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积分发展史 数学系 李豪 杨赟劼 陈睿源
数学系 李豪 杨赟劼 陈睿源
积资红a 一、古代微积分思想
一 、古代微积分思想
从微积分成为一门学科来说,是在十七世纪,但是,微分 和积分的思想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 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在研究解决抛物弓 形的面积、球和球冠面积、螺线下面积和旋转双曲体的体 积的问题中,就隐含着近代积分学的思想。作为微分学基 础的极限理论来说,早在古代以有比较清楚的论述。比如 我国的庄周所著的《庄子》一书的“天下篇”中,记有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三国时期的刘徽在 他的割圆术中提到“割之弥细,所失弥小,割之又割,以 至手不可割,则写圆周和体而无所失矣。”这些都是朴素 的、也是很典型的极限概念
• 从微积分成为一门学科来说,是在十七世纪,但是,微分 和积分的思想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 • 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在研究解决抛物弓 形的面积、球和球冠面积、螺线下面积和旋转双曲体的体 积的问题中,就隐含着近代积分学的思想。作为微分学基 础的极限理论来说,早在古代以有比较清楚的论述。比如 我国的庄周所著的《庄子》一书的“天下篇”中,记有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三国时期的刘徽在 他的割圆术中提到“割之弥细,所失弥小,割之又割,以 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和体而无所失矣。 ”这些都是朴素 的、也是很典型的极限概念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 不竭 这是庄子的好朋友、名家人物惠施的命题之一。 惠施本人没有留下著作,《庄子天下》保存了 他的“历物十事”和二十一个命题。这个命题 的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去它的一半, 千秋万代也截不完。读高中时,数学老师曾引 用这个命题来讲“无穷小”的概念。但惠施没 有看到量变会引起质变,因为一尺的木棍无限 中分下去,分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飞跃, 己经不再是木棍了。他看到了事物的无限可分 性,还是很可贵的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 不竭 这是庄子的好朋友、名家人物惠施的命题之一。 惠施本人没有留下著作,《庄子•天下》保存了 他的“历物十事”和二十一个命题。这个命题 的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去它的一半, 千秋万代也截不完。读高中时,数学老师曾引 用这个命题来讲“无穷小”的概念。但惠施没 有看到量变会引起质变,因为一尺的木棍无限 中分下去,分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飞跃, 已经不再是木棍了。他看到了事物的无限可分 性,还是很可贵的
阿基米德的杰出发现 U
阿基米德的杰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