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要高,或反过来说,美国人生产电子产品的机会成本比中国人要低。聪明的美国人会发现, 对美国最有利的战略不是凭借技术优势将中国所有的行业都挤掉,恰恰相反,在这个全球化 时代,对美国最有利的做法是集中生产自己机会成本低的产品,而将机会成本高的产品交给 别国去生产,这样做,于双方都有好处。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当作出任何一项决策,例如, 是否上大学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件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来的机会成本。实际上,决策者 通常是知道这一点的。那些上大学年龄的运动员如果退学而从事职业运动就能赚几百万美 元,他们深深认识到,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他们往往如此决定:不值得花费这种成 本来获得上大学的收益。这一点儿也不奇怪。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生活中的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 称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来作出最优决策。 例如,假设一位朋友请教你,他应该在学校上多少年学。如果你给他用一个拥有博士 学位的人的生活方式与一个没有上完小学的人进行比较,他会抱怨这种比较无助于他的决 策。你的朋友很可能已经受过某种程度的教育,并要决定是否再多上一两年学。为了作出这 种决策,他需要知道,多上一年学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和所花费的额外成本。通过比较这种边 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他就可以评价多上一年学是否值得。 再举一个考虑边际量如何有助于作出决策的例子,考虑一个航空公司决定对等退票的 乘客收取多高的价格。假设一架200个座位的飞机横越国内飞行一次,航空公司的成本是 10万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座位的平均成本是10万美元/200,即500美元。有人会 得出结论:航空公司的票价决不应该低于500美元。 但航空公司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而增加利润。假设一架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10个空 位。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美元买一张票。航空公司应该卖给他票吗?当然应 该。如果飞机有空位,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虽然一位乘客飞行的平均成本 是500美元,但边际成本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罐汽水的成本而 己。只要等退票的乘客所支付的钱大于边际成本,卖给他机票就是有利可图的。 正如这些例子说明的,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作出更好的决策。只有一种行 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 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例如,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决定多吃 梨少吃苹果,因为购买苹果的成本高了。同时,苹果园主决定雇佣更多工人并多摘苹果,因 为出售苹果的收益也高了
11 国要高,或反过来说,美国人生产电子产品的机会成本比中国人要低。聪明的美国人会发现, 对美国最有利的战略不是凭借技术优势将中国所有的行业都挤掉,恰恰相反,在这个全球化 时代,对美国最有利的做法是集中生产自己机会成本低的产品,而将机会成本高的产品交给 别国去生产,这样做,于双方都有好处。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当作出任何一项决策,例如, 是否上大学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来的机会成本。实际上,决策者 通常是知道这一点的。那些上大学年龄的运动员如果退学而从事职业运动就能赚几百万美 元,他们深深认识到,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他们往往如此决定:不值得花费这种成 本来获得上大学的收益。这一点儿也不奇怪。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生活中的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 称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来作出最优决策。 例如,假设一位朋友请教你,他应该在学校上多少年学。如果你给他用一个拥有博士 学位的人的生活方式与一个没有上完小学的人进行比较,他会抱怨这种比较无助于他的决 策。你的朋友很可能已经受过某种程度的教育,并要决定是否再多上一两年学。为了作出这 种决策,他需要知道,多上一年学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和所花费的额外成本。通过比较这种边 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他就可以评价多上一年学是否值得。 再举一个考虑边际量如何有助于作出决策的例子,考虑一个航空公司决定对等退票的 乘客收取多高的价格。假设一架 200 个座位的飞机横越国内飞行一次,航空公司的成本是 10 万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座位的平均成本是 10 万美元/200,即 500 美元。有人会 得出结论:航空公司的票价决不应该低于 500 美元。 但航空公司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而增加利润。假设一架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 10 个空 位。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 300 美元买一张票。航空公司应该卖给他票吗?当然应 该。如果飞机有空位,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虽然一位乘客飞行的平均成本 是 500 美元,但边际成本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罐汽水的成本而 已。只要等退票的乘客所支付的钱大于边际成本,卖给他机票就是有利可图的。 正如这些例子说明的,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作出更好的决策。只有一种行 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 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例如,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决定多吃 梨少吃苹果,因为购买苹果的成本高了。同时,苹果园主决定雇佣更多工人并多摘苹果,因 为出售苹果的收益也高了
