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传统的生产?是资本密集型生产,还是资金、技术密集型生产?也要做出选择 (3)为谁生产 为谁生产是指谁来享有生产出来的商品的问题。商品的分配取决于收入的分配。收入 高的就比收入低的人可以清费更多、更好的商品。为谁生产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国民收入的分 配和消费问题。 效率与最优化 要想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产品,在生产时必须做到有效率:在不使其他人的境况 变坏的前提下,一项经济活动如果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那么这项经济活动就 是有效率的,称帕紫托效率。 二、经济体制和两个基本的经济模型 1、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1)生产什么的问题是消费者的“货币选票”所决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某种商品,就 是用货币投入这种商品及其商品生者一票。同时,消费者所支付的货币又成为该企业支付生 产要素所有者的工资、租金、利总和利润的来源。 2)企业之间的竞争决定着如何生产的问题。对生产者来说,迎接价格竞争、实现利润 极大化的最佳方法就是采用最为有效的生产手段使之成本极小化。 3)为谁生产的问题是由生产要素的价格所决定的。要素市场的供需联合决定着工资、 租金、利息和利润一一它们被称作为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所有的要素收益加总便得到了总收 入。因此,人们的收入分配取决于所拥有的要素数量、质量以及要素的价格 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中最重要的就是价格体系。在经济学之父一一亚当·斯密看来,价格就像一 只“看不见的手”协调者人们的经济行为及其活动。市场机制之所以会使经济活动有序地进 行,就在于价格在市场经济中有两大相关的功能。 第一,价格提供了信息。价格的相对高低在市场经济中反映了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稀缺 程度,它为消费者、生产者以及中间商提供了各自所需的信息。 第二,价格提供了激励。正是价格所提供的信息,加上企业的利润动机,生产者便需 决定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 由此可见,价格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如果价格扭曲,便会出 现资源设置失当。 计划经济制度一一由中央计划来安排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资源的充分利 用也依靠计划来实现。 混合型经济:以一种经济制度为主,辅助以另一种经济制度。 6
6 是传统的生产?是资本密集型生产,还是资金、技术密集型生产?也要做出选择。 (3)为谁生产 为谁生产是指谁来享有生产出来的商品的问题。商品的分配取决于收入的分配。收入 高的就比收入低的人可以消费更多、更好的商品。为谁生产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国民收入的分 配和消费问题。 效率与最优化 要想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产品,在生产时必须做到有效率:在不使其他人的境况 变坏的前提下,一项经济活动如果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那么这项经济活动就 是有效率的,称帕累托效率。 二、经济体制和两个基本的经济模型 1、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1)生产什么的问题是消费者的“货币选票”所决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某种商品,就 是用货币投入这种商品及其商品生者一票。同时,消费者所支付的货币又成为该企业支付生 产要素所有者的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来源。 2)企业之间的竞争决定着如何生产的问题。对生产者来说,迎接价格竞争、实现利润 极大化的最佳方法就是采用最为有效的生产手段使之成本极小化。 3)为谁生产的问题是由生产要素的价格所决定的。要素市场的供需联合决定着工资、 租金、利息和利润——它们被称作为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所有的要素收益加总便得到了总收 入。因此,人们的收入分配取决于所拥有的要素数量、质量以及要素的价格。 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中最重要的就是价格体系。在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看来,价格就像一 只“看不见的手”协调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及其活动。市场机制之所以会使经济活动有序地进 行,就在于价格在市场经济中有两大相关的功能。 第一,价格提供了信息。价格的相对高低在市场经济中反映了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稀缺 程度,它为消费者、生产者以及中间商提供了各自所需的信息。 第二,价格提供了激励。正是价格所提供的信息,加上企业的利润动机,生产者便需 决定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 由此可见,价格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如果价格扭曲,便会出 现资源设置失当。 计划经济制度——由中央计划来安排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资源的充分利 用也依靠计划来实现。 混合型经济:以一种经济制度为主,辅助以另一种经济制度
一方面是市场机制或者说是由一保看不见的手无意识地协调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另 方面,政府也在对一些经济活动进行有意识地干预(即一只“看得见的手”),这势必对人们 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这种由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经济便是一种混合经济。 2、两个经济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和市场运行图 (1)生产可能性边界与资源配置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资源既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要素最大产量的组合。 大 0 黄油 从图象上看出,生产力可能性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且凹向原点的曲线,其经济含义是 什么? 第一,生产可能性曲线揭示了稀缺法则。任何经济不可能无限量地生产。图1,2中的 点便代表者在现代条件下不可能实现的产量组合。 第二,任何一个经济必须做出选择。但不可能有同时选择二个不同的点。