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济变量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及其增长、价格总水平、就业与失业、利率水平和国际收支等。 微观经济学研究某个别商品的均衡价格及其产量的决定,而宏观经济却研究的产出水平和总 的特价水平。 宏观经济学定义一一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种有关总量的决 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第三,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一个量的总和与平均量。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第一,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第二,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二,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三,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四,开放经济理论。 第五,宏观经济政策 第三节经济学的方法 西方经济学采用许多分析方法,如边际分析与最优分析、规范和实证分析、均衡和非 均衡分析、静态和动态分析、流量和存量分析、总量和结构分析等。这里重点介绍规范和 实证分析 一、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 1、实证方法 实证方法:基本排除价值判断,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 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结论。 2、规范方法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反,规范分析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 题的标准,作为决策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这里所说的价值不是指商品价值范畴, 二、经济学的地位与作用 1、经济学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学:最古老的科学、最新颖的艺术,社会科学之王。 凯恩斯:“经济学家的思想无论是否正确,其力量之大超过对它们的通常理解。事实上
16 观经济变量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及其增长、价格总水平、就业与失业、利率水平和国际收支等。 微观经济学研究某个别商品的均衡价格及其产量的决定,而宏观经济却研究的产出水平和总 的特价水平。 宏观经济学定义——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种有关总量的决 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第三,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个量的总和与平均量。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第一,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第二,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二,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三,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四,开放经济理论。 第五,宏观经济政策。 第三节 经济学的方法 西方经济学采用许多分析方法,如边际分析与最优分析、规范和实证分析、均衡和非 均衡分析、静态和动态分析、流量和存量分析、总量和结构分析等。这里重点介绍规范和 实证分析 一、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 1、实证方法 实证方法:基本排除价值判断,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 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结论。 2、规范方法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反,规范分析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 题的标准,作为决策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这里所说的价值不是指商品价值范畴, 二、经济学的地位与作用 1、经济学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学:最古老的科学、最新颖的艺术,社会科学之王。 凯恩斯:“经济学家的思想无论是否正确,其力量之大超过对它们的通常理解。事实上
世界总是受这些思想的统治的,许多自以为不受任何理论影响的实践家却往往是某个己 故经济学家的奴隶。 萨缪尔森: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政治经济学是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 一一的确,它在社会科学中居于首要地位。 美国的唐斯博士列举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16部巨著中,其中有3部经济学著作: (1)《国富论》,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他通常被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斯密 在《国富论》中谈到过中国,他当时认为,中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 已经不可能再往高处走了。