对设计公共政策的人来说,微励在决定行为中的中心作用是重要的。公共政策往往改 变了私人行动的成本或收益。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 的政策就会产生他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也许你在新闻中听到过,在世界经济中日本人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这是 真的,因为美国和日本企业生产许多相同的产品。福特公司和丰田公司在汽车市场上争夺同 样的顾客。康柏公司和东芝公司在个人电脑市场上争夺同样的顾客。 但在思考国家之间的竞争时,这种想法很容易成为误导。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并不 像体有比赛一样,一方赢而另一方输。实际上,事实正好相反: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每个 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为了说明原因,我们考虑贸易如何影响你的家庭。当你的一个家庭成员找工作时要与 也在找工作的其他家庭成员竞争。当各个家庭购物时,他们也相互竞争,因为每个家庭都想 以最低的价格购买最好的东西。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经济中每个家庭都与所有其他家庭 竞争。 尽管有这种竞争,但把你的家庭与所有其他家庭隔绝开来并不会过得更好。如果是这 样的话,你的家庭就必须自己种粮食,自己做衣服,盖自己住的房子。显然,你的家庭在与 其他家庭交易的能力中受益匪浅。无论是在耕种。做衣服或盖房子方面,贸易使每个人可以 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其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价格买到各种各样的物 品与劳务。 国家和家庭~样也从相互交易的能力中获益。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 活动,并享有很多的各种各样物品与劳务。日本人和法国人、埃及人与巴西人一样,既是我 们的竞争对手,又是我们在世界经济中的伙伴。 原理大: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的崩遗可能是本世纪后半期世界上最重要的变化。共产主义国家 运行的前提是,政府的中央计划者能在最正确的位置上指导经济活动。这些计划者决定生产 什么物品与提供何种劳务,生产多少,以及谁来生产和消费这些物品与劳务。支撑中央计划 的理论是,只有政府才能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 现在大部分曾经是中央计划经济的国家己经放弃了这种制度,并努力发展市场经济。 在一个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企业决定雇佣谁 和生产什么。家庭决定为哪家企业工作,以及用自己的收人买什么。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 上相互交易,价格和个人利益引导着他们的决策。 乍一看,市场经济的成功是一个谜。千百万利己的家庭和企业分散作出决策似乎会引 起混乱。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己经证明,市场经济在以一种促进普遍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 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 12
12 对设计公共政策的人来说,激励在决定行为中的中心作用是重要的。公共政策往往改 变了私人行动的成本或收益。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 的政策就会产生他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也许你在新闻中听到过,在世界经济中日本人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这是 真的,因为美国和日本企业生产许多相同的产品。福特公司和丰田公司在汽车市场上争夺同 样的顾客。康柏公司和东芝公司在个人电脑市场上争夺同样的顾客。 但在思考国家之间的竞争时,这种想法很容易成为误导。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并不 像体育比赛一样,一方赢而另一方输。实际上,事实正好相反: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每个 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为了说明原因,我们考虑贸易如何影响你的家庭。当你的一个家庭成员找工作时要与 也在找工作的其他家庭成员竞争。当各个家庭购物时,他们也相互竞争,因为每个家庭都想 以最低的价格购买最好的东西。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经济中每个家庭都与所有其他家庭 竞争。 尽管有这种竞争,但把你的家庭与所有其他家庭隔绝开来并不会过得更好。如果是这 样的话,你的家庭就必须自己种粮食,自己做衣服,盖自己住的房子。显然,你的家庭在与 其他家庭交易的能力中受益匪浅。无论是在耕种。做衣服或盖房子方面,贸易使每个人可以 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其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价格买到各种各样的物 品与劳务。 国家和家庭~样也从相互交易的能力中获益。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 活动,并享有很多的各种各样物品与劳务。日本人和法国人、埃及人与巴西人一样,既是我 们的竞争对手,又是我们在世界经济中的伙伴。