同时,决定 了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进行生产就意味着决定了资源的配置。 第三,选择就要付出代价,选择就有机会成本。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点的斜率就 代表着该产量水平上X的机会成本,其斜率为负表明要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势必要减少另 种产品的产量。 第四,具有凹性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机会)成本递增法则”。它是指随着黄油 (x)的产量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黄油产量所需放弃的枪炮(y)产量呈递增的趋势,或 者说,黄油的机会成本随其产量的增加而递增。 第五,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说明资源配置的效*。某种资源配置是有技术效率的,如 果增加某种产品产量的同时不可能不减少其他产品的产量的话。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任意 点都隐含着资源配置是有技术效率的。这一效率的定义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Pareto) 首先提出的,因此,技术效率亦可被称为帕累托效率
7 一方面是市场机制或者说是由一保看不见的手无意识地协调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另一 方面,政府也在对一些经济活动进行有意识地干预(即一只“看得见的手”),这势必对人们 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这种由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经济便是一种混合经济。 2、两个经济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和市场运行图 (1) 生产可能性边界与资源配置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资源既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要素最大产量的组合。 从图象上看出,生产力可能性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且凹向原点的曲线,其经济含义是 什么? 第一,生产可能性曲线揭示了稀缺法则。任何经济不可能无限量地生产。图 1.2 中的 W 点便代表着在现代条件下不可能实现的产量组合。 第二,任何一个经济必须做出选择。但不可能有同时选择二个不同的点。同时,决定 了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进行生产就意味着决定了资源的配置。 第三,选择就要付出代价,选择就有机会成本。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点的斜率就 代表着该产量水平上 X 的机会成本,其斜率为负表明要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势必要减少另一 种产品的产量。 第四,具有凹性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机会)成本递增法则”。它是指随着黄油 (x)的产量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黄油产量所需放弃的枪炮(y)产量呈递增的趋势,或 者说,黄油的机会成本随其产量的增加而递增。 第五,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说明资源配置的效率。某种资源配置是有技术效率的,如 果增加某种产品产量的同时不可能不减少其他产品的产量的话。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任意一 点都隐含着资源配置是有技术效率的。这一效率的定义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Pareto) 首先提出的,因此,技术效率亦可被称为帕累托效率。 A B 大 炮 0 黄油
(2)市场运行图 循环流向图 收益 支出 产品和服务市场世 产品与服务出售 产品与服务购买 业 家庭 生产投入 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土地、 工资、租金与利润 收入 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配置经济资源的体制,它由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 机制构成市场: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或接触点 市场主体:市场上从事各种交易活动的当事人 市场客体: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的交易对象 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协调生产与需求之间 的关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有机系统。其核心是价格机制和 竞争机制。 课堂小结:总结经济学的含义:两大经济体制和两个基本模型 作业布置: 1.预习、复习新科内容 2.画一张市场经济运行图,确认模型中对应于下列每种活动的物品与劳务流向和货币流 向的部分。 张博向店主支付3元买了250毫升牛奶。 余丽在快餐店工作,每天雅40元。 王益花10元看了一场电影。 胡宾从他在A公司的10%股权中赚到了10万元 第二讲学时2 课前复习: 1、什么是经济学?
8 (2) 市场运行图 工资、租金与利润 收入 劳动、土地、资本 售 生产投入 产品与服务出售 产品与服务购买 循环流向图 产品和服务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 企 业 家庭 收 益 支出 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配置经济资源的体制,它由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 机制构成市场: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或接触点 市场主体:市场上从事各种交易活动的当事人 市场客体: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的交易对象 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协调生产与需求之间 的关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有机系统。其核心是价格机制和 竞争机制。 课堂小结:总结经济学的含义;两大经济体制和两个基本模型 作业布置: 1.预习、复习新科内容 2. 画一张市场经济运行图,确认模型中对应于下列每种活动的物品与劳务流向和货币流 向的部分。 张博向店主支付 3 元买了 250 毫升牛奶。 余丽在快餐店工作,每天赚 40 元。 王益花 10 元看了一场电影。 胡宾从他在 A 公司的 10%股权中赚到了 10 万元。 第二讲学时 2 课前复习: 1、什么是经济学?