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他的预计是非常准确的。 (2)《人口论》,马尔萨斯,1798年发表,只有短短的5万多字,在这部书中,马尔萨斯 认为地球人口的增长是几何增长,即以指数方式增长,而生产和生活资料则是代数增长,若 干年后,地球将人满为患,此书一发表,立即引起恐慌,引起了人们对此书的痛斥,但一旦 出现人口危机,人们又大加赞赏。中国也有个“马尔萨斯”叫马寅初,文革时任北大校长, 他回浙江老家考察后,怀着焦虑的心情提出了他的《新人口论》,希望提高人口质量,控制 人口数量,否则,中国的人口问题将遗志子孙。当时中国向苏联学习,鼓励生育,人多力量 大,人定胜天等一些唯心主义思想的指导,使中国失去了控制人口数量的最佳时期。 (3)《资本论》,资本论改变社会结构。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一种普通的经济理论,也有它 的时代局限性。 2、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是由发明炸药的瑞典人诺贝尔(Alfred Nobel)先生捐赠,在1895年设立, 1901年首次颁奖。受奖对象为在屋里、化学、医药、文学以及对世界和平有杰出贡献的人。 但在19世纪末叶,社会科学尚在萌芽阶段,因此没有被包括在内。 到了1968年,当世界最古老的中央银行一一瑞典银行一一成立三百周年时,该行总裁 感叹地问:“为什么诺贝尔奖值为自然科学而设立?”他认为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社会科 学有它重要的贡献,他全力争取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最后终于得到瑞典政府同意,并经国 会批准,由瑞典中央银行拨款设立另一个基金,颜赠给“以科学研究发展静态和动态的经济 理论,以及对提高经济分析有积极贡献的人士。” 尽管经济学奖与其他五个奖的奖金来源及颁发组织不同,但其奖金金额、荣誉、仪式 及遵选程序均相同。 经济学奖的速选国曾首先由委员会将一份详细的问卷寄给世界各地的著名经济学者 征求他们的提名。通常经由各国学者推荐的候选者日在一百只二百名左右
17 世界总是受这些思想的统治的。许多自以为不受任何理论影响的实践家却往往是某个已 故经济学家的奴隶。 萨缪尔森: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政治经济学是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 ——的确,它在社会科学中居于首要地位。 美国的唐斯博士列举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 16 部巨著中,其中有 3 部经济学著作: (1)《国富论》,亚当·斯密,1776 年发表。他通常被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斯密 在《国富论》中谈到过中国,他当时认为,中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 已经不可能再往高处走了。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他的预计是非常准确的。 (2)《人口论》,马尔萨斯,1798 年发表,只有短短的 5 万多字,在这部书中,马尔萨斯 认为地球人口的增长是几何增长,即以指数方式增长,而生产和生活资料则是代数增长,若 干年后,地球将人满为患,此书一发表,立即引起恐慌,引起了人们对此书的痛斥,但一旦 出现人口危机,人们又大加赞赏。中国也有个“马尔萨斯”叫马寅初,文革时任北大校长, 他回浙江老家考察后,怀着焦虑的心情提出了他的《新人口论》,希望提高人口质量,控制 人口数量,否则,中国的人口问题将遗患子孙。当时中国向苏联学习,鼓励生育,人多力量 大,人定胜天等一些唯心主义思想的指导,使中国失去了控制人口数量的最佳时期。 (3)《资本论》,资本论改变社会结构。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一种普通的经济理论,也有它 的时代局限性。 2、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是由发明炸药的瑞典人诺贝尔(Alfred Nobel)先生捐赠,在 1895 年设立, 1901 年首次颁奖。受奖对象为在屋里、化学、医药、文学以及对世界和平有杰出贡献的人。 但在 19 世纪末叶,社会科学尚在萌芽阶段,因此没有被包括在内。 到了 1968 年,当世界最古老的中央银行——瑞典银行——成立三百周年时,该行总裁 感叹地问:“为什么诺贝尔奖值为自然科学而设立?”他认为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社会科 学有它重要的贡献,他全力争取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最后终于得到瑞典政府同意,并经国 会批准,由瑞典中央银行拨款设立另一个基金,颁赠给“以科学研究发展静态和动态的经济 理论,以及对提高经济分析有积极贡献的人士。” 尽管经济学奖与其他五个奖的奖金来源及颁发组织不同,但其奖金金额、荣誉、仪式 及遴选程序均相同。 经济学奖的遴选国曾首先由委员会将一份详细的问卷寄给世界各地的著名经济学者, 征求他们的提名。通常经由各国学者推荐的候选者曰在一百只二百名左右
然后委员会再聘请权威的经济学家研判这些提名学者的学术成就。被聘请担任评判的学 者自然是保密的。经过逗选,而是为进入“初赛”,然后再进一步分析他们的成就,经过了 这一次审查,只有五位进入“准决赛”。到了这个阶段,如果五位之中任何一位获奖,均不 会令人感到失望,正因为这样难以取舍,所以经常出现两位候选人同时的奖。例如,1969 年第一届经济学奖即由挪威的弗里希及荷兰的丁伯根分享。 速选的主要标准是候选人的学说及成就对经济学的发展及现实世界的影响,这些影响 一定要能促进现实世界或经济学的发展:另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候选人提出学说的独 创性。而且,这些独创性必须是要有意义的、能解除说过的,而不是一些不着边际的空想。 萨缪尔森教授说得对:“经济学仍是一门前景却得科学。科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自我修正 过程,诺贝尔奖是在走不尽的途中的里程碑而非终点。” 3、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我们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探讨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我 国综合国力,使中华民族早日迈入工业既发达又文明的强国之林。 