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的崩溃可能是本世纪后半期世界上最重要的变化。共产主义国家 运行的前提是,政府的中央计划者能在最正确的位置上指导经济活动。这些计划者决定生产 什么物品与提供何种劳务,生产多少,以及谁来生产和消费这些物品与劳务。支撑中央计划 的理论是,只有政府才能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 现在大部分曾经是中央计划经济的国家已经放弃了这种制度,并努力发展市场经济。 在一个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企业决定雇佣谁 和生产什么。家庭决定为哪家企业工作,以及用自己的收人买什么。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 上相互交易,价格和个人利益引导着他们的决策。 乍一看,市场经济的成功是一个谜。千百万利己的家庭和企业分散作出决策似乎会引 起混乱。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在以一种促进普遍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 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他1776年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全部经 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 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市场结果。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释这只看不见的手如何施展它的 魔力。当你学习经济学时,你将会知道,价格就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价 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成本。由于家庭和企业在决定 购买什么和出卖什么时关注价格,所以,他们就不知不觉地考虑到了他们行动的社会收益与 成本。结果,价格指引这些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虽然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但这个规律也有一些重要的例外。政府 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这就是说,大多数政策的目标不是把经济蛋 糕做大,就是改变蛋糕的分制。 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时看不见的手不 起作用。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这个词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我们说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公共政策并不是天使制定 的,而是由极不完善的政治程序制定的。有时所设计的政策只是为厂有利于政治上有权势的 人。有时政策由动机良好但信息不充分的领导人制定。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你判 断,什么时候一项政府政策适用于促进效率与公正,而什么时候不行。 即问即答列出并荷要解释关于经济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世界各国生活水平的差别是惊人的。1993年,平均美国人的收人为2.5万美元。同 一年,平均墨西哥人的收人为7000美元,而平均尼日利亚人的收人为1500美元。毫不奇怪 这种平均收人的巨大差别反映在生活质量的各种衡量指标上。高收人国家的公民比低收入国 家的公民拥有更多电视机、更多汽车、更好的营养、更好的医疗保健,以及更长的预期寿命。 随着时间推移,生活水平的变化也很大。在美国,从历史上看,收人的增长每年为2% 左右(根据生活费用变动进行调整之后)。按这个比率,平均收人每5年翻一番。在一些 国家,经济增长甚至更快。例如,在日本,近20年间平均收入翻了一番,而韩国在近10 年间平均收入翻了一番。 用什么来解释各国和不同时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别呢?答案之简单出人意料之外。 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这就是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 物品与劳务量的差别。在那些每单位时间工人能生产大量物品与劳务的国家,大多数人享有 高生活水平:在那些工人生产率低的国家,大多数人必须忍受贫困的生活。同样,一国的生 产率增长率决定了平均收人增长率。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3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他 1776 年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全部经 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 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市场结果。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释这只看不见的手如何施展它的 魔力。当你学习经济学时,你将会知道,价格就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价 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成本。由于家庭和企业在决定 购买什么和出卖什么时关注价格,所以,他们就不知不觉地考虑到了他们行动的社会收益与 成本。结果,价格指引这些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虽然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但这个规律也有一些重要的例外。政府 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这就是说,大多数政策的目标不是把经济蛋 糕做大,就是改变蛋糕的分割。 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时看不见的手不 起作用。