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既而学《易》于谯定,(诸生)久未有得 B、又言于上,(彦质)趣召愈急。 C、无一不如所言,(宪)遂翕然悦服。 D、桧死,(朝廷)以大理司直召。 14.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人犯之未尝校—一人们触犯了他,他也不曾计较 唯学乃可明耳一一只要学习就能明白了 C、识者皆谓金果南牧—一—认识他们的人都认为金人果然南侵 D、未有敢显言当用者一一没有人明显地说出那些应当重用的人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胡宪正直无私的一项是 ①平居危坐植立,时然后言 ②自是一意下学,不求人知 ③日与诸生接,训以为已之学。 ④诸贤零落,宪家居不出。 ⑤愿亟起之,臣死不恨。 A、①②④ B、①③ C、④⑤ D、②③⑤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胡宪青年时严谨持重有涵养,入太学后更能加强思想修养,专心学习。 B、胡宪曾一度回故山隐居,劳作养亲,后因折彦质等人推荐而不得已为官 C、胡宪做建州教授,能言传身教,受到诸生敬服。后秦桧排挤贤良,他退居家中不出。 D、秦桧死后,胡宪受朝廷征召为官,他上疏皇帝,认为金人毁约南侵之际应起用张浚、 刘锜。 第II卷(共102分)
13.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既而学《易》于谯定,(诸生)久未有得。 B、又言于上,(彦质)趣召愈急。 C、无一不如所言,(宪)遂翕然悦服。 D、桧死,(朝廷)以大理司直召。 14.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人犯之未尝校——人们触犯了他,他也不曾计较 B、唯学乃可明耳——只要学习就能明白了 C、识者皆谓金果南牧——认识他们的人都认为金人果然南侵 D、未有敢显言当用者——没有人明显地说出那些应当重用的人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胡宪正直无私的一项是 ①平居危坐植立,时然后言。 ②自是一意下学,不求人知。 ③日与诸生接,训以为已之学。 ④诸贤零落,宪家居不出。 ⑤愿亟起之,臣死不恨。 A、①②④ B、①③ C、④⑤ D、②③⑤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胡宪青年时严谨持重有涵养,入太学后更能加强思想修养,专心学习。 B、胡宪曾一度回故山隐居,劳作养亲,后因折彦质等人推荐而不得已为官。 C、胡宪做建州教授,能言传身教,受到诸生敬服。后秦桧排挤贤良,他退居家中不出。 D、秦桧死后,胡宪受朝廷征召为官,他上疏皇帝,认为金人毁约南侵之际应起用张浚、 刘锜。 第 II 卷(共 102 分)
三、(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5题 紫荆关:真实的历史 李大伟 出了北京往西,便望到真正的古长城,它破旧而苍黄,陷落在丛山群峰之间,一副独 语向黄昏的落寞 走入河北界地,第一站就是紫荆关了。 紫荆关临拒马河岸而筑,隔着河岸望去,对岸城墙逶迤,全无南京城墙拔地矗峙的雄 观霸气,因为拒马河的宽大,城墙远了矮了。 拒马河真宽,再有神臂的强弓手,一箭射不透两岸,因为久旱,两侧河床满目是成片 的庄稼,只有河心的水势依然浩浩荡荡。夜晚,栖居临河的石叠小屋里,卧床聆听哗哗水 石激荡声,衬出风中夜渡的神秘 北方的河,上宽下窄,河床十倍于河道,形式远远大于内容。此情此景,不由让人浮 想联翩:大水来时,河面暴涨溢岸汪然宽大,上游水挟持一川雄风浩浩荡荡汹涌喷泻,马 过不去,箭射不去,故称拒马河。这条河千百年来,就是这样被水势硬冲掘开的,鬼斧神 工。紫荆关凭河而筑,古时塞外匈奴兵马,至此勒马嘶鸣,沿岸徘徊,真京都拱卫! 紫荆关很旧了,拱形关门仅两人高,一侧泄水城门逼人弯腰,岁月的泥沙层层堆积, 淹没了它的城关走道,但城门匾额“河山带砺”四字,笔力倔强,简直刀斫斧砍,很愤怒。 这是万历年的遗迹,也是紫荆关一带年轻的遗迹了。 紫荆关很破了,城崖的隙缝里都长出荆棘,甚至碗口粗的树,斜耸。奇怪地是墙上不 长半茎纤弱的草,这就是燕赵城关的豪迈气概。 因为修路,这里炸开了一段城墙,两千年的文化便从城墙内瓤里花蕾般绽开,一层层 地剥给你看。最核心是黄土夯实的,也许是战国燕赵的城墙:再裹一层杂石砌的,也许是 秦始皇派蒙恬发三十万狱犯谴官,将秦燕赵三国旧城连接重修的长城:再外一层是砖,也 许是东汉重修的,表面一层是片马石,就是明代遗物了 一层层墙皮蕴藏着一个个时代,裸露出一段段历史的真实,你可以亲手触摸它,就像 那时古人触摸那时的器物,历史瞬间变得那么真切实在,用目光用手感而不是凭了耳闻去 真空地接触历史。历史这样一层层显示给你看的,也只有紫荆关这一段未修的古城墙,越 来越多的长城,被现代泥水匠砌上一层崭新的仿古赝品,历史的一一苍老破旧被厚厚的掩 盖了。 