课堂练习颗, 1、指出下列哪些是属于规范经济学,哪些是属于实证经济学? A.税收应当是累进的 规范 B.税收削弱了工作积极性 实证 C.低失业水平与高通货膨胀常相伴而行 实证 D.通货膨胀的危害小于失业的危害 实证 E.限制污染的成本是减少就业机会 实证 F.值得支付成本以限制污染 规范 2、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a.收入问恩b.就业问题c.价格问题d.消费问题 答案C 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_a.两种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体系b.相互对立的c.没有 任何联系的d.相互补充、互为前提的 答案D 4、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假设前提是理性人与完全信息 判断:× 理由: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假设前提是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 机制的缺点。5、经济学上的资源指的是生产资料。 判断:× 理由:经济学上的资源指的是生产要素。6、与自然科学一样,经济学中不同的模型总是可 以得到相同的结论。 18
18 然后委员会再聘请权威的经济学家研判这些提名学者的学术成就。被聘请担任评判的学 者自然是保密的。经过遴选,而是为进入“初赛”,然后再进一步分析他们的成就,经过了 这一次审查,只有五位进入“准决赛”。到了这个阶段,如果五位之中任何一位获奖,均不 会令人感到失望,正因为这样难以取舍,所以经常出现两位候选人同时的奖。例如,1969 年第一届经济学奖即由挪威的弗里希及荷兰的丁伯根分享。 遴选的主要标准是候选人的学说及成就对经济学的发展及现实世界的影响,这些影响 一定要能促进现实世界或经济学的发展;另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候选人提出学说的独 创性。而且,这些独创性必须是要有意义的、能解除说过的,而不是一些不着边际的空想。 萨缪尔森教授说得对:“经济学仍是一门前景却得科学。科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自我修正 过程,诺贝尔奖是在走不尽的途中的里程碑而非终点。” 3、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我们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探讨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我 国综合国力,使中华民族早日迈入工业既发达又文明的强国之林。 课堂练习题: 1、指出下列哪些是属于规范经济学,哪些是属于实证经济学? A.税收应当是累进的 规范 B.税收削弱了工作积极性 实证 C.低失业水平与高通货膨胀常相伴而行 实证 D.通货膨胀的危害小于失业的危害 实证 E.限制污染的成本是减少就业机会 实证 F.值得支付成本以限制污染 规范 2、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 a. 收入问题 b. 就业问题 c. 价格问题 d. 消费问题 答案 C 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 a. 两种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b. 相互对立的 c. 没有 任何联系的 d. 相互补充、互为前提的 答案 D 4、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假设前提是理性人与完全信息。 判断:× 理由: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假设前提是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 机制的缺点。 5、经济学上的资源指的是生产资料。 判断:× 理由:经济学上的资源指的是生产要素。 6、与自然科学一样,经济学中不同的模型总是可 以得到相同的结论
判断:× 理由:不同的经济模型具有不同的假设前提得到的结论也不同。7、一个经济模型是否有效, 检验的关健是看它是否严密。 判断:× 理由:一个经济模型是否有效,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课堂小结: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经济学的十大原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经济学的研究方 作业布置:P36:1、3、 1、你管理的公司在开发一种新产品过程中己经投资了500万元,但开发工作还远远没有完 成。在最近的一次会上,你的销售人员报告说,竞争性产品的进入,使你们新产品的预期销 售额减少为300万美元。如果完成这项开发还要花费100万元,你还应该继续进行这项开发 吗?为了完成这项开发你应该最多花费多少? 2、解释下列每一项政府活动是出于关注平等的动机还是出于关注效率的动机。 A、管制有线电视频道的价格。B、向一些穷人提供可用来购买食物的票证。C、在公共 场所禁止抽烟。 D、把微软公司分解为几个较小的公司。E、对高收入的人实行高个人所得税。F、制定禁 止酒后开车的法律 第三讲学时2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了解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知识,理解供求如何决定市场均衡价格, 掌握供求分析方法,了解供求弹性的含义与简单计算