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这个词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我们说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公共政策并不是天使制定 的,而是由极不完善的政治程序制定的。有时所设计的政策只是为厂有利于政治上有权势的 人。有时政策由动机良好但信息不充分的领导人制定。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你判 断,什么时候一项政府政策适用于促进效率与公正,而什么时候不行。 即问即答列出并简要解释关于经济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世界各国生活水平的差别是惊人的。1993 年,平均美国人的收人为 2.5 万美元。同 一年,平均墨西哥人的收人为 7000 美元,而平均尼日利亚人的收人为 1500 美元。毫不奇怪, 这种平均收人的巨大差别反映在生活质量的各种衡量指标上。高收人国家的公民比低收入国 家的公民拥有更多电视机、更多汽车、更好的营养、更好的医疗保健,以及更长的预期寿命。 随着时间推移,生活水平的变化也很大。在美国,从历史上看,收人的增长每年为 2% 左右(根据生活费用变动进行调整之后)。按这个比率,平均收人每 35 年翻一番。在一些 国家,经济增长甚至更快。例如,在日本,近 20 年间平均收入翻了一番,而韩国在近 10 年间平均收入翻了一番。 用什么来解释各国和不同时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别呢?答案之简单出人意料之外。 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这就是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 物品与劳务量的差别。在那些每单位时间工人能生产大量物品与劳务的国家,大多数人享有 高生活水平;在那些工人生产率低的国家,大多数人必须忍受贫困的生活。同样,一国的生 产率增长率决定了平均收人增长率。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921年1月,德国一份日报价格为0.3马克。不到两年之后,1922年11月,一份同 样的报纸价格为7000万马克。经济中所有其他价格都以类似的程度上升。这个事件是历史 上最惊人的通货膨胀的例子,通货膨胀是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祝下,罪魁祸首结果总是相 同的货币量的增长。当一个玫府创造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下降了。在20年代初 的德国,当物价平均每月上升3倍时,货币量每月也增加了3倍。美国的情况虽然没有这么 严重,但美国经济史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70年代的高通货膨胀张与货币量的迅速增长是相 关的,而叨年代的低通货膨胀与货币量的缓侵增长也是相关的。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如果通货膨胀这么容易解释,为什么决策者有时却在使经济免受通货膨胀之苦上遇到 麻烦呢?一个原因是人们通常认为降低通货膨胀会引起失业暂时增加。通货膨张与失业之间 的这种交替关系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根据普遍的解释,这种交替关系的产生是由于某些价 格调整缓慢。例如,假定政府减少了经济中的货币量。在长期中,这种政策变动的惟一后果 是物价总水平将下降。但并不是所有的价格都将立即作出调整。在所有企业都印发新目录, 所有工会都作出工资让步,以及所有餐馆都印了新菜单之前需要几年时间。这就是说,可以 认为价格在短期中是粘性的。 由于价格是粘性的,各种政府政策都具有不同于长期效应的短期效应。例如,当政府 碱少货币量时,它就减少了人们支出的数量。较低的支出与居高不下的价格结合在一起就减 少了企业销售的物品与劳务量。销售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因此,对价格的变动作出 完全的调整之前,货币量减少就暂时增加了失业。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只是暂时的,但可以持续数年之久。因此,菲利普斯 曲线对理解经济中的许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决策者在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时可以利用 这种交替关系。短期中决策者可以通过改变政府支出量、税收量和发行的货币量来影响经济 所经历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结合。 课堂讨论题: 1、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2、水是生活必需的,一杯水的边际收益是大还是小? 3、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 问题与应用1、描写下列各种情况所面临的权衡取舍: A、一个家庭决定是否购买一辆车。 B、政府决定对交通部门的支出。 C、一个公司总裁决定是否开一家新厂。 D、一个教授决定多少时间各课。 2、你正计划星期六去从事业余工作,但一个朋友请你去溜冰。去溜冰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14 1921 年 1 月,德国一份日报价格为 0.3 马克。不到两年之后,1922 年 11 月,一份同 样的报纸价格为 7000 万马克。经济中所有其他价格都以类似的程度上升。这个事件是历史 上最惊人的通货膨胀的例子,通货膨胀是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结果总是相 同的货币量的增长。当一个政府创造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下降了。在 20 年代初 的德国,当物价平均每月上升 3 倍时,货币量每月也增加了 3 倍。美国的情况虽然没有这么 严重,但美国经济史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70 年代的高通货膨胀与货币量的迅速增长是相 关的,而叨年代的低通货膨胀与货币量的缓慢增长也是相关的。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如果通货膨胀这么容易解释,为什么决策者有时却在使经济免受通货膨胀之苦上遇到 麻烦呢?一个原因是人们通常认为降低通货膨胀会引起失业暂时增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 的这种交替关系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根据普遍的解释,这种交替关系的产生是由于某些价 格调整缓慢。例如,假定政府减少了经济中的货币量。在长期中,这种政策变动的惟一后果 是物价总水平将下降。