紫荆关的墙皮是片马石,这是一种很坚硬耐风雨酸腐的当地岩石,一条条长方形,看 看也有几吨厚重,重叠而上,至今还是那么稳重如磐,暴雨之后一洗如新。明代长城至今 完美无损,当归功于片马石:在砖石垒的万里长城中,用片马石的城墙也是,它比砖砌更 硬朗更气派,这是紫荆关的骄傲。 17、(3分)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望到“真正的古长城”,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三、(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5 题。 紫荆关:真实的历史 李大伟 出了北京往西,便望到真正的古长城,它破旧而苍黄,陷落在丛山群峰之间,一副独 语向黄昏的落寞。 走入河北界地,第一站就是紫荆关了。 紫荆关临拒马河岸而筑,隔着河岸望去,对岸城墙逶迤,全无南京城墙拔地矗峙的雄 观霸气,因为拒马河的宽大,城墙远了矮了。 拒马河真宽,再有神臂的强弓手,一箭射不透两岸,因为久旱,两侧河床满目是成片 的庄稼,只有河心的水势依然浩浩荡荡。夜晚,栖居临河的石叠小屋里,卧床聆听哗哗水 石激荡声,衬出风中夜渡的神秘。 北方的河,上宽下窄,河床十倍于河道,形式远远大于内容。此情此景,不由让人浮 想联翩:大水来时,河面暴涨溢岸汪然宽大,上游水挟持一川雄风浩浩荡荡汹涌喷泻,马 过不去,箭射不去,故称拒马河。这条河千百年来,就是这样被水势硬冲掘开的,鬼斧神 工。紫荆关凭河而筑,古时塞外匈奴兵马,至此勒马嘶鸣,沿岸徘徊,真京都拱卫! 紫荆关很旧了,拱形关门仅两人高,一侧泄水城门逼人弯腰,岁月的泥沙层层堆积, 淹没了它的城关走道,但城门匾额“河山带砺”四字,笔力倔强,简直刀斫斧砍,很愤怒。 这是万历年的遗迹,也是紫荆关一带年轻的遗迹了。 紫荆关很破了,城崖的隙缝里都长出荆棘,甚至碗口粗的树,斜耸。奇怪地是墙上不 长半茎纤弱的草,这就是燕赵城关的豪迈气概。 因为修路,这里炸开了一段城墙,两千年的文化便从城墙内瓤里花蕾般绽开,一层层 地剥给你看。最核心是黄土夯实的,也许是战国燕赵的城墙;再裹一层杂石砌的,也许是 秦始皇派蒙恬发三十万狱犯谴官,将秦燕赵三国旧城连接重修的长城;再外一层是砖,也 许是东汉重修的,表面一层是片马石,就是明代遗物了。 一层层墙皮蕴藏着一个个时代,裸露出一段段历史的真实,你可以亲手触摸它,就像 那时古人触摸那时的器物,历史瞬间变得那么真切实在,用目光用手感而不是凭了耳闻去 真空地接触历史。历史这样一层层显示给你看的,也只有紫荆关这一段未修的古城墙,越 来越多的长城,被现代泥水匠砌上一层崭新的仿古赝品,历史的——苍老破旧被厚厚的掩 盖了。 紫荆关的墙皮是片马石,这是一种很坚硬耐风雨酸腐的当地岩石,一条条长方形,看 看也有几吨厚重,重叠而上,至今还是那么稳重如磐,暴雨之后一洗如新。明代长城至今 完美无损,当归功于片马石;在砖石垒的万里长城中,用片马石的城墙也是,它比砖砌更 硬朗更气派,这是紫荆关的骄傲。 17、(3 分)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望到“真正的古长城”,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答:根据是 (不超过25个字) 18、(5分)作者在第三、四、五自然段描写了拒马河 (1)作者为什么写到了拒马河? 答:因为 (不超过20个字) (2)联系全文看作者描写拒马河有什么作用? 答 (不超过15个字) 19、(3分)作者在第六、七自然段中写紫荆关“很旧了”、“很破了”,对此应作怎样的 理解? 答:意在表现 (不超过10个字) 20、(3分)作者写因修路而炸开的一段城墙的“一层层墙皮”,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为了说明 (不超过10个字) 21、(4分)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对这出了北京往西的古长城的描写,给人以苍凉悲壮之感,很能引卢读者的遐 、因为紫荆关的城墙又远又矮,所以没有南京城墙拔地矗峙的雄观霸气 C、紫荆关凭河而筑,曾使匈奴兵马望关而徘徊拒马河边,正显雄关大河之气势 D、紫荆关的匾额题字节最年轻的遗迹,可见其古老:紫荆关的墙上不长纤弱之草,是 燕赵城关的豪迈气概所致 E、作者通过描述古长城和紫荆关古老真实的历史,表现了对悠久历史的缅怀、敬仰和 自豪之情。 四、(24分) 、(3分)下面某投资咨询公司的一则广告,找出其中三处表意不当或不得体的语句, 将其序号和修改后的句子对应地填写在表格里。(可增删字词,不得改变原意) 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投资咨询。①我们将不吝赐教,②为您的投资方向 投资策略鼎力相助,③并以最优惠的价格给予您最优质的服务。④愿我们的智慧能 助您早日实现一本万利的愿望。⑤ 序 修改结果