19 判断:× 理由:不同的经济模型具有不同的假设前提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7、一个经济模型是否有效, 检验的关键是看它是否严密。 判断:× 理由:一个经济模型是否有效,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课堂小结: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经济学的十大原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经济学的研究方 法 作业布置:P36;1、3、 1、你管理的公司在开发一种新产品过程中已经投资了 500 万元,但开发工作还远远没有完 成。在最近的一次会上,你的销售人员报告说,竞争性产品的进入,使你们新产品的预期销 售额减少为 300 万美元。如果完成这项开发还要花费 100 万元,你还应该继续进行这项开发 吗?为了完成这项开发你应该最多花费多少? 2、解释下列每一项政府活动是出于关注平等的动机还是出于关注效率的动机。 A、管制有线电视频道的价格。 B、向一些穷人提供可用来购买食物的票证。 C、在公共 场所禁止抽烟。 D、把微软公司分解为几个较小的公司。 E、对高收入的人实行高个人所得税。 F、制定禁 止酒后开车的法律 第三讲学时 2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了解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知识,理解供求如何决定市场均衡价格, 掌握供求分析方法,了解供求弹性的含义与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需求、供给的含义与规律,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与运用使教学重点。需求、供给价格弹性 的含义与计算,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是难点。 第一节需求理论 课前复习: 1、举例说明人类所面临的权衡取舍关系 2、举例说明比较优势原理 3、什么是市场失灵?原因?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6、经济学的方法 导入新课一—雪、胶卷冲印与价格 2003年1月6日凌晨,桂林市的市区以北地区普降中到大雪,一夜间的雨雪把整个大 地铺得白茫茫一片,10年不遇的大雪,使桂林人异常兴奋,呼朋唤友,扶老携幼拿着相机 外出赏雪拍照。1月6日桂林市各照相馆都挤满了要买胶卷的市民。由于缺货,柯达胶卷每 筒40元都有了买。临桂县五通镇一照相馆的老板说,当天上午存放的100多筒胶卷就销售 一空。 “要想当天可取,照片每张0.8元,按正常价0.4元排队需要两天”。以往0.4 元一张,1小时就可取照片的事,这两天在桂林市找不者了。1月7日下午,在八桂大厦旁 一照相馆里,正在忙于装照片的服务员说:“当天交来的胶卷可能要等到9号才能取。因为 机子冲洗的速度有限,一时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据了解,1月6日,桂林市的照相馆几乎门庭若市,每个照相馆当天至少卖出100至200 筒胶卷:急于冲洗照片的市民又拥往照相馆,照相馆几乎每天都要接到100一300筒胶卷的 冲洗,而平时一般只有20筒。 需求和供给被认为是市场两个主要的力量,是市场价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需求与价格 (一)需求量与需求 需求不等于需要:经济学研究消费者的选择行为,而不去研究人们的需要。因为周要是 一种主观愿望,它和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无关,是当价格为零时你想要多少的问题。但是, 一旦收入为给定,在某一个大于零价格的条件下,你想买多少,便是一个需求的问题。 因此,需求是与价格密切相关的。严格地说,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 条件下,消费者所愿意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即不同的价格与相应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就是
20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需求、供给的含义与规律,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与运用使教学重点。需求、供给价格弹性 的含义与计算,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是难点。 第一节 需求理论 课前复习: 1、 举例说明人类所面临的权衡取舍关系 2、 举例说明比较优势原理 3、 什么是市场失灵?原因?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6、经济学的方法 导入新课——雪、胶卷冲印与价格 2003 年 1 月 6 日凌晨,桂林市的市区以北地区普降中到大雪,一夜间的雨雪把整个大 地铺得白茫茫一片,10 年不遇的大雪,使桂林人异常兴奋,呼朋唤友,扶老携幼拿着相机 外出赏雪拍照。1 月 6 日桂林市各照相馆都挤满了要买胶卷的市民。由于缺货,柯达胶卷每 筒 40 元都有了买。临桂县五通镇一照相馆的老板说,当天上午存放的 100 多筒胶卷就销售 一空。 "要想当天可取,照片每张 0.8 元,按正常价 0.4 元排队需要两天"。以往 0.4 元一张,1 小时就可取照片的事,这两天在桂林市找不着了。1 月 7 日下午,在八桂大厦旁 一照相馆里,正在忙于装照片的服务员说:"当天交来的胶卷可能要等到 9 号才能取。因为 机子冲洗的速度有限,一时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据了解,1 月 6 日,桂林市的照相馆几乎门庭若市,每个照相馆当天至少卖出 100 至 200 筒胶卷;急于冲洗照片的市民又拥往照相馆,照相馆几乎每天都要接到 100~300 筒胶卷的 冲洗,而平时一般只有 20 筒。 需求和供给被认为是市场两个主要的力量,是市场价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一、需求与价格 (一)需求量与需求 需求不等于需要:经济学研究消费者的选择行为,而不去研究人们的需要。因为需要是 一种主观愿望,它和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无关,是当价格为零时你想要多少的问题。但是, 一旦收入为给定,在某一个大于零价格的条件下,你想买多少,便是一个需求的问题。 因此,需求是与价格密切相关的。严格地说,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 条件下,消费者所愿意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即不同的价格与相应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