但并不是所有的价格都将立即作出调整。在所有企业都印发新目录, 所有工会都作出工资让步,以及所有餐馆都印了新菜单之前需要几年时间。这就是说,可以 认为价格在短期中是粘性的。 由于价格是粘性的,各种政府政策都具有不同于长期效应的短期效应。例如,当政府 减少货币量时,它就减少了人们支出的数量。较低的支出与居高不下的价格结合在一起就减 少了企业销售的物品与劳务量。销售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因此,对价格的变动作出 完全的调整之前,货币量减少就暂时增加了失业。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只是暂时的,但可以持续数年之久。因此,菲利普斯 曲线对理解经济中的许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决策者在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时可以利用 这种交替关系。短期中决策者可以通过改变政府支出量、税收量和发行的货币量来影响经济 所经历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结合。 课堂讨论题: 1、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2、水是生活必需的,一杯水的边际收益是大还是小? 3、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 问题与应用 1、描写下列各种情况所面临的权衡取舍: A、一个家庭决定是否购买一辆车。 B、政府决定对交通部门的支出。 C、一个公司总裁决定是否开一家新厂。 D、一个教授决定多少时间备课。 2、你正计划星期六去从事业余工作,但一个朋友请你去溜冰。去溜冰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现在假设你己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那么溜冰的机会成本又是什么? 3、你得到了500元奖学金。你选择现在花掉它或者在支付2%的银行帐户中存一年。现在花 掉500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4、你的室友做饭比你好,但你清扫房间可以比你的室友快。如果你的室友承担全部做饭 作,你承担全部清扫工作,着比你们平均分摊每一项工作时你要花费的时间多了,还是少了? 5、假设每个人在第二天醒来发现,政府给了他们一笔等于己有钱数的额外津贴。解释货币 供给量番一番对以下情况会有什么影响? A、支出于物品与劳务的总量。 B、价格是粘性时的物品与劳务的购买量。 C、价格可以调整时的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三、徽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1、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在市场经济中个体决策单位,如消费者、资源拥 有者和企业的经济行为。它的着眼点是“个体”的,而不是“总体”的。因此,微观经济学 也被称为“个量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定义一一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 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最优化。 第三,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第一,市场出清。 第二,完全理性。 第三,完全信息。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均衡价格理论。 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生产理论 第四,分配理论。 第五,一骰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第六,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2、现代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研究宏观经济总量的一门学科。宏观经济总量或称宏
15 现在假设你已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那么溜冰的机会成本又是什么? 3、你得到了 500 元奖学金。你选择现在花掉它或者在支付 2%的银行帐户中存一年。现在花 掉 500 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4、你的室友做饭比你好,但你清扫房间可以比你的室友快。如果你的室友承担全部做饭工 作,你承担全部清扫工作,着比你们平均分摊每一项工作时你要花费的时间多了,还是少了? 5、假设每个人在第二天醒来发现,政府给了他们一笔等于已有钱数的额外津贴。解释货币 供给量番一番对以下情况会有什么影响? A、支出于物品与劳务的总量。 B、价格是粘性时的物品与劳务的购买量。 C、价格可以调整时的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1、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在市场经济中个体决策单位,如消费者、资源拥 有者和企业的经济行为。它的着眼点是“个体”的,而不是“总体”的。因此,微观经济学 也被称为“个量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定义——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 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最优化。 第三,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第一,市场出清。 第二,完全理性。 第三,完全信息。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均衡价格理论。 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生产理论。 第四,分配理论。 第五,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第六,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2、现代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研究宏观经济总量的一门学科。宏观经济总量或称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