答: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 25 个字) 18、(5 分)作者在第三、四、五自然段描写了拒马河。 (1)作者为什么写到了拒马河? 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 20 个字) (2)联系全文看作者描写拒马河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 15 个字) 19、(3 分)作者在第六、七自然段中写紫荆关“很旧了”、“很破了”,对此应作怎样的 理解? 答:意在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 10 个字) 20、(3 分)作者写因修路而炸开的一段城墙的“一层层墙皮”,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 10 个字) 21、(4 分)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对这出了北京往西的古长城的描写,给人以苍凉悲壮之感,很能引卢读者的遐 思。 B、因为紫荆关的城墙又远又矮,所以没有南京城墙拔地矗峙的雄观霸气。 C、紫荆关凭河而筑,曾使匈奴兵马望关而徘徊拒马河边,正显雄关大河之气势。 D、紫荆关的匾额题字节最年轻的遗迹,可见其古老;紫荆关的墙上不长纤弱之草,是 燕赵城关的豪迈气概所致。 E、作者通过描述古长城和紫荆关古老真实的历史,表现了对悠久历史的缅怀、敬仰和 自豪之情。 四、(24 分) 22、(3 分)下面某投资咨询公司的一则广告,找出其中三处表意不当或不得体的语句, 将其序号和修改后的句子对应地填写在表格里。(可增删字词,不得改变原意) 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投资咨询。① 我们将不吝赐教,② 为您的投资方向、 投资策略鼎力相助,③ 并以最优惠的价格给予您最优质的服务。④ 愿我们的智慧能 助您早日实现一本万利的愿望。⑤ 序 号 修 改 结 果
23、(4分)仿照下列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文组成意义相关的句子。 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 能买到药品,不能买到健康 24、(3分)用“人格的伟大和理论的光辉”做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 意 马克思一生无权、无势、无钱,他生前身后受人尊敬,著作被人推崇,靠的是人格的 伟大和理论的光辉 人格的伟大和理论的光辉 25.(2分)根据衡水二中2002年3月20日《校园晨报》上的一则文章的要点,拟 条一句话标题 曾在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处险峻的峡谷,低头是万丈深谷、咆哮的急流,抬 头是陡峭的石壁、翻腾的云雾,通过峡谷只有几根晃晃悠悠的铁索,时常有行人因为胆怯 心慌跌入谷底的事故发生。这一天,又有三个人从这里经过,其中一个健康的人,一个耳 背的人,一个眼神不好的人。耳背的人听不到令人恐惧的急流的咆哮,眼神不好的人看不 清索道、深谷的险恶,他们互相提醒着、鼓励着平安过去了。而那个健康的人耳边是惊 动魄的咆哮的急流,眼前是血盆大口般的万丈深谷,越听心里越怕,越看手脚越发软, 慌神,跌下了铁索。 这个故事给人很多启示。当然我们不会由此得出健康人不如残疾人,或者做事可以不 计困难、不避危险的结论。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无论我们当教师、做学生,或者要干成 件事,首先应该多一些勇气和自信:别人行的,我也能行:别人做不到的,我经过努力不 定做不到。做事之前,我们不能先被面临的困难吓住,不能先被旁人设想出的种种不利 因素束缚了手脚,只要有成功的可能,我们就不放弃取胜的努力 这也是做人的辩证法:要正视困难,更要多看些光明:不忽视失败的教训,更要多吸 取成功的经验:学会避开自己的弱点,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为人做事,本来就是 个付出代价冒险尝试的过程,即使失败了,还可以再来,大可不必那么瞻前顾后,缩手缩 脚。否则的话,活一辈子,憋憋屈屈,窝窝囊囊,对不起社会,对不起别人,更对不起自 标题: (不超过15个字)