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资源配置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什么? 4、计划和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解决三个基本问题? 5、两个基本经济模型是什么? 第二节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导入新课: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经济学在木质上是一种思维的技巧,以及分析 问题的工具和方法。学习经济学是为了学会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当然,正如你不能在一夜 之间成为一个数学家、心理学家或律师一样,学会象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也需要一些时间和努 力。 一、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 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理论和棋型;假说和检验 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实证与规范(放在第三节中讲述) 1、理论或模型 象其它科学一样,经济学利用理论(或模型:理论的表达方式)解释经济现象。 第一、理论是一组内在逻辑一致的假设和假说构成的解释系统。如厂商理论包含利润最大化 假设,市场和成本约束条件的假设。 第二、理论或模型是对经济现象及其关系的简化描述。对于“厂商难道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吗”这样的批评有两点回答:任何科学总是简化的,“1比1地图是取消地图”:简化的模 型有可能增加对经济现象和变动规则的理解。 例如:生产可能性边界模型:市场经济运行模型。 2、假设 假设的作用:如果你问一位物理学家,一块大理石从十层楼的顶端掉下来需要多长时 间?她会通过假设这块大理石在真空中落下来回答这个问题。 假设可以使解释这个世界更容易。例如经济学家为了研究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假设世 界只有两个国家组成,而且每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一旦我们理解了只有两个国家两种产 品的这种假想世界中的国际贸易,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国际贸易。 3、检验 虽然经济学家像其他科学家一样引用理论和观察,但在经济学中做实验是非常困难的。 研究万有引力的物理学家可以在实验室里扔下许多物体得到检验他们理论的数据,却不允许 研究通货膨胀的经济学家仅仅为了得到有用的数据而控制一国的货币供给。经济学家和天文 学家与进化论生物学家一样,通常不得不使用这个世界碰巧向他们提供的数据。 由于不能创造实验环境,统计和计量分析对于检验经济学理论假说具有极为重要意义。对于 9
9 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资源配置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什么? 4、计划和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解决三个基本问题? 5、两个基本经济模型是什么? 第二节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导入新课: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经济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思维的技巧,以及分析 问题的工具和方法。学习经济学是为了学会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当然,正如你不能在一夜 之间成为一个数学家、心理学家或律师一样,学会象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也需要一些时间和努 力。 一、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 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理论和模型;假说和检验 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实证与规范(放在第三节中讲述) 1、理论或模型 象其它科学一样,经济学利用理论(或模型:理论的表达方式)解释经济现象。 第一、理论是一组内在逻辑一致的假设和假说构成的解释系统。如厂商理论包含利润最大化 假设,市场和成本约束条件的假设。 第二、理论或模型是对经济现象及其关系的简化描述。对于“厂商难道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吗”这样的批评有两点回答:任何科学总是简化的,“1 比 1 地图是取消地图”;简化的模 型有可能增加对经济现象和变动规则的理解。 例如:生产可能性边界模型;市场经济运行模型。 2、假设 假设的作用:如果你问一位物理学家,一块大理石从十层楼的顶端掉下来需要多长时 间?她会通过假设这块大理石在真空中落下来回答这个问题。 假设可以使解释这个世界更容易。例如经济学家为了研究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假设世 界只有两个国家组成,而且每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一旦我们理解了只有两个国家两种产 品的这种假想世界中的国际贸易,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国际贸易。 3、检验 虽然经济学家像其他科学家一样引用理论和观察,但在经济学中做实验是非常困难的。 研究万有引力的物理学家可以在实验室里扔下许多物体得到检验他们理论的数据,却不允许 研究通货膨胀的经济学家仅仅为了得到有用的数据而控制一国的货币供给。经济学家和天文 学家与进化论生物学家一样,通常不得不使用这个世界碰巧向他们提供的数据。 由于不能创造实验环境,统计和计量分析对于检验经济学理论假说具有极为重要意义。对于
