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本科) 推荐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所属学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课程名称 抗震结构设计 课程类型口公共基础课口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口其他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课程负责人 王社良 填报日期 2012年10月26日 陕西省教育厅制 二O一二年九月
— 1 — 2012 年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本科) 推荐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所属学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课程名称 抗震结构设计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其他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工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土木类 课 程 负 责 人 王社良 填 报 日 期 2012 年 10 月 26 日 陕西省教育厅制 二○一二年九月
填写要求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 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内 容填写。 四、课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须在2课程团队表格中签字。 五、“8.承诺与责任ˆ需要课程负责人本人签字,课程建设 学校盖章
— 2 — 填 写 要 求 一、 以 word 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 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 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内 容填写。 四、 课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须在“2.课程团队”表格中签字。 五、 “8.承诺与责任”需要课程负责人本人签字,课程建设 学校盖章
1.课程负责人情况 课程负责人王社良性别男出生年月1956125 博士 最终学历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生 教授/博导 学位博士行政职务 副院长 基 所在院系 土木工程学院 馇通信地址(邮编)西安市雁塔路13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710055)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分析、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工 研究方向程结构健康诊断与处理、新型材料和新型结构体系以及智 能材料结构系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硏究等 是否曾获省级 曾获省级精品 原省级精品 精品课程称号是|课程称号年份206课程负责人王社良
— 3 —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基 本 情 况 课程负责人 王社良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6.12.5 最终学历 博 士 研究生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博导 学 位 博 士 行政职务 副院长 所在院系 土木工程学院 通信地址(邮编) 西安市雁塔路 13 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710055) 研究方向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分析、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工 程结构健康诊断与处理、新型材料和新型结构体系以及智 能材料结构系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等 是否曾获省级 精品课程称号 是 曾获省级精品 课程称号年份 2006 原省级精品 课程负责人 王社良
现课程负责人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 别、周学时:学生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含实验 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 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 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 项):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不超过五项): 1.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 (1)抗震结构设计 专业课4学时周1届本科生共65人 (2)砌体结构 专业课4学时周1届本科生共66人 (3)土木工程概论 基础课2学时周2届本科生共262人 情 况12.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 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1)抗震结构设计 专业课4学时周2届本科生共132人 (2)高层结构设计 专业课4学时/周1届本科生共66人 (3)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专业课6学时周1届本科生共62人 (4)土木工程概论 基础课2学时/4届本科生共503人 (5)砌体结构 专业课4学时/周1届本科生共66人
— 4 — 教 学 情 况 现课程负责人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 别、周学时;学生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含实验、 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 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 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 项);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不超过五项): 1.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 ⑴ 抗震结构设计 专业课 4 学时/周 1 届本科生 共 65 人 ⑵ 砌体结构 专业课 4 学时/周 1 届本科生 共 66 人 ⑶ 土木工程概论 基础课 2 学时/周 2 届本科生 共 262 人 2.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 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⑴ 抗震结构设计 专业课 4 学时/周 2 届本科生 共 132 人 ⑵ 高层结构设计 专业课 4 学时/周 1 届本科生 共 66 人 ⑶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专业课 6 学时/周 1 届本科生 共 62 人 ⑷ 土木工程概论 基础课 2 学时/周 4 届本科生 共 503 人 ⑸ 砌体结构 专业课 4 学时/周 1 届本科生 共 66 人
3.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 生总人数) (1)钢筋混凝土楼盖及砌体结构 课程设计5届本科生共75人 (2)单层工业厂房 课程设计5届本科生共75人 (3)毕业设计实习 幸业实习5届本科生共50人 (4)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5届本科生共50人 (5)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1届本科生共15人 4.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 (1)‘混凝土结构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陕西省教育厅,2006年1月-2008 年6月,课题负责人,已经结题 (2)“工程结构抗震ˆ校级重点教材建设(重点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改课题 2007年1月-2008年7月,课题负责人,已经结题 (3)《抗震结构设计》陕西省精品课程建设,陕西省教育厅,2006年10月-200年 12月,课题负责人; (4)《抗震结构设计》网络课件硏制与开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改课题,2006年 10月-2008年6月,课题负责人,已经结题; 5)《土木工程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教育部,2009 年1月-2012年12月,第二负责人。 5.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 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五项) (1)抗震结构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创新与实跋叮,建筑结构,2008年9月。 6.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1)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课程体系重构的研究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 果二等奖,教育部,2009年9月 (2)宝钢优秀教师奖,宝钢集团,2006年11月。 7.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不超过五项) )抗震结构设计M(第3版)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武汉理工大学出社 2008年9月,主编 (2)抗震结构设计[M(第4版),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年12月,主编; 3)土木工程概论,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副主编
— 5 — 3.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 生总人数) ⑴ 钢筋混凝土楼盖及砌体结构 课程设计 5 届本科生 共 75 人 ⑵ 单层工业厂房 课程设计 5 届本科生 共 75 人 ⑶ 毕业设计实习 毕业实习 5 届本科生 共 50 人 ⑷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5 届本科生 共 50 人 ⑸ 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 1 届本科生 共 15 人 4.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 ⑴ “混凝土结构”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陕西省教育厅,2006 年 1 月-2008 年 6 月,课题负责人,已经结题; ⑵ “工程结构抗震”校级重点教材建设(重点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改课题, 2007 年 1 月-2008 年 7 月,课题负责人,已经结题; ⑶ 《抗震结构设计》陕西省精品课程建设,陕西省教育厅,2006 年 10 月-2009 年 12 月,课题负责人; ⑷ 《抗震结构设计》网络课件研制与开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改课题,2006 年 10 月-2008 年 6 月,课题负责人,已经结题; ⑸ 《土木工程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教育部,2009 年 1 月-2012 年 12 月,第二负责人。 5.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 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五项) ⑴ 抗震结构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创新与实践[J],建筑结构,2008 年 9 月。 6.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⑴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课程体系重构的研究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 果二等奖,教育部,2009 年 9 月; ⑵ 宝钢优秀教师奖,宝钢集团,2006 年 11 月。 7.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不超过五项) ⑴ 抗震结构设计[M](第 3 版),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9 月,主编; ⑵ 抗震结构设计[M](第 4 版),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 年 12 月,主编; ⑶ 土木工程概论,科学出版社,2009 年 9 月,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