23、(4 分)仿照下列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文组成意义相关的句子。 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 能买到药品,不能买到健康; , ; , 。 24、(3 分)用“人格的伟大和理论的光辉”做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 意。 马克思一生无权、无势、无钱,他生前身后受人尊敬,著作被人推崇,靠的是人格的 伟大和理论的光辉。 人格的伟大和理论的光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 分)根据衡水二中 2002 年 3 月 20 日《校园晨报》上的一则文章的要点,拟一 条一句话标题。 曾在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处险峻的峡谷,低头是万丈深谷、咆哮的急流,抬 头是陡峭的石壁、翻腾的云雾,通过峡谷只有几根晃晃悠悠的铁索,时常有行人因为胆怯 心慌跌入谷底的事故发生。这一天,又有三个人从这里经过,其中一个健康的人,一个耳 背的人,一个眼神不好的人。耳背的人听不到令人恐惧的急流的咆哮,眼神不好的人看不 清索道、深谷的险恶,他们互相提醒着、鼓励着平安过去了。而那个健康的人耳边是惊心 动魄的咆哮的急流,眼前是血盆大口般的万丈深谷,越听心里越怕,越看手脚越发软,一 慌神,跌下了铁索。 这个故事给人很多启示。当然我们不会由此得出健康人不如残疾人,或者做事可以不 计困难、不避危险的结论。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无论我们当教师、做学生,或者要干成一 件事,首先应该多一些勇气和自信:别人行的,我也能行;别人做不到的,我经过努力不 一定做不到。做事之前,我们不能先被面临的困难吓住,不能先被旁人设想出的种种不利 因素束缚了手脚,只要有成功的可能,我们就不放弃取胜的努力。 这也是做人的辩证法:要正视困难,更要多看些光明;不忽视失败的教训,更要多吸 取成功的经验;学会避开自己的弱点,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为人做事,本来就是一 个付出代价冒险尝试的过程,即使失败了,还可以再来,大可不必那么瞻前顾后,缩手缩 脚。否则的话,活一辈子,憋憋屈屈,窝窝囊囊,对不起社会,对不起别人,更对不起自 己。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 15 个字)
26、(4分)翻译下面一段话。(原文见本试题文言文部分) 绍兴中以乡贡入太学。既而学《易》于谯定,久未有得,定曰:“心为物渍,故不能有 见,唯学乃可明耳。”宪喟然叹曰:“所谓学者,非克已功夫耶?”自是一意下学,不求人 27、(4分)把下列句子填写完整(任选4个,若全对加1分) 非宁静无以致远 下自成蹊。 忧劳可以兴国, 我劝天公重抖擞 纸上得来终觉浅 28、(4分)解释下列加黑的字 (1)或凭几学书( (2)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4)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五、(60分) 29、作文(60分) 湖南荼陵县有一铁犀牛,已有700年历史,一直未生锈。近年来县里拨款为之筑亭修 台。可是过了不久即发现自牛腹之下开始生锈,锈斑且有蔓延之势。文物专家考证后说, 不应将牛蹄没于水泥之中。若不采取措施,铁犀牛将很快锈蚀殆尽。对这件事,文物专家 称之为“保护性破环”。 请以上述材料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作文 注意: ①写作的具体角度和写 ②除诗法可以多种多样 ③题目自拟。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26、(4 分)翻译下面一段话。(原文见本试题文言文部分) 绍兴中以乡贡入太学。既而学《易》于谯定,久未有得,定曰:“心为物渍,故不能有 见,唯学乃可明耳。”宪喟然叹曰:“所谓学者,非克已功夫耶?”自是一意下学,不求人 知。 。 27、(4 分)把下列句子填写完整(任选 4 个,若全对加 1 分) ,非宁静无以致远。 ,下自成蹊。 忧劳可以兴国, 。 我劝天公重抖擞, 。 纸上得来终觉浅, 。 28、(4 分)解释下列加黑的字 (1)或凭几学书( ) (2)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 (4)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 五、(60 分) 29、作文(60 分) 湖南荼陵县有一铁犀牛,已有 700 年历史,一直未生锈。近年来县里拨款为之筑亭修 台。可是过了不久即发现自牛腹之下开始生锈,锈斑且有蔓延之势。文物专家考证后说, 不应将牛蹄没于水泥之中。若不采取措施,铁犀牛将很快锈蚀殆尽。对这件事,文物专家 称之为“保护性破环”。 请以上述材料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作文。 注意: ①写作的具体角度和写 ②除诗法可以多种多样。 ③题目自拟。歌外,其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