需求与价格负相关假说,对于制成品(如数码相机)、服务产品(如理发劳务)和资源性产 品(如石油、粮食)价格不同走势的假说,都可能在设立相关模型和观察实际数据基础上, 通过统计和计量分析技术来检验, 二、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无论我们谈论的是洛杉矾经济,美国 经济,还是全世界的经济,经济只不过是一个在生活中相互交易的一群人而己。由于一个经 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我们的经济学研究就从个人作出决策的四 个原理开始。 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关于作出决策的第一课可以归纳为一句谚语:“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我 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 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交替关系。典型的交替关系是“大炮与黄油” 之间的交替。我们把更多的线用于国防以保卫我们的海岸免受外国入侵(大炮)时,我们能 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个人物品的消费(黄油)就少了。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清 洁的环境和高收人水平之间的交替关系。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生产物品与劳务的 成本。由于成本高,结果这些企业赚的利润少了,支付的工资低了,收取的价格高了,或者 是这三种结果的某种结合。因此,尽管污染管制给予我们的好处是更清洁的环境,以及由此 引起的健康水平提高,但其代价是企业所有者、工人和消费者的收人减少 社会面临的另一种交替关系是效率与平等之间的交替。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 得到最多东西。平等是指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换句话说,效率是指经济 蛋糕的大小,而平等是指如何分制这块蛋糕。在设计政府政策的时候,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 一致的。 认识到人们面临交替关系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作出什么决策。一个学 生不应该仅仅由于要增加用于学习经济学的时间而放弃心理学的学习。社会不应该仅仅由于 环境控制降低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不再保护环境。也不应该仅仅由于帮助穷人扭曲了工 作激励而忽视了他们。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交替关系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他们可 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假如美国投入1个劳动力,能分别生产衣服5件,或电子产品10件,而中国同样投入 1个劳动力,能分别生产衣服3件或者电子产品5件,从中可以看到,无论制衣与电子加工, 中国的效率都赶不上美国,但这决不意味着在国际竞争中,中国的制衣、电子行业均会被美 国同行挤掉。仔细算一下大家才发现,在美国多生产一件衣服,必须放弃2件电子产品,而 在中国多生产一件衣服,只须放弃5/3件电子产品。也就是说美国生产衣服的机会成本比中 10
10 需求与价格负相关假说,对于制成品(如数码相机)、服务产品(如理发劳务)和资源性产 品(如石油、粮食)价格不同走势的假说,都可能在设立相关模型和观察实际数据基础上, 通过统计和计量分析技术来检验。 二、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无论我们谈论的是洛杉矾经济,美国 经济,还是全世界的经济,经济只不过是一个在生活中相互交易的一群人而已。由于一个经 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我们的经济学研究就从个人作出决策的四 个原理开始。 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关于作出决策的第一课可以归纳为一句谚语:“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我 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 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交替关系。典型的交替关系是“大炮与黄油” 之间的交替。我们把更多的钱用于国防以保卫我们的海岸免受外国入侵(大炮)时,我们能 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个人物品的消费(黄油)就少了。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清 洁的环境和高收人水平之间的交替关系。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生产物品与劳务的 成本。由于成本高,结果这些企业赚的利润少了,支付的工资低了,收取的价格高了,或者 是这三种结果的某种结合。因此,尽管污染管制给予我们的好处是更清洁的环境,以及由此 引起的健康水平提高,但其代价是企业所有者、工人和消费者的收人减少。 社会面临的另一种交替关系是效率与平等之间的交替。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 得到最多东西。平等是指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换句话说,效率是指经济 蛋糕的大小,而平等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在设计政府政策的时候,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 一致的。 认识到人们面临交替关系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作出什么决策。一个学 生不应该仅仅由于要增加用于学习经济学的时间而放弃心理学的学习。社会不应该仅仅由于 环境控制降低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不再保护环境。也不应该仅仅由于帮助穷人扭曲了工 作激励而忽视了他们。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交替关系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他们可 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假如美国投入 1 个劳动力,能分别生产衣服 5 件,或电子产品 10 件,而中国同样投入 1 个劳动力,能分别生产衣服 3 件或者电子产品 5 件,从中可以看到,无论制衣与电子加工, 中国的效率都赶不上美国,但这决不意味着在国际竞争中,中国的制衣、电子行业均会被美 国同行挤掉。仔细算一下大家才发现,在美国多生产一件衣服,必须放弃 2 件电子产品,而 在中国多生产一件衣服,只须放弃 5/3 件电子产品。也就是说美国生产衣服的机会成本比中