点:反冲洗时膨胀受到限制 冲洗水流与过滤水流方向一致,冲洗效果不好,大量污 泥需通过整个滤层才能排出,往往使污泥排除不净。 2)双向流 苏联发明的。此种过滤方式效果虽好,但滤池构造复杂 38
38 2.等水头等速过滤 通过设置出水流速调节器, ――普通快滤池 3.等水头变速过滤 如果过滤水头始终保持不变,滤速必然要降低。 ――移动罩滤池 多格滤池进水渠连通,各池的水位和总水头损失相等,但滤速 v 不等,主要是因为截污 量不同。干净滤料滤速大。 每座滤池的滤速是阶梯性的下降,但在每一阶梯段还是等速过滤,滤池内的水位有一定 程度上升,待某一个滤池反冲洗重新投入运行时后,其它滤池的滤速下降一级,相应地滤池 组的水位也突然下降一些。 滤池组整体的总平均出水量是保持不变的。 四、滤层内杂质分布规律 滤料表层孔隙率较小。杂质主要截留在滤料表层。下部滤层的截污能力还未得到充分发 挥,由于水头损失的提高,过滤就得停止,导致滤料层截污能力低。 五、提高滤池截污能力的途径 改进方向: 提高滤层含污能力,延长过滤周期。 1)上向流 当流速太大时,表面应加格网或格栅。 缺点:反冲洗时膨胀受到限制 冲洗水流与过滤水流方向一致,冲洗效果不好,大量污 泥需通过整个滤层才能排出,往往使污泥排除不净。 2)双向流 苏联发明的。此种过滤方式效果虽好,但滤池构造复杂
3)双层或多层滤料 无烟煤 无烟煤 石英砂 石英砂 重质矿石 第3节滤料与承托层 滤料 1.种类 石英砂、无烟煤、大理石、石榴石、白云石 聚苯乙烯发泡塑料 纤维球滤料 2.粒状滤料的粒径与级配 粒径:假想球面直径 级配曲线: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重量比例的累积曲线。 2 0.550.60.81.01.11.21,y41.41.61.82.02.22 筛孔孔径(mm 图1711滤料筛分曲线 ·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 d0和do:分别通过滤料重量10%和80%的筛孔孔径 不均匀系数Ks0=dsd1o d0反映了产生水头损失的主要部分。 Ks愈大,颗粒愈不均匀,孔隙率下降,含污能力降低,反冲洗强度不好确定 最大与最小粒径:dmax,dmin 工程上为方便,一般 dmined1o, dmaxedso 我国规范中,采用dmax,dmin,K80来控制滤料粒径分布 滤料筛选方法
39 3)双层或多层滤料 第 3 节 滤料与承托层 一、滤料 1.种类 石英砂、无烟煤、大理石、石榴石、白云石 聚苯乙烯发泡塑料 纤维球滤料 2.粒状滤料的粒径与级配 粒径:假想球面直径 级配曲线: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重量比例的累积曲线。 •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 d10 和 d80:分别通过滤料重量 10%和 80%的筛孔孔径 不均匀系数 K80=d80/d10 d10 反映了产生水头损失的主要部分。 K80 愈大,颗粒愈不均匀,孔隙率下降,含污能力降低,反冲洗强度不好确定。 • 最大与最小粒径:dmax, dmin 工程上为方便,一般 dmin≈d10, dmax≈d80 我国规范中,采用 dmax, dmin, K80 来控制滤料粒径分布。 • 滤料筛选方法 无烟煤 石英砂 无烟煤 石英砂 重质矿石
可以按要求设计d10和dgo 3.滤料层规格 材质、粒径和厚度 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有利于矾花的吸附但易堵塞 厚度:矾花穿透深度+保护厚度 穿透深度与粒径、滤速及水的混凝效果有关 (大) (大)(高) (差) 类别 滤料组成 滤速(mh)强制滤速 粒径(mm)不均匀系数厚度(mm) (m/h) 单层石英砂dmax=1.2<20 700 8-10 滤料 dmin=0.5 双层滤料 无烟煤 2.0 300-400 10-14 418 dmax=l 8 dmin=o8 石英砂 dmax=1.2 三层滤料 无烟煤 1.7 450 dmax=1.6 dmin=0. 8 石英砂 1.5 230 dmin=0.5 重质矿石 <1.7 dmin=0.25 二、承托层 作用:阻挡滤料进入配水系统 均匀配水(反冲洗时) 主要配合大阻力配水系统而使用。 第4节配水系统与反冲洗 配水系统的不均匀性 配水系统的目的:均匀分布反冲洗水 均匀收集过滤水 配水不均匀会造成:1)部分区域水量小,冲洗不净 2)部分区域水量大,冲动垫层 配水不均匀原因
40 可以按要求设计 d10 和 d80 3.滤料层规格 材质、粒径和厚度 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有利于矾花的吸附但易堵塞 厚度:矾花穿透深度+保护厚度 穿透深度与粒径、滤速及水的混凝效果有关 (大) (大)(高) (差) 类 别 滤料组成 粒径(mm) 不均匀系数 K80 厚度(mm) 滤速(m/h) 强制滤速 (m/h) 单层石英砂 滤料 dmax=1.2 dmin=0.5 <2.0 700 8-10 10-14 双层滤料 无烟煤 dmax=1.8 dmin=0.8 石英砂 dmax=1.2 dmin=0.5 <2.0 <2.0 300-400 400 10-14 14-18 三层滤料 无烟煤 dmax=1.6 dmin=0.8 石英砂 dmax=0.8 dmin=0.5 重质矿石 dmax=0.5 dmin=0.25 <1. 7 <1. 5 <1.7 450 230 70 18-20 20-25 二、承托层 作用:阻挡滤料进入配水系统 均匀配水(反冲洗时) 主要配合大阻力配水系统而使用。 第 4 节 配水系统与反冲洗 一、配水系统的不均匀性 配水系统的目的:均匀分布反冲洗水 均匀收集过滤水 配水不均匀会造成:1)部分区域水量小,冲洗不净 2)部分区域水量大,冲动垫层 配水不均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